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格书

更新时间:2023-11-05 05: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CDP

油 气 储 运 项 目 设 计 规 定

CDP-S-GU-EL-019-2009/B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格书

2009-11-26发布 2009-11-30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 发布

前 言

为了加强设备、材料的采购过程管理,统一油气储运项目设备材料技术规格书的编制格式、主要订货技术要求和技术评分标准,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标准化 模块化 信息化”设计工作的要求,特编制本技术规格书。

本文件适用于油气储运工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采购。 本文件包括技术条件、数据单和技术评分表三部分内容:

——技术条件部分为各工程项目通用并统一的技术要求;未经发布单位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对该部分进行修改;

——数据单是为了统一各工程项目实际使用,在工程项目使用中填入用于订货的参数;工程项目中的数据单应按照建设项目管理程序,经审批后用于订货;

——技术评分表是为了统一招标投标过程中通用技术组评分标准,在工程项目使用中,可根据工程项目特点进行调整、修改,修改后用于工程项目的技术评分表应按照建设项目管理程序,经审批后方可使用。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彭艮鹏 王新坤 付 伟 本文件评审专家组:孙宗源 高秀春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电力室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联系人:杜庆山 联系电话:0316-2075521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如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石油咨询中心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甲311号院中国石油管道大厦9层 邮政编码100053 联 系 人:陈怡静 联系电话:010-69217707

电子邮箱chenyijing@cppe.com.cn。

I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 文件编号:CDP-S-GU-EL-019-2009/B CDP 第1页 共21页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条件

目 录

第一部分 基本要求 .................................................................................................................................. 3 1范围 ......................................................................................................................................................... 3 2 名词定义 ................................................................................................................................................ 3 3项目总体要求 ......................................................................................................................................... 3 第二部分 通用技术要求 ............................................................................................................................ 5 1采用规范、标准及法规 ......................................................................................................................... 5 2供货范围及界面 ..................................................................................................................................... 5 3设计与制造 ............................................................................................................................................. 6 4材料 ....................................................................................................................................................... 15 5检验与测试 ........................................................................................................................................... 16 6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 ....................................................................................................................... 17 7铭牌 ....................................................................................................................................................... 17 8涂层、包装和运输 ............................................................................................................................... 18 9提交文件 ............................................................................................................................................... 18 10技术服务 ............................................................................................................................................. 20 11验收 ..................................................................................................................................................... 21 12保证和担保 ......................................................................................................................................... 21

2

CDP-S-GU-EL-019-2009/B

第一部分 基本要求

1 范围

本技术规格书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设计、材料、结构、性能、安装、试验和采办提出了最低要求.。本技术规格书适用于油气储运工程。本文件并不能免除供货商应对所提供的设备及其辅助系统配置齐全、性能要求合理、可适用性和可靠性负责。 2 名词定义

本技术规格书用到的名词定义如下: 业主:项目投资人或其委托的管理方;

设计:承担项目工程设计任务的设计公司或组织;

供货商:是指按照本技术规格书的要求为业主设计、制造、提供成套设备/材料的公司或厂家; 分包商:负责设计和制造分包合同所规定的设备/材料公司或厂家;

技术规格书:业主和设计提供的完整的技术规定,包括技术要求、数据单、技术评分表; 技术条件:各工程项目通用并统一的技术要求;

数据单:是指根据各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填入的用于订货的参数; 技术评分表:技术评分表是招标投标过程中通用的技术组评分标准;

质保期:是指供货商承诺的对所供产品因质量问题而出现故障时提供免费维修及保养的时间段; 3 项目总体要求 3.1 供货商资质要求 3.1.1 供货商证书要求

供货商所提供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是制造厂的标准的、技术先进的成熟产品,符合相关国标或行(部)标规定,有合格证。

供货商及分包商应具有国家认证机构颁发的有效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3.1.2 供货商业绩和经验要求

供货商所提供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有类似规格产品在本规格书中所提供的环境条件下成功运行三年以上的经历。

供货商必须提供产品的应用历史和该产品近三年内类似工程的业绩,包括用户名称和地点,联系电话,供货年份等信息资料。

供货商应能对现场进行技术服务。投标书中应说明投标者的维修能力和方式。 3.2 强制技术条款

供货商所提供的产品应是制造厂的标准产品,并且最少有类似规格产品在本规格书中所提供的环境条件下成功运行三年以上的经历。供货商在投标时应同时提供产品样品及产品说明书,若供货产品如与样品不一致,业主保留退货的权利。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必须满足技术规格书要求。

3

CDP-S-GU-EL-019-2009/B

制造商应具有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 3.3 投标承诺 3.3.1 供货商职责

供货商应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材料采购、工件的制造、零部件的组装、图纸、资料的提供以及检验和在不同场所进行的试验负有完全责任。

供货商应对提供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质量、可靠性、使用寿命、技术服务、相关责任等作出承诺。

由业主方签发的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和制造变更的提议或建议,并不能免除供货商认可本技术规格书的所有要求或履行承诺时的任何责任。 3.3.2 提供资料

供货商应提交下列证书的复印件: 1)制造和销售及其配套产品的营业执照 2)检验报告和合格证 3)ISO9001认证书 3.3.3 质量承诺

供货商应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制造、供货、检查和试运负有全部责任,保证所提供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满足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和规范以及规格书的要求。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所选用的材料和零件应该是全新的、高质量的,不存在任何影响到性能的缺陷。

业主使用时发生性能不合格,误差超过范围等质量问题和运输中出现问题,供货商要赔偿由此带来的所有损失和费用。要求供货商对上述情况做出保证。

在业主选用设备适当和遵守保管及使用规程的条件下,在质保期内因供货商设计、制造质量而发生损坏和不能正常工作时,供货商应该免费为业主更换或者修理设备零件,如因此而造成业主人身和财产损失的,供货商应对其予以赔偿。

供货商应从系统长周期运行的角度来统筹设计、选择、制造、供应设备,以及提供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应利用目前最适当的技术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对现场安装、维修、检查,供货商应有一定的技术支持能力。 3.3.4 进度承诺

供货商应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供货进度与相关责任进行承诺。该承诺被认为是合同需执行的内容。 3.3.5 报价

供货商应根据本规格书要求提供报价清单,报价清单应注明规格型号、生产厂商和原产地,并提供在指定地点现场交货单价和总价。

供货商应提供安装材料、专用工具和技术文件的清单及报价。

4

CDP-S-GE-EL-019-2009/B

供货商应提供技术服务(测试验收、工厂检验、技术文件)的清单和报价。 3.3.6 其他

供货商对本规格书必须逐条做出明确答复,应逐条回答“满足”或“不满足”,并给出所提供产品的详细技术数据,对诸如“已知”、“理解”、“注意”、“同意”等不明确、不具体的答复视为不满足。对有技术指标要求的,应写出具体技术数据、指标和做出详细说明,不得仅以“满足什么的标准” 或“满足”为答复。如有异于本规格书要求的,应论述其理由。 3.4 对供货商应答的验证手段和欺诈处理

在开标以后的所有时间内,业主保留对供货商提供的投标资质、认证等证明文件进行验证的权力,如发现与事实不符,可立即废除该标书;对于已经授予中标函的,招标方有权取消授标函,并将视对工程的影响保留索赔的权利;对于已经签定合同的,招标方将保留索赔的权利。

第二部分 主要通用技术要求

1 采用规范、标准及法规

1.1本技术规格书中没有给出的资料将在数据表中列出,从总体上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定义。

1.2 所列的标准和规范均为最新有效版本,包括修订本和特殊部分。

1.3 供货商应该满足或超过下列最新版本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当出现几个标准和规范阐述同一内容情况时,请遵循最严格的描述。若有本技术规格书和其他技术文件相矛盾的阐述,请向业主和设计部门咨询。

IEC 60255 IEC 60068 GB/T 50062 GB/T 14285 GB/T 2423 GB/T 2887 GB 4208 GB/T 14598.13 GB/T 7261 GB 50171 GB/T 6593 GB/T 13729 GB/T 13730 GB/T 14537

电气继电器 基本环境实验程序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技术规范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范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电气继电器第2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1MHz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继电器及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程 电子测量仪器质量检测规则?? 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

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

5

CDP-S-GU-EL-019-2009/B

GB/T 15145 GB/T 17626 DL/T 5136 DL/T 478 DL/T 526 DL/T 621 DL/T 630 DL/T 634 DL/T 667 DL/T 5103 DL 476-92 DL/T 769-2001 DL 5002-2005 -DL 5003-2005

2 供货范围及界面 2.1供货范围

供货范围包括变配电装置微机监控保护,测控单元及自动化系统,同时提供与智能电能表、直流屏、UPS电源、消防报警等装置RS232或RS485的通信接口。通讯协议应满足要求,一般采用Modbus-RTU.

供货商应提供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相应的参数、调试工具及整定软件。 3 设计与制造 3.1 系统结构

35kV及以上变电所按无人值守设计,其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为分层分布式结构,由间隔级(测量、控制和保护单元)和站控级(主管理机系统)两层构成。除完成各自相应的功能外,上下两级通过光纤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信号传输,整个系统通过主管理机的通讯接口与压气站通讯总线网络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交换,最终实现管道自动化系统的控制中心对变配电系统的遥测、遥控、遥调和遥信等远动功能。

本系统运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通讯技术,将相互关联的各控制级连成一体,完成变配电装置的继电保护、监控、工艺联锁、事故过程记录与分析、数据存储与处理、信息共享等全部功能,具有开放的软件平台和体系结构,可任意和第三方智能化设备及上级调度管理网对接。在监控后台机故障或退出运行的情况下,以及通信网络出现故障时,间隔级各单元功能不受影响;在某一单元出现故障时,其它单元不受影响。

该系统不需设独立接地网。

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静态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技术条件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 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

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范 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

6

CDP-S-GE-EL-019-2009/B

3.1.1 间隔级

本级针对变电所的配电装置,根据各回路的用途,一对一地将保护、测量、控制、通信等功能集成于相应的单元中,完成对电源进线、变压器、电容器、电动机和馈出线的保护和测量、控制,并融合故障录波、谐波分析、数据记录和分析等监控功能。所有单元通过以太网借口连接,可以直接进行数据交换。具体配置要求详见数据表。

各测量、控制和保护单元可以单独组屏,也可以分散安装于配电装置上,是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部分。 3.1.2 站控级

本级由变电所主管理机和监控后台机组成。主管理机为通信管理枢纽,实现数据采集存储和处理,完成数据信息的管理及上传下达任务。根据“直采直送”的原则,SCADA站控系统直接与其进行数据通讯,完成遥测、遥控、遥调、遥信等所有远动功能;若地方电力部门有要求,主管理机还需与地方电网进行调度通讯。监控后台机通过主管理机与间隔级进行数据通讯,对变配电装置的运行进行监控管理。 3.2 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供货商的产品技术性能如与下述要求不同或有偏差,则必需得到业主/设计方的书面确认;在得到书面确认批准后,方可进行这些确认的偏差工作。 3.2.1 电源条件

a. 额定交流电压:220V/380V±10%; b. 额定直流电压220V±10%; c. 额定频率:50Hz±5%; d. 直流电源波纹系数不大于5%。 3.2.2 性能指标

a. 测量、控制、保护单元

各单元为多个CPU分布结构,其主处理模块的CPU字长应在32位以上,其余I/O模块、通信模块都具有各自的CPU及内存,其SOE分辨率1ms。

a) 主要技术参数:

电源电压:110V/220V DC(AC); 触点容量:长期接通220V DC/5A; 模拟量输入:100V/50Hz;

数字量输入:+24V,隔离电压2000V; 测量精度:

·电流测量精度:0.1~6A 0.5%,6A~100A 0.5%,其它为1.0%; ·功率测量精度:1.0%;

串行光纤接口波特率:4800~19200bd。

7

CDP-S-GE-EL-019-2009/B

·事故信号:继电保护装置动作,断路器变位。 c) 显示画面

需显示的内容如下,其图例符号应按照《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常用图形和文字符号》(00DX001)绘制,所有画面可用鼠标进行图形漫游。

·接线图:断路器、隔离开关位置和实时电量信息,系统接线图,控制原理图,所用电交流系统电路图,直流系统电路图,保护配置图。

·工况图:包括日常数据,电能显示,选点召唤等画面。 ·棒图:电流棒图,负荷棒图等实时刷新显示图。

·曲线画面:故障数据追忆曲线,电压曲线,主变温度曲线,负荷曲线等。 ·一览表:包括事故信号、故障信号、操作信号、保护整定值等一览表。 ·系统自检信息:可查询远动及通讯数据流情况。 ·所有画面可用鼠标进行图形漫游。 d) 操作指南及专家求助系统

每个操作画面均有操作指南(HELP)用于弹出帮助窗口,详细说明本画面各项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供操作人员处理时参考。

e ) 操作票自动生成及“五防”闭锁专家系统

本系统可根据所指定的操作对象,自动形成操作闭锁条件,生成相应操作票,监视每一个操作过程,如不符合“五防”闭锁措施立刻报警,并提示正确的操作顺序与对象。

f) 远动功能

通过远动智能通讯卡自动完成与PAS及地方电网调度中心的信息交换。 g) 历史数据存储

系统设置历史数据库,保留全部监测量,如控制操作记录、设备运行状态记录、保护动作记录、事故记录、系统异常记录、系统正常巡检记录、系统设置记录、通信故障记录、远动设备及通道异常记录、远动设备的投入和退出记录,各历史数据均能在线查询、显示。

h) 特权口令

允许对系统电量参数进行设置和修改,以适应变电所多种运行方式,并根据重要性进行特权口令校核、变比修改、电能表定值设定、保护整定值修改等。

i) 报表打印

·成组或选择打印现场工况,对事故、故障及操作控制项目进行自动打印; ·负荷曲线、温度曲线、趋势曲线的打印; ·历史数据选择打印;

·运行日志,包括日报表、月报表打印; ·操作票打印; ·各种随机选择打印;

13

CDP-S-GU-EL-019-2009/B

·屏幕拷贝打印。 j) 小电流接地系统

自动找出110kV/10kV单相接地故障线路,并由微机或值班人员进行处理。 k) 故障诊断和故障录波

当发生故障时,能迅速诊断出故障回路,发出报警,并且指出故障线路、断路器跳闸顺序,以及显示故障前后各回路电流、电压的波形变化。 3.4 组 屏 3.4.1 组屏方式

变电所的备用电源自投和主管理机系统安装于1面屏内,监控终端安装于屏内。该屏安装于变电站二次设备室内。 3.4.2 基本结构要求

a. 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b. 应能防尘、防潮、防止小动物进入;

c. 测量、保护、控制单元和模块应标准化,以便操作和维护; d. 屏前后应有门,屏前玻璃门开关门时,不应误动; e. 屏体和其它设备应能承受规定的震动并不误动;

f. 屏底有安装孔,屏上所有设备应嵌入或半嵌入安装,并从其后部接线; g. 每面屏必须有接地端子;

h. 屏上设备和端子的排列应保证每一单元或系统的独立性,当对某一安装单元进行维护时,其他单元及系统应正常运行。

i. 端子排和接线:

·端子排应装于屏后两侧,若不同设备装于同一屏上,端子排应分别排列以便检验与维修; ·端子排应有500V的额定值,耐受2000V工频电压试验1分钟; ·要求提供一定数量的备用端子,每排至少10%; ·端子排的基础应是高质量非易燃绝缘材料; ·端子前应有足够空间;

·每端子可容纳4mm2连接线,跳合闸回路电源正负端不应相邻; ·每套保护的直流电源出线采用直流断路器。 3.5 其它技术要求

3.5.1 测量、控制、保护单元分散安装于配电装置上或组屏就地安装于变配电装置室内,除必要的光纤电缆连接外,尽量减少其它电缆连接。 3.5.2 相同型号的模块应有互换性。

3.5.3 可以在各安装单元上简单可靠地设定保护整定值。 3.5.4 安装单元上设置就地/远方操作的选择开关。

14

CDP-S-GE-EL-019-2009/B

3.5.5 单元直流电源的工作特性:

·直流供电电压在80~110%范围内变化时,系统能正常工作; ·直流电源的波纹系数小于5%时,系统能正常工作; ·当分/合直流电源时,系统不能误动作; ·直流回路断线或接地时,系统不能误动作; ·变电所直流电源中断后再恢复时,系统不能误动。 3.5.6 跳闸指示

保护单元动作跳闸或自动装置动作后,信号指示应自保持,直到手动复归或遥控复归。 3.5.7 连续监视和自检功能

·系统应连续监视设备主回路,不正常时应报警; ·各单元具有自检功能,结果可以保存在监控后台机内;

·单元检验期间应闭锁跳闸回路,若此时发生故障应自动复归并执行保护功能。 3.5.8 各段母线PT应能进行闭锁切换。

3.5.9 微机遥控功能必须保证各回路的电气闭锁。 3.5.10 应满足动作于信号和跳闸两种状态。 3.5.11 应提供变配电装置所需要的报警信号。 3.5.12 应满足业主要求的其它报警信号:

如室温、防火、防盗、站用电失压、排风扇启动回路断线、10kV高压合闸回路断线等信号。 3.3.13 所有插接件均能带电插拔,且不会降低设备性能或缩短设备寿命。所有的插接件间、插接件与现场电气接点之间需进行完全的电气隔离,避免相互干扰,保证每个单元故障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3.3.14 数据库特征

数据库的结构应适应分散分布控制方式的要求, 并保证数据规模的不断扩充及应用程序的修改。

允许不同程序对数据库内的同一数据集进行并发访问,保证在并发方式下数据库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对任一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修改时,数据库管理系统应对系统所有链接数据同时进行修改,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计算机系统故障消失后,数据库能恢复到故障前的状态。

可以用同一数据库定义,生成多种数据集,如培训用、研究用、计算用等。 事故总信号与开关变位信号时差800ms以内。 4 材料 4.1 基本要求

所有材料的性能应适合于本项目的工程技术和操作要求,适合于运行、运输和安装地点的条件。

15

CDP-S-GU-EL-019-2009/B

最大限度地采用系列化、标准化和市场商品化的材料。 4.2 对由第三方提供的材料的要求

由第三方提供的器材,其安装和使用应与供货商对同类型器材的说明相一致。 4.3 材料的一致性要求

同一供货合同中的设备和材料应具有相同的类型和功能结构。 5 检验和测试 5.1 质量标准

供货商在投标文件中应包括: ·质量证书、即 ISO9001认证 ·质保体系、检查和试验的计划 ·用户清单 5.2 产品试验 5.2.1 试验分类

·型式试验 ·验收试验 ·特殊试验 5.2.1.1 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是要保证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产品同有关规范和设计的一致性。供货商应该对试验的全部性能负责。

·工频耐压试验:遵照IEC标准所规定的要求,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耐压试验。

·雷电冲击耐压试验:遵照IEC标准所规定的要求,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雷电冲击耐压试验。 ·耐冲击能力试验:按照IEC标准的规定进行耐受无线电噪声和冲击能力的试验。 ·过负荷能力试验:为了保证达到IEC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过载能力试验。 ·振动和撞击试验:为了达到IEC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振动和撞击试验。 ·伏安特性试验:包括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瞬态作用下的性能要求。

·对模拟电力系统的动作试验 :该试验包括对模拟电力系统的静态和动态的动作试验。 ·连续通电试验:综合自动化系统和测控保护单元完成调试后,出厂前进行不少于72h的连续通电试验。各项参数和性能符合有关规定。连续通电试验期间系统只允许起动二次。

·耐湿热试验:装置能承受GB/T7261第21章规定的湿热试验。最高试验温度+40℃,最大湿度95%,试验时间为2天,每个周期历时24h的交变湿热试验。在试验结束前2h内,根据有关要求测得的绝缘电阻不小于1.5MΩ,介值强度不低于75%的电压幅值(按规定的介质强度试验)。

·动态模拟试验:在系统各种的条件下,对保护系统进行。 5.2.1.2 验收试验

出厂试验是通过检查资料,执行有限但重要的检查和试验,以核实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与设计

16

CDP-S-GE-EL-019-2009/B

和业主的要求是否一致,同时探测检验材料与结构有无问题。 5.2.1.3 特殊试验

特殊试验是不同于型式试验和验收试验的检查和试验,业主随时有权要求检查和试验。 5.2.1.4现场试验

在设备运到现场并已安装完毕之后进行。现场试验应在业主的现场进行,供货商代表与业主代表共同参加。通过初步的检查和试验,确认在包装和运输期间没有损坏,在现场试验期间所得的试验结果应该与出厂试验所得到的结果相似。现场试验报告由双方签字后方可有效。

试验项目原则上与其它试验相同,还需要补充以下内容: ·连接可靠性的进一步确认; ·所采用的电流/电压试验; ·本侧和远端的联络试验; ·动作顺序的联动试验。 5.3 检查

5.3.1 在制造期间和完成后,全部的设备及材料应接受业主/设计检查人员的检查。

5.3.2 任何设备和材料如被业主/设计检查人员拒绝接受,供货商应予以替换,且不能提出价格上的要求。

5.3.3供货商应提交明确的试验复印件和试验相关的其他数据,只有在业主/设计批准试验证明后才能发货。

5.3.4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启运前14天通知业主/设计以便组织最终的检查。 6

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

6.1 总 则

供货商应依据可靠和实用的原则,分别提出2年质保期内和质量保证期后10年期间所需要或推荐的备品备件清单,并标明序号、名称、型号、规格和数量以及相应的分项报价。该内容将是投标文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备品备件应与安装的组件相同,配备包装便于长期保存。

供货商应提供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相应调试工具。 7

铭牌

铭牌及连接销须采用不锈钢,铭牌上至少应包括以下数据及信息: ·设备的型号和位号;

·额定电压、电流、频率、效率; ·重量及橇装总重; ·供货商的名称及标志; ·制造日期等。

需拆卸后装运的零部件应用字母标号,并在零部件上附上永久性不锈钢铭牌。

供货商应准备好零部件拆卸和再装配图纸,用字母标号标注上要拆卸的零部件所处位置,该图

17

数 据 单 ××××工程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项目号: 数据单编号: 设计阶段: 日 期: 第6页 共 6 页 版 变压器轻瓦斯告警 变压器超温信号告警 变压器液位超低信号告警

单相接地保护(小电流接地选线) 专用CT 有 无 注:应结合变频厂家的相关要求(由变频厂家提出),设置单独的保护模块。 2.7 6/0.4kV站变保护 两相式 三相式 速断保护 限时速断保护 定时限过流保护 过负荷告警

变压器重瓦斯跳闸 变压器轻瓦斯告警 突发压力释放跳闸 变压器超温信号告警 变压器液位超低信号告警

单相接地保护(小电流接地选线)2.8 电容器保护 过流保护 限时速断保护 过压保护

欠压保护(带PT断线闭锁) 不平衡电压保护 不平衡电流保护

电容器根据电压自投自 2.9 母线绝缘监视 110/35kV母线 6kV母线 2.10电压切换

110/35kV电压切换 6kV电压切换 2.11 PT断线告警 110/35kV电压 6kV电压

专用CT 有 无

技术评分表 ××××××(工程名称) 技术规格书编号: CDP-S-GU-EL–019-2009/B 项 目 号: 数据单编号: 招标编号: 第1 页 共3页 版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评分表 版 次 说 明 编 制 校 对 审 核 日 期

技术评分表

招标设备、材料名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招标编号: 序号 评 分 项 目 1.供货商应具有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 1 否决项 2.应具有与投标产品一致的省级以上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鉴定证书及检验报告 3.应符合DL/T769-2001要求 2 综合评价 20 1.技术规格书、数据单响应完备,资料齐全,技术条件逐条响应清晰、明了 1.系统结构是否满足技术规格书及系统图纸 2.与站控系统、地调的通信,以及对直流盘、低压系统、智能表等非本厂设备的通信是否能按技术规格书要求进行通信 3.监控终端配置及功能应满足招标文件技术要求. 故障诊断和故障录波,以及谐波分析功能应满足招标文件技术要求 3 产品参数 50 4.组屏、端子及防护等级应满足招标文件技术要求 5.保护及测量电流输入回路应各自独立 6.各级各元件保护配置响应招标文件的情况, 7.110KV、35kV、 10kV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功能设置应满足招标文件技术要求 4 配套及附件 20 \\ 1.对技术规格书中所要求提供的设计文件响应程度 5 其它 10 2.对技术规格书中试验的响应程度 3.设备制造厂的的业绩和综合实力 分值 否决项 否决项 否决项 投标商1得分 投标商2得分 投标商3得分 投标商4得分 投标商5得分 2

序号 评 分 项 目 4..供货商建议采用专用工具、备品、备件的配备 5..培训 评委 总分合计 分值 地点 投标商1得分 投标商2得分 投标商3得分 投标商4得分 投标商5得分 3

数 据 单 ××××××(工程名称) 技术规格书编号: CDP-S-GU-EL–019-2009/B 数据单编号: 项 目 号: 设计阶段: 第 1页 共6页 版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数据单 版 次

说 明 编 制 校 对 审 核 日 期 数 据 单 ××××工程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项目号: 数据单编号: 设计阶段: 日 期: 第 2 页 共 6 页 版 目 录

第一部分 工程概况 ..................................................................................................................................... 3 第二部分 现场条件 ..................................................................................................................................... 3 1 安装场所 ..................................................................................................................................................... 3 2安装环境条件 .............................................................................................................................................. 3 第三部分 数据表 ......................................................................................................................................... 3

数 据 单 ××××工程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项目号: 数据单编号: 设计阶段: 日 期: 第 3 页 共6页 版

第一部分 工程概况

××××××××××××××××

工程概况应针对技术规格书所属专业在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概述。

第二部分 现场条件

1 安装场所 室内 2安装环境条件

极端最高气温: ℃; 极端最低气温: ℃; 年平均气温: ℃; 设计湿度: %; 最大风速: m/s。

注:供货商应根据当地气象部门统计资料和所提供的有关资料进行系统设计及配置。

组成的机械零件和装置要能承受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应考虑在最低储运温度条件下的载重平衡。没有其它说明时,所采用的最低温度值是数据表确定的设计环境条件。需考虑以下加速度:

运输种类 公路运输 海运 铁路运输 注:g为重力加速度。

轴向加速度(g) 2.0 0.2 4.0 横向加速度(g) 1.2 0.7 0.4 垂直加速度(g) 1.2 2.2 0.4 第三部分 专用技术要求

针对特定工程与该技术规格书定制或修改相异的说明。

第四部分 数据表

数 据 单 ××××工程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项目号: 数据单编号: 设计阶段: 日 期: 第4页 共 6 页 版 1工程说明 合同号: 供货商: 应提供的项目 数量(套) 参考规范和文件 说明:工程35kV及以上变电所应预留监控后台机接口;

1变电站概况

1.1 变压器 台 电压等级 kV

两卷 三卷 有载调压 档位 档 无载调压 1.2、接线方式

a、110/35kV侧: 单母线 单母线分段 内桥接线 外桥接线 b、 6/(10)kV侧: 单母线 单母线分段 高压定速电机出线 回数 变压器出线 回数

变频变压器出线 回数 馈线 回数

母联分段 回数 进线 回数 1.3、运行方式

正常时,双电源同时运行,两台主变和站变均同时运行,母联开关断开。当一路供电源停电退出时,另一路电源带站内负荷用电;当一台主变压器有故障退出时,母联投入,另一台主变压器提供站内全部一、二级负荷用电。 其它 2保护配置

2.1 110kV进线保护 电流速断保护

三段定时限方向过电流保护

零序电压启动三段零序过电流保护 2.2、主变保护 a、主变差动

纵联差动保护(比率制动特性) 跳断路器 差动速断保护

CT断线闭锁比率差动保护并报警 b、高压侧后备

复合电压闭锁三段定时限过流保护

间隙零序过电流保护,零序电流闭锁零序过电压保护 零序过压保护

零序过流保护 过负荷告警 过载启动风冷 过载闭锁有载调压 c、变压器本体保护 本体重瓦斯跳闸

数 据 单 ××××工程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项目号: 数据单编号: 设计阶段: 日 期: 第 5 页 共6页 版 本体轻瓦斯信号 有载重瓦斯跳闸 有载轻瓦斯信号 变压器超温信号 压力释放跳闸信号 变压器液位超低信号 2.2 110/35kV母联保护

电流速断保护

三段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2.3 6(10)kV进线保护

a.一段定值二段时限过流保护

I时限跳__ 6(10)kV进线开关 Ⅱ时限跳__6(10)kV母联开关 b. 限时速断保护 2.4 6 (10)kV分段保护 a.备用电源自投

进线1工作,进线2备用 进线2工作,进线1备用

进线1,2工作,分段开关备投 检无压,无流

PT断线闭锁备自投并告警 线路PT断线告警 开关拒动告警 全所无压告警

人工手跳或遥跳闭锁备自投 b. 其它保护

一段定值二段时限过流保护 限时速断保护

2.5 6(10)kV定速电动机保护 两相式 三相式

差动速断保护 速断保护

不平衡负序保护 定时限过流保护 过热保护

启动时间过长和堵转保护 低电压保护

接地保护(小电流接地选线) 专用CT 有 无

注:标#的选项,适用于2000kW以下电动机;标*的选项,适用于2000kW及以上电动机。 2.6 变频变压器保护 差动保护 速断保护

定时限过流保护 过负荷告警

变压器重瓦斯跳闸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pa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