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梦》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更新时间:2023-12-12 07:41:01 阅读量: 观后感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电影梦》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电影梦》是一部由莱斯·布兰克执导,沃纳·赫尔佐格 / 克劳迪娅·卡汀娜 / 克劳斯·金斯基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电影梦》观后感(一):热情,执着,

令人深刻的电影拍摄纪录片,反映电影人对电影的热情,

赫尔佐格在影片中说:“在别人看来我是在做白日梦,但是我一定要做到它,我不想做一个没有梦想的人,这样的生命没有意义。”他用自己的经历和自己的电影告诉人们,拥有梦想的人无论成功与否,都拥有骄傲而又伟大的灵魂。梦想会有负累,因为负累我们才去梦想。

真正有梦想的人,才是最后的成功者,也许在实现梦想的路途中会有想到或者想不到的挫折,但是执着的意念一定会驱使你走到终点。

《电影梦》观后感(二):心灵的毒汁肆意生长-荷索的电影梦

Les Blank - Burden of Dreams

荷索拍摄《陆上行舟》的纪录片,讲的却不仅是电影而已。

题材是巨大的船翻越山岭,象征每一个人的梦想。

导演似乎更忠实地记录当地印第安人的生态,这些注定要被消失的文明。

还有丛林,大自然,充满邪恶与乱伦,生命之间无尽倾轧,更要命的是荷索竟然不可救药地迷恋上它。

以记录电影的名义,本片就完成了一次对文化与文明的巨大穿越。

结尾,荷索说,永远不要跟我说这事有多伟大,我一直到死,也不会赞美它。

你能明白吗?这个拥有黑色心灵和无比真诚的导演,他心灵的毒汁也如藤蔓一般肆意生长,所谓自我的伟大释放,就是用你心里的黑暗,遮住别人眼里的光。

重点不是他遭受了多少困难,而是,通过这样一次异想天开的旅行,他真把自己扔进了绝望,并且看到了真东西,那就是压抑的能量在四面蒸腾而上。人所理解的太幼稚,天地间的善与恶,凶暴和迷乱,都远远超出了人类的想象。

人要找回敬畏之心,先得娶个魔鬼新娘。

花絮部分,加了主演的歇斯底里,激烈的情绪,崩溃的表情。而与之对应,导演自己最怀念的,反而是那个疯狂的男人,与一只蝴蝶之间的纠缠迷恋,那么轻柔到不忍触碰,又绚烂得唤起了所有心里的柔软。

导演多年后的回忆,最有价值的是他为这电影的承担——只为一句误解,整整十年,人们都以为他专横霸权,不顾惜他人生死,多可笑的误会,却几乎毁掉了这天才导演。

难得是还加了段荷索吃鞋的记录片,只是为了把梦想证明给现实的世界看,真的把鞋煮了好久,大庭广众之下就着啤酒吃了起来,那只鞋子就是梦想的味道。

10元包邮,多买八折,我的网店:

http://shop61179315.taobao.com/

《电影梦》观后感(三):谢谢你来承担

看陆上行舟是5年前,给了4星,说是5星留给荷索电影梦,却直到今天才看。跪献5星。(即使差点被一个鸡的大特写吓疯掉。

5星不是给片子的,是给片子里的那个人。

拍摄的船要搁浅了,那个人在甲板、船顶上奔走,敏捷地跳动,拨开树枝,拼命想使出点力气让船避免搁浅的命运。他叼着一根烟,他真的疯了。

他把一堆人拉到亚马逊丛林里,被进度困住,为了避免剧组男性成员去追逐当地印第安部落的女人,引起麻烦,他的预算里面有了个惊世骇俗的项目:招妓。

在用诗人一般恶毒刻薄的语言吐槽完这片丛林之后,他说,我不憎恨它,我爱它,毫无理性地爱它。他说他不想住在一个不再有狮子的世界里,或者没有人像狮子一样的世界里。而他们(坎帕斯族人)就是狮子。

而那位长发摄影师,在出现的几个镜头里,不是手包着纱布,就是额头贴着纱布。有一个镜头是导演荷索和主演金斯基在颠簸的船上给他做包扎。

想象中荷索老师的样子应该是金斯基同款。确切看到之后很长时间无法适应。然后我发现荷索的疯狂和金斯基很不一样,他是比较内敛的,外表看上去冷静自制,疯狂只在一双眼睛里。

一开始,荷索说,如果我放弃了这个项目,我就是一个毫无梦想的人,我不想像那样活着。我和这个项目同生共死。

然而,在经历了一切之后,别人问他拍完陆上行舟之后要做什么,他回答,我不会再拍电影了。这太疯狂了,疯狂到不是一个人能穷其一生做的。我有一种感觉,就算我把船移到山那边,而且完成了电影,可能人人都会恭喜我,跟我说这是一个奇迹,但是,这个星球上还没有谁能说服我这是一个奇迹,让我为这一切而高兴。不可能的,直到我人生终了。

眼睛里面,疯狂消失了,充满了疑惑与悲伤。

我总算明白了为什么这部纪录片叫做梦想的负担。

这个负担只能由荷索来承担。

那条重达300吨的大船冒着粗粗的黑烟,通过像铁路枕木一样的树干,在泥泞陡坡上吃力移动。这画面难道不诡异吗?却让人有流泪的冲动。

陆上行舟,是藏在人类心底的欲望。你有我也有,但只有这个人能表达出来。尽管梦想上压着疑惑与悲伤,但他说,除了拍电影我别无所长。

幸好。谢谢!

《电影梦》观后感(四):梦想的负累

标准收藏(Criterion Collection)今年5月10日发行了他们编号287的DVD《荷索的幻想曲》(Burden of Dreams),这部纪录片真实再现了德国导演威纳·赫尔措格(Werner Herzog)用近五年的时间在秘鲁亚马逊热带丛林中艰难拍摄影片《陆上行舟》(Fitzcarraldo)的过程。但这绝不是一部现今发行电影DVD时几乎必附的幕后花絮纪录片,他没有对影片吹嘘拍马只是忠实纪录影片拍摄时面对的众多不可思议的困难日子以及一个为了电影近乎疯狂的导演。

《陆上行舟》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爱尔兰人Fitzcarraldo酷爱歌剧,他想在热带雨林之中建造一个歌剧院然后请意大利男高音卡鲁索(Caruso)来演唱,为了凑到足够的金钱他买下来一块橡胶田做起橡胶生意,为了往来运输他必须弄一条船到雨林之中,在当地印第安土著帮忙之下,他终于把船从一条运河跨山而过运到了另一条河上。就在他兴奋无比之时,却不知土著有自己的打算,他们把船抛弃在河流之中让他顺流而下以献给河神,Fitzcarraldo的梦想最终破灭。他请了一个三流歌剧团来雨林表演以此完事。Fitzcarraldo的梦想没有实现赫尔措格却被之打动,他认为这种坚持梦想的行为本事就是伟大的成功,将之搬上屏幕成了赫尔措格的梦想,却不知这是一个折磨了他五年带给他痛苦与快乐的梦想。

在赫尔措格的坚持下,影片在秘鲁内陆的雨林实地拍摄,拍摄之初便卷入了当地土著部落的权利之争,而在丛林中还有军营、石油公司各种势力,拍摄所需物资全部空运至搭建的营地。影片缓慢的拍摄。五周后,就在影片完成40%的时候,影片主演Jason Robards因病退出剧组,饰演Fitzcarraldo伙伴Wilbur的滚石乐队(Rolling Stone)主唱Mick Jagger则投身新专辑发行和巡演。影片陷入遥遥无期的停机状态。

半年之后,赫尔措格找来Klaus Kinski饰演Fitzcarraldo,摄制组再次进入雨林。影片拍摄过程中最大的矛盾出现了。在现实中,Fitzcarraldo将船拆散运过山坡后在另一头进行组装。赫尔措格却执意要将比现实中大得多船整个越过山坡,他认为这能将电影的主题形像化,给人视觉冲击。剧组请来的巴西工程师设计了一套复杂的装置供印第安临时演员们进行搬运,但即使是工程师也不相信这个装置可以搬运那个大家伙。赫尔措格已经听不进任何劝阻,执意实景拍摄。工程师因此退出摄制组留下“只有30%成功机会,如果失败还会有人会死”的话。 赫尔措格最终失败,30吨的船只移动了半米左右就退回了远处。此时另一艘用于拍摄的船则搁浅在浅滩之上,影片再次停机。

赫尔措格面对采访的摄影机开始抱怨诅咒这片雨林,又掩饰不了对这原始之地的爱以及对自己梦想的执着。又过了几个月,影片中最重要的“陆上行舟”镜头终于拍摄成功,影片顺利完成。此片为赫尔措格赢得了1982年戛纳最佳导演奖,成为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本片导演Les Blank对这片丛林充满崇敬之情,对其原始状态的消失而悲哀,片中的影像常常游离于摄制组之外,丛林中的蚂蚁、橡胶树、土著制作独特食物的过程、有着可口可乐标志的茅草屋、土著身上的米老鼠T恤、部落之间的争端、双凤求凰的争吵莫不忠实纪录下来。使本片具有独特的纪念价值,片中一句“专家计算,这些土著部落在2008年的时候都消失殆尽。”在当时看来还有遥远的26年,可现在再看,也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了。时间让纪录的影像残酷无比。

赫尔措格在影片中说:“在别人看来我是在做白日梦,但是我一定要做到它,我不想做一个没有梦想的人,这样的生命没有意义。”他用自己的经历和自己的电影告诉人们,拥有梦想的人无论成功与否,都拥有骄傲而又伟大的灵魂。梦想会有负累,因为负累我们才去梦想。

《电影梦》观后感(五):那一刻,他就是神——赫尔佐格和他的《陆上行舟》

越来越对自己的记忆不自信了,因为发现那电影里的很多情节已经变得模糊了,甚至忘记了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惟独那个镜头是清晰的,深深地烙在脑中。

永远记得那一刻,在看了一天电影之后,大脑已经有些麻木,但随着那一幕的出现,精神也随之一振,忍不住大叫“太伟大了!实在是太伟大了~~~~”我希望不断地重复这句话,因为这才能代表我当时的心情。看着那个几十吨重的庞然大物被一点点的拉到山顶,我觉得那一刻,他就是神。

德国真的是一个神奇的国度,那里诞生了太多疯狂又伟大的人物,包括那个狂人希特勒。而在电影方面也同样是人才辈出,早在默片时期,便有弗朗兹·郎、茂瑙等大师出现。而之后的新德国电影四杰则将德国电影进一步传播开来。

作为四杰之一的赫尔佐格,也许在艺术造诣上,他并不是最优秀的。但是他却一定是最疯狂的,也是最伟大的。这个偏执狂一样的家伙,以电影为平台,展示着他那一场又一场的行为艺术秀。

早在《阿基尔,上帝的愤怒》中,就已体验到赫尔佐格的疯狂,看着那一门门在热带雨林的烂泥中缓慢移动的大铁炮,已经忍不住惊叹了。可到了《陆上行舟》,需要移动的就直接是那艘30吨重,有三层高的大铁船了。

《陆上行舟》的主人公菲茨卡拉多是一个偏执的狂想主义者,由于种种原因,他打算让自己那艘几十吨重的大铁船越过高山,到达山那边的河里。而这一切动力,除了少量的机械帮助,更多的是凭借滑轮和人力。而当看到这群衣衫破烂的印第安人当真把这个庞然大物拉动,最终拉上山顶的时候,你就会明白,什么叫做伟大!

疯狂的《陆上行舟》背后有着一个同样疯狂的故事。《幻想曲》记录了这部疯狂电影的拍摄过程,也让我们更多了解了与主人公菲茨卡拉多一样疯狂和伟大的导演赫尔佐格。

电影的伟大在于导演拒绝了其他人片场制景拍摄的建议,而完全采用实景拍摄,地点几经变更,最终选择了秘鲁边境的一个小地方,那里不但人烟稀少,自然环境恶劣,而且还伴随着当地印第安部族的战争,和主人公一样,选择了那里,也就选择了面对更多的困难和危险。而和主人公不一样的是,主人公的危险和困难是电影中的,而导演所要面对的危险和苦难确是真实的。

一部历时将近5年的电影,光男主角都先后启用了三位。在拍摄过程中,先是由于当地部族战争以及对他们的恐惧和排斥,最后的剧组人员不得不在船上挂上白旗,逃离那里,而他们的拍摄营地也被焚烧。之后也同样是麻烦不断,用于拍摄的大船之一由于当地罕见的旱灾搁浅。另外由于拍摄事故,造成一名印第安人死亡,五人昏迷,其中有一人瘫痪。

而这种情况下,导演仍然坚持将拍摄营地选择在一个不靠近城镇的荒芜地带,因为他认为只有孤立、封闭的环境会更有利于演员的发挥。

同时,导演拒绝将船分成很多小份搬运过山,他坚持选择整船过山,因为他觉得这样才能真正代表他电影所的核心意义。他甚至拒绝了工程师将斜坡从40度改到20度的建议,他不想让自己的船像在运河中一样平坦穿越。

40度的斜坡,30吨重的铁船,大约1公里的路程。这些只是在数据上赫尔佐格需要面对的问题,而现实中,他的演员和同事正因为这一举动的疯狂和无法实现动摇信心,许多人已经选择离开这个剧组。而他的制片人们也因为他疯狂的想法拒绝给他更多的钱进行拍摄。而那些雇来的印第安人也因为离家太久和害怕危险变得烦躁和不安。

而最经典的那组越山镜头,由于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得不暂时搁置。赫尔佐格也变得更加暴躁,他开始咒骂周围的一切,各种植物、动物、昆虫,仿佛都成了他的敌人。他开始牢骚自己以后不再打算拍电影了。不过他仍然拒绝回摄影棚制景拍摄的建议。于是,一遍遍的尝试和不断的搁置。

终于,我们得以在屏幕中看到那组伟大的镜头。看着那个庞然大物像拥有了生命一般,踩着脚下的烂泥,缓缓地,越过那座山----成为“陆上行舟”。

《电影梦》观后感(六):生活平淡,梦想疯狂

荷索是谁?就是著名的德国新浪潮导演,也有人称为德国新浪潮四杰之一的赫尔措格。但这是一个关于他拍摄著名的疯狂电影《陆上行舟》的纪录片,打个简单的比方,就像《如花》之于《十面埋伏》。当然,不管是纪录者还是被纪录者,比方的两端都不在同一个级别。

在看《赫尔措格之梦》前,最好是先对赫尔措格的作品有一个了解,就是说,你一定要看过《陆上行舟》,然后,你最好还要看过《阿基尔:上帝的愤怒》、《玻璃精灵》、《人人为自己,上帝反大家》、《侏儒流氓》等等,甚至《纳粹制造》、《新创世纪》等,也可以称为你参考的坐标。在这个基础上,你就能了解到,赫尔措格是多么疯狂的一个导演,他电影的最基本的主题,就是人的疯狂。他的人物,从来都不会是平平淡淡的人物。《陆上行舟》中把船从丛山峻岭之间拉过去的疯狂的歌剧爱好者、《人人为自己,上帝反大家》中到成人才开始接触人类社会的弃儿、《侏儒流氓》中压抑释放爆发后无恶不作的侏儒……

有了这个基调,看这个《赫尔措格》之梦,就会明白,赫尔措格的疯狂,不是影片中人物的疯狂,而是导演的疯狂,是影片本身的疯狂。按照故事的原型,《陆上行舟》只需要把一艘船拆成14-15个小部分,搬运过去就可以了。但是,赫尔措格坚持要把那艘三层搂高的船原封不动地搬过去。本来,巴西的工程师已经设计好动力系统,可以把这个疯狂的想法付诸实际,但需要把40度的角降成20度的角,赫尔措格却坚决不同意,即使电影陷入僵局。疯狂的世界没有妥协。

对此,赫尔措格的理解很简单:电影本来就是要表现人的疯狂,表现在强大的自然面前人的抗争,如果降低标准,把悬崖变成运河,怎么可能能搭成这样的表达?甚至,他还认为,必须把场景、摄制人员和演员,置身到这种艰难的环境中,才能激发出他们最好的状态。

不用考虑摄影棚了,那些把雪峰拼接到银幕上去的方式,不是赫尔措格的疯狂。在这个片中,赫尔措格从不大叫大嚷,像很多导演那样。面对镜头,他抱怨天气、抱怨当地的环境、抱怨遇到的种种不顺利,他谈论自己对自然的理解、对电影的理解、对文化碰撞与交流的理解。但奇怪的是,瘦瘦的,即使平静,也总让人感觉一种苦行僧一般的偏执。在电影终于摄制成功之后,赫尔措格说:除了摄制电影,我再没有一技之长。但如果没有自我表达,人和咸鱼有什么区别?他执著于他的“表达”,这种表达的基色的疯狂。

原来还有更传奇的讲法:赫尔措格为了取悦《侏儒流氓》中的侏儒演员,自己跳到荨麻丛中,逗他们开心;为了拍摄《玻璃精灵》,他把剧组搞到撒哈拉沙漠,断粮断水,激发演员的状态;他经常辱骂他的演员,让演员体会角色的心境,以至于最后没有人愿意跟他合作(这或许也是他后来摄制这么多纪录片的原因)……《赫尔措格之梦》中,虽然没有这样极端的场景,但一旦看了,就会知道,关于赫尔措格疯狂的传言,肯定都是真的,他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CC出的这个碟,相当尽心尽力,有一个35分钟的老年赫尔措格访谈,有被剪掉的讲演员金斯基的5分钟片断,D商也尽心尽力地D过来了,甚至还有字幕。最可爱的是关于金斯基的花絮。这也是一个脾气臭名昭著的演员,但在片中,只看到他让印第安人做弓箭、穿着大裤衩烤鱼的可爱片断,一次也没见发脾气。果然,在被剪掉的花絮里,他和制片大骂出口,满口大便大便的。这个无所谓,比较好看的是可爱的孩子一样的金斯基。在小舟上,他披着黄色的雨衣学飞,他和蝴蝶温柔地嬉戏,真是“温柔而优雅”啊!看了蝴蝶的那一个片断,你才知道,一个长得这么个性的人,也可以这么帅。帅真的不是或者不仅仅是外貌,而是从内而外透出来的气息与气质。

赫尔措格不是我心中的一线导演,因为,我个人觉得,真正的好导演或者好作品,不应该这么复杂,元素应该更加简单,这才真正是表达的力量。但不管是不是一流,这种一流的疯狂,真是让人深深震撼。

趁着世界杯的热潮,我也看个讲德国导演的片子,甚至还看了个文德斯的片。平时不看球,也不甚感兴趣,但也把电视换到体育频道,图个热闹疯狂的劲儿。生活平淡,梦想必然疯狂。不管是电影,还是足球。

《电影梦》观后感(七):猥亵

“金斯基常说它充满了情爱的元素,我没看到这些,我发现它充满了猥亵。它只是……这里的自然是邪恶且卑鄙的。我在这里没有看到任何情爱之物。我只看到乱伦,窒息,壅塞,为生存挣扎,生长,然后腐烂。当然,这里有很多痛苦,但我们人类又何尝不是。这里的树木很痛苦,鸟儿也很痛苦,我不认为它们……它们在唱,他们只是在痛苦地叫。

它是一片未完全进化的国度,依然是史前的。这里唯一缺少的就是……就是恐龙。它就像个诅咒,沉重地压住整片景色。无论是谁,走得太深,都会受到诅咒。我们的所作所为,使我们受到了诅咒。这片土地,是上帝盛怒下的作品,如果他存在的话。这是唯一一片生物未完全进化的土地。仔细看看我们的周围,有着某种和谐,这和谐是不可抗拒的集体谋杀。与这片丛林言之凿凿的卑劣、下贱、猥亵相比,呃,与这种大音相比,我们就像乏味廉价的乡村读物中,佶屈聱牙的半个句子。在这些势不可挡的痛苦,势不可挡的乱伦,势不可挡的生长,势不可挡的无序面前,我们不得不变得卑谦。甚至于,这片天空中的星星看起来都一团糟。我们必须知晓,宇宙中没有和谐,没有如我们设想的,真正的和谐。但当我言及于此,我充满了对这片丛林的景仰之情。不是憎恨,而是喜爱,我非常喜欢它,但我的爱缺乏理性。”

原文:

Herzog: Kinski always says it’s full of erotic elements. I don’t see it so much erotic. I see it more full of obscenity. It’s just… Nature here is vile and base. I wouldn’t see anything erotical here. I would see fornication and asphyxiation and choking and fighting for survival, and growing, and just rotting away. Of course, there’s a lot of misery, but it is the same misery that is all around us. The trees here are in misery, and the birds are in misery. I don’t think they… they sing, they just screech in pain.

It’s an unfinished country. It’s still prehistorical. The only thing that is lacking is… is the dinosaurs here. It’s like a curse weighing on an entire landscape. And whoever… goes too deep into this… has his share of that curse. So we are cursed with what we are doing here. It’s a land that God, if he exists, has created in anger. It’s the only land where creation is unfinished yet. Taking a close look at what’s around us, there is some sort of a harmony. It is the harmony of overwhelming and collective murder. And we in comparison to the articulate vileness and baseness and obscenity of all this jungle. Uh, we in comparison to that enormous articulation, we only sound and look like badly pronounced and half-finished sentences, out of a stupid suburban novel… a cheap novel. And we have to become humble in front of this overwhelming misery and overwhelming fornication, overwhelming growth, and overwhelming lack of order. Even the stars up here in the sky look like a mess. There is no harmony in the universe, we have to get acquainted to this idea that there is no real harmony as we have conceived it. But when I say this… I say this all full of admiration for the jungle. It is not that I hate it, I love it, I love it very much. But I love it against my better judgment.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qn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