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总复习提纲

更新时间:2024-02-12 22:25: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新改)

初一历史下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时间:589年

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的特点,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

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1、目的:①加强南北交通;②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隋炀帝,605开始,历时六年(610年)

3、规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4、意义: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四、繁盛一时的隋朝

1、繁盛: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大运河开通

2、一时:二世而亡,共37年(581—618)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 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

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崇尚节俭;

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他任命善谋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魏征是最著名的谏臣。

措施:1、重视发展生产,减少劳役

2、戒奢从简

3、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为什么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为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第3课 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

(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 (3)崇尚节俭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

①修建大型水利工程40多处

②农耕技术有很大发展;南方采用育秧移植栽培技术,使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③从西域传来蔬菜品种,使蔬菜品种增加;“茶神”陆羽著《茶经》,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世界三大饮料:茶、咖啡、可可)

④工具改进:曲辕犁和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

(1)丝织业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造型美观,绚丽是世界工艺珍品)

3、商业

(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2)长安城

城市布局:城内分坊、市,坊为居民住宅区,市为商业区。

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三、安史(安禄山、史思明)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907年,唐朝灭亡。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唐太宗和武则天时期在今天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他们成为管理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的风俗习惯

①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②生产: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③崇尚战功,以战死为荣。

2、文成公主入吐蕃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意义?

①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②密切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3、金城公主入吐蕃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一、对外友好往来

主要的对外友好往来城市:长安、洛阳、广州、扬州。

二、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1、遣唐使

2、鉴真东渡鉴真经过6次努力东渡日本获得成功,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3、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政治制度、文字、建筑、钱币、习俗等。

二、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往来

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三、玄奘西游

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西游天竺,取回大量佛经,他著《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为什么唐朝与世界各国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

1、唐朝的强盛、繁荣、先进,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2、唐朝比较开放的政策和比过去发达的对外交通,给唐朝与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第7、8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1、赵州桥

设计者:隋朝李春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唐长安城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隋唐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用雕版印刷佛经、日历和诗集。

2、唐朝《金刚经》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又名千佛洞,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的彩色塑像,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六、盛大欢腾的乐舞

著名的歌舞大曲有歌颂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唐太宗参与编创的《霓裳羽衣曲》。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907年,唐朝为藩镇所灭。

一、辽宋西夏的并立

1、契丹的兴起

(1)契丹的生活习俗:游牧为主,唐末开始逐渐有了农耕生活。

(2)契丹国的建立

2、北宋的建立

(1)北宋的建立

(2)杯酒释兵权:用设酒宴的方法解除了统兵大将的兵权。

3、西夏的建立

4、北宋与辽的和战

(1)宋初,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2)宋真宗时,辽宋澶渊之盟:辽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5、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宋与西夏的和议:①元昊向宋称臣;②宋给西夏岁币;③双方在边界开放贸易。

二、金与南宋的对峙

1、金的建立

2、金灭辽和北宋

3、南宋的建立

4、岳飞抗金

5、绍兴和议

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来自越南的“占城稻”)

(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棉花:从两广、福建到长江流域)

2、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②人口的南迁,既增加了劳动力,又引进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有利的自然条件和比较好的社会环境;

④统治者的措施;

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丝织业“号为冠天下”),江浙的丝绸产量最高。

2、棉织业的兴起(从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

3、制瓷业的成就(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

4、造船业的发展(宋朝的造船业成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开封、杭州)

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2、海外贸易的发展

(1)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

(2)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2)市舶司的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3、货币制度的变化(北宋前期,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篇二: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

初一(七年级)历史下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时间:589年

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的特点,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

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1、目的:①加强南北交通;②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隋炀帝,605开始,历时六年(610年)

3、规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4、意义: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四、繁盛一时的隋朝

1、繁盛: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大运河开通

2、一时:二世而亡,共37年(581—618)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 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

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崇尚节俭;

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为什么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为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第3课 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

(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 (3)崇尚节俭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

①修建大型水利工程40多处

②农耕技术有很大发展;南方采用育秧移植栽培技术

③蔬菜品种增加;“茶神”陆羽著《茶经》,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④工具改进:曲辕犁和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

(1)丝织业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3、商业

(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2)长安城

①城市布局:

宫殿、衙署、坊、市分置,宫殿区位于全城北部中央;全城呈东西对称分布;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

②人口:百万人

③边疆各族和各国人士云集,商业繁盛。

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三、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907年,唐朝灭亡。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唐朝在今天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他们成为管理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的风俗习惯

①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②生产: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③崇尚战功,以战死为荣。

2、文成公主入吐蕃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意义?

①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②密切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3、金城公主入吐蕃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一、对外友好往来

主要的对外友好往来城市:长安、洛阳、广州、扬州。

二、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1、遣唐使

2、鉴真东渡鉴真经过6次努力东渡日本获得成功,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3、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政治制度、文字、建筑、钱币、习俗等。

二、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往来

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三、玄奘西游

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西游天竺,取回大量佛经,他著《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为什么唐朝与世界各国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

1、唐朝的强盛、繁荣、先进,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2、唐朝比较开放的政策和比过去发达的对外交通,给唐朝与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第7、8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1、赵州桥

设计者:隋朝李春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唐长安城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隋唐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

2、《金刚经》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又名千佛洞,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的彩色塑像,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六、盛大欢腾的乐舞

著名的歌舞大曲有歌颂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唐太宗参与编创的《霓裳羽衣曲》。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907年,唐朝为藩镇所灭。

一、辽宋西夏的并立

1、契丹的兴起

(1)契丹的生活习俗:游牧为主,唐末开始逐渐有了农耕生活。

(2)契丹国的建立

2、北宋的建立

(1)北宋的建立

(2)杯酒释兵权:用设酒宴的方法解除了统兵大将的兵权。

3、西夏的建立

4、北宋与辽的和战

(1)宋初,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2)宋真宗时,辽宋澶渊之盟:辽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5、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宋与西夏的和议:①元昊向宋称臣;②宋给西夏岁币;③双方在边界开放贸易。

二、金与南宋的对峙

1、金的建立

2、金灭辽和北宋

3、南宋的建立

4、岳飞抗金

5、绍兴和议

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

(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

(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棉花:从两广、福建到长江流域)

2、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②人口的南迁,既增加了劳动力,又引进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有利的自然条件和比较好的社会环境;

④统治者的措施;

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丝织业“号为冠天下”)

2、棉织业的兴起(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

3、制瓷业的成就(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

4、造船业的发展(宋朝的造船业成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开封、杭州)

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2、海外贸易的发展

(1)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

(2)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2)市舶司的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3、货币制度的变化(北宋前期,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四、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衣:宋初崇尚节俭;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 食: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吃鱼多; 住:茅屋、瓦房、宅第。

行:牛车,驴车;乘轿,骑驴骡。

篇三: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一、隋朝大运河:

⑴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⑵范围: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

⑶时间:605年至610年,共分四段: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河。

⑷连接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

⑸地位: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⑹意义:大运河成为沟通南北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二、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李渊就是唐高祖。首都:长安。

三、贞观之治: ⑴继唐高祖之后,李世民做了皇帝,年号贞观,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⑵主要内容:①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赋税劳役。②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④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⑤(P18),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

⑶表现:政治比较清朝,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步强盛。他的统治时期史称“贞观之治”。

四、女皇武则天:

评价:武则天她本是唐高宗的皇后,逐渐掌握实权,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中国封建社会杰出的女政治家。

统治措施: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科举制度,选拔贤才政策。

政绩:唐朝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

五、开元盛世

时间:唐玄宗统治前期

原因(措施):⑴唐玄宗即位时,唐朝政局稳定;⑵任用贤相,励精为治⑶整顿吏治,亲自考核地方官员;⑷崇尚节俭,戒奢从简。

经济繁荣表现:

⑴农业:①共修建了四十多处大型水利工程;②农耕技术也有很大发展,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 ③蔬菜有许多新品种 ④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盛行;⑤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构成曲辕犁;⑥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⑦人们积极抗旱,治理蝗灾,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了。

⑵手工业:①丝织品的花色品种很多,丝织技术高超。

②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折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③唐朝的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含义: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秒为开元盛世。

六、科举制度

1、背景: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能做官,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到中央和地方任高官。

2、诞生(隋朝):

⑴隋文帝开始使用分科考试来选拔官吏。

⑵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3、完善(唐朝):在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唐太宗时,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武则天时,开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4、时间: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在清朝末年被废除。

5、影响:

⑴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⑵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⑶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

发展。

七、中外文化交流

1、与日本:唐朝赴日本最有影响的是鉴真。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2、与古代印度:贞观时,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他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他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3、遣唐使: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

八、建筑: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由隋朝李春设计,比欧洲早七百多年;

九、印刷术: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金刚经》(唐朝)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十、诗歌: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史”、“诗圣”。

十一、书法: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颜体”《多宝塔碑》;柳公权:《玄秘塔碑》。后人把柳书和颜书被称为“颜筋柳骨”。

十二、绘画:

阎立本(唐朝)《历代帝王像》《步辇图》,擅长人物画。

吴道子(唐朝)《送子天王图》“画圣”“吴带当风”,开后世写意画先河。

展子虔(隋朝)的《游春图》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山水卷轴画。

十三、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一、宋代南方生产发展

1、南方生产发展的原因:

⑴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

⑵加上自然条件的优越,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

3、宋代南方生产发展的表现:

二、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开始:唐朝中后期

三、蒙古兴起的概况:

⑴铁木真(成吉思汗)逐渐统一蒙古。⑵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四、元朝的建立:

时间:1271年定国号为元。

五、南宋的灭亡:

1276年元灭南宋。 抗元将领:文天祥。 首都:大都。建立者:元世祖忽必烈 2、完成:南宋 六、元世祖的统治措施:

⑴重视农业:多次下令禁止圈占农田做牧场,还治理黄河。并开凿了两段新运河。 ⑵开辟海运:从长江口的刘家港出发,经黄海、渤海到达直沽,再转运到大都。 ⑶加强中外交往:意大利的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

⑷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七、元朝对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作出的贡献:

⑴结束了北宋以来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 ⑵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

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开始于元朝。 ⑶元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宣政院管理藏族事务,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⑷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

⑸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八、四大发明:

⑴造纸术——我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称“蔡侯纸”

⑵印刷术——11世纪中期,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

⑶指南针——战国时期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叫司南,北宋中期出现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传到外国

⑷火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广泛应用于军事,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九、文学艺术:

⑴文学:①词——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

杰出词人: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特点:气势豪迈,雄健奔放;

两宋之交,女词人李清照;

南宋辛弃疾,年轻时参加过抗金斗争,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

②元曲——由元杂剧和散曲组成,关汉卿《窦娥冤》

⑵绘画: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元代最著名的画家——赵孟兆页,他的画属于“神品”。

⑶书法: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一、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1、明朝建立:时间:1368年建立者:明太祖朱元璋首都:南京

2、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⑴改革行政机构,废除地方的行中书省,设立三司,直属中央,在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设殿阁大学士,以备皇帝顾问,逐渐形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81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