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猫老师的绘本作文课

更新时间:2023-03-28 19:12:01 阅读量: 说明书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陈迅喆:一起走进《大猫老师的绘本作文课》

讲座实录

现在,我们再来看这本书里的另外一堂,这堂课的主题叫“妙趣横生来写家”

曾经,我遇到一个孩子和家长共同赴宴的场合

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大人就让小朋友来介绍下自己的家人

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支支吾吾好一会儿,然后说出一段干巴巴的话来:“我家里有爸爸、妈妈、我 我爸爸叫 ”

于是,这个孩子的家人立刻脸色不太好看

而忽然,有一个孩子主动站起来,滔滔不绝地说道:“我家里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我爷爷精神矍铄,我奶奶祥和慈爱,我妈妈温柔美丽,我爸爸英明神武,我活泼可爱 这就是我的一家哦!”

顿时,大家用艳羡的目光看着第二个孩子,然后第一个孩子的爸爸妈妈脸色就更加难看了,第一个孩子也知道自己表现得逊色了,于是面红耳赤。

然而,那个滔滔不绝的孩子说得真的好吗?我们先不做评判,来欣赏一下日本作家岛田洋七《佐贺的超级阿嬷》中一段真实的小故事。

父亲节到了,可岛田洋七的父亲早就因为核辐射的感染去世了。在洋七的记忆里,完全没有父亲的半点印象,偏偏作文要求写父亲节。傻了眼的洋七问阿嬷:“阿嬷,你知道我爸爸的事情吗?”

猜猜一般的阿嬷会怎么反应?一定是流着眼泪抱着洋七,抹着眼泪说“你真是个可怜的孩子”之类的,然后一点一滴地回忆起洋七父亲的事情来。

可是如果这样的话,这位阿嬷就不是风靡全球的超级阿嬷了。

阿嬷没有眼泪汪汪,也没和洋七分享半点洋七父亲的事情。阿嬷心中考虑的也许是——一个孩子对于自己亲生父亲的感受,如果是从别人嘴里听来,照誊在作文本上的,那对孩子脆弱的心灵是第二种深深的伤害吧。 所以,阿嬷用一种再平常不过的口气,叫洋七在作业本上写下“不知道”交上去。

这真是胆大包天的行为啊!我们不禁要为洋七捏把汗!

洋七对父亲没有印象,又得不到阿嬷的描述,也只好这么做了,之后便忐忑地等着发下来的作文本,他猜想自己一定会收到一个大大的零分。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老师竟然给的是满分100分!

“因为两次作文都是满分的缘故,我的国语成绩拿到了第一。”岛田洋七写道。小学时代的这件事,不仅安慰了洋七的心灵,而且阿嬷和老师用智慧告诉他一个重要的道理:笔是连着心的,孩子的嘴也是连着心的,

所以,如果你说的、写的不是自己真实感受的东西,那就不如根本不说、不写。

故事说完了。

其实,那个面红耳赤和滔滔不绝的孩子,如果真的让我打分

我愿意给第一个孩子打高分:

至少在这个孩子的眼中,说话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那个滔滔不绝地说出“精神矍铄”、“美丽温柔”、“英明神武”、“活泼可爱”这些词的孩子,只是在堆砌华丽的词汇而已,在他的话中我们并不能感受到他对家人真正的感情。

我们的孩子很怕写作文,为什么呢

因为第一:我们不曾给他们说”不知道“的机会

第二:我们没有良好的引导

如果我们能留白+精心的话,没有孩子会讨厌写作文

但是,不能把家人写得热气腾腾总是不好,所以这堂课我用绘本来启迪孩子写家。这堂课我选用的一本绘本是斯洛文尼亚童书作家莉娜 布拉普的《我爸爸》。

绘本开篇,如同“大小版”的父子出场了,他们背后笑吟吟的长颈鹿为这个绘本的后续内容埋下了伏笔

大家一定明白了:这本绘本就是通过“我”(小男孩)的口,把爸爸变

成了十余种动物。

而这每一次变化,其实都是把父子之间的故事和温情倾吐了出来。

我们读着这本绘本,看着睡觉前的“我”在爸爸的怀中欢笑踢腾,不断说着“我的爸爸是xx动物,因为 ”

我们其实就是通过孩子的想象窥见了一位真正伟大的爸爸

这个爸爸的72变来源于他对孩子的爱和陪伴,要不然哪里来的变化呢

最后,爸爸和“我”重新变回了人,而“我”也瞌睡了。

绘本封面上目光炯炯,相视而笑的父子

在封底上依然保持着这样的造型,不过阖上了双眼,父与子进入了甜甜的美梦

莉娜 布拉普的这本《我爸爸》只选取了“爸爸”这一个对象,接下来要和孩子们共读的《我家是动物园》(《幸福的种子》系列,周兢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则囊括了整整一家人。

这个小男孩叫做祥太

他一个筋斗从封面跳进了书里,

然后嘻嘻对我们笑着,说:我叫祥太 。不过我其实是只小猴子 ,因为我最爱吃香蕉, 爬树很拿手, 而且很喜欢模仿人。

接着,男孩的爸爸出场了,爸爸睡眼惺忪蓬头垢面,是很生活化的可爱形象

就这样,祥太一一用“这是我XX

,不过他or她其实是 ”介绍了自己的一家人

比如,在祥太眼里,爱漂亮的奶奶是一只狐狸

大家可以双击图片,看看祥太说奶奶是狐狸的理由

除了奶奶爱换装不断打扮自己以外,她每次带回家的东西都是油炸豆腐和饭卷

大人形容一个人像狐狸的时候,通常是带着某些贬义的。但是,祥太说

奶奶像狐狸并非如此,他是认为传说中的狐狸都善于变身,而且在日本

的传说中,狐狸酷爱吃豆腐和饭卷。传说、故事、童话是孩子们的重要食粮,所以,当奶奶拎着油炸豆腐和饭卷回来时,他们吃进去的传说就开始发挥效力,为奶奶的行为找到一个妥当的解释。

因为了解孩子,作家才写出了让小朋友觉得亲切的字句。我想,他们是在力求让孩子们阅读时忘记封面上的“正道熏/文,大岛妙子/图”,在你问这本书谁写的、谁画的时,毫不迟疑地回答:“当然是祥太!

祥太的妹妹是一只小兔子,我们来仔细看看这张图,祥太说妹妹像兔子的原因可丰富了!

这只小兔子耳朵长长,最爱听妈妈教训哥哥(右下角):这只小兔子的耳朵依然尖尖,偷听着哥哥打电话,想着是不是又在和隔壁的长头发姐姐聊天啊

这只小兔子的踢腿功可不逊色,中间一张图她狠狠地踹了哥哥。

总之,妹妹在家就是调皮任性管三管四,哪里都有她灵动的身影 不像只兔子还能像什么啊?

这个比喻则是全书中最让我感动的一处

祥太家的老祖宗已经很老了,平常只会嗯嗯、啊啊,安静得不得了,可是老祖宗却是家里的主心骨,当家人围绕在她身边的时候。

就像心中有了底一样,所以画面中的家人都围聚在这根重要却安静的主心骨旁边

老人是家里的根

看着祥太的想象和描述,浓浓的人情味就随之流淌了出来。

介绍完了自己的一大家后,祥太与我们作别啦

读完了这两个绘本后,孩子们都激动得不得了。为什么激动?

因为它们如此真实、有趣、接地气,入口简易,让孩子迫切地想要来尝试下

让祥太也到自己家这个动物园来“有来有往”一下

为了引导孩子们拓展想象,我给他们看了几张动物图片。第一张是蜗牛。我问孩子们,他们家里有谁像蜗牛一样。

“我像蜗牛!因为我的动作总是慢吞吞的。”一个孩子说。

我早就预料到孩子会说蜗牛动作慢,但是蜗牛其实还有诸多特点呢,所以此处磨刀不误砍柴工,不妨先来和孩子搜罗下蜗牛的特点

蜗牛喜欢吃莴苣;蜗牛虽然身子柔软,但有一个挺坚硬的壳;蜗牛害怕

盐;蜗牛头顶上有一对灵敏的触角;蜗牛走过的地方会在地上留下水迹。 搜罗出蜗牛的特点,孩子们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

娃1:“我奶奶像蜗牛,因为她特别喜欢吃莴苣!”

娃2:“我像蜗牛,因为我晚上睡觉会从床上掉下来,但是我每次都不知道,总是第二天早晨醒来才发现自己睡在地上,所以我想我一定有一个蜗牛那样的硬壳。”

娃3:“我外婆像蜗牛,她非常害怕盐,每次吃菜前,她都先挑一点尝尝味道,‘咸死了,咸死了。’”

通过蜗牛的实际特点,联想起家人的个性细节和行为特点,这令孩子们感到非常有趣,他们一下变成了小小渔夫,迫不及待地网罗生活中蹦出的细节。

第二张图片是章鱼,我先请孩子们搜集章鱼的特点——章鱼很聪明,因为漫画书里有章鱼博士;章鱼不长头发,有一颗圆溜溜的光头;章鱼是自己的保镖,他睡觉的时候,会用“腿”在四周巡逻;章鱼是个大馋猫,他有的时候饿坏了就会把自己的腿当成美餐。那么,我们的家人能和章鱼的这些特点产生什么连接呢?

一个孩子举手高叫:“我的爷爷是章鱼,因为我的爷爷就像章鱼博士一样聪明!”

这如同祥太所说的奶奶是只狐狸,因为“她回家时带回的礼物,肯定是油炸豆腐和饭卷”一样,孩子们将自己在电视、书中看到的情节和生活中的人物糅杂在一起,表达起来自然又富有童趣。

另一个孩子说:“我是章鱼,因为妈妈总说我睡觉时很“武”,经常踢到他们,而章鱼睡觉时触手也会不断地在周边巡逻。”

有的孩子说,“我爸爸像章鱼,因为爸爸总是跑得很快,他一定偷偷长了章鱼那么多的腿,才能跑得那么快。”

“我爷爷是章鱼,因为我爷爷有一个光溜溜的脑袋。”

“我是章鱼,我的肚子总是饿得咕咕叫,都想把自己给吃了。”

“我的哥哥是章鱼,他有时会伸出一条腿把我绊个跟头,我一叫妈妈,他就跑走了。”

这个哥哥啊。。。。

“我的猫是章鱼,因为它像章鱼一样柔软。”

第三张图片是一条喷火龙!

“我妈妈像喷火龙,因为妈妈脾气特别大。”

“我的爸爸像喷火龙,因为哪怕是一片馒头,他都喜欢烤着吃。”这个孩子说完后,班上的小朋友都哈哈大笑起来。

他的话给了我们生动的画面感,大家的眼前似乎出现了家中烟雾缭绕的餐桌,爸爸的头变成了喷火龙的头,背上长出了两扇巨大火红的翅膀,喷火龙爸爸举起一片馒头,“轰”地喷出一团火焰,餐桌上的东西立刻袅袅地升起了青烟。

通过将家人比作动物,生活中的许多细节自然地从孩子口中流出,孩子的眼睛陡然变得锐利,钩住了无声滑过的时间,打捞出诸多活蹦乱跳的细节,杜绝了千人一面,呈现出每个家庭的独特和温情。还有什么比这更可贵的呢?

而这时,再给小朋友一杆笔,一张纸,他们就会唰唰唰飞快创作出一家

动物园送给你。

张越月 我家是动物园

我像一只小白兔,因为我长的很可爱,跳高跳远最拿手。

我的妈妈像是一只孔雀,她很爱美,每天穿的衣服都不一样,出门的时候,还总爱打扮自己。

我的妹妹像只小蜗牛,她老是尿在地板上,就像蜗牛爬过后留下的痕迹,而且她走的速度很慢。

我的哥哥,他像只霸王龙,他生气地时候就像火山爆发,他还喜欢吃肉。 我的爸爸他像一匹大马,有的时候,他会给我当马骑,他还喜欢吃素。 我的爷爷他像一只公鸡,他很早就起床了,还最喜欢吃米饭。

这就是我家的动物园,有空就来玩,不收你门票哦。

吴卓阳 我家是个动物园

我是一头大象,因为我的耳朵和大象差不多大;

我爸爸是大龙,因为他什么东西都可以降服;

我妈妈是蜗牛,因为她从早到晚磨蹭;

我奶奶是蜜蜂,一天到晚不停的催我;

我爷爷是爱吃肉的狮子,从不吃素;

我外婆是蝴蝶,整天臭美;

我外公是变色龙,现在不知跑哪去了

董佳熠 我家是动物园

我家是动物园。我是只小猫,每次只能吃一点点东西,可是过一会就饿了。我吃饭会洒到桌子上,小猫有时也是,它也喜欢把碗里的鱼叼出来吃,结果弄得地上都是。

妈妈是条蛇,她很瘦,还特别怕冷,冬天的时候,她爱蜷在被子里不肯出来,就像要冬眠一样。妈妈还是诡计多端的狐狸,她会把我最喜欢的东西藏起来,让我做完我最不喜欢做的事情,才拿出来。

爸爸是霸王龙, 他的力气很大,还会很大声的吼:“嚎,嚎 ”爸爸还是只螃蟹,他的手像两只大钳子,只要被他抓住可就再也逃不掉了。 我家的猫小咪是只懒猪,总躺在太阳底下睡觉。有一天,我看见它睡了醒,醒了睡,睡了又醒,竟然睡了六次。

当然,除了把家变成动物园,其实还可以给家来更多变化——有句话怎么说滴?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做不到

我们的作文课不是重点在锻炼孩子遣词造句的能力,而是要不断拆开他们的围墙,拂去他们灵性的尘埃,给他们以纯粹的勇气。

“除了动物园,还想把家比作什么呢?”我问道。立即,各种回答便在教室里清脆地弹跳开来——“我家是个游乐场!”“我家是个调色盘!”

“我家是个大书橱!”“我家是个大衣橱!”“我家是个植物园!”“我家是个肯德基!”

我挑出“游乐场”,请孩子们自由去想象家人和游乐场中的什么设施有相似之处。

娃1:“我的爸爸像是摩天轮!他会把我往上抛,让我一会儿看见天,一会儿看见地!”

娃2:“我的妹妹像是‘大冲浪’,因为只要和她打水仗,我肯定浑身都湿了。”

娃3:“我的弟弟像沙坑,他有好几次,偷偷往我的领子里丢沙子。” 娃4:“我的爷爷像是旋转木马,他经常骑着自行车带我出门转圈圈。” 娃5:“我的姐姐像是过山车!她总会说些吓人的故事,做些吓我的事情,所以我一看见她就害怕。”

我猜,如果能将这个孩子脑海中的场景临摹下来,也许过山车的车头就变成了姐姐嘻嘻笑着的脸,从高处俯冲下来,嘴里还不断冒着各种各样吓人的故事。虽然这个姐姐让“我”提心吊胆,但她就是她,最特别的姐姐。

书中,还记录了家人的更多变化。

前一段时间,微信上有篇文章叫《不管外界如何冰冷,你都要热气腾腾》

家人是我们的重要支撑,如果在写他们的时候都走套路,那对孩子其实是心灵的伤害。

如果不能写得热气腾腾,就不要写,如果能想得热气腾腾,就赶紧写下来。

在让家人72变的过程中,几乎每个孩子的回答都在班上激起了笑声。他们在绘本的启迪下,挖掘出了许多生活中最为真实的细节,而还有什么比真实更加打动人心呢?

我们的许多作文题目对孩子来说都太大了,像一口从天而降的大锅猛扣在孩子的脑袋上,直接把孩子扣得晕头转向。所以,找到孩子感兴趣且细化的切入点,让孩子自主的亲近写作,始终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就像面对一个泳池,若给孩子一些台阶,他们可以顺着台阶渐次步入,最终拥有整片湛蓝的快乐;但只给孩子一个跳台,他们也许永远只能在跳台上瑟瑟发抖,最终任由恐惧将信心瓦解得一干二净。

我们都爱孩子,为了他们可以付出一切,但有多少次,我们曾把他们置于跳台置之不理?而让写作这位超酷的朋友和他们擦肩而过呢?

绘本是由最爱孩子的人创作的,他们蹲下来亲近孩子。用绘本做作文教学,也许会有些朋友不齿,因为绘本阅读本应是无目的的,可是既然我们都躲不过写作,为什么不能拿最好的奉献给最爱的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o3n.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