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的大家庭》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4-02-23 00:04: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多民族的大家庭》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多民族的大家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要从疆域、人口和民族三个方面认识我国的国情,本节教材内容主要围绕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及民族分布而展开。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课既第二节众多人口的延伸和扩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我国民族的基本构成,初步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掌握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和民族政策。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料,说明我国民族的概况,从而提高学生对我国国情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悟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大家庭 , 激发学生对民族大家庭的热爱之情,树立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分布特点及民族政策;

教学难点: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二、说学情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有了一定积累,但学生对少数民族知识了解较少,民族观念不强。另外,初中地理教育的现状造成了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学生没有很好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一些视频、活动探究等教学来吸引学生。

三、说教法

讲授法、活动探究法、知识竞赛法。

四、说学法

1.收集资料法。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如:报刊杂志、因特网等搜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材料。

2.相互讨论学习法。通过引导学生读、思、议,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读: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习惯和能力;思: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要求;议:学生围绕教师的质疑,展开讨论,进一步理解知识。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总的思路是以知识结构为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师生问答,把教师的认知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整个教学过程我将围绕“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及分布特点。”这一主线来组织教学。

(一)导入:

上课之前,师生共同欣赏视频音乐《爱我中华》。听完歌曲,请同学们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总结:歌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是啊,我们伟大的祖国,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繁衍、共同支撑。并且提出问题,这首歌的主唱是哪个民族的人,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走进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二)学习新课

&1 56个民族

1、展示课件(2000年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数量)

指导学生计算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和汉族众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比例。同时归纳出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

2、师生互动:

教师提问:汉族和少数民族除了人数上的区别外,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学生分组讨论:文字、风俗习惯等。

3、活动探究:

指导学生观察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的文字

承转:我国民族不仅构成有特点,而且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下面通过小组竞赛来考察同学们对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和文化知识了解多少。

4、活动探究

将学生分成四大组,组织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收集反映我国主要少数民族服饰、风土人情和文化的图文资料 ,分别派出代表人员来诉说所代表的少数民族的风土民情。

5、开展活动课

指导角色扮演活动:三个学生分别扮演日本、美国和中国三个不同的国家,每个“国家”陈述自己民族构成特点,明确不同国家民族构成的不同。

6、组织学生讨论

结合与身边少数民族同学相处的经验,说一说如果到其他民族地区,遇到不同的民族生活习俗,你会怎么办?

(让学生明确应该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7、介绍我国宪法相关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2 民族的分布

1、展示课件:我国各民族分布地图

设置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再让学生合作讨论,最后我做归纳总结,这样既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又能训练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学生可得知问题答案,教师进行归纳总结:(1)汉族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分布相对分散;(2)各少数民族组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中,也有汉族人口分布;(3)内蒙、新疆、西藏、云南、广西等省区居住的少数民族比较多;(4)我国民族的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2、师生互动

指导学生阅读图“我国民族的分布”,来进行知识抢答

(三)新课小结

指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谈感受、进行总结。并且回答课前问的《爱我中华》的主唱者的民族归属问题。

(四)结束新课

播放《大中国》来结束新课,首尾呼应。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eu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