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肥

更新时间:2023-03-08 08:58:07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走出对复合肥质量认识的误区

复合肥因其养分平衡,使用方便,倍受农民的欢迎.据统计,发达国家复合肥已占化肥总量的70%以上,我国仅占25%左右,但每年都在以15%的速度递增,所以复合肥的发展前景广阔。然而,一些对复合肥质量的错误认识,使复合肥的生产步入误区,制约了复合肥的生产.复合肥质量的好坏,一般是从两方面来判断:一是肥料的化学组成即有效养分的含量和比例;二是物理性状,如颗粒大小、颗粒强度,是否结块、溶解性、颜色等.前者决定了养分的高低,也是构成成本的关键,后者则是方便使用、保管。对复合肥质量的判断,主要是前者,其次才是后者.但由于前者无法直观判断,只有生产厂依靠专门的化验设备,才能检测.而经营化肥的商家和使用化肥的农民,不具备这些检测手段,因而只能粗略的从物理性状来判断化肥的优劣.然而,这种经验判断却把复合肥质量认识引入歧途.有关部门走访全国数十家复合肥厂以及销售单位、农场后发现,复合肥的生产一销售一使用这三个环节中存在一系列的认识上的误区,这些误区严重影响复合肥的生产,制约了复合肥行业的健康发展.农民如何进入误区复合肥养分的高低对生产成本起决定作用,但因复合肥养分的高低从物理形状上无法正确判断,所以购买复合肥的农民只能从包装袋上标明的含量来判断优劣.这样就给造假者带来可乘之机。

个别复合肥厂把只有10%养分的复合肥充当25%、35%养分的复合肥,有的甚至干脆使用石粉造粒。这些肥料从外表看与优质复合肥没有区别,农民使用后才惊呼上当,而多次上当受骗的农民只得花钱去购买进口复合肥或国产名牌复合肥.在使用了一些进口高浓度复合肥后,看到这些肥料颗粒大小一致,表面光滑,有某种特定的颜色,而假化肥则无上述特点.一些复合肥厂则顺从农民这种简单的认识,努力使复合肥在物理形状上达到这种要求,农民的错误认识误导了企业农民形成的一套判断真假化肥的“经验”,反馈

到经销商处,经销商则根据农民的这一错误认识,要求厂家生产溶解速度快,有特定颜色,放在香烟上能熔化的复合肥,对这些要求,厂家明白与复合肥的肥效和化肥的优劣没有直接关系,但为了迎合商家和农民的错误认识,一些厂家不顾化肥的内在质量,而以“市场为导向”、以“上帝”的错误认识为转移,调整复合肥的物理形状,使之适合于 “上帝”的判断标准,这样许多复合肥的生产厂受市场和利益驱动,违背复合肥生产的科学原则,使复合肥的生产误入歧途.目前对复合肥质量存在的错误认识之一是复合肥溶解度越大越好,溶解速度越快越好.为了提高复合肥的利用率,国家大力提倡生产和使用缓释肥,科研部门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适合各种农作物的缓释肥.发达国家更是把缓释肥的发展当成重点.面现有生产厂在商家误导下,片面追求复合肥的溶解速度.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一种硅肥崩解剂,目的是使拘溶性的硅肥造粒后能迅速崩解,快速释放有效硅,此种产品则引起一些复合肥厂家的极大兴趣.对此,厂家也一脸无奈;市场为导向,农民是“上帝”,“上帝”需要快速溶解的化肥,我们只能服从“上帝”。厂家明明知道这一做法违背科学,但仍然追求快速溶解、快速崩解,使其施用后,在几天内就能看出效果。南方一家知名的复合肥厂,把复合肥快速溶解当作优点,通过经销商大肆宣传,让经销商示范检测给农民看.农民拿这种肥料试用,3天见效,认为是好肥料,但对于肥效能持续几天也就不再过问了.厂家则调整配方,使产品达到这些不科学的“质量标准”,结果使复合肥的生产越来越远高科学配肥的轨道,颜色是判断复合肥最直观的办法,进口的氯化钾染成红色,农民看复合肥中是否含钾就看复合肥中是否有红色.于是,国产复合肥模仿进口肥加入红色使之与进口氯化钾相似.某种名优复合肥带有某种特定的颜色,久而久之农民就误认为好化肥是某种颜色.广东地区某一名牌复合肥开始是白色、绿色,农民则认为白色或绿色复合肥是好化肥.于是其它厂家不惜代价着色.山东一家知名复合肥厂把复合肥染成鲜艳的粉红色,作为本厂产品特征,其它厂家也跟着仿

效.据了解,厂家因着色增加的费用每吨超过 20元,相当于普通复合肥利润的20%以上.其实谁都明白颜色与肥效不但毫无关系,而且污染了土壤.基于这一错误认识,不少厂家宁可减少养分含量,也要“省”出钱来着色.商家的唯利是图误导了农民我国的化肥销售主要是通过销售商,由厂家直接销售的比例较小,而商家不但要看复合肥的质量,更看重销售复合肥的利润.在同时销售几种复合肥的时候,商家不是极力推荐那些货真价实的复合肥,而是推荐那些利润大的产品.商家既是推销员,又是用肥的顾问,当农民询问那种复合肥最好时,商家最先考虑的是同样销一吨化肥,那种利润最大,其次才是农民最关心的质量问题.越假的复合肥利润越大,生产厂将利润的一部分让给经销商,经销商于是更卖力的宣传销售伪劣化肥.我国的肥料销售队伍相当一部分是不懂化肥的人,他们无法向农民灌输肥料知识.有些人又假充内行,根据自己的需要,编造并不科学的知识向农民灌输.曾看到某地销售复合肥的商家都准备一个盛水的塑料盆,农民买肥时抓一把肥放在盆里,几分钟全化了,这是好肥料;或者将一支烟作为鉴定质量的唯一仪器,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是复合肥健康发展的关键农民对复合肥认识上的错误误导了厂家,厂家不是去组织力量宣传肥料知识,而是顺从某些农民的错误认识,生产只重外表不重内在质量的复合肥,这使造假者有机可乘.少数销售商则利用这一认识误区推波助澜,与造假者勾结,生产出貌似漂亮、实质伪劣的复合肥,这一恶性循环的结果,扰乱了复合肥市场,原本不想造假的复合肥厂,也不得不顺从市场,顺从“上帝”,生产快速溶解的带有特定颜色的化肥.化肥的着色剂因而走俏,而真正能提高复合肥质量的中微量元素,多数厂家不去考虑针对不同土壤和农作物的需要配入的.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是,生产厂家只重视化肥的外表,而忽略其内在的质量,真正具有科技含量的缓释肥销不出去;含有农作物必需元素的复合肥增产效果好,投入产出比高,但因其价格略高于普通复合肥,也难以销售。

如此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复合肥的健康发展.终止这种恶性循环的关键是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加快具有科技含量的复合肥的普及推广,使假霄伪劣产品不论披着怎样漂亮的外衣也无立足之地.要通过多种渠道向农民宣传化肥知识,生产厂家与农业科技部门结合,加强售后服务,让农民正确认识复合肥,自觉走出误区,使复合肥的生产和使用遵重科学健康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0i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