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电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

更新时间:2024-05-19 10: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大学生电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我们想要得出大学生目前的电脑使用情况是否符合效用理论,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大学生对电脑的购买以及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是否符合效用的最大化。 二、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这次问卷我们组共分发了63份,最后实际回收63份。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男女比例7:3,涉及多个专业的同学。 三、数据分析及结果

通过这次问卷,我们得出电脑的性能、价格对大学生购买电脑影响最大,其次出于学习需要,还有亲友也对其购买电脑影响较大;最后电脑的蓄电能力也会影响大学生对电脑的购买。 以下是影响大学生购买电脑的因素所占的比例:

效用是指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里感觉。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得出结论,大学生对电脑的消费符合效用理论。大学生购买电脑是由其性价比决定的,在购买电脑之前结合亲友介绍、网上资料查询等,通过了解电脑的性能再结合价格,然后去购买电脑,是理性消费。虽然电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故障,一部分人对电脑的蓄电能力以及外观方面都不满意,但这是由第三方决定的,与效用并无多大关系,一定程度上不会影响消费者对电脑的最大利用。而被调查者对电脑的使用大多是在学习、娱乐等方面,可以说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对其进行了最大利用。 四、心得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使我体会最深的是问卷的设计方面。一份好的问卷是非常最要的,它会影响最终结果的得出。问卷设计的题目要便于被调查者回答,不能模棱两可,但最重要的是问题要与调查目的结合,要能反映问题,并且最重要能便于出结论。

影响因素 所占比例 性能 81% 价格 61% 学习需要 43% 亲友介绍 45%

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系 部: 政 法 系 专 业: 社区051班 学生姓名: 杨吉强 (27)

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网络是信息的海洋。它不仅仅是人们表现自我的空间,更是人们为学习、工作、生活提取各种有用信息和进行种种交流的工具。网络的能量是巨大的,它带领人类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它既能为人们创造无限的财富,也能诱使人们掉进痛苦的深渊。对于人类,尤其是对于我们大学生群体,网络到底是虚拟的伊甸园,还是潘多拉的盒子?大学生作为信息时代最积极最活跃的人群,已经成为网络使用的主要用户。一方面,大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能更加有效和广泛地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交流情感和了解社会;另一方面,网络空间又以令人眩晕的色彩诱惑着涉世不深的学生,使得部分学生遭遇到一定的迷茫。。正如有大学生言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正是弄潮儿。”这智慧的一代,自信的一代,成长的一代,将成为明天中国网络事业和教育事业的推进者,今天的几句建议,就有可能是明天网络发展和教学管理的方向。因此本次调查报告关注的正是这群精英,关注的正是这群精英的成长成才和他们与互联网的相关问题.

(二)文献综述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日益广泛、深刻,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开始成为青年的生活世界。网络技术使计算机从孤独、封闭中解放出来.形成民主开放、自由共享的网际网络.成为人们相互交流、共同旅行的生存空间(cyberspace)。资料显示,在我国目前890万因特网用户中.有157万为在校大专以上学生,大学校园正成为我国因特网用户最密集的区域 已有530余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中小学加入全国范围的学术性计算机网络.入网主机达20万台,用户数量达100万,各重点高校的校园网也陆续建成。截止2000年3月15日,中国科技大学学生E—mail用户已达7 777个.BBS注册户累计已达70 034个,北京大学则实现了学生宿舍上网。国际互联网络正以日益迅猛的速度进入大学生生活的各个角落.校园网正在“网络”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信息化环境建设的高成本投入与信息化教育的目标是否成比例?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否充分发挥了其强大的教育功能? 大量调查结果值得我们深思,一方面,聊天与游戏基本上成了目前在校大学生上网的主旋律。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深入,网络中心、电子阅览室、计算中心等信息化部门已融入普通大学校园中,大学生可以在多种场所方便的接触网络;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正确引导和科学管理,致使高校中网络强大的教育功能被其娱乐应用给掩盖了。高校中网络设施倘若仅仅用以为大学生们提供游戏、聊天等娱乐活动,这必将远远的偏离教育信息化的初衷。那么,导致大学生“玩网”

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大学生自身比较浮躁还是我们教育本身出了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在校大学生是一支不断壮大的网名群体,而且他们也是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力量,研究他们在网络学习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提高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技能的对策,对于促进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充分发挥网络的教育功能,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自己的看法

由于网上交流十分便利,大学生视野更开阔,更容易吸收多种有利的信息,进而更加自觉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实践中,我们也逐渐意识到互联网作为一种教育工具的巨大潜力。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在越来越多地了解到它的奇特功效时,也开始更多地注意到它给人类的危害。青年大学生涉世未深,社会经验缺乏,辨别是非能力差,网络传播的弱点以及网络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对大学生学习负面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如游戏娱乐多,学习提高不够、接受信息多,理解鉴别不够、借鉴依赖多,思考创新不够等。

二、调查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的介绍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发放了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

(二)研究对象的介绍

由于受人力资源和资金的限制,本次问卷主要集中于沈阳工程学院的学生。学生的分布情况为:大一15份;大二16份;大三10份;大四9份。

(三)资料收集方法的介绍

本次问卷的收集方式送发问卷。在进行收集资料时,根据客观题的选项和主观提的回答来判断调查对象的主要观点。

(四)资料分析的方法

通过SPSS进行数据统计,整理出有效的问题,再根据这几个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三、调查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中,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对上网与大学生成才、大学生网民教育和高校网络阵地建设等问题阐明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其主要观点如下:

大多数大学生网民都能认识到网络的两面性。对网络这把双刃剑,他们认为应取其所长避其所短,以其之长为我所用。有的同学写道:网络世界虽然虚幻但也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网络行为虽不规范但也是现实行为的反映;网络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网上有灿烂的阳光也有阴暗的角落,只要人们都以一颗平常心看待网络,网络在去掉神秘的面纱以后才会现出迷人的光彩! 许多人认为,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所受到的教育不应仅仅是书本上的一些概念,更应该接受新事物和新信息,而网络就是新事物的代表。网络来了,挡也挡不住,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应该通过网络及时地使自己跟上时代。所以,不能很好掌握或利用网络资源的大学生就不是一个合格大学生。 许多大学生都希望学校能开设网络资源利用方面的专门课程,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帮助学生建立个人主页,学习相关的流行软件等,以提高上网技能。大学生对目前多数高校网站的现状很不满意,认为其内容枯燥、形式呆板、模式雷同、缺乏吸引力且管理较乱。他们认为,高校网站应在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中树起自己的品牌形象。建设好高校网站,首先要针对大学生群体,注重对国内外重大科技、新闻时事和社会焦点、热点的报道;其次要与学生的学习进程相结合,在网站中设立学习和答疑专栏,介绍课程的学习方法,并有老师在网上高层次地分析和阐述学术问题或发表学术论文;及时发布各类诸如学习、考研等信息,让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注册用户进行即时查询和与老师或他人交流;再次,设立心理咨询栏目,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疑难问题。第四,高校网站要有不同观点,让学生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并利用网络沟通;多给学生一些自由发言的机会,可以向校长直接反映心声。最后,加强对留言板和BBS的管理。毕竟校园是一方净土,高校网络应不同于大众BBS,应提倡校园网络文明的发展。总之,高校网站应该建设成为一种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校、学校与学校沟通的一条畅通的桥梁。

调查表明,大学生上网网龄小于1年、1年-3年、3年-5年和5年以上者分别为上网学生的44%、36%、12%和8%。

每天上网时数小于1、1-3、3-5和大于5小时者分别为24%、34%、20%和2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8m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