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点(1600字)作文

更新时间:2023-10-05 07: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精选作文:一点点(1600字)作文

一点点,我的高一生涯就剩下一点点。 想想,连自己也忍不住感叹时间的流逝飞快。眨眼之间,一年就这般过去啦。或许,对于一岁小孩来说,一年便是生命的全部了;对于16。7岁的我们而言,一年是十几分之一;对于80岁老翁来说,一年只是掉入掌心的水珠,微微沾湿那生命线而已。 每一年,似乎都在缩短着,到最后便会成为无穷无尽的直线上的一点。记得,数学老师说过一条直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那么,假设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些点挨挨挤挤地在一起排好,究竟是有多少个点呢?迷茫。 百般聊赖的午夜,爱上一张白纸,用白色蜡笔费力地涂抹到最后才发现,这只不过是一场发生在自己与自己之间的徒劳的追逐。 独伫天台,仰望苍穹,感受风的自由。 繁杂的喧闹声按时着现实的喧嚣,一口气不来,何处立命安身?!告别往西的欢愉和回忆,记忆里的长河被垄断,一个人的世界,愁无限&& 或许,早已注定,命运的轮回,需隔世的目光才能看到,命运注定某年某月的某天,我必须迈进高二的殿堂,尘归尘,土归土,既来之,则安之,但不见花儿零落,以觉深秋,消瘦尽&& 想起,迈进重点高中层是我的一个梦。暮春时节,在羊群望不见的远方,这朵梦之花一直灼灼地盛开着,心情如山坡,缀满野花的微笑,我期盼着,有一天,钟声叩开九月的大门,幸福如阳光,沿着山谷弥漫开来,于是,我以一种创新性的人情投入这个梦,不断地为它添枝加叶,用一根绚丽的羽毛去修饰它,但最终我发现,这个梦幻桎梏啦我的心灵,使我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自由驰骋了。 有人说:夏天的最后一朵玫瑰可以造就一位诗人,冬天的最后一片枫叶可以凝结成一位哲学家。可我经历了17个夏冬之后跨入18岁的门槛,竟然发现自己没有一点点值得津津乐道的记忆。 路边的灯,很亮,炫得耀眼。有飞蛾在不断地扑向灯光,也许,那是它们的希望和最终的归宿,不惜被撞得遍体鳞伤。我的前程,我的命运,我的未来,也是如此吗? 早已忘记那条小溪的浅浅的水是如何冉冉地流过我的脚裸;也记不清待在那棵榕树下的那促膝长谈的是怎般融融恰恰。过去的是如此得模糊,模糊得还来不及细细地品尝就已飞逝啦。这不返的岁月。 有硝烟的不一定是战场,考场如出一辙地充斥着火药味儿。每天秉烛夜游到深夜,抬头仰望星空。穿过那漆黑的帷幕,所有的星星都闪耀着,发光着,迸出那份微弱的祝福。每每这时,嘴角有一弧度上扬既然选择了远方,留给世界的那么就剩下背影啦。 不知从何时起,我的思想开始禁锢了,内心出现了一座城堡,里面装满啦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始终无法释然。 好几次,一个人坐在教室,想着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和枯燥乏味的题海,觉得内心寂寞得像两边雪白的墙壁,渐渐地向中间逼迫收拢,令我的灵魂几乎窒息。于是,答应自己一段时间,游离在现实的轨道之外,然后回归生活,继续做回一个每天为学习和梦想奔波的学生,可往往这种生活,可往往这种生活还没开始,我却发现自己又错了,望着一个个埋头苦读的同学,我问自己是否应该学会勇敢面对。 理想,现实,我在其间徘徊,感觉如同是在刀刃上舞蹈,沉重也好,轻盈也罢,从脚底到心里终归是蔓延的疼痛&& 记得,有段时间,骨头闹胀痛,竟会忧心忡忡地怀疑自己是否声啦什么病,去看医生,结果医生说不要紧,是你在成长。又说啦一句,有看过《成长的烦恼》吗?原名就叫growingpains生长痛。顿时,豁然开朗;原来,成长是伴随着疼痛的,哪怕是一点点,也要让人认真去体会。 每次遇到这样的痛,便会自语道:不要紧,是我在成长啊!说这样的话时,我很幸福,幸福地想从窗口飞出,看那湛蓝高听的天,此刻的一点点兴奋也是应该值得认真消受的。 阳光抚摸着肩头的温情,只有太阳的时候才能体味;成长时带来的疼痛,只有在成长中的人才能体会。 我们,要试着褪去少年的有福同享,铁丝网外面的天空,随风奔跑的少年,以及我们挥之不散的夏之纪年,微风拂过脸颊,一泓清凉的液体顺着脸颊的弧度,蜿蜒进心底那个最柔软的地方。 放风筝的孩子是忧伤的,校园的天空,阴霾,心中的不安逐渐扩散,文字是心灵的整顿空间,可以记录空白,雾一样的孤单,有谁知?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灰色,漫天飞扬的灰色,独身一人,不知将归何处,听着车轮碾过的声迹,没有了心怀不古。 我

只是走在陌生的路上,见证了无数个残阳撕裂黄昏的日子,虽然半路上有过秒秒的停滞,但我仍然等待着黑夜捧出旬日后重新的相遇,或许怀旧不是我的强项,我不曾在落满尘埃的城堡中徘徊,我所做过的是站在门口一次一次地摸索前进。 擦干,最后一点点的泪,记住模块了总是藏在痛苦的后面,幸福总在不幸的身边,人生就是这样充满着离奇的法则,关键是需要坚强,你的生命中就沐浴着灿烂的阳光。 新的学年,一切如新。不用患得患失只要认真地生活,用力地长大,尽情地热爱,轰轰烈烈地投入到新的每一天,新的学年中去,那么,想必,一点点的感觉也会深深地嵌入生命中去。 面对一个人的黑暗大海,沿着海岸线,迎风而上&&高一:陈灵丹 篇一:改变一点点作文

改变一点点 改变一点点

成功需要一个适合自己的舞台,当你发现这个舞台已不适合你时,尝试着改变一下,你会发现,一点点改变有很大的不同。成功因改变而精彩。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深山大树,未被移栽,不会被人赏识;山间隐士,若没有一、二篇文章,是少有贤君拜访的,改变意味着又获得了一个舞台,一个新的开始。

举一例子说明:成功需要改变,改变需要魄力,魄力来自于对成功的执着。

比如:刘翔,08年奥运会受伤后,给了刘翔一个思考的机会,他深知强手如云的世界跨栏高手里,取得突破是很困难的。于是,他改练起跑上栏的方法,由八步改为现在的七步,成就了今年在一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传奇。改变有时意味着在这个舞台上你不会有观众,而在下一个舞台上你会收获很多。假如当前的路并不是适合我们的,不如改变一下,成功在下一个路口等着你。 假如爱因斯坦依然拉着他的小提琴,世界物理学史上便少了一位巨匠;假如齐白石依然当着他的木匠,中国近现代史上便多了几分暗淡;假如达尔文依然做个神学教授,世界生物学史上便缺了几分进步。改变意味着重生,改变丰富了我们的世界,改变给了我们更多的机会来取得成功。一份精彩的人生答卷,不可缺少改变,成功需要改变,世界因改变而美丽。

因惧怕失败,我们选择了安于现状;因不愿被人非议,我们选择了甘于平庸。生命不应该如此,生要如夏花之绚烂,年轻的心需要勇敢的改变。是的,纵使改变之后,我们变得一无所有;纵使改变之后,世界一片黯然;纵使改变之后,舞台死般沉寂,我们也不后悔。既然选择了改变,便要坚强地走下去,直到遇见成功的那一天。

朋友,假如你已厌倦了平庸,请改变一下。坚信:成功有时需要改变一点点。

篇二:朝前一点点 作文有洞天

朝前一点点 作文有洞天

作者:于克彦 来源:《新高考·高三语文》2012年

李白、杜甫把诗

歌推至顶峰,苏轼、李清照就在词上书写风骚;唐诗宋词难以超越,元人就在杂剧散曲上缔造辉煌。高考作文亦如此。有的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特别是虚构的寓言故事类材料,有较为明显的主题。这一主题,往往是材料作文的命题意向,绝大多数考生也围绕这一主题立意谋篇。若一味从众,大多难以出彩。最好对材料进行反向推证,剑刺偏锋,切入巧妙,破中有立,“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反给人以巧妙独到之感、别有洞天之妙。 有人问上帝:“天堂和地狱到底有什么区别?”上帝说:“跟我来。”上帝带他来到了一个房间,说:“这就是你所说的地狱。”打开门,一群人围着一口大锅,锅里有肉汤,但每个人都面黄

肌瘦,骨瘦如柴。有勺子,但勺柄比人的手臂还长,自己根本没有办法将肉汤送进嘴里。 “来吧!我再让你看看天堂!”上帝把这个人领到另一个房间。这里和刚才的一切没有什么不同,一锅肉汤、一群人围着锅、一样长的勺子,但大家都脸色红润,身宽体胖,正幸福地唱着歌。这个人感到十分疑惑:“这是为什么?”上帝微笑着说:“很简单,因为他们都会喂别人。”

这个虚构出来的故事的主旨和命题者的命题意图非常明显:相互帮助才能解决问题,帮助他人自己才会受益。但是,读完这个故事,我们的感受仅此而已吗?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感悟呢?就拿“天堂人”的做法来说,的确是一种有效方法,但有效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我以为,握着勺柄的根部,折断过长勺柄,都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两种办法相比,哪个更好呢?显然,握着勺柄的根部,肉汤是吃到嘴里了,但长长的勺柄易碰着别人;折断勺柄方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且一劳永逸。虚构故事,映射现实。那么这个故事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反思现实,多少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办事程序,捆绑人们的手脚,限制人们的行为,不正如那“长长的勺柄”吗?令人遗憾的是,有人却不深思这些“长长的勺柄”(规章制度、办事程序)的危害,却从使用者方面找原因,讴歌那低效、笨拙的做法。这样的思维,影响更恶劣,为害更深广。只有解放思想,转换思维,大刀阔斧,废旧立新,奇技妙法自会娴熟应用,人间天堂自然姗姗而来。

这样立意,承认“天堂人”做法有效,又指出其做法并非最佳,攻守有度,有理有据有节;联系社会现象,提出独到见解,破立结合,新颖深刻别致。需要说明的是,对所给材料进行逆向思考时,一定要合乎情理,有度有节,不能有“抬杠”心理。这样才能言人之未言,如出墙红杏,拂面春风,给人以清新之感。

深一点——注入理性

认识有感性、理性之分,思维有感性、理性之别。这些知识,高三学子,尤其是高三文科学子,可谓烂熟于心。但一到作文审题,就被抛到九霄云外。看问题流于表层,写文章易动感情。虽主题明确、感情丰富、语言优美,但缺乏思想深度,所说的道理你知我知大家都知,不能给读者以启迪和顿悟,当然也难以打动阅卷老师。只有用理性认识去感知,用理性思维去思考,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析得透、见解深,才能开掘出最有价值、最有本质意义的道理,给人以心灵的震颤、精神的鼓舞、情操的陶冶和灵魂的净化,赋予文章以深沉、厚重的内涵。

在一个小镇上,有两处铁轨,镇里的每个人都知道,这两处铁轨中的一处仍在使用,另外一处则已经废弃多年了。有一天,镇上的一群孩子跑到铁轨上玩耍。只有一个孩子选择坐在了废弃的铁轨上,剩下的五个孩子都不顾危险坐在或者蹲在那条仍在使用中的铁轨上。坐在废弃铁轨上的孩子劝说其他孩子换个地方,可惜他的话非但没人听,反而招来了其他孩子的耻笑。 这

时,一辆火车突然行驶过来,岔道工为难了:搬动道岔让火车改变轨道驶向那条废弃的铁轨上,这样就能挽救绝大多数孩子,然而,这样做也就意味着牺牲掉那个坐在废弃铁轨上玩耍的孩子。假如你是这名工人,你该如何抉择呢?

对于这则材料,不少人仅从人数多少出发,主张搬动道岔。诚然单从数量多少的角度讲,两害相权取其轻,搬动道岔,牺牲一个孩子的生命,换取五个孩子的生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事情并非如此简单。那些在使用中的铁轨上玩耍的孩子,可以不听他人的劝告,但不会蔑视火车的鸣笛,会迅速跑开。而另一个孩子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火车会从废弃的铁轨上开过,一定坚守阵地。不搬道岔,六人全活;搬开道岔,在废弃铁轨上的孩子必死无疑。此外,废弃的铁轨潜藏危机,转换轨道,就会让火车上的所有乘客处于危险境地。为了保护几个孩子,不仅要牺牲另一个孩子的生命,还可能搭上车上数百人的性命,这样做值吗?即使废弃铁轨可用,车上乘客安然无恙,但那个做出正确抉择在废弃铁轨上玩耍的孩子凭什么要为了另外五个孩子的无知而付出生命呢?再者,这样做也许会产生纵容人们违规的影响,若“岔道工”不在,难免酿成更大、更多的悲剧。由此可见,大局上面仍然有另一个大局——社会大局。 注入理性,看问题客观公正,著文章高情迈俗。需要说明的是,注入理性和“以情动人”并不矛盾。以理性著称的文章,看似无情却有情。因为理性并不排斥感情,有时,理性是一种更为高贵的感情。以理性著称的文章,形成了一种强烈的理性氛围,迸发出发人深思的理性智慧,以厚重的理性情感,振聋发聩,照样激情澎湃,“以情动人”。

高一点——上升哲理

哲思睿语,以其深邃的内涵、隽永的语句,闪耀着理性的光芒,放射着灵性的异彩,给人以洞穿心扉之妙,启人心智之感。但不少学生对所给材料的分析独具慧眼,揭示的事物本质也颇有见地,就是不能把自己的观点看法进一步凝练为一种隽永的话语,上升到哲理的高度。若能把观点认识向上抬高一点,上升到哲理层面,定能把材料所包含的关系和相关的道理阐发得生动形象,深刻深邃,从而使观点高屋建瓴,要言不烦。

一个人得到一把珍贵的紫砂壶,为防被盗,夜晚睡觉时都把紫砂壶放在床头。一次,睡梦中失手把紫砂壶的壶盖打翻在地,惊醒后,那人心想,壶盖打碎了,留着茶壶有什么用呢?于是,一手抓起茶壶把它扔到了窗外。

对于这则材料,不少人认为,材料主人公脾气暴躁,做事急躁。在事情结果未确定前,急于下结论,草率行动。也有人认为,材料主人公做事急躁固然是酿造“紫砂壶”悲剧的原因,但根本原因是没有考虑到壶盖落地会安然无恙,茶壶甩出会毫发无损。按说,后者的看法,见解独到,揭示本质,语言也颇具灵性,但仍给人以“美中不足”之感。有一位学生,看法与篇三:改变一点点作文

改变一点点 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应该有许多改变。而我的人生道路中就是通过克服自己的缺点而成长起来的。

我就是通过参加一次体育活动而改变了我对参加体育活动的看法的。由于体育是我的弱项,所以我很不愿意去参加。而这次比赛比跑步还要费劲,我一再推辞。但是我也想到了这是一次班级活动,而且连我们班最瘦弱的同学也去参加了,顿时感到一阵羞愧,于是迫不得已我参加了体育比赛活动。

训练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因为这次比赛的题目是齐头并进,要求是每两个同学的左脚和右脚绑在一起。训练一开始,我就和我的好朋友一起训练,没想到走一步摔一步,大家都在抱怨。在训练中,有的同学连鼻血都摔出来了,有的同学腿上跌青了,还有的同学想放弃活动,我也想放弃,在老师的教育和鼓励下,我又想起“在集体作业中,不要做

将,冲入决赛,我信心大增。在决赛中,我们又胜利了,大家高声欢呼,庆祝胜利。

通过这次比赛,使我认识到了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增强集体荣誉感,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团结,锻炼了毅力,增强了体质,使我改变了原来怕参加体育活动的看法。从此,我就爱上了体育活动。 各位居民、朋友们大家好:

我们都住在这个楼房相处的很好,有事大家办,有活大家干,相互照应,已经形成了一个和谐友好的大家庭,但是我们还有不足之处,比如对环境不太爱护,乱扔垃圾、废品、杂物,有的人从南北窗户往外扔酒瓶子、葱皮、西瓜皮、塑料等各种杂物,还有人往灰道里硬影大的杂物,使灰道堵塞,如(纸壳、破衣服等杂物),同时还有的居民往便池里倒不该倒的东西,如:塑料袋、碎玻璃、破布、线头等不应该倒的杂物废品,使下水道严重堵塞,为此希望大家今后自觉的共同保持楼房前后左右的环境,保持下水道、灰道畅阻!

谢谢大家! 投稿人:刘少文监督人:刘影发表人:沙鸥

2012年8月30日 希望大家采纳:

但是我们还有不足之处,比如对环境不太爱护,乱扔垃圾、废品、杂物,有的人从南北窗户往外扔酒瓶子、葱皮、西瓜皮、塑料等各种杂物,还有人往灰道里硬影大的杂物,使灰道堵塞,如(纸壳、破衣服等杂物),同时还有的居民往便池里倒不该倒的东西,如:塑料袋、碎玻璃、破布、线头等不应该倒的杂物废品,使下水道严重堵塞,为此希望大家今后自觉的共同保持楼房前后左右的环境,保持下水道、灰道畅通无阻!

六年级:为上膛的机枪

篇四:2012广州中考满分作文:改变一点点

2012广州中考满分作文:改变一点点 小时候,家里老屋拐角处的屋檐底下,镶着一块青石板。每逢下雨的时节,雨水会顺着屋檐汇集而下,滴在青石板上。

那年月,没有电视、报纸,可阅读的书籍也很少,除了教科书之外,几本搜刮来的小人书早已滚瓜烂熟。没有喜欢的娱乐消遣的时候,坐在小板凳上发呆,也是一项可以反复运用的消遣方式。

发呆并不需要十足

的场景。你只需把心收拢,把眼光投向一个固定物,或者射向那遥远的未知,一切便安然就绪。一个人的时候,我常对着天空发呆。而在这样的一个雨季,足不能出户,又无一件饶有兴趣的事可做,那么,发发呆便是最好的选择了。

雨,时常会搅扰我的静默。雨点们就像一只只小蝌蚪一样,挤进我的视线。屋檐下的地面,经过雨点的多次击打,已经形成了一条细长的沟壑。而那块青石板,似乎没有丝毫的损伤。雨点掉落在它的表面,又被无情地弹射回来。“滴水穿石”忽然跃入我的脑海。如果可以,那又需要经历多少岁月的敲打呢?我暗自思忖。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青石板依旧完好如初。因为求学,我离开了家乡。在那些离乡背井的日子里,我的心变得浮躁与忙碌。渐渐地,故乡远离了我的视线,同时远离的还有那些发呆的日子里的一个个遐思。 多年之后,我忽然想起了那块青石板。只是不知道它是否一如从前那样完好无损。于是,借着一次探亲的机会,我终于解开了心中的谜团。

青石板还在原地。只是在雨水“滴答”的地方,明显出现了一些“凹”痕。 很多时候,仅凭我们的肉眼,并不能立即看不出事物的某些细微变化,但是时间就像是一架高倍显微镜,让我们能清晰地感知事物任何最细微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反映在事物的表面,也体现在事物的内在特质上。 记得孩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担心他在学校没有充足的时间锻炼身体,于是,规定他上学之前,先跳绳十分钟。刚开始的时候,他跳得相当笨拙。一个、两个就会绊住,最多时也只能跳三个。孩子觉得跳绳很难,以为自己并不具备跳绳方面的天赋。他生气地扔下跳绳。他想要放弃。 “如果你每天能多跳一个,就是进步。”我告诉他。

“真的吗?”孩子天真地看着我,觉得这应该很容易做到。于是,他捡起地上的跳绳,重新跳了起来。这一次,他跳了六个。

“妈妈,我有进步了,我跳了六个!”孩子兴奋的叫起来。我分享着他的成果,与他一起欢呼!

孩子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他坚持了下来。

因为坚持,他现在的跳绳水平在学校的排名已是遥遥领先。

时间会改变一切!如果你制定了目标后,能够坚持脚踏实地,纵然是蜗牛的脚步,也能抵达金字塔顶。

每天改变一点点,我们的每一次小小的努力虽然看不出有明显的变化,但是,“积土成山,集腋成裘”,量变的过程中必定会迎来质的飞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0r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