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对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3-08 09:10:03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 录

一、学校概况 .................................................................................................... 1

二、考生必读 .................................................................................................... 3

三、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 9

四、初试笔试科目参考书目 .......................................................................... 67

五、复试笔试及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 70

六、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

研究生招生简章 ...................................................................................... 78

七、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

研究生招生简章 ...................................................................................... 81

学 校 概 况

大连海事大学(原大连海运学院)是交通运输部所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航海学府,是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海事院校之一。

大连海事大学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到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1911年,以船政科为基础创办邮传部上海高等商船学堂。1912年,改名为吴淞商船学校。1929年,经停办后正式复校,定名为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决定,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与上海交通大学航业管理系正式合并,成立上海航务学院。解放前,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历尽艰辛,几度中断。解放以后,高等航海教育得以迅速发展。1953年,由上海航务学院、东北航海学院(前身为国立辽海商船专科学校,系由1927年东北航警处创办的东北商船学校演变而来)、福建航海专科学校(成立于1952年,与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校有着较深的历史渊源)合并成立大连海运学院,时为我国惟一的高等航海学府。1960年,大连海运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3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国际海事组织(IMO)在学校设立了亚太地区国际海事培训中心;1985年,世界海事大学在学校设立分校;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大连海事大学,江泽民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1997年,被国家批准进行“211工程”重点建设;1998年,学校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国家港务监督局和挪威船级社(DNV)的认证,成为我国第一所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DNV三个认证规则证书的大学;2004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检查,并获得优秀;2006年,交通部、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就支持加快大连海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达成了共建协议。通过不断地建设和发展,学校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等方面已居于世界同类院校的前列。

大连海事大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在国内外所享有的声誉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1993年,江泽民、温家宝、曾庆红、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了大连海事大学。江泽民同志亲笔为学校题词“坚定、严谨、勤奋、开拓,建设世界第一流的高等航海学府!”2009年,学校成功举办了“中国高等航海教育暨大连海事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活动,李长春、张德江、刘延东、陈至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学校致信或题词祝贺,刘延东、陈至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视察了学校。

大连海事大学位于中国北方海滨名城大连市西南部。学校占地面积13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8.3万平方米。学校拥有设施和功能齐全的航海类专业教学实验楼群、航海训练与研究中心、水上求生训练馆、教学港池、图书馆、游泳馆、天象馆等;拥有航海模拟实验室、轮机模拟实验室等100余个教学科研实验室,拥有2艘远洋教学实习船。

大连海事大学设有航海学院、轮机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交通运输管理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学系、物理系、体育工作部、交通运输高级研修学院、专业学位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航海训练与研究中心、船舶导航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航运发展研究院(航海教育研究所挂靠)等19个教学科研机构,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共计20000余人,同时招收攻读学士、硕士、

- 1 -

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并校50余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9万余名,其中大多数已成为我国航运事业的骨干力量。

学校拥有51个本科专业,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 (MPA)、法律硕士(J.M)、翻译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14个领域)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现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省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科技合作基地,7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专业列入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个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本科重点支持专业,11个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1个省级紧缺人才培养基地,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大连海事大学拥有一支整体素质好、层次结构较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310名,专兼职博士生导师208名,聘任二级教授37名,三级教授66名,并涌现了大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在海上交通工程、航海信息工程、船舶智能化、船舶动力系统及节能技术、船机修造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海洋环境保护、海事法规体系等领域,集中了一批专业理论深厚、科研能力较强的知名专家、教授和学术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骨干。学校还聘请共享院士 7名、“长江学者”3名、讲座教授75名、客座教授442名,通过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实质性工作与交流,使大连海事大学师生能够近距离接触各学科前沿理论,进一步拓展了视野,活跃了学术气氛。

大连海事大学十分注重对外交往和校际交流。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俄罗斯、美国、日本、英国、韩国、澳大利亚、瑞典、埃及、越南、斯里兰卡等27个国家和地区的81所国际著名院校、单位正式建立合作关系,在合作办学、师生交流、合作科研等方面一直保持着实质性联系,合作的领域正在不断拓宽。 2005年3月学校与世界海事大学合作举办的“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硕士班”首次招生,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国际合作办学层次。学校在斯里兰卡科伦坡国际航海工程学院建立了我校校区,并于2007年在斯里兰卡开始招生,实现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首次输出。学校还与多个国际组织和机构保持了长期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劳工组织(ILO)、国际海事大学联合会(IAMU)、全球海事培训协会(GlobalMET)、国际航海教师联合会 (IMLA)、亚太经合组织(APEC)、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国际航运协会(ISF)、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波罗的海航运公会(BIMCO)、英国劳氏船级社(Lloyd’s Register)以及日本邮船(NYK)等世界著名的航运公司。学校还积极开展教育创新,不断拓宽办学渠道,引进教育资源。

新百年、新海大、新征程、新贡献,大连海事大学在交通运输部、教育部和省市的正确领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瞄准新目标,践行“学汇百川,德济四海”的校训,传承“坚定、严谨、勤奋、开拓”的海大精神,坚持“尚德、励志、感恩、济世”的育人主线,弘扬“同舟共济,艰苦卓绝,科学航海,爱国为根”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承载使命,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学校建设成世界一流的高等航海学府,并向着具有鲜明航运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努力奋斗!

- 2 -

考 生 必 读

一、招生类别

2014年硕士研究生的招生类别有推荐免试、全国统考、联考等,共计招生1700余名(实际招生人数以当年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学位两部分。 二、申请或报考条件

(一)推荐免试生

欢迎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申请攻读我校学术型及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管理硕士及项目管理专业不接收推免生)。具体要求及申请办法详见研究生院招生主页《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接收外校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办法》。被接收的推荐免试生须在国家规定的报名时间内到报考点办理报名确认手续。

(二)全国统考生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3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为同等学力考生:

①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或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不含自学考试生和网络教育学生)应届本科毕业生;

②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4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

我校部分专业对同等学力考生提出具体业务要求如下:

? 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1)、法学(030100)、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082303)专业,要求同等学力考生报考时须向学校提交英语四级证书原件(其它语种按相同标准)和在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的论文原件一篇(内容须与所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并为第一作者)。

? 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0)要求同等学力考生报考时须向学校提交英语四级证书原件(其它语种按相同标准)和公开出版刊物发表的论文原件一篇(内容须与所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并为第一作者)。

? 生物物理学(071011)专业要求同等学力考生报考时须向学校提交英语六级证书原件和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的论文原件2篇(内容须与所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并为第一作者)。

? 动力机械及工程(080703)、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080802)、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080804)、

- 3 -

动力工程(专业学位)(085206)和 电气工程(专业学位)(085207)专业要求同等学力考生报考时须向学校提交英语四级证书原件和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的论文原件1篇(内容须与所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并为第一作者)。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211)、英语语言文学(050201)专业要求同等学力考生在报考时须向学校提供专业英语四级证书原件(英语类研究方向)或日本语国际能力测试一级证书原件(日语类研究方向)或专业俄语四级证书原件(俄语类研究方向)及在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的论文原件一篇(内容须与所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并为第一作者)。

? 管理科学与工程(087100)专业要求同等学力考生报考时须向学校提交英语四级证书原件和在省级刊物发表的论文原件2篇且是第一作者。

同等学力考生须于网上报名截止前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出申请,附上相关材料的证明。经审查同意后,方予准考。

(4)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在校研究生报考需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6、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报名时必须提交《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资格确认表》,并加盖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教处公章,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地域)工作。

(三)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联考生和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考生 1、符合申请或报考条件(二)中第1、第2、第4、第5各项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四)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联考生 1、符合申请或报考条件(二)中各项要求。

2、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

3、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方可报考)。 三、报名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2、报名采取网上报名及现场信息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第一阶段:网上报名

- 4 -

时间:2013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

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在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

注意: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须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国防生须在备用信息中填写“国防生”。双学位考生网报时需以第一学历身份报考。 第二阶段:现场确认

所有考生(含推免生)均须进行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照相。 时间:2013年11月10日-14日

地点:全国统考生、推荐免试生携带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无效)、学历证书(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确认报名信息(注意查看各报考点的网报公告);应试语种为英语的MBA、MPA联考生及工程管理硕士考生在大连市中山区招生办(报考点代码:2139)确认;应试语种为俄语、日语的MBA、MPA联考生及工程管理硕士考生在大连市甘井子区招生办(报考点代码:2142)确认。仅网上报名,而没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现场确认的考生,报名无效。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2013年12月25日-2014年1月6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研招网查询考试信息,下载打印《准考证》。 四、考试

全国统考生、联考生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一)初试

1、初试时间:2014年1月4日至5日,具体时间见准考证。 2、初试地点:由报名点统一安排。

3、初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 MBA、MPA、工程管理硕士初试科目为2门。具体考试科目详见我校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招生专业目录。

4、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

5、初试成绩公布办法:初试成绩在2014年3月中旬左右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不再单独邮寄考生成绩通知单。

(二)复试

1、复试时间一般在4月上、中旬,具体时间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另行通知。

- 5 -

2、各学科、专业招收的统考生人数、奖学金生人数、去年复试分数线、具体复试办法等请先参考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关于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的通知》。2014年4月初教育部发布相关招生文件后,我校再制定2014年相关的招生人数及办法,并公布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招生专栏。

4、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必须加试两门报考专业本科主干课程(MBA、MPA、法律硕士(非法学)、工程管理硕士除外)。 五、体检

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要求进行。 六、录取及调剂

学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的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七、学制

我校各学科专业学制情况如下表: 序院系号 代码 1 0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院系名称 航海学院 航海学院 航海学院 航海学院 轮机工程学院 轮机工程学院 轮机工程学院 轮机工程学院 轮机工程学院 轮机工程学院 轮机工程学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代码 082302 0823Z1 0823Z2 085222 080703 080802 080804 082402 085206 085207 085223 080900 081000 081100 081200 083500 085208 - 6 -

专 业 名 称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航海科学与技术 ★海上交通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 动力机械及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轮机工程 动力工程(专业学位) 电气工程(专业学位)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学位)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 学制 (年) 2.5 2.5 2.5 2 2.5 2.5 2.5 2.5 2 2 2 2.5 2.5 2.5 2.5 2.5 2 001 001 001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3 003 003 003 003 003

序院系号 代码 18 003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院系名称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交通运输管理学院 交通运输管理学院 交通运输管理学院 交通运输管理学院 交通运输管理学院 交通运输管理学院 交通运输管理学院 交通运输管理学院 交通运输管理学院 交通运输管理学院 交通运输管理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 法学院 法学院 专业代码 085210 085211 085212 020205 020206 082303 0823Z3 085222 085236 085239 085240 087100 120200 125600 070702 071011 083000 085229 080104 080200 080500 081400 082301 082304 082401 0824Z2 085201 085204 085222 085223 030100 035101 - 7 -

专 业 名 称 控制工程(专业学位) 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 软件工程(专业学位) 产业经济学 国际贸易学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物流工程与管理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 工业工程(专业学位) 项目管理(专业学位) 物流工程(专业学位)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科) 工商管理 工程管理(专业学位) 海洋化学 生物物理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专业学位) 工程力学 机械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土木工程 道路与铁道工程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救助与打捞工程 机械工程(专业学位) 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学位) 法学 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 学制 (年) 2 2 2 2 2 2.5 2.5 2 2 2 2 2.5 2 2 2.5 2.5 2.5 2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 2 2 2 2 3 003 003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005 005 005 005 006 006 006 006 006 006 006 006 006 006 006 006 007 007

序院系号 代码 50 007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院系名称 法学院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 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 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数学系 物理系 专业学位教育学院 专业学位教育学院 专业代码 035102 050201 050211 055101 055105 010101 120400 030500 070100 070200 125100 125200 学制 (年) 法律(法学)(专业学位) 2 专 业 名 称 英语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英语笔译(专业学位) 日语笔译(专业学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公共管理 马克思主义理论 数学 物理学 工商管理 公共管理 2 2 2 2 2 2 2 2.5 2.5 详见后最面这两个专业简章 008 008 008 008 009 009 010 011 012 013 013 八、其他

? 招生专业目录中,学科专业名称前加★者为我校自主设置专业。

? 应届本科毕业国防生报考硕士研究生应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经军队主管部门审批后报考,同时将审批表复印件交到我校招生办,并在网上报名时在备用信息中填写“国防生”。

? 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具体招生情况详见《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工商管理硕士招生简章》及《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公共管理硕士招生简章》。

? 不详之处请与我校研究生招生办联系,如对考试参考书目等专业知识有问题,请直接咨询各院、系。 九、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411-84729493。传真:0411-84728329。

通讯地址:辽宁省大连市凌海路1号 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116026

网 址:http://grs.dlmu.edu.cn

- 8 -

邮政编码:116026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

地址:大连市凌海路1号 电话:(0411)84729493

学校代码:10151 联系人:曹文利

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研 究 方 向 001航海学院 (0411—84726238)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082302) 01.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系统 指 导 教 师 考试科目 (初试、复试) 备 注 张显库 教 授 郭 晨 教 授 李铁山 教 授 胡江强 教 授 卜仁祥 副教授 郑云峰 副教授 李荣辉 副教授 尹建川 副教授 1.思想政治理论(101)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2.英语(一)(201) 1.船舶操纵 3.数学(一)(301) 2.船舶避碰 4.航海专业数学(801)或C语言程序设计(802) 复试笔试科目: 数据结构(X01)或海上交通工程(X02)或航海学(X03)或自动控制原理(X4)(任选一门) 同上 02.交通系统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 尹 勇 教 授 同上 任鸿翔 教 授 任俊生 教 授 张秀凤 教 授 刘 彤 副教授 刘秀文 副教授 张新宇 副教授 孙霄峰 副教授 赵德鹏 教 授 同上 李 颖 教 授 王德强 教 授 李源惠 教 授 张永宁 教 授 李广儒 教 授 赵丽宁 教 授 潘明阳 副教授 陈 铎 副教授 马 龙 副教授 简 俊 副教授 03.交通信息系统 同上 - 9 -

邮政编码:116026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

地址:大连市凌海路1号 电话:(0411)84729493

学校代码:10151 联系人:曹文利

研 究 方 向 04.智能运输系统理论与技术 05.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与防护技术 考试科目 (初试、复试) 张英俊 教 授 同上 洪碧光 教 授 戴 冉 教 授 张吉平 教 授 王建平 教 授 孙文力 教 授 刘德新 教 授 孙文强 教 授 陈世才 教 授 赵月林 教 授 于 洋 教 授 朱金善 教 授 沈 江 副教授 谢洪彬 副教授 黄耀倞 副教授 李建民 副教授 王 辉 副教授 王建军 副教授 杨家轩 副教授 刘正江 教 授 同上 郑中义 教 授 王凤武 教 授 付玉慧 教 授 刘大刚 教 授 杜嘉立 教 授 赵月林 教 授 史国友 教 授 范中洲 教 授 李 伟 教 授鲍君忠 教 授 马 会 副教授 田佰军 副教授 章文俊 副教授 杨林家 副教授 李建民 副教授 刘 顺 副教授 指 导 教 师 备 注 同上 同上 - 10 -

邮政编码:116026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

地址:大连市凌海路1号 电话:(0411)84729493

学校代码:10151 联系人:曹文利

研 究 方 向 001航海学院 (0411—84726238) ★航海科学与技术 (0823Z1) 01.船舶航行信息系统 指 导 教 师 考试科目 (初试、复试) 备 注 戴 冉 教 授 王凤武 教 授 刘德新 教 授 张吉平 教 授 陈世才 教 授 孙文力 教 授 刘 彤 副教授 章文俊 副教授 黄耀倞 副教授 王建军 副教授 杨家轩 副教授 1.思想政治理论(101)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2.英语(一)(201) 1.船舶操纵 3.数学(一)(301) 2.船舶货运 4.船舶原理(803) 复试笔试科目: 航海与航行规则(X05)(其中《航海学》占60%,《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占40%) 同上 02.船舶操纵、避碰理论与技术 洪碧光 教 授 同上 于 洋 教 授 赵月林 教 授 李 伟 教 授 孙文强 教 授 史国友 教 授 朱金善 教 授 杨林家 副教授 谢洪彬 副教授 03.船舶货运理论与技术 王建平 教 授 同上 杜嘉立 教 授 沈 江 副教授 田佰军 副教授 郑云峰 副教授 李荣辉 副教授 04.航海智能技术与系统 赵德鹏 教 授 同上 李源惠 教 授 赵丽宁 教 授 潘明阳 副教授 05.船舶运动控制理论与技术 李铁山 教 授 同上 胡江强 教 授 卜仁祥 副教授 - 11 -

同上 同上 同上

邮政编码:116026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

地址:大连市凌海路1号 电话:(0411)84729493

学校代码:10151 联系人:曹文利

研 究 方 向 06.海上遥感遥测技术 001航海学院 (0411—84726238) ★海上交通工程 (0823Z2) 01.海上交通理论及应用技术 考试科目 (初试、复试) 李 颖 教 授 同上 张永宁 教 授 李广儒 教 授 陈 铎 副教授 王 辉 副教授 指 导 教 师 备 注 同上 郑中义 教 授 付玉慧 教 授 马 会 副教授 *徐东华 高 工 02.海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技术 03.海上交通安全分析与应急管理技术 1.思想政治理论(101) 2.英语(一)(201) 3.数学(一)(301) 4.航海专业数学(801)或船舶原理(803)或信号与系统(804) 复试笔试科目: 数据结构(X01)或海上交通工程(X02)或航海学(X03)(任选一门) 刘正江 教 授 同上 张仁平 教 授 郑中义 教 授 同上 朱玉柱 教 授 付玉慧 教 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船舶与船员管理 2.海事调查与搜救 同上 同上 001航海学院 (0411—84726238) 交通运输工程 (专业学位)(085222) 01.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张显库 教 授 系统 郭 晨 教 授 李铁山 教 授 胡江强 教 授 卜仁祥 副教授 郑云峰 副教授 李荣辉 副教授 尹建川 副教授 1.思想政治理论(101)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2.英语(一)(201) 1.船舶操纵 3.数学(一)(301) 2.船舶避碰 4.航海专业数学(901)或C语言程序设计(902) 复试笔试科目: 数据结构(Z01)或海上交通工程(Z02)或航海学(Z03)或自动控制原理(Z04)(任选一门) - 12 -

邮政编码:116026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

地址:大连市凌海路1号 电话:(0411)84729493

学校代码:10151 联系人:曹文利

研 究 方 向 02.交通系统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 考试科目 (初试、复试) 尹 勇 教 授 同上 任鸿翔 教 授 任俊生 教 授 张秀凤 教 授 刘 彤 副教授 刘秀文 副教授 张新宇 副教授 孙霄峰 副教授 指 导 教 师 赵德鹏 教 授 同上 李 颖 教 授 王德强 教 授 李源惠 教 授 张永宁 教 授 李广儒 教 授 赵丽宁 教 授 潘明阳 副教授 陈 铎 副教授 马 龙 副教授 简 俊 副教授 张英俊 教 授 同上 洪碧光 教 授 戴 冉 教 授 张吉平 教 授 王建平 教 授 孙文力 教 授 刘德新 教 授 孙文强 教 授 陈世才 教 授 赵月林 教 授 于 洋 教 授 朱金善 教 授 沈 江 副教授 谢洪彬 副教授 黄耀倞 副教授 李建民 副教授 王 辉 副教授 王建军 副教授 杨家轩 副教授 备 注 同上 03.交通信息系统 同上 04.智能运输系统理论与技术 同上 - 13 -

邮政编码:116026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

地址:大连市凌海路1号 电话:(0411)84729493

学校代码:10151 联系人:曹文利

研 究 方 向 03.船用动力机械强度振动与故障诊断 04.船舶动力装置环境经济性研究 002轮机工程学院 (0411—84729312) 电气工程(专业学位)(085207) 01.电气系统自动化 考试科目 (初试、复试) 段树林 教 授 同上 王宏志 教 授 指 导 教 师 孙培廷 教 授 同上 杨国刚 教 授 备 注 同上 同上 王 丹 教 授 邱赤东 教 授 姚玉斌 教 授 赵 红 教 授 牛小兵 副教授 薛征宇 副教授 吴浩峻 副教授 王 宁 副教授 贾宝柱 副教授 1.思想政治理论(101) 2.英语(二)(204) 3.数学(二)(302) 4.电子技术(904) 复试笔试科目: 电力电子技术(Z06) 同等学力加试条件:要求同等学力考生报考时须向学校提交英语四级证书原件和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的论文原件1篇(内容须与所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并为第一作者)。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电路原理 2.自动控制原理 同上 02.电力传动自动控制系统 朱景伟 教 授 同上 赵 红 教 授 赵宏革 教 授 03.船舶与港口电力系统 吴志良 教 授 同上 姚玉斌 教 授 04.电力电子技术应用 王 丹 教 授 同上 薛征宇 副教授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05.计算机工业控制网络 邱赤东 教 授 同上 06.电气系统可靠性 吴志良 教 授 同上 - 19 -

邮政编码:116026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

地址:大连市凌海路1号 电话:(0411)84729493

学校代码:10151 联系人:曹文利

研 究 方 向 002 轮机工程学院 (0411—84729312) 船舶与海洋工程 (专业学位)(085223) 01.现代轮机管理工程 指 导 教 师 考试科目 (初试、复试) 备 注 孙培廷 教 授 钟兢军 教 授 于洪亮 教 授 段树林 教 授 潘新祥 教 授 王宏志 教 授 高洪涛 教 授 吴桂涛 教 授 黄连忠 教 授 孙建波 教 授 岳丹婷 教 授 严志军 教 授 程 东 教 授 李国宾 教 授 杨国刚 教 授 李 斌 副教授 王凤利 副教授 宋永欣 副教授 1.思想政治理论(101) 2.英语(一)(201) 3.数学(一)(301) 4.轮机工程基础(905) 复试笔试科目: 轮机概论(Z07)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电工学 2.流体力学 2.轮机自动化与智能化 任 光 教 授 同上 张均东 教 授 林叶锦 教 授 孙建波 教 授 李世臣 教 授 张春来 教 授王冬捷 副教授 孙才勤 副教授 史成军 副教授 吴浩峻 副教授 贾宝柱 副教授 何治斌 副教授 曹 辉 副教授 曾 鸿 副教授甘辉兵 讲 师 - 20 -

同上

邮政编码:116026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

地址:大连市凌海路1号 电话:(0411)84729493

学校代码:10151 联系人:曹文利

研 究 方 向 3.机电一体化 指 导 教 师 王祖温 教 授孙玉清 教 授 刘彦呈 教 授 陈海泉 教 授 赵友涛 教 授 文元全 教 授 张存有 教 授 张洪朋 教 授熊 伟 教 授 孙凡金 副教授 纪玉龙 副教授 考试科目 (初试、复试) 同上 备 注 同上 4.船舶安全与污染控制 吴宛青 教 授 同上 任福安 教 授 党 坤 副教授 江 欣 副教授 白敏冬长江学者 特聘教授 张芝涛 教 授 于洪亮 教 授 同上 王宏志 教 授 朱新河 教 授 徐久军 教 授 严志军 教 授 程 东 教 授 李国宾 教 授 同上 5.轮机故障诊断与再制造技术 同上 003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0411—84729706) 电子科学与技术 (080900) 01.应用电子技术 谭克俊 教 授 董 辉 教 授 王 琳 副教授 白桂欣 高 工 李作洲 副教授 许爱德 副教授 1.思想政治理论(101) 2.英语(一)(201) 3.数学(一)(301) 4.电子技术基础(模拟和数字部分)(808) 复试笔试科目: 电路(X09)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信号与系统 2.微机原理及应用或C语言程序设计 - 21 -

邮政编码:116026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

地址:大连市凌海路1号 电话:(0411)84729493

学校代码:10151 联系人:曹文利

考试科目 (初试、复试) 02.虚拟现实仿真技术 符 策 教 授 同上 毕春娜 副教授 03.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乌 旭 副教授 同上 与应用系统 王俊生 副教授 董丽丽 副教授 04.微波通信技术 房少军 教 授 同上 陈 鹏 副教授 05.数字图像与信号处理 齐国清 教 授 同上 毕 胜 教 授 宋利民 教 授 沈小艳 副教授 史晓非 副教授 王新年 副教授 王 演 副教授 陈晓楠 副教授 曲东东 副教授 研 究 方 向 指 导 教 师 06.光电信息检测与处理 许文海 教 授 熊木地 教 授 乌 旭 副教授 王俊生 副教授 董丽丽 副教授 003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0411-84729706)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0) 备 注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1、2、3同上 同上 4.工程光学(应用光学和物理光学部分)(809) 复试笔试科目: 光电检测技术(X10) 01.导航与雷达信息系统 张淑芳 教 授 索继东 教 授 胡 青 副教授 陈晓楠 副教授 姜 毅 讲 师 *杜长顺 高 工 1.思想政治理论(101) 2.英语(一)(201) 3.数学(一)(301) 4.信号与系统(804) 复试笔试科目: 通信原理(X11)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C语言程序设计 2.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 - 22 -

邮政编码:116026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

地址:大连市凌海路1号 电话:(0411)84729493

学校代码:10151 联系人:曹文利

考试科目 (初试、复试) 02.移动通信网络理论与岳殿武 教 授 同上 技术 孙娇燕 教 授 王旭东 教 授 何荣希 教 授 宋利民 教 授 王 莹 教 授 林 斌 副教授 林 彬 副教授 李 森 副教授 吴 楠 副教授 王 辉副研究员 研 究 方 向 指 导 教 师 03.射频通信理论与技术 房少军 教 授 同上 栾秀珍 教 授 陈 鹏 副教授 04.信号与图像处理理论与技术 齐国清 教 授 同上 孟丽艳 教 授 毕 胜 教 授 沈小艳 副教授 史晓非 副教授 王新年 副教授 王 演 副教授 曲东东 副教授 备 注 同上 同上 同上 05.水上交管与通信技术 柳晓鸣 教 授 同上 庞福文 教 授 孙娇燕 教 授 王旭东 教 授 何荣希 教 授 宋利民 教 授 王 莹 教 授 杨 梅 副教授 06.光电信息工程 许文海 教 授 熊木地 教 授 乌 旭 副教授 王俊生 副教授 董丽丽 副教授 同上 1、2、3同上 同上 4.工程光学(应用光学和物理光学部分)(809) 复试笔试科目:光电检测技术(X10) - 23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51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