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概论

更新时间:2023-03-08 08:50:47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绪论

1、文化的实质性含义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简言之,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使文化。 2、文化的四个层次

①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 它是人的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构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

②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 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一种社会的活动,只有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进行。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准则规范化为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等。 ③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

首先是社会的,集体的,其次是反复履行,在时间上是传承的,在空间上是播布的。

④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絪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

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心态文化由可以再区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子层次。

第一章

1、中国气候特点

①季风气候明显,主要表现为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的变化,随季风的进退,降水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②大陆性气候强,表现为冬、夏两季平均温度与同纬度其他地区或国家有较大的差异。冬季低于同纬度地区,夏季高于同纬度地区,年温差较大。 ③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2、气候变化 ①温度的变化。 ②湿润状况的变迁。

这两方面的变化所产生的复杂后果,对经济的开发、民族的迁移、人口的增长、文化的传播,以至社会的治乱和王朝的兴衰都起着或大或小的作用。

第二章

不会出大题,填空题注意

第三章

1、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它的特点是: ①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 ②一个家族统治一个朝代

③统治权之争决定社会秩序的平衡与否 ④人情大于国法 2、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①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治时间漫长。

从皇帝传至禹,禹巩固自己的政权多用武力。商朝的建立处处以武力为先。周武王以武力推翻商纣王的统治。这种君主官僚政治体制从春秋时代产生起,一直延续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皇帝,前后达两千五百多年。 ②经济基础稳固。

君主专制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土地的国有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小农的政治影响表现为行政权力支配社会。占田制、均田制、两税法、一条鞭法,严厉打击不法豪强都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与专制统治者为维护地主和小农经济所构成的经济基础相一致,历代统治者无不采取打击工商业的政策,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始终未能在中国大地上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 ③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集权程度,从总的趋势来看是日益强化。皇帝实行专制统治,需要百官来辅佐。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到明代内阁、清代军机处的出现,其意义也在于此。 ④对人身控制严密。

中国是一个实行人口统计和户籍管理最早的国家。商鞅变法的制定,使居民失去了流动的可能,国家便可轻易地按郡县、乡里、什伍系统征收赋税、徭役和兵役。中国专制统治者还十分重视用控制生计的办法,把农民牢牢固着在土地上。

第四章

1、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的表现

①进行文字的整理与统一工作,创制“秦篆”,“书同文”

②定车宽为六尺为制,统一车辆形制,一车可通行全国,是为“车同轨”

③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结束战国时各国货币、度量衡标准制度混乱的局面,

是为“度同制”

④“以法为教”,并在各地设置专掌教化的乡官,名曰“三老”,统一人们的文化心理,是为“行同伦”

⑤废除周代以来的封土建国制度,粉碎地区壁垒,将东至大海,西达陇右,北抵阴山,南越五岭的辽阔版图统一于中央朝政的政令、军令之下,又通过大规模的移民,开发边境地区,传播中原文化,是为“地同域”。

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思想体系和文化形态。

2、玄学对魏晋文化思潮的影响

①玄学的思维特点是超脱多样化的现世实物而直接诉诸本体。对本体的思考,对无限的思考,当然不能依靠纯经验性的观察,而必须运用抽象的哲理,一股力度超过以往任何时代的思辨新风注入了中国传统哲学的躯体,使之产生了新的生气勃勃的活力。

②玄学虽然以超越有限达到无限为根本,但玄学家所说的达到无限,不是像西方黑格尔哲学那样以达到对“绝对理念”的纯思辨的抽象把握为最终目的,而是在现实的人生之中,特别是在情感之中去达到对无限的体验,这就使玄学与美学内在地联结在一起,成为魏晋美学的精魂。魏晋时期兴起的“重神理而遗形骸”、“重自然”而轻雕饰的美学观念以及新兴的山水诗与山水画等便深深浸染着玄学风采。 ③玄学作为一种本体论哲学,其现实意蕴乃是对魏晋人所亟亟追求的理想人格作理论上的建构。在“贵无”思想的深刻影响下,(陶渊明代表)魏晋士人或徜徉山水,“琴诗自乐”,追求一种“萧条高寄”的生活;或(竹林七贤代表)“动违礼法”、“以

任放为达”。

3、明清时代古典文化总结

①图书典籍方面:明清时期统治者调动巨大的人力物力,对几千年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物进行收集、钩沉、考证、考辨,编纂了大型类书《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大型字典《康熙字典》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大型图书的编纂是古典文化成熟的征象,也包含着文化大总结的意蕴。

②在古典科技方面:明清之交出现了一批科学科技巨著。李时珍《本草纲目》,潘季驯《河防一览》,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徐霞客游记》,方以智《物理小识》,都是封建社会晚期科学成就的高峰。

③在学术文化方面:清代乾嘉时期的学者对中国古代文献展开了空前规模的整理与考据。对于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传承以及向前推进来说,乾嘉学者作出了不可抹煞的贡献。

第五章

小题重点部分

第六章

1、汉语的历史

①汉语词汇在语音形式上的发展规律是由以单派生为主,逐渐变为以双音合成为主。

②汉语语音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方面组成。声母方面最主要的变化是浊音清化。韵母方面,最主要的变化是入声韵尾的消失。声调方面,平上去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③汉语语音的变化是有系统性的。

④语法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在整个汉语史上,汉语句子的基本词序是变化不大的。 ⑤虚词是汉语非常重要的语法手段,虚词不断丰富,每个虚词功能的分工逐渐明确,增强了汉语语法的严密性。

⑥句式日渐丰富,句子结构日益严密化。 2、汉语的特点

①按词的构造特点来看:汉语的词用在句子里时,没有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形变化。 ②按句法结构的表达方式来看,汉语不通过词的形态变化表示语法关系,而是借助于虚词和词序来表示,词序严格。 ③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

④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看,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节对应于多个词(语素)。 3、汉字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①汉字一直顽强地坚持表意特点,不断采用新的方式,增强个体符形和整个符号系统的表意功能。(例如,当汉字记录的词所指的事物发生变化后,汉字总是及时调整它的义符,以适应事物的特点。如,砲和炮)

②汉字在易写与易识的矛盾中,不断对个体符形进行调整,以实现简繁适度的优化造型。(人们希望汉字简化,并且丰满易识,然而,越简化就越容易丢失信息,给识别带来困难;追求信息量大、区别度大,又难免增加符形的繁度) ③汉字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和简化自己的构型体系。(《说文》在人为调节的基础上,第一次把这个构型系统整理和描写出来。)

④汉字必须在自行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人为的规范。(个人使用、社会通行、权威规范三个阶段,没有最后一个阶段,汉字构型系统的严密化就难以实现。) 4、汉语汉字和中国文化的关系

①汉语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文化事象,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汉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首先,汉语的诞生意味着中国文化的诞生。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了语言,人类才可以相互交流,才可以进入有组织的社会生活,成为“文化”的人。从这个角度讲,汉语这一文化事象在中国文化站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汉语悠久的历史说明中国文化是源远流长的。其次,汉语是汉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汉民族创造的宝贵文化财富。汉字是重要的中国文化事象:首先,汉字的出现是中国文化从“史前时期”走向“有史时期”的界碑。其次,汉字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②汉语汉字又是中国文化中其他文化项的主要载体,它记录了中国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代码,是中国文化传播的媒介,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文化行为的发生大都建立在汉语汉字的基础上。比如,汉语方言众多,这对以方言为基础的地方曲艺的形成、发展和极大丰富提供了条件。 ③中国文化对汉语汉字的发展演变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白话文:中国文化影响中国语言发展(书面语)。 北京语音作为普通话的标准语音:文化对语音的影响。 语法方面的欧化倾向:对语法的影响。对词汇影响最明显。

⑥中国文化的发展不断对汉字提出新的要求,促进汉字不断向前发展。书同文、《简化汉字方案》

第七章

1、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①实用性 ②整体观

2、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 ①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

重实际应用、轻理论探讨,重整体综合、轻个案分析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限制了中国科技从传统形态向近代形态的创造性转化。 ②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束缚

中国是一个文化政治化倾向非常强烈的国家;中国古代理论学术重视人文科学轻视自然科学;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对科技发展的限制和束缚也是不言而喻的。“身体发肤,授之父母,不敢伤毁”——解剖学。 ③封建制度的扼制

首先是科技人员社会地位低下;同时,科技人员在政府机构中不仅所占比例极小,而且待遇十分低微;其次,始终没有形成科技产品的市场机制;再次,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通知,还经常直接限制科技的发展。这种保守、封闭、专制的学术氛围,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疑有着极大的扼制作用。 3、印刷术发展历程

晋人借鉴古代印玺和石刻的经验,发明了墨拓。隋代在墨拓基础上发明了雕版印刷,在雕版印刷全盛的宋代,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到了元代,有了木活字、锡活字、铜活字,发明了转轮拍字架;明代用了铅活字。

第八章

名词解释多

1、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色 ①综合观,即大教育观。

中国古代教育家很早就认识到教育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许多教育

问题实质上是社会问题,必须把它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加以考察和解决。而教育问题的解决,又必然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如孔子十分重视教育,把人口、财富、教育当成“立国”的三大要素,认为在发展生产使人民赋予之后,唯一的大事就是发展教育事业。 ②辩证观,即对立统一观。中

国古代教育家强调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同时也不忽视知识教育的作用。如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③内在观,即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

中国古代教育启发每一个人的内心自觉,提出了一套“做人”的道理、要求、方法,让人从中得到“做人”的乐趣,表现出人的崇高的精神追求。

④还有一些特点:灵活的因人而异的;整体综合的;德智合一的;教学相长、寓教育于生活实践中;以人生为枢纽;以一代一代人风的建树和培育为目的。

第九章

1、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论述题型)P160

从诗歌、散文和叙事文学三个方面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诗歌: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主要是四言诗;后在中国南方兴起了楚辞,形式是杂言体,句末多以感叹词“兮”结尾;汉代五言诗和七言诗兴起,经过魏晋南北朝诗人不断努力,声律和丽辞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道理唐代,五、七言律诗的格律成熟,以汉字四声来谐调诗歌的韵律是中国诗歌在形式上的最大特征。唐代后又有词曲等诗歌样式的发展。中国诗歌主要功能是抒情,在艺术上则以情景交融的意境为追求目标。

散文:中国古代散文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商代的甲骨卜辞与稍后的铜器铭文。随着

巫官文化向史官文化的转变,出现了专门记录商周时代王宫的言辞、政令的《尚书》,标志着散文的形式;尚书后,散文分别向偏重于记述的历史散文和偏重于论说的诸子散文两个方向发展,形成了先秦散文;秦汉以后的散文在形式上发展为古文和骈文两大类。魏晋六朝是骈文形成并逐渐占据文坛主导地位的时期,而字中唐古文运动以后,古文又渐渐地确立了它的统治地位,直至近代白话文兴起。秦汉以后的散文除了叙事、论说之外,又增加了抒情的功能。

叙事文学:中国叙事文学的源头可推至上古神话和史传作品,但真正的文学创作则始于魏晋小说。魏晋及南北朝的小说有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两大类。它们对后代的笔记小说有深远的影响,到了唐代,传奇小说奇峰突起。与此同时,民间的说话艺术也开始发展,到宋代就产生了成熟的话本小说。在明清时代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长篇章回小说,标志着古典小说达到了高峰。

叙事文学的另一方面是戏曲。它萌芽于汉代百戏,经过唐戏和宋金杂剧的阶段,到元杂剧臻于成熟。以后又进一步演变为明清传奇与近代戏曲。 2、元杂剧的题材及意义(论述题型)P169~171

元杂剧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极其丰富,主要题材有以下五类: ①爱情剧:描写青年男女对爱情与婚姻自主的追求,鲜明地体现了反对封建制度级封建道德规范的倾向,代表作有王实甫的《西厢记》

②公案剧:一般通过刑事案件的审判,揭露贪官污吏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罪恶,歌颂人民群众的不屈斗争,同时也表彰廉洁公正的清官。代表作有关汉卿的《窦娥冤》

③水浒剧:主要描写梁山英雄除暴安良的侠义行动,其中尤以歌颂梁山好汉李逵的戏为最多,代表作康进之的《李逵负荆》

④世情剧:主要揭露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丑恶现象,批判矛头尤其集中于统治阶级对妇女朝三暮四的行径以及守财奴、败家子、伪君子之类人物,代表作有关汉卿的《救风尘》。

⑤历史剧:主要表现历史上重大的政治斗争和民族斗争,歌颂忠臣义士,谴责奸臣贼子,表彰民族英雄,批判异族侵略者和卖国贼。纪君祥《赵氏孤儿》。 元杂剧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元杂剧以叙事为主,这就使文学更贴近人民的生活,更直接地表现人民的喜怒哀乐,更广泛地反映社会现实。元杂剧的成功宣告了戏剧、小说等叙事文学开始成为中国文学的主流。元杂剧的作者多为社会地位底下的文人、演员等,观众更是遍及各个社会阶层,它的兴盛意味着文学在作者和读着两个方面都进一步走向民间。

深刻的文化意义:首先,元杂剧高扬了反抗精神,抨击黑暗势力、落后观念与丑陋风习,歌颂了不畏强暴、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叛逆形象。例如《窦娥冤》中的窦娥,不屈不挠地与无比强大的邪恶势力进行斗争,直到走上刑场后还指斥天地,诅咒日月鬼神,以生命对黑暗社会做了最后的控诉和批判;其次,元杂剧褒贬分明,剧中人物的忠奸美恶判若泾渭,这种体现着多数人一直的价值判断是具有民主倾向和进步意义的。例如,《赵氏孤儿》,体现了震撼人心的道德力量,程婴等人所以能见义勇为乃至舍生取义,支持着他们的正是坚定的道德信念。第三,元杂剧体现了中国戏剧文学的一个特征,以浪漫的理想化方式处理现实主义的题材,这种方式在艺术上是有弊病的,然而这种方式体现了中国人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信念,体现了正义战胜邪恶、幸福普降人间的美好愿望。所以元杂剧中的正面任务往往被赋予大智大勇的品质,而且常常取得斗争的胜利,例如公案剧中的包公,不但明察秋毫,断案如神,而且总能盐城那些作恶多端的“权豪

势要”,这显然并不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而是对人民愿望的艺术处理。 3、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①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客服自然界的灾难,神格就是伟大崇高的人格的升华;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西游记,寄托了人民反抗社会邪恶势力的理想,妖魔鬼怪是人间邪恶势力的象征,残害百姓,有的与天上的神佛沾亲带故。 ②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

诸子百家著书立说的目的都是为了宣扬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社会设计,体现了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这种传统后来被唐宋古文家表述为文以载道,成为了历代散文的共同准则,而且成为整个古代文学的基本精神。 文以载道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有正负两方面影响:

正面:为古代文学注入了政治热情、进取精神和社会使命感,使作家重视国家、人民的群体利益,不忘积极有为的人生追求(如,杜甫的忧国忧民)

负面:使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沦为政治的附庸,从而削弱了其主体意识和个性自由。(如,元杂剧往往以道德判断作为审美判断的核心价值参数,而且这种道德判断中常混杂封建伦理说教的糟粕) ③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

中国古代文学中发展得最为成熟的样式是抒情为主要功能的诗歌,这个事实说明中国古代文学最重要的性质是抒情。抒情性质使中国古代文学在总体上具有诗的光辉,即使是叙事文学也不例外。(如,《史记》洋溢着司马迁的悲愤情感而被鲁迅誉为“无韵之离骚”)

4、诸子散文历史分期

①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散文主要是语录体,《论语》

②战国中叶,由语录体向对话体和论辩体过渡,《孟子》《庄子》 ③战国后期,散文发展成专题论著,《荀子》《韩非子》

第十章

1、音乐按功能分类: ①仪式音乐 ②宫廷舞乐 ③声乐 ④独奏器乐 ⑤民乐

2、先秦以后中国音乐的特色 ①旋律为主 ②理性精神 ③节奏宣泄 3、古代宫殿特点是 高、大、深、庄

第十一章

1、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①学兼天人,会通古今

这一优良传统源于中国传统思想,特别是儒家的天人观、古今变通观,而作为史家的历史观,经过他们的验证,使这种思想更深刻更系统。如《史记》提出“究

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②以古为镜,经世致用

详今略古、注重当代史的研究,可以说是我国史学的一贯传统。如司马迁《史记》就是着重写当代史。

自古以来,对于历史遗产和记事写史,很注意借鉴和垂训的作用。如唐太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在古代史学发展史上,史学家向来都对国家治乱兴衰给以极大关注,表现出饱满而深沉的政治情怀。另一方面,史学满足现实政治的需要,所以得到国家政权的提倡和支持。

经世致用的史学传统起初主要是注重史学的借鉴作用,至中唐杜佑则发展为比较全面的经世目的。 ③求实直书,书法不隐

我国古代史家历来把秉笔直书视为持大义、别善恶的神圣事业和崇高美德。他们以直书为荣,曲笔为耻,为了直书,不避强御,不畏风险,甚至不怕坐牢,不怕杀头,表现了中国史家的高风亮节。如《左传》技术了齐国太史、南史氏直书不惜以死殉职的故事。 ④德识为先,才学并茂

中国古代史学之所以兴旺发达,是同史家十分注重业务和思想修养分不开的。 关于史家修养问题,他们在总结、评论前人的史学成果时,同时就史家修养做了评论。如班固评论《史记》肯定了其是部“实录”,又高度评价了司马迁的历史责任感,肯定他有“良史之才”。总之,德才学识是对史家素质的全面要求,因而它就成为史家的奋斗目标和评论史家的标准。

第十二章

1、中华民族的十大传统美德 ①仁爱孝悌 ②谦和好礼 ③诚信知报 ④精忠爱国 ⑤克己奉公 ⑥修己慎独 ⑦见利思义 ⑧勤俭廉政 ⑨笃实宽厚 ⑩勇毅力行

2、中国伦理思想发展的三大阶段 ①先秦——中国伦理精神孕育展开阶段

《周易》建构了中国伦理精神的原初的哲学模式:天人合一的宇宙论体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善恶报应的信念;阴阳二分的思维方式。

周礼成功地把氏族社会的原理转换为文明社会的伦理政治秩序,为日后中国社会建立了伦理生活的范式。

孔子创造了以礼、仁、中庸为内核的伦理思想体系,为儒家伦理提供了一个基础。 ②汉唐——中国伦理思想的抽象发展和大一统、封建化阶段

董仲舒以后,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成为不可动摇的名教、礼教。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大动荡,道家的潜在,使中国伦理精神系统又出现了一种新

的形态——玄学伦理。

隋唐佛学以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虚幻形式克服了传统伦理中“德”与“得”、道德与命运的内在矛盾。

③宋元明清——中国伦理思想辩证综合阶段

宋明时期以儒学为核心的理学应运而生,融合了道玄与佛学的“新儒学”。新儒学伦理两大学派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程朱理学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陆王心学的基本范畴也是“理”,是人的“心”或“良知”的先验结构。 3、礼的四次转化

①通过西周的维新,把氏族社会作为习俗法规的礼转化为文明社会的秩序,即“周礼”;

②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背景下,孔子对“礼”进行了伦理化、道德化的提升; ③两汉时期,董仲舒把“礼”转化为“三纲五常”大一统的封建礼教;

④宋明时期,新儒学面对新的社会矛盾和伦理危机,把“礼”转化为神圣的、绝对的“天理”。

4、中国人性思想的特点 ①强调人兽之分,突显人的尊严 ②人格均等,人人可圣 ③修身养性,向内探求

第十三章

1、儒学的宗教性(儒学特点及发展历程)(论述) ①传统儒学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不但孔子没有完全抛弃“天”,整个儒家学说都没有完全抛弃“天”这个外壳,“天”一

直是政治思想和人伦道德之本原,“天、天命、天道”仍是儒家学说的最高范畴。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把“天”进一步神化、人格化、儒家的“天”又被宗教化了。董仲舒还把世间的一切,包括政治制度、伦理纲常等统统归结于“天”,把先秦儒家所建立的一整套正在逐步脱离宗教的政治、伦理学说,又重新神学化,宗教化。 传统儒学的宗教色彩还表现在修养理论上。宗教式的主观内省就成为儒家的一种重要的修行方法。

儒家的“慎独”也是宗教色彩的表现。

“寡欲”也是儒家的一种基本修行方法,更带有浓厚的宗教禁欲主义色彩。 ②宋明理学具有准宗教的性格

首先表现在作为其理论纲骨之“心性”学说,实际是隋唐佛教佛性理论的翻版。其次,其修行方法也逐渐地由“修心养性”转向禅宗式的注重证悟的“明心见性”。 此外,从思想上来说,“存天理,灭人欲”具有强烈的宗教禁欲主义性质。

第十四章

1、原始儒家精神

①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天地人”三才的思想是讲创造的生命精神贯注于天上、地下、人间;“立德、立功、立言”在实际行动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②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仁”。“仁”就是生命的相互感通,是天地人物我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滋养润泽。

③儒家是精神是一种“及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也就是伟大寓于平凡、理想寓于现实的精神。我们要有道德勇气,有强烈的正义感,敢于担当道义,甚至不惜杀身成仁。在现实中,忠于职守、勤劳奋发……(结合实际)。

2、道家整体与过程的统一

“道”是一个终极实在的概念。它是整体性的,在本质上既不可界定也不可言说。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也不能将其特性有限地表达出来。它是不受局限的、无终止的一切事物的源泉与原始浑然的总体。“道”又不是一静止不变的实体,而是以流转与变迁的过程。 3、宋明理学三种思想

①朱熹(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集中讨论了理气关系与心性关系问题。宇宙间事物的法则、规律在逻辑上要先于个别的事物。

②王阳明(宋明理学中心学的集大成者)。“知行合一”说与“致良知”是他的颇有特色的学说。

③整个宋明理学将道德提高为本体,重建了人的哲学。理学家的最高理想是“孔颜乐处”,即“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4、人生的几个境界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5、中国文化强大生命力的表现方面 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凝聚力

①同化力:佛教传播的结果,一部分变为中国式的佛教,一部分饭儿消融于宋明理学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②融合力:中国文化并非单纯的汉民族文化或黄河流域的文化,而是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善于有机地吸收中国境内各民族及不同地域的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西域文化……)

③延续力:地理相对隔绝;中国文化的先进性多次“同化”以武力入主中原的北方

游牧民族;

④凝聚力:具体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

第十五章

1、农业文化心态(重实际,求稳定)

①在以农业为生存根基的中国,农业生产的节奏早已与国民生活的节奏相通。我国传统节日均来源于农事,是由农业节气演化而成,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重农思想的产生也就顺理成章了。

②战国中期的商鞅把“尚农”作为富国强兵的基础。他采取种种措施而形成的“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后世影响深远。

③地王们也深知农业繁荣是国固邦宁的根本锁在,如汉文帝颁布重农的诏书,阐扬重农的言论,重农思想根深蒂固。

④务实精神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农耕生活导致的一种群体价值趋向。作为农耕民族的中国人,从小农业的简单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定势和运思方法是注意切实领会,并不追求精密严谨的思辨体系。

⑤“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更是直接从农业文明中生发出来的国民精神。作为一个农业民族,中国人采用的主要是农业劳动力与土地这种自然力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他们建立的自然经济社会是一种区域性的小社会,与外部世界处于封闭状态。安土重迁是他们固有观念。

⑥包含着循环与恒久意识的变异观念,与农业文明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循环论是盛行于农业社会的一种推原思维,它长期制约着中国人的思维方法。作为一个农业民族,中国人受到农业生产由播种、生长到收获这一循环状况以及四时、

四季周而复始现象的启示,使之产生一种循环论的思维方式。

⑦农业社会中的人们满足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缺乏扩大社会再生产的能力,社会运行缓慢迟滞,很容易滋生永恒意识,认为世界是悠久的、静定的。 2、经学传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①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的广泛渗透。儒学在政治力量的推动下,渗透在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各个领域。不论是史学、哲学、教育、科学等等都渗透着经学的影响。

②在经学的影响下,科学未能充分独立。经学以它自成一套的体系,凌驾于一切知识之上,无形中排斥了科学的独立。

③经学传统对中国宗教的发展,也产生着一定影响。由于以儒家为主体的经学得到历代统治者的大力扶植,佛、道二教始终未能居于中国文化的主导地位,中国历史上也就从未出现像欧洲中世纪基督教居于国教地位的情况。 第十六章

名词解释:文化,宗法制,君主专制制度,礼制,二十八星宿p127,太学p144,石经p144,书院p146,科举p147,诗经,楚辞p162,赋p164,饕餮纹p179,编年体p198,经传体p199,通典p201,文献通考p201,史评p203,自然神崇拜p229,三清尊神p231,四谛p236,同化力,文化传统p286 中国文化经学传统对中国文化的影响p283 名词解释: 1、文化 2、宗法制

宗法制是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演化而成的,产生于商代后期,

西周建立后统治者在商代宗族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体系完整、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创立者是周公。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和宗庙祭祀制度。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本质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 3、礼制

周代的礼制是周代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各种行为规范的准则。周人之礼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其形式为“仪”,即各种礼节和仪式,礼的内容,一是“亲亲”,贯彻血缘宗族原则;二是“尊尊”,这行政治关系的等级原则。 4、二十八星宿

早在五六千年以前,中国先民就开始把天体黄道、赤道附近的恒星分为28个星区,每个星区各取一星为主,成为二十八宿。中国、印度、阿拉伯、埃及、巴比伦的古天文学中都有二十八宿,而形成最早的是中国。 5、太学

专门传授知识、研究学问。汉武帝元朔五年开创太学,设在京师长安的西北城郊,规模相当可观。它作为中国当时的最高学府,与西方的雅典大学、亚历山大尼亚大学等同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学校。太学选聘学优者任教授,称为博士,招收学生随教授学习成为博士弟子。太学的课程以通经致用为主,学生分经授业,经考试及格任用为政府官吏。 6、石经

东汉灵帝时为了正定武警文字,在熹平四年,由蔡邕等以隶书书写《易》《书》《诗》《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刻于碑石上作为官方教材,立于太学,史称熹平石经,又称一字石经,或一体石经。后魏齐在修补坏缺的汉旧石经的基

础上,又兼用古文、篆、隶三种字体刊刻《尚书》《春秋》《左传》,立于太学,称“正始石经”或“三体石经”。 7、书院

唐宋以后出现的新的教育机构,原为藏书、校书之地,或私人治学隐居之地。宋代书院将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结合起来,成为著名学者授徒讲学培养人才的地方。著名的有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书院院址多选于山林名胜之地,主持人称“洞主”或“山长”。建制有民办、官办、民办官助等多种形式。书院讲学,以义理修养为核心,注重讲明义理、躬行实践。建立“讲会”制度,成为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教学方法采取个人自学、集中讲解和质疑问难相结合,重视读书指导。书院对形成各种思想流派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代表社会良知,担当社会道义,成为批判现实社会黑暗腐朽势力的一股力量。 8、科举

明清科举制沿袭宋元,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种。考试内容,第一类为经义,出题限于四书五经,文体多为八股;第二类为诏诰律令;第三类为经史时务策。其优点,较之汉代选举制和魏晋九品中正制,虽然要客观公正,严格认真,不易发生舞弊,参加科考者确实普及到下民百姓。但科举考试亦有不少流弊,且越到后期越腐朽。其缺点主要是:考试偏重经籍文辞,忽略德行才能;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自由发展;把受教育与进仕、利禄直接挂钩,考试合格者不乏思想僵化、好无能力的庸才和利禄之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变成科举的附庸。 9、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根据音乐的类别分成三个部分:一是《国风》,共160篇,是民间歌谣;

二是《大雅》《小雅》,共105篇,是宫廷宴饮的乐曲;三是《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音乐。《诗经》描写了五方面内容:①周部族的历史②古代田猎、畜牧和农业生产的情景③战争和徭役的情形④控诉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⑤叙述爱情和婚姻。《诗经》的艺术手法归纳为“赋比兴”。赋是直接叙述和抒写;比是比喻或比拟;兴是从意义、声音等方面的类比关系来引发诗歌。 10、楚辞

诗歌总集。本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汉代也有不少作家模仿这种样式进行写作,经过刘向、王逸等学者的收集整理,编成《楚辞》,楚辞就成了此类作品的统称。屈原的作品《离骚》《九歌》《九章》《天问》。 11、赋

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它建有散文和云纹的性质,其主要特点是铺陈描写,不歌而诵。赋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它产生于战国后期,接受了纵横家游说之辞及楚辞的巨大影响,到汉代达到鼎盛阶段。汉赋按题材可分为两大类:①抒情述志的短赋,贾谊《吊屈原赋》;②以铺陈排比为主要手法的大赋,是汉赋的主流,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 12、饕餮纹

饕餮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动物组合而成,最常见的是由两夔龙组合而成。饕餮的重组变形,体现了自远古以来一直在神话中进行的古人的构思方式。饕餮不仅仅是反映了作为后来儒家之礼的胚胎的殷周之礼的秩序整一,而更多地是包含着殷周就有、又一直延续于中国文化中的权威意识和世俗意识。 13、编年体

编年体是中国史书的主要体裁之一,它以时间为中心,依照年月顺序记述历史。

这种体裁的有点是史事和时间紧密结合,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容易明了史事发生、发展的时代背景及因果关系。这些编年史大抵名为春秋,春秋即编年之意。《春秋》是我国现存最糟的编年史,它以鲁国为主,兼及周王室和其他诸侯国,是鲁人系统叙述春秋时期的著作。 14、经传体

《史记》以人物为中心,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开创了纪传体的史书体例。班固因《史记》作《汉书》,断代史,改“书”为“志”,废去“世家”,整齐为纪、表、志、传四体,而纪、传是这种体裁的主体。班书以下,表、志或有缺略,但一定有纪有传。凡属于这一体例的,都叫做纪传体。纪传体实质上是一种综合体。本纪基本上是编年体,叙述帝王事迹;列传主要是记载各类历史人物的活动。纪传体具有显著的优点,以任务为中心,便于考见各类人物活动情况,且有范围更宽广的历史容量,便于通观历史发展的复杂局面,便于读者阅读。“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史书。 15、通典

唐代,杜佑冲破束缚典制史发展的局面,著成我国第一步专记历代经济、政治、文化等典章制度沿革的专史《通典》。《通典》记在历代制度沿革,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唐虞,下迄唐代天宝年间,肃宗、代宗时的变革。《通典》叙述历代典章制度,内容翔实,源流分明,既补历代史志不足,又会通古今,为史书编纂开辟了新的途经,特别是把食货放在典制的首位,充分反映了其进步的史观和卓越的史识。 16、文献通考

宋末元初的史学家马端临,仿效《通典》体例,增广门类,或续或补,20年撰

成一部“贯通二十五代”,统纪历代典章的通史《文献通考》。《文献通考》记载了从上古到宋宁宗嘉定末年的典章制度沿革,共348卷,二十四门。马端临搜集材料,一是靠书本的记载,“文”;二是学士名流的议论,“献”。作者加以考证,去伪存真,区分类目,排比编纂,就是“通考”。这种方法开后世历史考证学的先河。 17、史评

所谓“史评”,系指评论史事或史书的著作。史评大体分两类:①重在批评史事②重在批评史书。批评史事者,是指对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加以评论。这种评论《左传》《史记》开了头,后来纪传体和编年体正史都继承了下来。西汉初贾谊的《过秦论》便是较早的史论专篇。批评史书者,主要是指人们对史家、史书或某一种史学现象、史学思想的评论,它在中国古代史学史上也有重要地位。这种史学评论,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是开端,《汉书·司马迁传》是发展,《文心雕龙·史传篇》更为系统。系统而全面的专著代表是:唐代刘知几《史通》,宋代郑樵《通志总序》,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史通》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是史评杰出的代表作。标志着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确立。 18、自然神崇拜

所谓自然神崇拜,就是把诸如日月星辰、风云雪雨乃至名山大川等自然现象神化,进而把它作为一种超自然力量加以崇拜,祈求它的保护和赐福。在世界宗教史上的各种自然崇拜中,当推日神崇拜为最盛。还有月神、星神、云神崇拜等。 19、三清尊神

道教信奉的最高神,是“道”的人格化。由“洪元”、“混元”、“太初”三个不同的世纪衍化为“三清尊神”:元始天尊手拿圆珠,象征“洪元”;灵宝天尊身抱坎离匡廊图,象征“混元”;道德天尊手持扇,象征“太初”。

20、佛家四谛

“苦集灭道”在佛教中称“四谛”“四圣谛”。“谛”者,真实不虚之义,“四谛”即佛教的四个最基本的道理或真理。所谓苦就是人生皆苦,除了生老病死诸苦外,还有求不得苦,爱别离苦等。“集”之本意是“招集”或“集合”,意谓“招致”苦难的原因。“灭”就是佛教所说的“涅槃”或“入灭”,“道”者,道路,途径之谓,亦即方法,佛教认为,只要依照佛法修行,就能出生死苦海。“四谛”法是贯彻佛教发展始终的最基本的教义。 21、文化传统

所谓文化传统,就是受特定文化类型中价值系统的影响,经过长期历史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移易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20、佛家四谛

“苦集灭道”在佛教中称“四谛”“四圣谛”。“谛”者,真实不虚之义,“四谛”即佛教的四个最基本的道理或真理。所谓苦就是人生皆苦,除了生老病死诸苦外,还有求不得苦,爱别离苦等。“集”之本意是“招集”或“集合”,意谓“招致”苦难的原因。“灭”就是佛教所说的“涅槃”或“入灭”,“道”者,道路,途径之谓,亦即方法,佛教认为,只要依照佛法修行,就能出生死苦海。“四谛”法是贯彻佛教发展始终的最基本的教义。 21、文化传统

所谓文化传统,就是受特定文化类型中价值系统的影响,经过长期历史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移易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oh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