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补偿电容器和电抗器运行标准

更新时间:2023-10-21 21:5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电容器运行标准

并联补偿电容器和电抗器运行标准

一、补偿电容器组的调度原则

1 当母线电压低于调度下达的电压曲线时,应优先退出电抗器,再投入电容器。 2 当母线电压高于调度下达的电压曲线时,应优先退出电容器,再投入电抗器。 3 调整母线电压时,应优先采用投入或退出电容器(电抗器),然后再调整主变压器分接头。

4 正常情况下,刚停电的电容器组,若需再次投入运行,必须间隔5min以上。 5 电容器停送电操作前,应将该组无功补偿自动投切功能退出。 6 电容器组停电接地前,应待放电完毕后方可进行验电接地。 二、补偿电容器组的运行标准

1、允许过电压:电容器组允许连续运行的过电压为1.1倍额定电压,及它可以在1.1倍额定电压下长期运行。

工频过电压 1.1UN 最长持续时间 连续 说 明 电容器运行中任何一段时间的最高平均值 1.15UN 每24h中30min 系统电压的调整与波动 1.2UN 1.3UN 5min 轻负荷时电压升高 1min 2、允许过电流:电容器组允许在1.3倍额定电流下长期运行。在允许超过额定电流的30%中,10%是由允许的工频过电压引起,20%是由高次谐波电压所引起。 3、允许温升:室温要求控制在-40~40℃,电容器外壳及箱壁的温度通常不准超过55℃。

1

2电容器运行标准

三、电容器的操作及对壳体温度的控制 1、 操作补偿电容器组的注意事项

(1) 正常情况下,全所停电操作时,应先拉开电容器开关,然后拉开各路出线开关。

(2) 正常情况下,全所恢复送电时,应先合各路出线开关,后合电容器组的开关。

(3) 事故情况下,全所无电后,必须将电容器的控制断路器拉开。 (4) 补偿电容器组的控制断路器跳闸后,不准强送;保护熔丝熔断后,在未查明原因前,也不准更换熔丝送电。

(5) 补偿电容器组禁止带电荷合闸。电容器组再次合闸时,必须在断路3min以后进行。

2、 电容器室温的温度控制

一般电容器室的温度要求控制在-40~40℃,具体还要遵守制造厂家的规定。当电容器室温超过40℃时,应将电容器组的控制开关断开、退出运行;同时需加强通风,使电容器室的温度能迅速下降。 四、电容器运行中的巡视检查和故障退出 (一)对运行中的电容器组的巡视检查

对运行中的电容器组应进行日常巡视检查、定期停电检查以及特殊巡视检查。 (1) 日常巡视检查。由运行值班人员进行。有人值班时每班检查一次,无人值班时每周检查一次。检查时间,夏季在室温最高时进行,其他季节可在系统电压最高时进行。

(2) 定期停电检查应每季进行一次。

(3) 在出现断路器跳闸、熔体熔断等情况后,应立即进行特殊巡视检查。要

2

3电容器运行标准

有针对地查找原因,必要时应对电容器进行试验。在查出故障原因之前,不得再次合闸进行。

(4) 按规程要求定期对电容器进行预防性试验,各项试验均要合格。 (二)电容器投切原则和故障退出运行

正常情况下电容器组的投入和退出,应根据系统无功负荷潮流和负荷功率因数以及电压情况来决定。用户变(配)电所内电容器组的投切,原则上应按供电部门对功率因数给定的指标来决定;电业变电所的电容器组,原则上应按电网电压的实际运行值进行自动投切。

当发生下列异常情况之一时,应立即拉开电容器组开关,以使其退出运行: (1) 电容器组母线电压超过电容器组额定电压1.1倍,以及通过电容器组的电流超过额定电流的1.3倍。

(2) 电容器周围环境的温度超出允许范围(一般为-40~50℃),或电容器外壳最热点温度超出允许范围(一般为-60~80℃)。 (3) 电容器接点严重过热或熔化。

(4) 电容器内部或放电装置有严重异常声响。 (5) 电容器外壳有明显的异形膨胀。 (6) 电容器瓷套管发生严重放电或闪络。 (7) 电容器喷油、起火或爆炸。 五、电容器组运行中的注意事项

(1) 电容器组的环境温度不得超过40℃;24h内的平均温度不得超过30℃;一年内的平均温度不得超过20℃。超过上述要求时,应采用人工冷却或将电容器组与网络断开。安装地点的温度一般通过水银温度计来测量,并且必须做好温度记录。

3

4电容器运行标准

(2) 电容器组应在额定电压下运行,若暂不可能,则允许在超过额定电压5%的范围内继续运行及1.1倍额定电压下短期运行。但一昼夜内只允许运行6h,长时间出现过电压情况则应及早消除。此外,应避免电容器在最高电压和最高温度同时出现的情况下运行,以保障电容器使用寿命。

(3) 电容器应维持在三相平衡的额定电流下工作,若暂不可能,则允许在不超过1.3倍额定电流下继续工作。但应设法消除线路中长期出现的过电压和高次谐波,如轻负荷时切除部分电容器或者加装串联电抗器等。

(4) 注意清扫套管表面、电容器外壳、相关电器及铁架上的积灰尘或其他赃物,一般每季必须清扫一次。

(5) 为不致于严重缩短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工频过电压发生的次数不应太多。在电容器整个使用寿命中,高于1.15额定电压的次数通常不应超过200 次。 (6) 在轻负荷下投入空载变压器或并联电抗器时,容易发生铁磁谐振而发生过电流。为了消除这种现象,在投入变压器前应先切除电容器。

(7) 在电容器线路上某一接触处出现故障或者螺帽松动,都可能使电容器早期损坏甚至使整个补偿设备发生故障。因此对电容器线路上所有接触点,均必须定期仔细检查其接触情况。

(8) 每月至少应对保护电容器的熔丝进行一次检查,目的是检查电容器的使用情况,确保电容器的正常进行。如发现有烧坏的熔丝应查明原因并予更换。更换时,应根据电容器或电容器组的电流来决定熔丝规格。

(9) 在用耐压橡胶做密封垫圈的装配式套管上有微量渗油是允许的,并不会影响电容器正常进行。但发现运行中电容器外壳漏油时,应采用锡铅焊料补焊;对于严重漏油的要调换同型号、同容量的电容器。

(10) 电容器室应有人经常巡视,并及时作好运行情况的记录。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8g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