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路人甲》影评

更新时间:2024-02-15 19:59: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我是路人甲(优秀影评)

我不是群众,我是个演员

首先感谢南昌天圆论坛和华影合作组织的新片陪审。感谢给予的《我是路人甲》提前观影机会。

最初知道这部电影是在一则影讯里看到的,两年前,新闻报道说尔冬升要拍一部讲述群众演员的电影。之后没啥消息,一直到最近,新浪微博提前一晚预告梁朝伟写了篇影评,很牛掰,但要第二天才能放出,吊足了胃口,微博千万人等着呢。第二天微博如期登出,一时上榜微博热度第一,写的是《我是路人甲》,毫无疑问这是一场事先张扬的营销,一个预谋已久的高超的电影推广动作。再接着,我喜欢的大美女在微博发表《我是路人甲》影评。

《我是路人甲》是一部几乎全部是横漂群演出演的电影,没有大卡司主演,有吴彦祖冯德伦麦兆辉庄文强许鞍华等明星和电影人的短暂演出,没有钟类似侏罗纪公园一秒几十万的特效。这么一部其貌不扬的电影,用上了梁朝伟和舒淇刷文笔的营销方式。这是一场出其不意剑走偏锋的的电影营销。这也是一部有情怀有血泪有喜乐的电影。尔冬升让我们管中窥豹般见证了横漂的生存状态。中国所有的“漂”当中,最著名的是北漂和横漂了。俗话说,北有北漂,南有横漂。北漂覆盖的行业大一些,成功者相对有一些,郭德纲王宝强等都是北漂;横漂呢,至今没有成功的样本出现。影视从业人员如果按照金字塔模型来,横漂就是塔底那些人,数目巨大,爬上的机会几乎为零。但正是这些群演矗立起了整个影视行业的金字塔。就像电影里面说:有成功的横漂吗?众人沉默。总体来说这是一部在当下影坛颇为真实的电影,它比较精准地反映了一个群体的悲伤与欢乐,欢笑与泪水,

爱恨与情仇,残酷与美好、梦幻与孤独。我们大多数人不曾经历他们的人生,但我们可以从尔冬升的电影里经历这种人生。当下的喧哗与浮躁让它显得弥足珍贵。你有多久没有从大荧幕上看到一代年轻人的真实生态了呢?去看看我是路人甲吧。电影的服装、电影的布景、电影的台词都显得那么的接地气,与当下年轻人是那么地吻合。

横漂大多数是向往明星梦。每个人都有故事,这些群演也都有故事。

电影可以又一个追梦的青年说起,从遥远的北国来到江南当起了群众演员。他刚来,有人对他说:玩几天就回去吧。后面他失恋之余也对新来的追梦年轻人也之这样说。他对着王婷说我的梦想是你。他第一天遇见她时说:亭亭玉立王者风范。他给了她未来。就像每个人有担当的年轻人一样,他拥有了爱情,他也许会放弃自己的梦想,并不是说演戏这个梦想不重要,是未来、生活、爱情才能支撑你完成这个梦想。他没有成名,他收获了爱情。

我最喜欢的覃培军,电影里他所诉说的故事都是他在戏外经历的一样。那个行业都一样,自己各方面条件都不足,长得不偶像,但在他看来,演戏总比挖煤好,挖煤挖着也就人就挖没了。因为经历过苦难,所以对各种群演的机会都特别珍惜,他也特别会照顾人,特别是王昭。王昭先天条件好。但似乎是那种浪费天赋的人。他总说:等你老了,影坛就是我的了。可你不努力不去争取,即使了,影坛仍然是更努力的人。有天赋,也要努力。王昭经常用《英雄本色》里面的台词与人对话。他说,我不做大哥好久了。贾樟柯导演在电影《三峡好人》也刻画了那么一

个迷恋小马哥的人物。他们没有成名,他们收获了彼此的兄弟情。

演了一部微电影的魏星在片场愤怒地喊出了那句:我不是群众,我是演员。这让我想起《喜剧之王》里面周星驰说到:我不是死跑龙套的,其实我是个演员。他没有成名,他收获了丢掉包袱继续前行。

来追梦的双胞胎姐妹。姐姐一直跟着妹妹,怕妹妹被骗。她说:遇到坏人你就惨了,遇见好人你就赚了。姐姐那场独舞真是棒极了。妹妹没有成名,没有收获了爱情;姐姐也没有成名,姐姐收获了独立。

老婆开店,自己演戏的凯歌,他最后也没有成名,在他有机会成为角儿的时候他疯了,但他收获了家庭和孩子。

张文斌,一个退役士兵,来横店为了生存,当不了演员可以当场工,脏活累活都愿意干。他没有成名,他收获了友情。

看完电影我收获了喜悦和感动。让我想起我的电影梦。且行且珍惜。凯歌老婆说,说有什么用,得做才行。

那么你的人生你收获了什么呢?

篇二:《我是路人甲》电影观后感

《我是路人甲》电影观后感

《我是路人甲》是尔冬升执导,由一群在横店“漂”的群众演员主演的电影。该片讲述的是一群在横店当群众演员的人身上发生的故事。他们多数不是科班毕业,只是怀揣着对影视表演的爱好,而一头撞进横店的年轻人。

剧情简介

大学毕业的万国鹏(万国鹏 饰)为了完成演员梦想,从老家东北雪乡一路来到浙江横店,对拍戏一窍不通的他初来乍到屡屡碰壁,更引发连串笑话,但他从不轻言放弃,而是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终于慢慢踏上正轨,成为一名“专业”的群众演员。

在这个“东方好莱坞”,万国鹏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年轻人,有的和自己一样坚定不移地做着演员梦,有的被现实打磨成了老油条,有的入戏太深,有的出戏太早,梦想的模样时而清晰,时而模糊,而对于万国鹏来说,最重要的是在横店遇到了王婷(王婷 饰),他想和她一起,把这个梦努力做下去??

【篇一】

在这个情怀江河日下的电影圈里,再谈情怀恐怕早已没有什么卵用。就像尔冬升说的,1993年的《新不了情》是他的女儿,2015年的《我是路人甲》是他的儿子。一个柔软,一个坚韧,各有各的光芒。而这份光芒,其实远远不是“情怀”两个字就可以概括的。

就像我们重忆周星驰和他的《喜剧之王》,除了情怀之外,果然还有另一种更强大的东西推动着我们。我说不清那是什么,但那种滚烫的感觉总是令我记忆犹新。

或许,那是尹天仇喊出“我是一个演员”时的踌躇满志。又或许,那是星爷树咚张柏芝时扑通扑通的心跳。或者换句话说,在遇见《喜剧之王》后的那么多年里,你还有没有看见过夜晚的大海?世界上从来都有很多面朝大海的电影人,但至少在华语影坛,我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夜晚的大海了。

在《我是路人甲》里,尔冬升将我们投掷进地处丘陵地带的横店影视城。那里八面环山,算是个小盆地。于是,我们并没有运气看到真正实体的大海,哪怕远眺的机会都没有。

然而,看完《路人甲》的那一刻,我的内心却有一种久违的感触。影片中成群结队

的“横漂”一族,他们日以继夜奔波在横店这座巨大的造梦机器里,为每一部戏填充着路人甲的角色。即便看似一个个前途微渺,却始终都有人心火不熄。就算有先行者们累了倦了,总还会有新的血液蜂拥而来。

而那位让梁朝伟先生深有感触的名叫万国鹏的男孩,每每演起戏来浑身都会发光,确有日本演员染谷将太的风范。比如在战争戏片场,全副武装的万国鹏扛着枪穿过乱哄哄的枪林弹雨,简直与园子温《庸才》中摸爬滚打、伤痕累累的染谷将太如出一辙。

尽管万国鹏的演技还过于稚嫩,对于这样初涉影坛的所谓素人而言,还需要太多磨练。但不得不说,正是这种非学院派出身的、浑然天成的表演方式,却在无形之中造化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全新的观影体验。简单点说,那或许并不算什么演技,而更是一种本能的蓬勃的生命力。

我想,在见证《路人甲》慢慢破蛹而出的这几年里,尔冬升着实成了一位深夜看海的人。作为“一出道就当男主角”的三少爷,尔冬升过或许从未想过会有那么多人挤破脑袋闯荡演艺圈。而在横店这片梦想遥遥无期的大海里,摆在路人甲们面前的,可能永远都是漫漫黑夜,命中得遇尔冬升这般贵人相助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

但即便如此,我们却依然会被飘荡在他们身体里的那种豪气冲天的力量所震撼到。影片中有一场很荒诞的励志戏,当王昭饰演的路人甲偷工犯懒以致失良机时,另两位路人甲便随口搬出一大堆名人名言,用孔孟、鲁迅、苏格拉底的传世金句作为心灵鸡汤,以挽救王昭黯淡消沉的心。

按尔冬升的话说,这些金句并非他的剧本编排,而是来源于演员们的现实生活。在我看来,中国式的荒诞恰恰便是如此,这些在许多人听来不痛不痒的心灵鸡汤,却被另一群人奉为励志真理,他们如此努力向上地活着,如此用力过猛地演戏,很大程度上,已经是超脱梦想的一种状态。就像那个叫覃培军的路人甲所言,他从黑暗的煤矿下出来,能在阳光下活着,就已经足够了。

笑中带泪,无疑是很多人对《我是路人甲》的第一印象。但作为一部非传统的喜剧,尔冬升借此所传递的信息量也实在是够五味杂陈的了。这也是许多影迷诟病《路人甲》节奏紊乱的缘故,什么都想说,然而什么都不说透,如隔靴搔痒。想必,尔冬升对此也有很大的遗憾,无剧本拍摄,妄求不着表演痕迹的原生态,却毕竟还得用商业俗套的故事来包装。但尔导在交流会上说的那句话始终令我敬服,他说他是用真的情感拍了一部假的电影。

是啊,我们固然知道,《路人甲》所拍的横店龙套群像,远远不如真实的风景来得残酷;但真诚拍戏的欲求注定也能换来真诚的回馈。这让我想到很多真性情的日本电影,比如园子温导演的作品就有这样慑人的魔力,它们都被拍得歇斯底里、佶屈聱牙,在非影迷观众看来恐怕只能用“疯狂”和“神经质”来形容,但这些却恰恰源自于导演本身的真性情。

由此再回想梁朝伟影评中提到的染谷将太,他便是园子温最爱用的演员之一。所以,面对染谷将太、万国鹏这样的演员,用力过猛早已不再是表演缺憾,而全然成为了一种

难能可贵的品质。

有人说,在这人人都想成为“王宝强”的后选秀时代,《路人甲》的出现很可能会误导更多的年轻人。譬如在横店,有很多“横漂”就曾直言是王宝强害了他,而很有可能在这份加害名单里,以后还会多个尔冬升。

但说实话,即便《路人甲》拍得残酷至死,也未必能挡住那些执意“横漂”的后来者。因为我们都曾见过,有梦想的人,眼睛会发光。

或许,梁朝伟影评中的那场流星雨,是对《我是路人甲》的一个最好的补充。我想,那一刻的横店夜空,该有多像《喜剧之王》里那片夜晚的大海啊。

【篇二】

看到《我是路人甲》后半,我有点想掉眼泪了。

触发点是男主小万面对爱情事业岔路口心灰意冷的时候,跟妈妈通了一个话。妈妈本来不支持小万横漂,但这通电话里,妈妈却要小万自己决定自己前途。我联想到我妈妈。我北漂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经常各大卫视露脸录各种节目,后来搞公司很少录了。妈妈对此的反应是:“儿子,你挣不了钱了吧?经济收入少很多吧?”妈妈的反应很朴素,但却是她对儿子最直接的担忧。

看完《我是路人甲》,我觉得自己也是那个路人甲。在妈妈的热望中,先到广州,再到北京,先南漂再北漂,一路打拼。经常在理想与现实间徘徊。我特别能理解《我是路人甲》里面那些横店群演的愿望,它们热腾腾,真实、真诚。

说实话,整部《我是路人甲》最让我记得住的就是真诚感。主演本身就是群众演员或特约演员,每一句词儿都是他们从心底说出来的。那个得了一个角色却疯了的凯哥,那个天天睡觉觉得能取代古天乐的帅哥,那个一直认为自己能成腕的魏星,每一个人都真实得把观众带进去。我不知道谁写的本子,但觉得编剧也该是资深横漂,每个情节每个眼神每句话都那么落地,那么凿实。

对一个导演最大的表扬是,看不出这部戏是他拍的。对《我是路人甲》,我的表扬辞是看不出是尔冬升拍的。因为它带着的某种稚气,某类热血,特别不像一个来自香港的老牌导演捯饬的。我见过尔导一面,当时是《智取威虎山》首映礼,冯小刚导演介绍他给我,握了一下手,没说什么话,他就急着请小刚客串《我是路人甲》,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片名,第一感以为是类似《喜剧之王》那样的无厘头喜剧片。现在看,却发现,尔冬升导演把人文放在笑料之上,《我是路人甲》很轻松,但不是简单的喜剧,而是讲一群小人物的有笑有泪表演人生。

我自己也曾当了四五次群众演员,跟不少名演员一起在一些热闹电影中露过脸。演过不少路人甲后,我真的在某些时候会突然涌起想演戏的欲望。表演是容易上瘾的。40岁之后,我偶尔会反思这样的出名欲,看完“路人甲”我释然了,某些欲望是天性,涌出它们不是原罪,关键是如何引导和实现。

从表演推到事业推到人生,最重要的其实是心态。路人甲心态很健康,你把自己看轻,踏实努力,孜孜以求,最后可能很重;你一开始把自己看成大主角,最后反而可能一脚踩空。人在任何时候都需提醒自己其实就是人生途上的路人甲,这样,你才能在轻松中往真正主角迈进。

从商业电影的角度,这部片子当然长了点。我都能想象出尔冬升导演就此跟投资方及发行方较劲的场景。这一刻的尔导仿佛也变成了10亿票房目标边上的路人甲,很执着,很可爱。这样一部没明星主演的电影,谁都不知道它会有多少票房,但我觉得这不该是它最重要的指标。

我看了梁朝伟舒淇林青霞写的影评,坦白讲,这些文章吸引了我进电影院。看完之后,我最想表达的是:真的,《我是路人甲》电影本身比这些影评还好看。

篇三:《我是路人甲》影评

《我是路人甲》影评

【篇一】

《我是路人甲》昨天在传媒1500报点映,这也许是我从广院毕业前能看的最后一次活动了吧,所以很积极地去领票,觉得尔冬升没让我失望。

看之前想了很多这电影会有的样子,包括励志的(最后都成功了)或者揭露现实的(所有群演都失败了),或者完全真实纪录片的形式。不管怎样开头的一段让我非常不适应,简单来说就是,演的好假。一个农村的家庭,一个说话极为缓慢(开始还以为万国鹏是有什么病)的想去横店拍戏的年轻人,一对很戏剧化的父母。你就觉得,他们演的真是卖力,不、真、实。

他到了横店,遇到的全是他的同类,这孩子的逗比本质慢慢展现给观众,包括可爱的小动作,木讷又认真的表情,还有接到戏兴奋又笨拙的模样,我觉得,咦,这个人好像我高中同学牛XX啊。

横店就像是一个缩小版的社会,有规则、潜规则,有等级,也有一个更小的群体,在这个被我们观看的群体里,万国鹏遇见王婷。沈凯和徐小琴来这儿很久,混得稍微好点。林晨和魏星总是在争吵,总是女生在委曲求全,男生抱怨自己怀才不遇。一对性格完全不同的姐妹在来横店一年以后收获不同的成长。长得最帅的王昭说”等他老了影坛就是我的“,可他是最得过且过的一个。还有我已经记不住名字的结巴,还有很丑但是最努力的那个矮个子。

像一个完整的小社会。都是平凡不过的人,他们在银幕里似乎在复演我们的人生,只是真实人生只有一次,但是演戏却可以无数次cut再重来。

这些群演可能也分不清什么是真的,什么是戏。

交流的时候观众一直针对他们的”鸡汤感“向导演提问。觉得这些人物满口大话空话,说的总是很正能力很励志。

这让电影显得不接地气,很假。

不过我赞同导演的看法,这些处于底层的平凡人,他们不是精英,不懂更深刻的道理,生活是重复,是不曾出现奇迹的缓慢的悲喜交加。

”他们就靠着那些鸡汤坚持活下去,坚持正在做的事情“。

时间长了,把那些没什么用的道理演给别人看,也给自己看。别人沮丧和绝望的时候,扮成正能量的天使,说在阳光下??鲁迅说??苏格拉底说??,自己沮丧和绝望

的时候,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所以我还真就相信,这些群演真实的样子应该就是这样,他们面对镜头,就会自然而然说出这些道理,他们知道的应该也只是这些道理,这些让他们撑过来。

徐小琴这个女人,把丈夫和那些猛灌鸡汤的人看得很清楚,”光会说有什么用“。

还怀着孩子的她离开横店,故事的结局是她和结巴照顾为演戏而着魔的前夫。是大梦初醒的荒唐一生。

大概除了万国鹏和王婷在一起之外,整个故事都充满着一股”反鸡汤“的味道。

最会讲道理,最努力,心态最阳光的那个人,他还没成功啊。

跑上跑下,谨小慎微又坚定执着,还为演戏而着魔的那个人,他并不得偿所愿。

那对姐妹中的妹妹变漂亮了,跟着喜欢的小演员去北京,但不知道他们后来会怎样。

而那个姐姐,鼓起勇气在广场上跳舞,这段拍得像是中国梦想秀的宣传片,我以为她会跳着跳着场景转换成充满掌声的绚丽舞台,不过还好并没有,她摔了一跤,音乐戛然而止,然后她露出痛苦伤心的表情,再若无其事地站起来。

我觉得反鸡汤的特征就是,它展示生活的一种可能性,给你看只是一小段人生,没有直接跳到结局,没有那样一个”经过??的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或者??最终幸福地生活“。

为梦想拼搏的人可能没有成为理想的那种人,不再懒惰、长得帅,但是没有人能许诺给他一个通往成功的未来。

万国鹏这个小逗比,他潦倒地坐在深秋的街旁,对新来的兴奋的年轻人熟练地说着在这里的一切程序,俨然老油条。跟女朋友吵了一场言语文艺的架,用了各种修辞,可是年轻的我在感性的争吵时候也会用啊,也喜欢讲道理。看到那场最鸡汤的追车戏,我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心里在想:这样就对了,但是这怎么感觉这么不真实呢。

好荒谬。他们演出真实自己的一种假象。

尔冬升反复对我们说,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做喜欢的事,这样的话你浪费了两年只是后悔两年,否则你会后悔一辈子。

我和戏里的群演一样,怕的都是后悔一辈子。但是命运能许诺给你什么呢,你努力但并不一定就万众瞩目,你拥有梦想但不意味着别人就得给你买单,你开始发奋,这世界冷冷看你一眼,人们忙碌着拥挤着,没有人给你让路。

但即便这样,努力,梦想,这些已经变得有点廉价的词,并不因此就没有意义。因

为若不是这样,就像是普通人不让自己变得鸡汤一点,还以什么方式和巨大又残酷的未来抗争呢?

鸡汤式的结尾应该是:他们这辈子都成功了,努力都获得了回报。结局都圆满。最后再证明有梦想你就会成为那些少数人。

不鸡汤的结尾就是:一年过去了,该怎样还怎样,时间过得不快不慢,他们有了一些机会,也失去一些,没有人一步登天,但有人掉到生活的深渊里,有人还憧憬着自己的小日子。他们还保持着鸡汤和演的态度,一举一动像是在戏里,夸张地说台词一般地活下去。

没有”全都“”一定“”肯定会“这样的结论,我们不晓得他们的未来,正如不知道自己今后的人生。可我看着身边那些挺鸡汤的普通人,明白他们这是让自己活下去。我看着和我一样夸张姿态的普通人,知道这就是真实的样子,真实的也可以是戏剧化的。

让我特别心酸的一段是万国鹏无精打采地给妈妈打电话,一年前哭得像个天生演员的妈妈,此时扮成鸡汤教母,淡定地说出一堆成功失败的道理,用了许多”肯定“”都会“”你以后一定“,好像参透生活的真相。

看到这样的妈妈我就哭了。因为我妈也在相似的情况下说过差不多的话。

她们真的喜欢这样,我分辨不清鸡汤的理论给人带来的到底是真实的感悟还是虚假的成长,但是我知道,我妈真的也会这样。

挺可爱的,是不是。

我和朋友看完以后甚至产生了一种幻觉,感觉周围坐着的好多人,长得都像电影里刚刚看到的群演,这是对”真实“的最好解释吧。

你肯定不信”我一定会成功“,但是面对镜头和话筒,你露出僵硬的笑容,大概也是会说”我一定会成功“。

这便是平凡可爱的普通人啊。

【篇二】

昨晚看《我是路人甲》,看到万盛街一个全景,心想:横店终于有肯德基了!

看这部电影时,我脑中满是回忆。

3年前的这个时候,因为《狄仁杰之神都龙王》驻组宣传的原因,来到了横店。

说实话,当时心里的落差是很大的,前一个项目,同样由Angelababy与赵又廷主演的《第一次》还未结束宣传,我就动身前往了横店。

到了萧山机场,坐车要近3个小时,来到了一个四线城市。当时问组里的工作人员,我们会去哪里住,被告知:万豪。我被吓了一跳!marriott?不是吧!

结果真的不是,人家酒店叫“wanhao”?.

《我是路人甲》里面,三个女生去某个制片组见导演和制片,结果被要求做导演私人助理那场戏,就是在万豪对面的酒店拍摄的。

对了,《我是路人甲》里群演们跳广场舞的那个广场,就在万豪楼下,而且真的每天在跳广场舞,剧组的人每天都会被打扰到。

就如同我老板平假名写的一样,横店是个鬼地方,真的是个鬼地方,来打了这里,就如同与世隔绝一样,每天都是早上开工,晚上收工,收工了,吃着剧组饭。

《我是路人甲》里,大家会发现,群演和剧组正式员工,吃的是不一样的,有一场戏,自以为已经是小演员的魏星,去拿白色塑料饭盒,那个是给剧组正式工作人员吃的盒饭,三菜一汤,说不上好吃,但还算可口(吃三个月也会吃疯的);而群演的饭,会比工作人员吃的差,基本就是二十年前流行的盒饭,泡沫盒子装点儿饭,再给一个或两个菜,席地而坐,就吃了。而魏星说的那番话,只有体验过的人,才知道苦。

就这么苦,还是有一群执着的人,在横店漂着。

我记得有次在山里拍戏,大夜戏收工,凌晨4点多坐车回酒店时,路过了《我是路人甲》中的老工会,对,横店的老工会确实是在哪里。天还没亮透的街道,只有那里亮着灯光,已经有几十人在那里等着活儿了,影片里说横店街头背着椅子的基本都是横漂,对,背着折叠椅的,大多数都是。

凌晨4点,抢角色,可能就为了几十块或几百块,这就是横漂的生活。

即便抢到了,他们确实是要面临会不会演戏的问题。

曾经拍摄群众演员时,有很多次都是群演的走位,拖慢了剧组拍摄,我也确实见过,因为某一两个群演在笑,被替换到小角落或开掉,在剧组都是家常便饭。让你表现惊恐的状态,你笑个毛啊。

拍摄条件也是异常艰辛。《我是路人甲》方中信那场戏,那个金碧辉煌的影棚,《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中刘嘉玲饰演的武则天的一些戏份就是在那里拍的,那个棚基本不透风,闷热潮湿,快到40度,穿着短裤进去,不一会儿,小腿上都会滋出汗,更别说演员穿着厚重的戏服了。这个棚里也确实有群演昏倒的状况,盔甲太热太重,体质稍弱一些或是因为在其他组串戏太累再来这个组拍戏太疲劳的,很容易就中暑。

所以看《我是路人甲》时,确实是很感触,这些就真的发生在横店,每一天都在发生。

《我是路人甲》中,也有惊喜,比如副导演刘潇,真的是尔冬升会合作的副导演;几个群演头儿,也是真的在横店工作的人,只是他们真实身份是特约演员的副导演,特约演员与群演的不同之处,在于特约属于一个组从头跟到尾,颜值、演技比群演高一些的演员。

我记得剧组在华夏影视园拍摄时,不时会有去办演员证的群演路过(办证的地方就在那个园里),有时群演就会问组里人,还缺不缺演员,自己可以上,有时他们就会看着远处的巨型道具,看着真正的演员、导演在上面演戏、导演,他们的表情上,有羡慕,有憧憬。

横店最著名的街,就是万盛街,基本是横店生活的主要街道,万国鹏刚到横店时,去吃了一顿“洞天”,在横店算是档次比较不错的粤菜了;魏星和女友在房子的阳台吵架时,远景的“金华煲庄”,酸菜鱼火锅也很好吃。凯哥发疯在横店街头飘荡时,背景里山寨的肯德基“德艺堡”等等,也是在吃不到肯德基麦当劳时,解解馋的地方。

当然了,澳门豆捞、鸡煲和胖仔火锅,都是充满回忆的地方,以及每个大夜收工后,在万豪楼下吃的豆花小笼包,都是每个大夜临近尾声时,让人兴奋的事情。

当看到《我是路人甲》中,著名的万盛街里开了肯德基,我知道这里会越来越好,就和那群把拍戏当做梦想的群演一样,应该,会越来越好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e2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