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语文数学作业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10 04:06: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题: 发布时间: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1-6-1 19:09:19 说明:学员可将此模板复制下来到word里面,然后将有关内容填写进去。 案例名称:笔算除法(例4) 科目: 提供者: 教学对象: 单位: 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原理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同,所以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尝试解决。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经历笔算除法的全过程,探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2、巩固除法的估算及验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学生在前面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如除的过程中要看被除数的前一位或前两位,商的书写位置、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等,再加上前几个练习的基础,已做好了丰厚的知识储备。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为学生提供探索除法的现实问题情境,创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经历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探索计算方法,解决所提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笔算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思维过程和确定商的位置。 2.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位置。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复习:商是几位数?为什么? 4 948 4 348 学生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说出计算的方法 设计意图 复习笔算方法,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 1、出示例4: (1)学校共有576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 读题列式 问:怎样列式? 576÷18 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几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试商 位试商? 57比18大,18除57个十,商几个十?“3”应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第一次商后余3比18小,说明商3合适。余3是3个十,下步该怎么办? 问:这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商是多少?观察每次商后的余数,你发现了什么? 576÷18=32 32 18)576 54 36 36 0 练一练: 805÷23 826÷59 1487÷47 总结: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从被除数的高位 使学生弄清楚每一位商的书写位置,及其道理,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把6落下来后,用18除36商几?“2”应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没有余数。说明商2合适。 学生观察后汇报:每次商后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十月是学校环保月,共收集了930节废电池,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 问:怎样列式?如何验算? 2、比较一位数除法与两位数除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练习,先估算商大约是多少,再计算。 2293÷34 9588÷28 独立完成订正 4、总结 学生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独立试做: 930÷31 通过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能力。 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相同点都是从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每次除后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不同点:除数是一位数时,先用 使学生知道一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位数除法与两位数除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两位,除数是两位数,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被除数前三位。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学生课堂学习自我评价表 项目 评价等第 评价内容 A 1.课前准备充分,物品放置齐整。 精神 状态 4.富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高涨的学习热情。 1.主动参与的时间长(>70%),投身在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之中。 2.通过认真观察,能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有条理的表达思考过程。 参3.善于倾听,在倾听中思考,在倾听后评价他人发言、 2.精神饱满、坐立端正、表情自然、脸带微笑。 3.发言响亮、清晰。 B C D 与程度 及时补充自己的想法。 4.善于思考,能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 5.积极参加小组学习活动,分工明确,主动与同学合作交流,并且能够确实解决问题或产生新的认识。 1.普遍具备良好的学习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 2.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有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参与效果 3.普遍具有问题意识,敢于质疑问难,发表不同的见解。 4.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得到发展,从整体上达到教学目标。 学生姓名 班级 教师评价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笔算除法 例4:(1)576÷18=32(组) (2)930÷31=30(节) 3 2 3 0 18 5 7 6 3 1 9 3 0 5 4 9 3 3 6 0 3 6 0 答:可以组成32组。 答: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30节。 九.教学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200字): 1.请简单描述这节课的教学或学习流程; 2.有哪些精彩的瞬间;这节课中你最满意的地方或者让您最兴奋的地方? 3.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达到你期望的水平了吗?你满意吗?这节课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为什么?或者让你觉得不足的地方在哪里? 4.课堂上有出乎你意料的事件发生吗?你是如何解决的? 5.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 6.从学生的作业、课后谈话等途径你觉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7.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学生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学生完全能够独立应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学会自己学习新知识。现在人们对环保的意识是越来越高,教材提供的资源是回收废电池的活动,我结合这个活动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当学生自己分析了题目后先让学生列出算式576÷18,再让他们说一说怎样计算?但做第(2)题时我让几位基础较差的学生上台板演930÷31,出现了三种错误,如商的十位上商3,个位却没有写商。当时有几位同学取笑他们,我及时制止了,提出他们做错了,你们应该帮助他们。于是我要求学生同桌之间分析一下错误的原因,找一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这时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讨论活动中,并通过讨论发现错误的原因。像这种被除数末尾有零的最容易出现错误,所以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后能够正确试商,独立进行计算。

案例名称:《丑小鸭》教学案例 年级:小学二年级 教材版本:新课标人教版 课题名称:丑小鸭 科目:语文 级 提供者:闫丽梅 单位:介休市堡上巷小学 教学对象:小学二年课时: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丑小鸭》是北师大版第五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根据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改编的,讲的是一只丑小鸭自从生下来就被人看不起,被迫离家出走,最后竟意外地发现自己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故事。故事中的丑小鸭是一个面对艰难曲折的历程仍然一心一意追求美好理想的形象。写得十分感人,内容与语言贴进儿童生活,符合中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改编或续编故事,编排课本剧,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创造的能力。 4、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美好事物,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懂得从小要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对丑小鸭的遭遇产生同情心的同时,要正确认识自己,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1、学会本课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好动爱玩、富于想象、善于模仿,表现欲强是我班学生另一显著特点直观形象的图画比较感兴趣,生动活泼、形象新颖、色彩鲜艳的刺激物最容易成为他们注意的对象。但他们虽然聪明活泼,却缺乏认真思考的习惯,读起书来往往留于形式,缺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的趣味性和直观性,以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为切入点,在读中感悟,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在趣味性的学习中,使学生的情感与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的趣味性和直观性,以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为切入点,在读中感悟,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在趣味性的学习中,使学生的情感与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 2.了解丑小鸭命运的戏剧性变化,从它的成长过程中,领悟道理:世界上的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追求美好理想。 3、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发展学生思维。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给学生提供 学法定位于引导学生运用联 自主探究 系上下文和与自己的感受相结合进行理解的学习方法 自读自悟 一个语言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观察和理解的结果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或许会遇到困难,从而引起学生的质疑。 激发学生探 通过\读--议--读\地引导,巧妙地点拨,及时地评价,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以悟不断地鼓励,通过\读--议--读\让促读,把语感的培养落到学生在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把语了实处。 感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教师在学生研读过程中,恰当究的欲望、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从自身的情感体验出发,去发现好词好句和好的表达方式。 为培养学生 师生共同“语文实践”,积极 自编自演,深化理参见学生组织的课本剧表演中 解。 的想象创造能力提供了契机 为学生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课文本身,而是在学生的探究和体验中,培养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学生是活生生的,语文素养具有综合性的特征,评价就是为了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但学生所获得的发展不应该是单一的,它呈现出多维性的特征。教学评价都应关注语文素养的多维度,如: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等。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课堂不应成为教师的主宰,也不应该成为好学生的天堂,也就是说要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这堂课,教师的评价方式多样,有语言评价、动作、表情等体态评价,都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在课堂语言评价中又充分运用了引导、启发式评价语、赏识式评价语、建立学生互动等多元评价形式。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梦想、追求 28.丑小鸭 ???? 欺负、嘲笑 ???? 白天鹅 执著、勇敢 九.教学反思 传统的教学过于强调统一,要求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评价等方面完全一致,忽视了学生的差异,忽视了学生的个性,这样必将限制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潜能的开发。长期以来,我们强调同一的教学目标,规定同样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用同一种学习方式,最后得出同一的结论(教参上的说明、教案上的设计作为所谓的标准答案),不容许有任何的偏差和背离,不能有任何的疑惑和反思。在这种教学制度中,怎会真正学好语文?怎会有个性的发展? 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思想产生碰撞,自然会产生一些个人体验。当然,学生的个性阅读得出的结论有时难免有不大成熟或不够完善的地方。对于体验中的局限性,我们不要轻易否定,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给予学生犯错误的权利,让学生意识到“与其重复一句正确的话,还不如试着说一句错误的话”。个性阅读的意义还在于: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倾听不同的声音,见识各种各样的观念。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就充分体现了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理解,为学生的个性化的体验搭设了平台,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既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又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因此《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标题: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案例名称:钓鱼的启示 科目:语文 提供者:张永琴 教学对象:学生 单位:波航中心学校 课时: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钓鱼的启示》原本是人教版的课文,现在它也收录在课标版实验版的教科书里,由此可见其代表性。《钓鱼的启示》是一篇论理型的文章,讲述了作者34年前的一天晚上和父亲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大鲈鱼,此时离捕捞鲈鱼开放时间仅差两个小时,父亲竟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生启示。全文分为钓鱼、放鱼、启示三部分,重难点在“启示”部分,其说教味比较浓,稍有不慎,很可能上成品德课。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1.知识与能力目标:抓重点词理解课文;学习自己和与人合作,解答问题;学习作者细腻的心理描写。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抓重点词句、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理解课文,结合生活读懂课文。 3.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本文有一定的特殊性:(一)、的钓鱼一事讲到三十四年后的启示,时间跨度大,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存在距离;尤其是作为课文的重难点“启示”部分,三十四年后作者才慢慢悟出的人生哲理,要让小学生去理解,缺少生活的积淀,难度肯定很大。(二)1、一帮11、12岁的农村孩子,思维活跃,但在课堂上不喜欢表现自己,对语文学习缺乏有浓厚的兴趣。2、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缺乏自律能力。3、生缺乏阅读材料,对于一些规则尤其是生态保护方面的规则了解甚少。因此,课前需要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学生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一些真实的反面资料。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新课标要求,运用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阅读的教学新理念,结合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抓重点词句、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理解课文,结合生活读懂课文,并从中受到教育。一句话:重朗读,重品味,重合作,重探究,构建探索型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 2.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感情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3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引起情感共鸣,并从中受到教育。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一、课前准备:轻音乐,做游戏:表情变、变、变。1、老师说,学生做。2、学生互说互做,放松心情。 二、朗读导入:节课我们学了“钓鱼”部分,当“我”钓到那条大鲈鱼的时候,心情怎样?(画笑脸)从哪句可以看出来?出示句子,学生朗读“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鲈鱼。(结合朗读简笔画板书) ” 听读“放鱼”部分 读中生情,既培养学生的语感,又很好地引人新知识的讲授。 过渡:“我”是那么高兴,那么兴奋,那么激动,正当“我”得意地欣赏自己钓到的大鲈鱼时,却出现了我意想不到的事,让我的感情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究竟是什么事呢,我们来一起学习“放鱼”部分。 设计悬念,激发探究问题答案的热情,带问题去学习新课文 读句子,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感情朗读, 复习旧知,温故而知新。 学生活动 根据老师说的做表情 彼此说说,做做。 设计意图 营造轻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三、教学“放鱼”部分:1、出示课文“放鱼”部分的文段,明确听读要求:听一听,你一定能找出“我”的情感变化,并感情朗读的。(强调:用横线划出相关句子,圆点标出重点体现感情变化的词语)

划句子,找表示感情变化的重点词语,感情朗读,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听、感情读的良好习惯,并在听、读的过程中学会

个人朗读,互相评价

作思考,动笔找答案。

动手填空,完成练习。

给予评价空间,在评价中成长。

2、 检查学习情况,适当解释重点的词语,朗读句子,师生评价。(结合回答板书词语)

分角色朗读句子,可同桌读,男女读,师生读,并进行演绎。

既进行书写训练,又加深了理解。

3、出示练习:根据课文内容,用适当的词语概括“我”心情的变化。得意—》( )—》( )—》( )

展开想象,进行说话训练

结合作者感情,理解“沮丧”一词

读中理解,读中生情,读中感悟,读中内化语

3、 抓住“我”感情变化的词语指导看图,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以四人小组分角色演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人小组展开辩论,然后全班进行辩论

言,发展语感。

放飞想象力,加强口语

横线划出句子,品读,说自己的见

训练。

4、 既然我这么舍不得放掉大鲈鱼,还再次乞求地看着父亲,你们想想,如果他真的说出话

解。

品词,教会学生通过重

动手找出相关的句子

点词语去理解课文。

来的话,他会怎么说?

个人读,小组朗读,加深体会

5、 从父亲的不容置疑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想象到“我”的心情非常——(沮丧),很灰心失望,(画难过的脸)那——

通过辩论,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提高学生

思考、分析,并回答

的口语能力。

说话训练,小结自己学习所得

6、辩一辩,论一论:(放轻音乐)你们说,这条鱼

该放吗?

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了解放鱼的根本原因,以此作为导线,突破教

等了那么长时间,只差两个小时,又没人看到,有那么多的理由,父亲为什么非要“我”把鲈鱼放回去呢?拿起笔来,到课文中去找找,谈谈你的理由。(幻灯片出示):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学难点。

品读句子,体会感情,培养语感。

学会运用自己学识及生活积累去分辨,感知教育。

7、父亲要我放鱼,那他是不喜欢这条鱼吧?你从哪儿句子看出来?

出示父亲也很喜欢鲈鱼的句子,学生品读。

设悬念,引导读文。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kr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