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将

更新时间:2024-02-18 23:57: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中国古代名将排行榜

中国古代名将排行榜91人(按朝代顺序)【转】

孙 武:吴国名将,成名经典:《孙子兵法》

伍子胥:吴国名将,经典之战:伐楚灭越,掘墓鞭尸

吴 起:魏(楚)国名将,经典之战:灭亡陈、蔡国

孙 膑:齐国名将,经典之战:围魏救赵

乐 毅:燕国名将,经典之战:围困即墨

廉 颇:赵国名将,座驾:四驱战车,兵器:戈,成名经典:伐齐讨魏 赵 奢 赵国名将, 座驾:四驱战车,兵器:戈,

李 牧:赵国名将,座驾:四驱战车,兵器:戈,经典之战:大破匈奴 白 起:秦国名将,座驾:四驱战车,兵器:戈,经典之战:长平之战 王 翦:大秦名将,座驾:四驱战车,兵器:昆吾剑,经典之战:横扫六合 蒙 恬:大秦名将,座驾:四驱战车,兵器:戈,成名经典:万里长城

章 邯:大秦名将,座驾:五花骢,兵器:龙雀大环刀,经典之战:定陶之战 项 羽:西楚霸王,座驾:踏雪乌骓马,兵器:天龙破城戟,经典之战:巨鹿之战

张 良:大汉军师,座驾:四驱战车,兵器:羽扇,经典之战:十面埋伏 韩 信:座驾:五明骥,兵器:鱼肠剑,经典之战:暗渡陈仓,井径之战,垓下之战

冒 顿:匈奴单于,座驾:大宛,兵器:圆月弯刀,经典之战:鸣钲指射,白登之围

周 勃:西汉名将,座驾:乌骓马,兵器:鬼头刀,经典之战:铲除诸吕 周亚夫:西汉名将,座驾:踢云乌骓,兵器:七星剑,经典之战:平定七国之乱

李 广:西汉名将,座驾:千里雪,兵器:梨花枪,飞将军,经典之战:马邑大捷

卫 青:西汉名将,座驾:菊花青,经典之战:攻占“河南地”,漠南大捷, 霍去病:西汉名将,座驾:踏雪无痕,兵器:梅花枪,经典之战:决战漠北

赵充国:西汉名将,座驾:银鬃马,兵器:雁翎刀,经典之战:平定西羌 刘 秀:东汉开国皇帝,座驾:白龙马,兵器:龙泉剑,成名之战:昆阳之战 马 援:东汉名将,“马革裹尸”创始人,座驾:大宛马,兵器:象鼻古月刀 班 超:东汉名将,,座驾:卷毛兽,兵器:冷血剑,成名经典:“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虞 翊:东汉名将,座驾:银鬃马,兵器:虎头枪,经典之战:添灶进兵 诸葛亮:蜀汉丞相,座驾:四轮车,兵器:鹅毛扇,经典之战:七擒孟获,六出祁山

曹 操:东汉丞相,座驾:绝影,兵器:倚天剑,经典之战:官渡之战

关 羽:汉寿亭侯,座驾:赤兔马,兵器:青龙刀,经典之战:斩颜良,水淹七军

周 瑜:江东大都督,座驾:汗血马,兵器:干将剑,经典之战:赤壁之战 吕 布:东汉诸侯,座驾:赤兔马,兵器:方天画戟,经典之战:徐州争夺战 司马懿:曹魏大都督,经典之战:祁山攻防战

陆 逊:江东大都督,经典之战:彝陵之战

姜 维:蜀国名将,座驾:紫电喷云兽,兵器:绿沉枪,经典之战:九伐中原 杜 预:西晋名将,经典之战:灭亡吴国

祖 逖:东晋名将,经典之战:祖逖北伐

谢 玄:东晋名将,兵器:三才剑,经典之战:淝水之战

韦孝宽:大隋名将,座驾:赤炭火龙驹,兵器:三停刀,经典之战:平定三叛 长孙晟:大隋名将,座驾:千里追风驹,兵器:五神飞钩枪,经典之战:大破突厥

高 颍:大隋名将,座驾:虎类豹,兵器:崩童户撒刀,经典之战:东征高丽 杨 素:大隋“铁帽子王”,座驾:拳毛骢,兵器:虬龙棍,经典之战:大破突厥

李 靖:大唐名将,座驾:浑红马,兵器:方天画戟,经典之战:大破突厥 秦叔宝:大唐名将,座驾:黄膘马,兵器:八宝驼龙枪,经典之战:取瓦岗 尉迟敬德:大唐名将,座驾:乌骓马,兵器:水磨竹节鞭,经典之战:玄武门 薛仁贵:大唐名将,座驾:白玉驹,兵器:方天画戟,经典之战:东征朝鲜

安禄山:胡人,座驾:黄瓜马,兵器:独脚铜人,经典之战:安史之乱

李光弼:大唐名将,座驾:青腚马,兵器:透甲枪,经典之战:平定安史之乱 郭子仪:大唐名将,座驾:九花虬,兵器:方天画戟,经典之战:平定安史之乱

李 朔:大唐名将,座驾:追风驹,兵器:九齿迎风镗,经典之战:雪夜入菜州

李 绩:大唐名将,座驾:狮子花,兵器:缠丝枪,经典之战:战平高丽

刘仁轨:大唐名将,座驾:青鬃马,兵器:豹环柄刀,经典之战:孤军镇百济 裴行俭:大唐名将,座驾:狮子骢,兵器:抽屉枪,经典之战:大破突厥 高仙芝:大唐名将,座驾:大宛马,兵器:锯齿飞镰刀,经典之战:大破吐蕃 朱温:后梁建立者,座驾:浑红马,兵器:三尖两刃八环刀,经典之战:破黄巢

李克用:五代十国名将,座驾:胭脂马,兵器:虎威戟,经典之战:破黄巢 李存孝:五代十国名将,座驾:火焰驹,兵器:溜金槊,经典之战:十八骑取长安

王彦章:五代十国名将,座驾:干草黄,兵器:浑铁枪,经典之战:战五王 赵匡胤:北宋皇帝,座驾:赤炭火龙驹,兵器:盘龙棍,经典之战:建立北宋 曹 彬:北宋名将,座驾:银合马,兵器:齐凤朝阳刀,经典之战:战幽洲 杨延昭:北宋名将,座驾:万里云,兵器:芦叶枪,经典之战:镇三关 赵元昊:西夏国王,座驾:雪花马,兵器:朴刀,

耶律休哥:辽国大将,座驾:花斑豹,兵器:丹凤朝阳偃祥三停刀

穆桂英:北宋名将,座驾:桃花马,兵器:梨花枪,经典之战:大破天门阵 狄 青:北宋名将,座驾:青鬃兽,兵器:神机万胜水龙刀,经典之战:破大辽

斡离不:金国二太子,座驾:火龙驹,兵器:金顶狼牙棒,经典之战:攻陷东京

岳 飞:南宋名将,座驾:白龙马,兵器:沥泉枪,经典之战:朱仙镇大捷 韩世忠:南宋名将,座驾:雪花驹,兵器:金背砍山刀,经典之战:黄天荡 完颜宗弼:金国四太子,座驾:干草黄,兵器:宣花斧,经典之战:靖康之变

成吉思汗:座驾:蒙古马,兵器:蒙古钝刀,经典之战:横扫欧亚

拖 雷:忽必烈之父,座驾:蒙古马,兵器:烂银万胜锤,经典之战:横扫欧亚

拔 都:术赤之子,座驾:蒙古马,兵器:蒙古钝刀,经典之战:建立钦察汗国

脱 脱:大元太师,座驾:蒙古马,兵器:囚龙棍,经典之战:镇压红巾军 扩廓帖木儿:大元名将,座驾:蒙古马,兵器:虎天钩,经典之战:镇压红巾军

徐 达:大明名将,座驾:狮子骢,兵器:錾金枪,经典之战:北伐大元 常遇春:大明名将,座驾:追风乌骓马,兵器:虎头湛金枪,经典之战:克大都

于 谦:大明名臣,座驾:汗血马,兵器:莫邪剑,经典之战:保卫北京

戚继光:大明名将,座驾:赭白马,兵器:神威烈水枪,经典之战:平定倭寇 俞大猷:大明名将,座驾:黄瓜马,兵器:青虹剑,经典之战:平定倭寇 袁崇焕:大明名将,座驾:银色拳花马,兵器:虎眼竹节鞭,经典之战:宁远大捷

洪承畈:大明名将,座驾:菊花青,兵器:门扇大刀,经典之战:潼关大伏击 郑成功:大明名将,座驾:闪电追风马,兵器:龙泉剑,经典之战:收复台湾 李自成:农军首领,座驾:乌骓马,兵器:花马剑经典之战:潼关大战,三战开封

多尔衮:大清名将,座驾:蒙古马,兵器:鬼头朴刀,经典之战:山海关战役 吴三桂:平西王,座驾:万里云,兵器:三停刀,经典之战:山海关战役 康熙帝:皇帝,座驾:汗血御马,兵器:龙泉剑,经典之战:雅克萨之战 左宗棠:大清名将,经典之战:消灭捻军,收复新疆

曾国藩:大清名臣,经典之战:安庆攻防战,攻克天京

陈玉成:太平天国英王,经典之战:三河大捷,打破江南、江北大营,援救安庆

李秀成:太平天国忠王,经典之战:大战杭州,战上海,打破江南江北大营,保卫天京

石达开:太平天国翼王,经典之战:攻取南京,蕃阳湖战役 刘永福:清朝名将,经典之战:中法战争

篇二:中国古代72名将

宋朝时,文庙祭祀“至圣先师”孔子,称为“文宣王庙”,文庙里有 孔子的七十二门徒陪享。武庙祭祀的是姜太公吕尚,称为武成王庙。与文 庙相对应,官方评选出陪祭武庙的七十二将。(见【宋史 .志第五十八.礼 八卷】) 明清以后武帝庙改为供奉关羽,不祭祀吕尚了。 姜子牙是武庙祭祀的神主,撇开不论。在这 72 名将臣里头,又可以因为评 价的不同,而区分成四个档次: 第一档: 张良。“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宋朝时期对张良的评价特别高,故而 张良独占第一档。第二档: 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绩、 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 第三档: 白起、孙膑、廉颇、李牧、曹参、周勃、李广、霍去病、邓禹、冯异、吴汉、 马援、皇甫嵩、邓艾、张飞、吕蒙、陆抗、杜预、陶侃、慕容恪、宇文宪、韦孝 宽、杨素、贺若弼、李孝恭、苏定方、王孝杰、王晙、李光弼。 第四档: 吴起、田单、赵奢、王翦、彭越、周亚夫、卫青、赵充国、寇恂、贾复、耿 弇、段颎、张辽、关羽、周瑜、陆逊、羊祜、王濬、谢玄、王猛、王镇恶、斛律 光、王僧辩、于谨、吴明彻、韩擒虎、史万岁、尉迟敬德、裴行俭、张仁亶、郭 元振、李晟。(也有认为第三档和第四档应当合并的。)与唐朝的十哲加 64 将相比,去除了南北朝的檀道济、慕容绍宗、长孙嵩以 及唐朝的张齐丘,增加了唐朝的李光弼、李晟。 粗略点评下这 72 将的功绩: 春秋:管仲、孙武、田穰苴、范蠡共 4 人,都是第二档。 管仲是有名的战略家、政治家;孙武号称兵圣,这两位当然厉害;田穰苴功 业一般,不过他的著作《司马法》是宋代军校的教科书;范蠡是著名谋略家。 总的感觉管仲与孙武相差无几,范蠡稍逊,田穰苴最次。 战国:乐毅、白起、吴起、孙膑、田单、廉颇、赵奢、李牧、王翦,共 9 人。 其中乐毅是唯一的第二档的将领, 他以弱燕大破当时军事实力相当强悍的齐 国; 白起排在第三档第一位, 很明显武庙里每个档次的名将座次是按历史时间的 顺序排的, 但白起这个战国晚期的将领却排到了时间早于自己的孙膑、 田单之前, 这是唯一没按历史顺序入座的。其实完全可以用白起替换第二档的田穰苴; 吴起将才与功业与白起相当,不过这两位道德上都有不小的缺憾,宋人又道 学得要命,这两位名将中的名将就只好委屈在偏殿侍候了。

西汉:张良、韩信、曹参、彭越、周勃、周亚夫、李广、卫青、霍去病、赵 充国,共 10 人。 张良是第一档唯一一人, 大军师的代名词,其人生观价值观历来被史家所欣 赏,故而位次高于同侪,独居第一档。如果认真从“将”的角度探究,张良不至 于那么高高在上。 韩信则是西汉诸将中唯一入选第二档的将领,他比另外八人强得太多; 周勃后来有灭吕兴汉的大功,但与将才关系不大; 曹参虽然是相国之尊, 但是当将军的功业也就一般,比三国的曹操丞相相差 不可以道里计; 彭越是汉朝第一游击战专家,刘邦手下除韩信外他是头号将才; 周亚夫有平七国之乱的功劳,又是周勃的儿子,72 名将的父子档只有他们 爷俩和三国的陆逊陆抗爷俩; 李广是抗击匈奴的飞将军,卫青、霍去病都是击溃匈奴的主将,赵充国也是 戍边名将,其中李广的功业比卫霍赵三人要明显逊色,但是人望要大大超过他 们。 东汉:邓禹、寇恂、冯异、贾复、吴汉、耿弇、马援、皇甫嵩、段颎,共 9 人。 前六个都是汉光武帝刘秀开国时云台二十八将中的人物, 而第七个马援也是 光武帝手下。 邓禹和寇恂将才当然也不能说没有,但主要是作为谋略家和政治家出现; 冯异、贾复、耿弇是二十八将中的佼佼者; 云台二十八将中排第二位的吴汉(第一是邓禹),在这里有所掉价,估计还 是因为吴汉有道德上的缺憾之故。而另一位云台名将岑彭落选,似乎没有什么道 理,起码他比只跟在光武帝身边没有独当一面经验的贾复要强些。 马援典故不少,其一大功是平定了越南叛乱。 皇甫嵩是彻底击溃黄巾军的功臣,将才还行,不过入选还是有点勉强。而威 震西域的班超,攻灭北匈奴的窦宪,完全有资格把他和段颎顶掉。 三国(西晋):诸葛亮、邓艾、张辽、张飞、关羽、吕蒙、周瑜、陆抗、陆 逊、杜预、羊祜、王濬,共 12 人。 中国历史上声誉垂两千年不倒的人没有几个,诸葛亮就是其中一个,诸葛亮 死后不久就立庙享祭了(关羽只是从宋朝才开始出头),李世民、李靖这样名将 中的名将对他评价颇高,在宋朝更受推崇。 后三国的邓艾就排在前三国诸将之前,排名这样高大概因为灭蜀的功劳。 张辽、张飞、陆抗、羊祜功业相对要逊色,关羽名气很大,实际能力不见得 比张辽高多少。 不过张飞和关羽武力上的名声倒是从南北朝开始就被人挂在嘴边 上。 周瑜入选那是肯定的, 吕蒙有夺荆州的功绩, 陆逊有战胜刘备的功劳。 杜预、 王濬有平吴的功绩,但是一桩功劳两人对半分,似乎确实不及独力平蜀的邓艾, 不过邓艾也要靠钟会帮忙牵制姜维,不然也没那么容易。 如果能够撇除掉“君主”的身份的话,曹操和司马懿应该也能够入选。 东晋十六国:陶侃、慕容恪、谢玄、王猛、王镇恶,共 5 人。

陶侃是内战的行家,慕容格是外战的能人,两人政治上的业绩也不小,入选 当之无愧。谢玄破苻坚百万之兵,王猛兴秦灭燕,都是一时的英杰。王镇恶是王 猛之孙,72 名将中唯一的祖孙档,有夺荆州、取长安之功,在刘裕部将中最为 抢眼,不过功业比起前四位要稍逊一筹。闻鸡起舞的祖逖也没能入选。 南北朝:宇文宪、韦孝宽、斛律光、王僧辩、于谨、吴明彻,共 6 人。 宇文宪、于谨算是北周的能将,但韦孝宽明显更强,斛律光是唯一能和韦孝 宽齐名之人。王僧辩、吴明彻是南朝武将,功业实属一般,无论如何评价,他们 也比不过刘宋的大将檀道济,不知为何檀道济被 PASS 掉了。北魏的崔浩也是大 谋略家,只是没怎么带过兵。 因为这一时期不少名将身兼国主的角色,所以刘裕、石勒、慕容垂、高欢、 宇文泰这些名将无缘上榜。 隋:杨素、韩擒虎、贺若弼、史万岁,共 4 人。 这四人确实相差无几, 杨素相对更有谋略家的素质,韩擒虎、贺若弼、史 万岁三人都是单纯的武将,平南陈伐突厥,功业载于史册。 唐:李绩、李靖、郭子仪、李孝恭、尉迟敬德、苏定方、裴行俭、王孝杰、 张仁亶、王晙、郭元振、李光弼、李晟,共 13 人。 李靖、李绩是唐初的绝代双骄,确实强得没话说,郭子仪对唐室有再造之恩,功 德圆满。 李孝恭虽在凌烟阁二十四勋中排名第二, 但是出阵常有李靖、 李绩辅佐, 功劳是谁的很难说得清。尉迟敬德忠勇绝伦,但没当过方面主帅。苏定方、裴行 俭倒是不错,有将才有实绩。王孝杰打吐蕃是立了大功,不过在突厥和契丹人手 中败得很惨。张仁愿、王晙、郭元振都是文武兼备的干才,但是当时国运昌隆, 功绩不是很突出。李光弼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将才甚至胜过郭子仪;李晟平 朱泚叛乱,有勇有谋,称得上是唐朝后期的名将。唐朝第一守城专家张巡没能入 选,实在是个不小的缺憾,当然仅以功绩而论,确实排不上。附: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设武庙十哲, 分别为齐国大司马田穰苴, 吴国大将军孙武, 魏国西河太守吴起,燕国昌国君乐毅,秦国武安君白起;西汉留侯张良、淮阴侯 韩信;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绩(即 徐世绩)。 安史之乱后经颜真卿奏请,议定名将六十四人,名单如下: 范蠡 管仲 孙膑 田单 廉颇 赵奢 王翦 李牧 曹参 彭越 周勃 周亚夫 李广 卫青

霍去病 邓禹 贾复 寇恂 马援 皇甫嵩 张辽 关羽 周瑜 陆逊 羊祜 王浚 谢玄 慕容恪 檀道济 王僧辩 慕容绍宗 宇文宪 韩擒虎 史万岁 尉迟敬德 苏定方 张仁亶 王晙 王孝杰赵充国 吴汉 冯异 耿弇 段颎 邓艾 张飞 吕蒙 陆抗 杜预 陶侃 王猛 长孙嵩 王镇恶 吴明彻 斛律光 于谨 韦孝宽 杨素 贺若弼 李孝恭 裴行俭 郭元振 张齐丘 郭子仪左列:越相国范蠡,齐将孙膑,赵信平君廉颇,秦将王翦; 西汉相国平阳侯曹参、左丞相绛侯周勃、前将军北平太守李广、大司马冠军 侯霍去病; 东汉太傅高密侯邓禹、左将军胶东侯贾复、执金吾雍奴侯寇恂、伏波将军新 息侯马援、太尉槐里侯皇甫嵩; 魏征东将军晋阳侯张辽,蜀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吴偏将军南郡太守周瑜、 丞相娄侯陆逊,西晋征南大将军南城侯羊祜、抚军大将军襄阳侯王浚; 东晋车骑将军康乐公谢玄, 前燕太宰录尚书太原王慕容恪,刘宋司空武陵公 檀道济,梁太尉永宁郡公王僧辩,北齐尚书右仆射燕郡公慕容绍宗,周大冢宰齐 王宇文宪; 隋上柱国新义公韩擒虎、柱国太平公史万岁; 唐右武候大将军鄂国公尉迟敬德、右武卫大将军邢国公苏定方、右武卫大将 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韩国公张仁亶、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中山公王晙、夏官 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朔方大总管王孝杰;

右列:齐相管仲、安平君田单,赵马服君赵奢、大将军武安君李牧; 西汉梁王彭越、 太尉条侯周亚夫、 大将军长平侯卫青、 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 东汉大司马广平侯吴汉、征西大将军夏阳侯冯异、建威大将军好畤侯耿弇、 太尉新丰侯段颎; 魏太尉邓艾,蜀车骑将军西乡侯张飞,吴武威将军南郡太守孱陵侯吕蒙、大 司马荆州牧陆抗,西晋镇南大将军当阳侯杜预、太尉长沙公陶侃; 前秦丞相王猛,后魏太尉北平王长孙嵩,刘宋征虏将军王镇恶,陈司空南平 公吴明彻,北齐右丞相咸阳王斛律光,周太傅大宗伯燕国公于谨、右仆射郧国公 韦孝宽; 隋司空尚书令越国公杨素、右武候大将军宋国公贺若弼; 唐司空河间郡王李孝恭、 礼部尚书闻喜公裴行俭、 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代国 公郭元振、朔方节度使兼御史大夫张齐丘、太尉中书令尚父汾阳郡王郭子仪。

篇三: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历史是厚重的,英雄是壮烈的,壮烈的英雄在厚重的历史上为我们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真正本色。本文收录的历史名将通过对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成长经历、人物性格、奋斗历程及所表现出的各具特色的亮剑精神的描写,从而还原真实历史,再现金戈战马的沙场豪情,展现中华英雄的铮铮铁骨,来让我们再次体味当年斗士们驰骋风沙俱起、残月如钩的大漠的悲壮;体味那民族危亡、硝烟战火中英雄们的一往无前和舍生忘死……

以下列举中国古代最突出的十位将领,他们分别是:孙武、吴起、白起、韩信、项羽、卫青、霍去病、李靖、李牧、徐达。

一、兵圣—-孙武

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广饶县)人,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出生于公元前535 年左右,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6万打败楚国20万大军,柏举之战后攻入楚国郢都。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所着《十三篇》是我国最早的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着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二、吴起

战国初期魏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县)人,是当时的军事家、政

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吴起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业;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国贵族趁机发动兵变攻杀吴起。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白起

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秦昭王时从左庶长升至大良造。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伊阙之战,采取先弱后强、避实击虚的战法,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因功晋升国尉。此后30余年,攻取韩、魏、赵、楚等国70余城。三十六年,领兵入楚,攻克楚都,受封武安君。四十二年,赵、魏联军攻韩国华阳,白起率军救韩,大败联军,斩魏军13万人,淹死赵军2万余人。五十五年,长平之战大败赵军,坑杀赵俘40多万人,为秦国最终一扫六合消除最大的障碍。后为相国范雎所妒忌,于五十八年十二月被逼自杀。

四、兵仙——韩信

秦末汉初淮阴(今江苏淮安市)人,汉初三大名将之一。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在楚汉战争中被刘邦拜为大将军,并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夜袭魏国,背水一战击败代、赵。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

国。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于是,刘邦立韩信为齐王,次年十月,又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乌江自刎。汉朝建立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被人告发谋反,贬为淮阴侯。后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五、西楚霸王——项羽

秦末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市)人,以勇武闻名的军事家,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而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项羽与其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期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但项羽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尽,又猜疑亚父范增,最后反被刘邦所灭。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突围至乌江边自刎而死。

六、龙城飞将——卫青

汉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中国古代三大骑兵战天才之一。他是西汉时期能征惯战,为汉朝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将领,也是中国历史上为人熟知的常胜将军。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 ,为将号令严明,对将士爱护有恩,对同僚大度有礼,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许多人都以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阴山”指的是和卫青同年代的飞将军李广,但这是错误的,龙城飞将的真正所指正是卫青。

七、大汉飞骑——霍去病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1] 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闪电战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4岁(虚岁)。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象祈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八大唐战神——李靖

隋末唐初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唐初第一名将。出生于官宦之家,隋将韩擒虎的外甥。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祐,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其对突厥的决定性胜利,间接导致了阿拉伯帝国的瓦解与罗马帝国的灭亡。同时,他治军、作战又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军事思想和理论。他写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大都已经失传,后人编辑了《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是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李牧

九、赵国神将——李牧

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柏仁(今河北隆尧)人,战国时期的赵国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一生从未败绩,最后死在自己人手里

十、徐达

元末明初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县)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虽是平民出身,却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1363年鄱阳湖之战以少胜多全歼陈友谅65万大军。1367年,率军消灭张士诚割据势力。同年任征虏大将军,率军20万北伐中原拔洛阳后分兵山东山西,四面出击收复华北、中原,攻克通州包围大都、灭亡元朝。徐达深通谋略,善于指挥大军团作战,仅沈儿峪之战就斩获元军首级10余万,俘获元朝官吏1865人,将校士卒84500余人,北元第一名将扩廓帖木儿仅与其妻子数人逃窜至黄河时得流木以渡。徐达北伐不仅推翻了元朝黑暗残暴的统治,使燕云十六州时隔430年再次回归汉人的手中,更是打破了历史上由北向南统一的公式,可谓千古奇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1b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