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4课教案

更新时间:2024-04-17 22: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4、学会合作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2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正确给文章分段,归纳大意。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收集一些合作的成功事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深情导入,板书课题:

1、讲述:2008是中国的奥运年,中国健儿在这一届奥运会上再创佳绩,获取金牌总数第一的好成绩,离不开中国全体体育健儿的努力,更离不开全国人民的支持。2008年5月13日汶川大地震,我们所有的中国人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合作的力量是强大的。

3、揭示课题:看来,合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合作(板书课题:学会合作)。今天就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合作,完成这一课的学习吧。 2、读课题,师提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 (什么是合作? 为什么要合作?怎样合作?)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勤于思考的你一定能从文中找到答案的。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出示自学要求:

(1)默读课文,画出文中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借助课后生字的拼音,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思考:课文围绕“合作”讲了几方面的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分节合作读课文,要求段与段之间过渡自然,配合默契。 (2)指名回答课文讲了哪几方面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合作的重要性 → 怎样卓有成效的合作 → 呼吁人们学会合作 (第1—3自然段) (第4—6自然段) (第7自然段) (3)课件出示: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牺牲、一幢房子、倾泻、和谐、协作 顾名思义、卓有成效、情不自禁

分四人小组合作完成,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这项任务。最先完成者就是我们今天的小组合作典范,请他们来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并谈谈成功合作的原因。

齐读生字词。 三、写字指导:

1、幢:左窄右宽,童字第二笔横是主笔宜长。 2、牺:左窄右宽,牛字第二笔横变为提。 3、学生描红,临写,展示交流。 四、目标检测: 1、 选字填空: (1)、谐 协

和( ) ( )调 ( )音 ( )作 (2)、优 悠

( )久 ( )闲 ( )美 ( )扬 (3)、顾 故

回( ) ( )居 照( ) 缘( ) 五、作业: 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14、 学会合作 幢 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充分的感知和情境的渲染,想象的触发,学生在课堂上得到语言的熏陶和精神的洗礼,多角度、立体地充分懂得合作精神。 2、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合作的重要性。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演讲。 教学重、难点:

1、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一种可贵的合作精神”。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与感受,获得“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一个小口玻璃瓶、七个穿线的彩球,口哨、有关合作的成语或名言。 学生:收集有关合作的成语、名言、俗语。 教学过程

一、 温故知新,直奔重点之处

1、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学会合作》,通过学习,你知道作者围绕“合作”主

要阐述了哪几个观点? 2、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3、师:我们认识了合作的必要性,知道了在人与人之间离不开合作,那么怎样才能卓有成效的合作呢?

【设计意图:把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板书展示出来,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掌握,又对下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好了铺垫。】 二、 研读课文,感受合作之美

1、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第4~6自然段,用一句话来回答“怎样才能进行卓有成效的合作”。学生交流。

2、课件出示句子: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统一的目标,要尽力做好分内的事情,而且还要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3、师:请同学好好地读读这句话,并要读出你的理解。

4、师:思考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明道理,而要选择两个事例来说明呢?

5、引导学生理解。(因为第4、5自然段的两个事例分别说明了第6自然段地两层意思,用事实说话更能让人信服)

6、师:乐团演奏这个事例怎么就称得上是“卓有成效”的合作呢?你能用书上的语言告诉大家吗?(老师指名说)

7、课件出示大型交响乐团演奏的场景,让学生亲身感受“上百位乐师”、“数十种不同的乐器”“完美和谐”的合作情形。

8、老师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中描写这个合作情形的语句。学生交流从中体会到什么,教师相机引导。

【设计意图:展示这样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进入课文描写的境界,唤起学生的学习的激情。】

9、师:为了更好地体会到怎样才能合作得更好,我们来做一个“瓶口逃生”的实验。 (取出一个小玻璃瓶,瓶里装着七个穿线的彩球,线的一段露出瓶口,请七个同学上台做“抽球”游戏)

10、(老师采访实验中最后“从房子里出来的同学”)房子突然起火了,你为什么不早点溜出来?学生交流,联系刚才的实验理解“依次”的意思。 11、师:外国专家是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句子:“真了不起!真了不起!我在许多地方做过这个实验,从未成功,至多逃出一两个人,多数情况是几个彩球同时卡在了瓶口。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了一种可贵的合作精神。” (1) 师:请同学们读出外国专家的赞许的语气! (2) 师:从这个实验,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学生在这个环节的活动中动手、

动口、动脑、动情,这样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才不会失之余空泛。】

12、师:齐读4~6自然段,思考文中只举前一个例子够不够?为什么?这两个事例说明的道理哪个更难做到?(读完之后,学生交流。)

13、师:生活中处处有合作,你们能说一说在生活当中哪些事需要合作?

生:工厂里做衣服,有的裁剪,有的缝前片、后片,有的上领子、袖子。如果前面的人慢了,后面的人就没活干了。

生:上课时,我和同桌一起读书,我读错了她给我纠正

生:昨天,我看见同学们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母鸡和小鸡配合得很好,老鹰几次都没有抓到小鸡。

生:手工课上,我和同桌一起做,在全班做得最好。 生:医生要给病人做手术需要麻醉师、护士的合作。??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原有经验,引导学生走向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合作”的重要。】 三.指导演讲,拓展资源

1、师:合作能为集体赢得荣誉,合作能够帮助我们战胜困难,合作是帮助我们开拓美好明天的一把金钥匙!下面请各小组进行一次合作 “演讲”(小组训练,教师巡视指导,选出“最佳演讲员”)

2、师:请“最佳演讲员”谈谈获奖感言。(点出他的成功离不开组员的合作)

【设计意图:认识上的升华、道理上的讲解是必要的,但是要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联系实际,积极的思维,才能水到渠成。】

3、师:请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收集到的有关“合作”的成语、名言警句、俗语。 课件展示: (1)成语:

同心协力 齐心协力 和衷共济 一唱一和 地利人和 通力合作 同甘共苦 珠联璧合 (2)名言警句: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易经》

一个人像一块砖砌在大礼堂的墙里,是谁也动不得的;但是丢在路上,挡人走路是要被人一脚踢开的。——艾思奇

聪明人与朋友同行,步调总是齐一的。——法国谚语 (3) 俗语: 一个好汉三个帮。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一个朋友一条路,一个冤家一堵墙。

4、 师:请同学们齐读这些成语、名言警句、俗语。

5、 师:(小结)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也是一个更加需要合作的社会。因为竞争能提高热情,激发潜能;合作可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所以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设计意图:紧扣教材,拓展资源,为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提供一个空间,将课文内容延伸,一是更好地让学生体验感悟课文内容;二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四:目标检测:

我们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要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你是学生,就要和同学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共同完成学业;你是工人,就要和同事一起做工,共同完成工厂的生产任务;你是军人,就要和战友一起生活,一起训练,共同保卫我们的祖国??总之,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也不论你在何时何地,都离不开与别人的合作。 1、这段话采用了( )的结构方式。 2、概括地写出这段话的意思。 3、仿照第二句话的写法练习写一句话。

( 。) 五、作业:

围绕“和谐”写一篇演讲稿,准备在班里演讲。 板书设计:

14、 学会合作 协作精神

怎样合作?

自我牺牲精神

教学反思:这篇文章条理特别清晰,纲目分明,在初读课文时,首先我破题入手,问:围绕课题,文章该写哪些内容?学生看题生疑:什么是合作?为什么要合作,怎样合作等问题。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书找到答案的同时,文章的思路也弄清了。

在指导学生写排比句时,平时表达能力好的同学写得还可以,但学生选择话题的范围比较窄,而且

很多学生没有掌握排比句的表达形式,所以写话的效果不太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fi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