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地铁简介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03 03:4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全国地铁现状]

[至2017年以来我国地铁发展城市及开通现状。详细的列出国内各个城市的地铁线路开通和未来线路详情]

[请输入公司名称] [请输入公司地址] [请输入电话号码] [请输入传真号码] 2017年3月26日

全国地铁简介(2017)

地铁开通城市:

南京 上海 天津 杭州 西安 北京 昆明 广州 大连 成都 沈阳 武汉 苏州 深圳 重庆 哈尔滨 合肥 长春 宁波 无锡 长沙 郑州 福州 南昌 东莞 佛山 青岛 香港 台北 高雄

城市 南京 简介 南京地铁,是服务于南京市及南京都市圈各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1984年规划,首条线路于2005年5月15日正式通车,是中国大陆第6个建成并运营地铁的城市[1] ,大陆地区唯一曾经盈利的城市轨道交通。 上海轨道交通,又称上海地铁,其第一条线路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于1993年5月28日正式运营,是继北京地铁、天津地铁建成通车后中国大陆投入运营的第三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1956年规划。 现状 截至2017年1月,南京地铁共有7条线路、139座车站,线路总长258公里,地铁线路长度居中国大陆第5(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世界第12位,日均客流量约250万人次,2017年2月24日的309.2万人次为最高单日客运量。 已开通: 1号线、 2号线、3号线、 4号线、 10号线、 机场线(S1) 宁天城际(S8) 截至2016年12月,上海轨道交通共开通线路14条(1-13号线、16号线),全网运营线路总长617公里,车站366座(不含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3/4号线共线段9个车站的运营路程不重复计算,多线换乘车站的车站数分别计数),并有5条线路延伸规划、4条线路新建计划。 已开通: 1号线、2号线、 3号线、4号线(外圈) 、4号线(内圈)、 5号线、6号线、7号线 、8号线、9号线、10号线支线、10号线主线、11号线支线、 11号线主规划 至2030年,南京地铁将建成24条地铁线路,总长超过940公里。 未开通: 5号线、6号线、7号线、 8号线 9号线 、13号线、 14号线、 15号线、 16号线、 17号线、 宁和城际(12号线)、 宁句城际、 上海 到2025年为止,上海将拥有包括地铁、城际铁路、机场快线、磁浮线等多种模式的轨交线路,共计39条,总长约1050公里。 未开通: 13号线、 14号线、 15号线、17号线、18号线、19号线、 线、12号线 、13号线 、16号线 磁悬浮、 天津 截至2016年12月,天津地铁共有5条运营线路,组 成覆盖天津市10个市辖区、拥有112座运营车站(换天津是继北京之后中国大乘站重复计算,不重复计算换乘站则为104座车站)、陆第2个拥有地铁的城市。 总长166千米运营线路的轨道交通系统。日均客流量天津第一条地铁(时称“天津约90万人次,2015年5月1日的111.61万人次为天地铁一号线”)于1970年6津地铁最高单日客流。 月5日开始建设,1984年12已开通: 月28日正式通车运营。 1号线、2号线、3号线 、6号线 、9号线 杭州地铁是杭州市的轨道交通系统,除杭州下属县市区外,杭州地铁将延伸至湖州市德清县、安吉县,嘉兴市海宁市、桐乡市,绍兴市柯桥区、诸暨市;杭州地铁1号线于2007年3月28日开工建设,截至2015年12月,杭州开通地铁1号线共54公里,车站34座;杭州地铁2号线东南段18.2公里,车站13座;杭州地铁4号线9.6公里,车站10座。共82公里,车站52座(换乘站不重复计算)。杭州地铁亦为全球首个覆盖4G网络的地铁系统。 已开通: 1号线支线、1号线、2号线东南段、4号线 “十三五”时期,天津将建成地铁5、6号线,1号线东延线,4、7、10、11号线一期;到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320公里以上,届时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40%以上。 未开通: 4号线、5号线、7号线、8号线、10号线、B1线 、B4线、B5线、B3线、B2线、Z4线、Z3线、Z1线、Z2线 杭州地铁计划于2022年前建成总计10条城区线路(总长375.6公里)和2条城际线路。远期规划14条城区线路和9条城际线路。 未开通: 2号线西北段、3号线、5号线、6号线、7号线、8号线、9号线、10号线 杭州 2012年11月24日开通,是浙江省首条地铁线路,也是华东地区第四个开通地铁的城市。 西安 西安地铁是世界四大古都拥有里程最长的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中国西北地区首个、中国(含港澳台)第十二个投入运营的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也是中国(含港澳台)第十一个实现多线路组网的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西安地铁是西安市的城市快速轨道公共客运系统。于2006年09月29日开工建设,2011年09月16日投入运营。现运营西安地铁1号线、西安地铁2号线、西安地铁3号线,以十字形贯穿西安市区。 线网覆盖西安市七个市辖区(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长安区),连通古城、城东、城西、城南、城北五大城区。 西安地铁串起了西安市东西轴线上的三桥、土门、五路口、康复路、纺织城,南北中轴线上的凤城五路、龙首原、钟楼、小寨、西安电视塔、韦曲等商圈,使得市区紧密联系在1小时经济圈内。 已开通: 1号线、2号线、3号线 2016年8月12日,西安地铁依照程序在官网公示了“关中城市群都市区域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环评报告,报告显示,未来规划将有18条轨道交通线路覆盖关中城市群都市区。据悉,“关中城市群都市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由18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未来的轨道箭筒线网主体网络形态呈棋盘+环+放射结构,规划线路总长度796公里。其中西安市域范围内线路长度为549.8公里,咸阳市区范围内线路长度51.9公里,西咸新区范围内线路长度为194.3公里。 未开通: 2号线二期、4号线、5号线、6号线、曲江轻轨 北京 北京地铁(Beijing Subway)是服务于中国北京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规划始于1953年,工程始建于1965年,最早的线路竣工于1969年,1971年开始运营,是中国的第一个地铁系统。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北京地铁共有19条运营线路(包括18条地铁线路和1条机场轨道),组成覆盖北京市11个市辖区,拥有345座运营车站(换乘车站重复计算,不重复计算换乘车站则为288座车站)、总长574千米运营线路的轨道交通系统。 2014年,北京地铁工作日日均客运量达到1008.76万人次。 2015年,北京地铁年乘客量达到32.5亿人次。[3] 2016年4月29日,北京地铁创下单日客运量最高值,达到1269.43万人次。 已开通: 1号线、2号线外环、2号线内环、4号线、5号线、6号线 、7号线、8号线、9号线、10号线、10号线(区间)、13号线 、14号线(西段)、14号线东段、15号线、16号线、S2号线 、八通线、昌平线、房山线、机场线、亦庄线 2021年,根据2015年9月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15-2021年)》,北京将再建设12条地铁线路。到2021年,北京将建成24条线路、998千米的轨道交通网络[80] ,届时北京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量比例将达到6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比例将达到62%。 未开通: 3号线、11号线、12号线

昆明 昆明轨道交通是服务于云南省昆明市及其周边区域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系统包括昆明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兴建及运营的昆明地铁系统,昆明市域铁路有限公司筹建的市域铁路系统。 2012年6月28日,昆明轨道交通6号线首期工程(机场线)正式通车。2013年5月20日,昆明轨道交通1号线首期工程南段开通试运营。2014年4月30日,昆明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首期工程全线贯通,运营线路达到3条。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统计,截至2015年底,昆明地铁运营里程在全国开通运营的26个城市中排名第17位,通车里程达60公里。昆明城市轨道交通远景规划线网全长562公里,由14条线路组成放射普线网+穿越快线的线网。截至2015年底,昆明地铁运营里程在全国开通运营的26个城市中排名第17位,截至2016年8月底,全网累计运送乘客1.96亿人次,全线网近期日均客流24.62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突破30万人次。 已开通: 1号线、2号线、6号线 截至2016年12月28日,广州地铁共有10条营运路线(1号线-8号线、广佛线及APM线),总长为308.7千米,共167座车站,开通里程居全国第三,世界前十,日均客流量预计达777万人次,客流强度全国第一。广州地铁已经成为广州市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截至2016年5月1日,广州地铁单日客流纪录达到900万人次,总客流人次超过2015年12月31日的879万人次,再次刷新纪录,较去年同期增长5.3%。 已开通: 1号线 、2号线、3号线、3号线北延段、4号线、52013年4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了昆明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19年),昆明市规划远景年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由14条线路组成,总长约561.8公里,其中中心城区线路长372.2公里、线网密度0.56公里/平方公里。预计2020年,昆明市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量比例为61%,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比例为30%。 未开通: 1号线支线、3号线、4号线、5号线、7号线、8号线、9号线、澄江线、第二嵩明线、 广州 广州地铁是中国第三大城市广州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也是国际地铁联盟(CoMET)的14个成员之一,首条线路于1997年6月28日开通,广州也成为中国大陆第四个开通并运营地铁的城市。 未开通: 4号线南延线、 8号线北延线、9号线、10号线、11号线、12号线、13号线、14号线、15号线、16号线、17号线、18号线、19号线、20号线、21号线、白鹅潭联络快线、知识城线、 大连 号线、6号线、7号线、8号线、APM线、广佛线、 大连轨道交通(英文:Dalian Rail Transit;缩写:DRT) 按照建成先后顺序,包括大连 有轨电车(旧称连铁)、大截至2015年11月1日,大连轨道交通的总运营里程连人号轻轨电车、大连快轨约170公里。 [1] 与大连地铁,其中大连快已开通: 轨与大连地铁相对于大连人1号线、2号线延伸线、 2号线、3号线支线、3号号轻轨电车皆属重轨电车。目线、保税区线、 金石滩线、 前报站语言仅有国语与英语两种。 2015~2020 年,新建 1 号线三期工程、4 号线、5 号线和 R4线二期工程,补列 R2 线和 R4 线一期工程,总长度 170.1 公里。到 2020 年,形成 8 条运营线路、总长 298.6 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1 号线三期(北延)工程自姚家至新机场站,线路长 13.2公里,设站 3 座,投资 38.86 亿元,规划建设期为 2018~2020年。4 号线工程自营城子至龙头石站,线路长 27.7 公里,设站20 座,投资 185.09 亿元,规划建设期为 2016~2020 年。5 号线工程自虎滩新区至后关村站,线路长 23.8 公里,设站 18 座,投资 157.37 亿元,规划建设期为 2015~2019 年。R4 线二期(南延)工程自十九局至大连北站,线路长 19.7公里,设站 8 座,投资 69.96 亿元,规划建设期为 2015~2017年。未开通: 11号线、12号线、虎滩线(5号线) 、机场线(9号线支线)、金普线(10号线)、金州西线(6号线)、旅南线(8号线)、旅顺北线(4号线)、 成都 成都地铁是成都轨道交通的组成部分,服务于四川省成都市及其周边地区,由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和PPP项目公司(股份:中国电建70%、成都地铁公司30%)负责管理与运营。 2005年12月28日,成都地铁1号线(蓝线)一期工程开始建设,并于2010年9月27日投入运营。截至2016年8月,成都地铁共开通4条线路(1、2、3、4号线),总计81座车站(换乘站不重复计算),运营总长约108.4公里,日均客流突破200万,最高客流出现在2017年3月17日,达到245.87万人次。 已开通: 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 2016年7月,成都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6-2020)(俗称第三期建设规划)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新建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10号线二期、11号线一期、17号线一期,修编後规划共新建线路124.2km,规划新建车站66座,车厂4处,停车场4处,主变电所9座。 未开通: 1号线南延线、2号线东延线、5号线、6号线支线、6号线、7号线、8号线、9号线、10号线、 到2020年,沈阳将建成“一横、两纵、两L”的轨道交通网络,将包括5条线路,总长约160公里。其中,沈阳站、沈阳北站各有1,2条地铁线路经过。 未开通: 1号线东延线 、2号线南延线 、3号线 、4号线、5号线、9号线、10号线、棋盘山旅游专线 沈阳 沈阳地铁是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辽宁省省会沈阳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由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首条地铁线路于2010年9月27日载客运营,使沈阳成为中国大陆地区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后第七个、东北地区首个拥有地铁的城 市。 沈阳地铁现有地铁1号线、地铁2号线两条线路载客运营中,已通车总里程54.96公里。另有地铁4号线、9号线、10号线在建。最大载客量为每卡240人,整列车的额定载客量为1440人,最大载客量为1820人 ,其中由中车大连机车制造的10抽列车配有国内唯一的细水雾装置。 已开通: 1号线、2号线、2号线北延线 武汉 苏州 武汉地铁(Wuhan Metro)即武汉轨道交通,是服务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武汉地铁首条线路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于2004年7月28日开通运营,标志着武汉成为中国内地第5座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 苏州轨道交通(Suzhou Rail Transit),又称苏州地铁,目前有2条地铁线路。口号是:精诚管理,精细维修,精确调度,精致服务。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于2012年04月28日1号线正式通车,标志着苏州正式步入“地铁时代”。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于2013年12 月28日正式通车,标志着苏州正式步入“线网运行时代” ,其延伸线于2016年9月24日通车。 截至2016年12月28日,武汉地铁已投入运营1号线、2号线(含机场线)、3号线、4号线、6号线共123座车站(换乘站只计算一次),其中换乘站13座,总运营里程181.35km。武汉地铁联络武汉三镇,辐射全市七个中心城区。武汉三大火车站和天河国际机场已融入现代化的地铁网络。2016年12月31日,客运量突破300万人次,达302.41万人次。 已开通: 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6号线 目前营运中的线路为1号线和2号线。近期规划有6条地铁线路,总长度200公里,车站105座;远期规划9条地铁线路,6条市域轨道线。总长度约380公里,车站181余座。截至2016年4月份为止,苏州地铁日均人流量为38.75万人次。 已开通: 1号线、2号线、 按照国家新近批复的“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至2021年,武汉市还将陆续建成轨道交通1号线径河延伸线、8号线一期、21号线(阳逻线)、7号线一期、纸坊线、2号线南延线、11号线、4号线三期、8号线二期、5号线等轨道交通项目,形成总长达400公里的轨道交通线网。 未开通: 5号线、7号线、8号线、9号线、10号线、11号线、12号线、 苏州轨道交通6号线是苏州轨道交通规划中一条东西方向的地铁线路,全长43.8公里,苏州轨道交通8号线全长34.2公里,共设置24座车站,苏州轨道交通9号线是苏州一条规划中的地铁线路,全长54公里,共设置27座车站,预计本线路共设车站27座,换乘站4座。 未开通: 3号线、5号线、8号线、 深圳 深圳地铁(Shenzhen Metro)是广东省深圳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深圳是中国大陆地区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后第5个拥有地铁系统的城市。 重庆 重庆轨道交通(Chongqing Rail Transit,CRT)是指服务于中国直辖市重庆大都市区的城市轨道交通。其第一条线路于2004年11月6日开通观光运营,于2005年6月18日正式开通运营,是中国西部地区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截至2017年1月1日,深圳地铁共有8条线路、168座(换乘站不叠加计算)、运营线路总长285公里,轨道交通线路长度居中国第4(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构成覆盖深圳市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宝安区、龙华区、龙岗区六个市辖行政区的地铁网络。日最大客流394.34万人次。 已开通: 1号线(罗宝线)、2号线(蛇口线)、3号线(龙岗线)、4号线(龙华线)、5号线(环中线)、7号线(西丽线)、 9号线(梅林线)、11号线(机场线) 截至2016年12月,重庆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有4条,包括1、2、3、6号线(含国博线、空港线),线网覆盖重庆主城区全域,共设车站126座,运营里程213公里,里程总长度位居中国第六位、中西部第一位。其中,1、6号线为地铁系统,共98公里;2、3号线为单轨系统(跨座式单轨),共115公里。重庆轨道交通最高日客运量达261.82万乘次。 已开通: 1号线、2号线、3号线北延线、3号线、6号线支线(国博线)、6号线 从 2017年-2022年,苏州总规划32条线共1142公里,计划建设12号线、13号线、14号线、15号线、16号线、 未开通: 6号线(光明线)、8号线(盐田线、10号线(宝安线)、12号线(坪山线)、宝盐线、东部快线、平湖线、石岩线 到2020年,预计运营里程近500公里;总体规划共18条线路。按照规划,至2050年,重庆市轨道交通将建成18条轨道交通线路,形成“十七线一环”线网布局,构成轨道交通“环+放射”网络结构线网,总里程长度约820公里,其中主城线路约780公里,主城轨道线网密度将达到0.69公里/平方公里,轨道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为45%,占公交出行比例为60%。 未开通: 2号线延伸线

哈尔滨 哈尔滨地铁(Harbin Metro)是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中国首个高寒地铁系统。 一期工程后,地铁的输送能力将达到每小时1.49万人次,全日客运量可达到21.2万人次,这将使全市的地面公交日客运量减少4200车次。 已开通: 1号线 哈尔滨总体规划为“九线一环”,总里程340公里,计划用二十年的时间建成。 未开通: 2号线、 3号线、4号线、4号线支线、 5号线支线、5号线、6号线 、7号线 合肥 合肥轨道交通(Hefei Metro)[1] 是服务于合肥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首条线路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于2016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合肥是安徽省第1个,长三角第7个开通地铁的城市。 截至2016年12月26日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通车,合肥地铁轨道交通1条线路,23座车站,线路总长24.58公里。合肥轨道交通3号线将于2020年开通运营、合肥轨道交通4号线将于、合肥轨道交通5号线约于2021年开通运营。 已开通: 1号线 第一阶段:2012年~2017年,建设1号线、2号线,形成“十”字形的基本骨架。 第二阶段:2017年~2020年,建设3号线、4号线5号线,与1号线、2号线共同形成以主城区为中心向外围组团放射的基本骨架网络,基本覆盖了中心城区的主要客流走廊。第三阶段:2018年~2025年,在骨架网络基础上,建设6号线、7号线、8号线、9号线、S1号线,二号线东延,三号线南延,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形成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第四阶段:2025年后,建设10号线15号线扩展延伸线,实现线网规划的远景目标。 未开通: 2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6号线、7号线、8号线、9号线、10号线、1号线、12号线 长春 长春轨道交通(Changchun Railway Traffic)是服务于位于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东北亚十字经济走廊核心的中国副省级城市、吉林省省会长春市及周边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长春是中国第一个有地铁规划的城市(193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五个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2002年)。 长春轨道交通的首条线路——长春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于2002年开通运营,这是新中国大陆的第一条轻轨线路。截至2016年,长春已运营线路四条共60.28公里,分别为轨道交通3号线、4号线和有轨电车54路、55路。2016年9月30日,长春轨道交通1号线试车成功。2017年6月30日,长春轨道交通第三条线路——长春轨道交通1号线将正式载客通车运营。2017年,长春轨道交通2号线、8号线 (长春北湖快轨)将相继建成通车。 已开通: 3号线、4号线 长春轨道交通已完成规划22条线路,总长共约673.26公里,其中8条地铁线(1、2、5、6、7、9、10号线,空港线)、3条轻轨线(3、4号线,双阳线)、1条快轨线(8号线即北湖快轨)和10条有轨电车(54、55路,1、2、3、4号线,西环线,高新线,九台空港有轨电车1号线、2号线);仍在规划中有地铁三条(11号线、12号线)、有轨电车数条。 至2023年,长春市轨道交通线网由12条线组成,线网总长度341.62km。 未开通: 1号线、2号线、5号线、6号线、7号线、长春轨道交通机场线、双阳线 宁波 宁波轨道交通是中国浙江省宁波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是宁波市首条轨道交通线路,一期工程于2014年5月30日开通试运营,宁波由此中国内地第21个开通轨道交通线路的城市。 截至2016年6月30日,宁波轨道交通共有2条轨道交通线路(1号线、2号线一期),运营里程为74.5公里,运营51座车站。宁波地铁使用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设计的B型地铁列车,牵引系统由株洲西门子牵引设备有限公司生产。部分列车由宁波市鄞州区的南车宁波产业基地生产。列车使用直流1500伏架空接触网供电。全车定员1460人,最大载客量2062人,最高运行速度每小时80公里。 已开通: 1号线、2号线 。宁波轨道交通8号线是根据《宁波市2030城市发展战略》,新修编的线网规划将在2020年规划的1至7号线基础上,远期增加8号线。 未开通: 3号线、4号线、5号线、5号线支线、6号线、 6号线支线、L2线、L3线、L1线、R1线、R3线、R4线、R2线 无锡 无锡地铁又称无锡轨道交通,是江苏省无锡市的轨道交通系统,由无锡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和运营。无锡成为自深圳、苏州、宁波后第4个独立拥有地铁的非省会省辖市。 至2015年,我市将首先建成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总长度56.11公里,形成东西向和南北向的“十“字形轨道交通网络骨架,两条线均采用B型车,车辆和机电设备综合国产化率为70%以上。无锡地铁1号线南延线工程总体呈南北走向,北起1号线终点长广溪站,南至南方泉站,线路全长5.2km,设站3座,全部为地下线。为东西向交通骨干线,西起梅园开原寺,东至安镇,线路全长26.43km,其中高架线6.575km,地下线20.168km( 含U 形槽)。 已开通: 1号线、2号线 于2014年4月29日投入运营。现运营的有:长沙地铁1号线、2号线、磁浮快线、城铁长株潭线。其中长沙地铁2号线在江中洲岛(橘子洲)上设地铁站系国内首开先河,是长沙市地铁网络的东西向骨干线路。长沙磁浮快线是中国首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铁路,连接长沙南站和长沙黄花机场,全程高架敷设,线路全长18.55公里,设车站3座,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00公里。 已开通: 1号线、2号线 至2050年,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网络将以主城区为核心,由“三主两辅”5条线构成放射+环形线网,其中1、2、3号线为骨架线路,三线呈放射状,4、5号线为辅助线路。规划线网总长157.77公里,设车站111座。 未开通: 3号线、4号线、5号线、CR国铁线 长沙 长沙轨道交通,是服务于湖南省长沙市的轨道交通系统,目前已运营长沙地铁1号线、长沙地铁2号线、长沙磁浮快线、长株潭城际铁路 依据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长沙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地铁)由12条线路组成,总长约456公里,设车站333座,其中换乘站45座,中心城区线网密度0.6公里/平方公里。到2030年,长沙的轨道交通线网将包含12条地铁线路(含2条支线),形成“米”字型构架、双十字拓展的总体布局,呈中心轴带放射形态。 未开通: 3号线、4号线、5号线 郑州 郑州地铁是中国河南省郑州市及郑州大都市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2013年12月28日郑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通车运营,这标志着郑州成为中原第1个、中部第2个、中国大陆第17个开通地铁的 城市。 截至2017年1月12日,郑州地铁有3条运营线路(1号线、2号线、9号线),运营里程95.41公里,运营车站61座(换乘车站分别计数)。近期内计划有3条延伸线路,12条新建线路。2016年11月22日的73.92万人次为郑州地铁单日最高客运量。 已开通: 1号线、2号线、城郊线 2016年3月8日,郑州市城乡规划局公示了《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2015—2050)方案》。规划显示,到2050年,郑州市将有轨道交通线路21条,包括中心城区8条(1号线-8号线)、外围组团5条(9号线-13号线)、市域快线8条(14号线-21号线),总里程达945.2公里,车站503座。 未开通: 3号线、4号线、5号线、6号线 根据《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2年修编)》的规划方案,线网规划有9条线路,总长度338.12km,设车站215座,其中换乘站26座。 未开通: 2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6号线、7号线 福州 福州地铁(FUZHOU 2017年1月6日,福州地铁1号线(一期)全线开METRO)是服务于福州市的通试运营,福州迈入地铁时代。1号线二期、西起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洋站东至洋里站的2号线、从会展中心至长乐机场的6号线均在建设中。 已开通: 1号线 南昌 南昌轨道交通(Nanchang Rail Transit,NCRT)是江西南昌的轨道交通系统,连接南昌的昌东、昌西、昌北、昌南和南昌周遍四个卫星城的主要轨道交通干线。 南昌轨道交通项目规划工作于1999年启动,先后历经政策的多次波折和修改调整,目前南昌地铁公司已远景规划建设5条线路,2015年12月,南昌地铁1号线正式通车试运营。2016年,南昌地铁1号线累计运送乘客约8000万人次,日均运送乘客近21.79万人次。 已开通: 1号线 南宁地铁1号线28日全线通车整体情况良好,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列车运行的各项指标良好,运行图正点率100%,运行图兑现率100%,通车当日总客运量约19.9万人次。 已开通: 1号线 南昌地铁远期总体规划(至2050年)共计15条线,总长约667km。其中市区线10条,合计约449km,市域线5条,共计218km;车站总数约279站(不含市郊线),换成车站55站。 未开通: 2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 根据《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南宁市轨道交通规划线网由9条线(包括机场线)路组成,总长约252公里,设车站160座,其中换乘车站23座。规划2020年,南宁市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量比例达到62%,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的比例达到30%。 未开通: 2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6号线、7号线、8号线 南宁 南宁轨道交通(NANNING RAIL TRANSIT,NNRT )又称南宁地铁,是服务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全国第一个开通地铁的自治区;采用普通话、英语双语语音播报,车站工作人员提供粤语(南宁白话)、壮语服务。2010年07月02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9年-2015年)》,批准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形成“十”字形基本骨架线网。

东莞 2009年7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批复《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9-2015年)》,同意建设R2线(现2号线)一、二期(石龙——虎门段)工程。 2号线首期工程(东莞火车站—虎门火车站)纵向贯穿东莞西北、西南两大片区,线路总长37.8公里,共设车站15座(其中地下站14座,高架站1座)、车辆段1座、线网控制中心1座、主变电所2座,总投资约195亿元。线路设计最高时速120公里/小时,单程运行42分钟,车辆采用6节编组,开通初期行车间隔6-10分钟。 已开通: 2号线 东莞市轨道建设规划中一共规划了7条轨道线路途经32个镇区,城市轨道1号线、2号线、3号线的线位方案,优化调整4号线线位,增加4号线支线,衔接深圳城市轨道4号线,远期预留增加5号线、6号线、7号线。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长307.8公里,共设置车站84座,其中城市轨道间换乘枢纽车站8座,途经32个镇区。 未开通: 1号线、R4线、R3线 《佛山市“十三五”交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至“十三五”期末建设运营6条轨道149.5公里:1号线一期、二期;2号线一期;3号线;广州7号线西延线;南海新交通1号线(T1)、中运量T18线(高明中运量试验线)。启动1号线三期、2号线二期、4号线一期、6号线一期(包括5号线大沥-滘口段)、9号线一期、11号线及13号线一期的建设工作。 未开通: 2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6号线、7号线、8号线 佛山 佛山地铁是中国广东省佛山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佛山地铁一号线(广佛线)于2010年10月31日开通,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通入地级市的地铁线路。2004年,佛山市编制城市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2+5”组团城市的战略构 2002年10月11日启动 想。了佛山地铁1号线(广佛地铁)试验段建设。 目前,广州地铁已开通运营线路总长260多公里,总里程全国第三,日均客运量达624万人次,承担了广州全市约40%的公共客流运送任务,客流强度居国内首位。正是云计算技术的引入,基于云计算的地铁信息化的成功运作,为广州地铁搭建了敏捷、高效的IT体系,实现了安全、快速的响应,也因此支撑广州地铁成为业界标杆。 已开通: 广佛地铁 青岛 青岛地铁[1] 是中国山东省青岛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也可称作“青岛轨道交通”。1987年开始筹建,1989年形成「二线一环」线网规划,1994年 扩充为「四线一环」,1998年对「四线一环」线网进行了深化和完善。 截至2016年12月20日,青岛地铁共运营1条线路,即青岛地铁3号线。2015年12月16日3号线北段开通试运营[2] ,青岛正式进入“地铁时代”。2016年12月16日3号线全线开通试运营,运营总里程达到24.8公里。 已开通: 3号线 2015版青岛地铁规划共计18条地铁线路,总长约810公里,覆盖青岛市的全部6个市辖区,以及即墨、胶州、平度3个县级市,远期预留了通往山东省其他县级市的接口。 未开通: L3线、L1线、L4线、L2线、M1线、M2线、M4线、M6线、 M8线、M7线、M5线 香港 香港地铁(英文:Mass Transit Railway,MTR)曾经是香港两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之一,原称地下铁路(Mass Transit Railway),由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前地铁有限公司,MTR Corporation Limited)营运。地铁自1979年起为乘客提供市区列车服务。 截至2016年底,整个综合铁路系统全长264公里,由观塘线、荃湾线、港岛线、南港岛线、东涌线、将军澳线、东铁线、西铁线、马鞍山线、迪士尼线、机场快线及轻铁各线共154个车站组成。三线地铁总长度43.2公里,运营时间达19小时,日均客 运量230万人次左右,全年超过8亿人次,香港地铁可以说是世界上效率最高,也是最繁忙的地下交通线香港地铁遵循“服务 至上、互敬互重、准时按值”的三大信念,锐意进取,潜心经营,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盈利地铁。去年全年香港地铁营业收入达76.86亿港元,票务收入占74%,其它商务运营收入占20%以上,盈利约42亿港元。 已开通: 迪士尼线、东涌线、东铁线、港岛线、观塘线、机场快线、将军澳支线、将军澳线、马鞍山线、南港岛线 、轻铁505线、轻铁610线、轻铁507线、轻铁614线、轻铁705线、轻铁614P线、轻铁615线、轻铁615P线、轻铁751P线、轻铁761P线、轻铁706线、西铁线、荃湾线 未开通: 昂平线、北港岛线、北环线、城际快线、登山线、 电车线、港岛西线、高峰线、观塘线延线、货运线、捷运线、乐园线、山顶线、西港岛线、新路线、鸭脷洲线 台北 台北捷运的兴建,始自1986年3月27日由行政院通过经建会审议的“台北都会区捷运系统计划”,1988年2月24日开始动工。首条营运路线文山线(时称木栅线)于1996年3月28日通车。 经过多年发展与整并,系统路网有1号文湖线、2号淡水信义线、3号松山新店线、4号中和新芦线、以及5号板南线,服务范围涵盖台北市及新北市,现今已经成为台北都会区的交通骨干。其路线长度136.6公里,营运长度131.2公里,营运车站共121站,每日平均旅客量约202余万人次。 已开通: 板南线(区间)、板南线、淡水信义线、松山新店线、文湖线、小碧潭支线、新北投支线、中和新芦线(回龙—南势角)、 中和新芦线(芦洲—南势角) 初期将形成十字型路网的红线与橘线,目前已开通,红线为南冈山-小港方式行驶,橘线则为西子湾-大寮方式行驶,两线于美丽岛站交汇转乘。 已开通: 红线、橘线 包括规划中的万大线第二阶段、南北线、环状线北环段及南环段、三莺线、安坑线、社子线、民生汐止线、深坑线等,皆预定采用中运量系统或独立路权的轻轨系统。 未开通: 安坑线、淡海线蓝海线、淡海线绿山线、环状线、民生汐止线、南北线、三莺线、社子线南北线、社子线东西线、深坑线、万大线、信义线 高雄 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简称高雄捷运)是台湾第二个营运的大众捷运系统,以高雄市为中心,同时向高雄县等县市提供服务。本系统于1980年代开始规划,初期路网(红线 与橘线)规划为高运量系统,1998年行政院决定以BOT模式办理,隔年经甄选由高雄捷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兴建初期路网,并于2008年通车、开始营运。 依建造形式,可分为高架、地下、平面等三种型式。高架段约占整个捷运路线之24%,地下段则占75%,平面段约占1%。 未开通: 凤山线、佛光山线、红线冈山路竹线、红线东港线、 红线林园线、环状轻轨、黄线、跨港缆车线、 绿线、台铁捷运、燕巢线、右昌线、棕线、橘线屏东线、橘线大寮线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de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