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管理系统

更新时间:2024-05-11 02: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

设计:第十小组 信科08-1班 组长:宋雪娇 组员:孙振超 王佳辰 郝帅 王鹏

可行性分析报告

1. 引言

本报告是关于人事管理系统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报告,其目的是论证该项目的必要性和在企业当前条件下实施的可能性,从而防止造成物力、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浪费,使企业的人事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从而达到提高企事业管理效率的目的。 1.1待建设项目名称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 1.2开发者

信科08-1班:宋雪娇、孙振超、王佳辰、王鹏、郝帅 2. 系统建设的背景、意义

在企业中,人事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负责整个企业的日常人事安排,人员的人事管理等。以前都是人工进行操作。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人事管理的工作量也大大地增加。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人事工作者急切希望能够将大部分烦琐的工作交给计算机处理,以减轻人工的压力并提高工作效率。而计算机的普及加快人事管理系统的产生。当前,计算机在我国的人事管理工作中,

主要可用来进行报表处理,档案管理,文书编辑,信息查询,综合分析。 人事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提供合适可用的人才,这就要求人事部门进一步加大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建立好人才档案,为企业选拔贤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员工用其所长、人尽其才;关心和改善员工的生活条件,使员工无后顾之忧,充分发挥自己的内在潜力。

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科技手段。科学的管理方法在管理中一般是指数学方法、系统方法、信息方法、控制论方法、社会学方法、心理学方法等科学方法,而先进的科技手段主要是运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之一的电子计算机来为人事管理现代化服务。 电子计算机作为数据处理系统,已逐渐成为人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在人事管理中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已经开始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人员工资管理、人事统计和查询、干部考评和人事档案管理以及人才预测和规划等。 通过使用企事业人事管理信息系统,使企业的人事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从而达到提高企事业管理效率的目的。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使人事部门管理人员可以轻松快捷地完成人事管理的任务,主要包括人员基本情况管理、工资管理、和考勤管理、培训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功能,以实现用户方便的输入、查询、统计、打印相关报表的业务需求。

人事管理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快捷全面地传递员工的个人信息,管理者可以及时掌握整个人事管理系统的全面情况,为全面合理的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成功运行此系统,将可以高效能、大容量地收集、处理、存储人事信息,大幅度地提高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质量和效率。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企业当前管理中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1)绩效管理缺乏系统性

主要变现在没有建立系统的绩效考评系统,只有对员工的考评,缺少对中 层管理者的绩效考评。绩效考评标准模糊、不切实际,随意性强,绩效保证体系不严密,透明度不高,可操作性差。由于绩效管理没有系统性的支撑,造成绩效管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仅有的绩效考评也流于形式,而且奖金计划在企业业绩较低的时候,对员工往往缺乏激励,而当业绩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对员工的激励又显得不足,员工的薪酬支付并没有与企业的利益实现共享。

(2)绩效考评指标设计不当,容易产生误导性

从组织的绩效考评来看,过分强调定量指标的考核,忽视定性评议指标的使用,并且在定量指标的选取上,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产生偏差。 (3)部门职能重叠,协调难度大

部门职能的重叠,大大降低了各部门的协同作用,同时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3.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3.1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总体目标包括: (1)支持企业实现规范化的管理;

(2)支持企业高效率完成劳动人事管理的日程业务,包括新员工的加入时人事档案的建立,老员工转出,辞职,退休等;

(3)支持企业进行劳动人事管理及其相关方面的科学决策,如职工的个人信息查询等。

3.2信息系统的要求

(1)功能要求:实现员工基本信息管理(员工基本信息数据的输入,员工基本信息的查询、修改和删除;员工的转岗、调入、调出、退休等功能);员工考勤管理(员工的考勤录入;员工考勤情况的查询、修改和删除;员工考勤情况的统计);员工工资管理(企业工资的基本设定;员工工资的浏览;员工工资的计算)以及员工培训和业绩管理。

(2)信息系统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能够抵挡一定外界干扰能力,具备数据恢复功能。 3.3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开发小组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自接到可行性论证任务以来,小组成员通过座谈、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开展了大量的基础调研工作,为可行性论证提供了大量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4. 拟建系统方案

人事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先进的B/S(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式,该模式是当前最为流行、也是十分成熟的信息系统计算模式。拟建系统基于三层结构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如下图所示。客户端利用浏览器通过Web服务器去访问数据库

获得必要的信息;而Web服务器与特定的数据库系统的连接可以通过专用的软件来实现。

该模式开发的信息系统界面友好、使用方便,可大大节省信息系统开发的成本,缩短系统的开发周期;且用户端午需安装任何特殊软件皆可访问系统,日后升级、维护不需要更改用户端。

本系统的开发环境如下:

网络环境:根据系统本身的特点,采用B/S架构模式,TCP/IP协议进行通信, 将所有数据都集中在服务器端的SQL数据库中。 操作系统:windows xp 数据库系统: SQL 开发工具: C#2000 服务器:windows 5. 可行性研究

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在系统的整个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决定所选项目是不是可能实现或值得去实现。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它主要包括技术、经济、运行等方面的可行性:现有技术是否能够实现本系统的设计开发;经济上是否值得去实现;是否能够在一般的平台上搭建服务器与在客户端能否使用。 5.1技术可行性

(1)人事考勤工资管理系统是数据库应用程序,职工的档案关系以及职工和工资信息的关系虽然很复杂,但是都可以很清楚的用关系数据库模式表示出来,采用数据库的操作没有难度。

(2)就规模来说,人事管理系统应属于中小型数据库应用程序,在课程设计期间可以完成从系统需求分析到系统测试的所有工作,不存在开发时间限制的问题。 (3)由于人事管理系统不属于大的数据库系统并且没有严格的实时性要求,只要普通系统配置就可运行。对于人事管理系统的开发就没有特殊的要求。

5.2经济可行性

人事管理系统属于中小规模的MIS,所需要的资源不多,开销也不是很大,不需要特殊设备的支持,只要有作为服务器的计算机和作为开发平台的计算机即可。而且,当系统开发完成时,根据人事管理的广泛性,可将系统扩展为通用软件,增加其重要性,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率。这样降低了系统开发的开销,实现经济上的可行性。 5.3社会可行性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我国企业与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要想我们的企业管理与世界同步,最重要的就是利用当今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资源。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世界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特别是对机构、企业的组织结构的影响可谓空前绝后。所以人事管理系统具有社会可行性。 6. 结论

通过小组的调研和上述分析,可以发现:

(1) 就当前企业管理出现的问题,开发企业人事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符合

企业发展战略和目标。

(2) 开发出的信息系统不涉及知识产权、版权等纠纷;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用性。 总之,对于企业人事管理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小组成员一致认为切实可行,建议立即开发。

需求分析

1、团队构成及分工

姓名 项目角色 任务分工 成绩 签字 组长 宋雪娇 系统总体设计与编码 进行系统方案设计,制定出最佳方案的详细计划 组员 孙振超 可行性分析 编写可行性 分析报告

王佳辰 需求分析及单元测试 确定系统的必备功能,完成规格说明书。负责测试模块。 王鹏 系统总体分析及详细设计确定设计原理及设计过程 设计测试方案,系统测试与维护 郝帅 系统综合测试与维护 2、系统开发进度计划 序号 1 任务名称 可行性分析 需求分析完成时间2 3 第九周 第四周 持续时间 4周 4周 4周形式化说明技术第十三周 及总体设计 4详细设计及编码 第二十周 7周3、需求分析 3.1 功能需求

管理员:实现员工基本信息管理(员工基本信息数据的输入,员工基本信息的查询、修改和删除;员工的转岗、调入、调出、退休等功能);员工考勤管理(员工的考勤录入;员工考勤情况的查询、修改和删除;员工考勤情况的统计);员工工资管理(企业工资的基本设定;员工工资的浏览;员工工资的计算)以及员工培训和业绩管理。

普通员工:查询自己的基本信息、修改密码、参加培训。 4、应用环境 系统运行的硬件环境 客户端

满足以下要求的计算机:最低64M内存,最小2.1GB硬盘。 服务器

满足以下要求的计算机:最低256M内存,最小8GB硬盘。 系统运行的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98/2000/XP或更高版本。 服务器

操作系统:Windows XP

应用服务器:IIS 等企业级应用服务器 数据库:SQL2000

系统运行的网络环境:本项目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C/S),客户端建立在Windows XP系统上,主要用SQL Server 2000数据库软件和C#软件进行开发,服务端采用SCO UNIX操作系统,数据库服务器为SYBASE。

5、系统用例图

公司管理员

被授权管理员

普通员工

总体设计

1、系统流程图:

员工登陆 管理员登陆

NO NO

YES YES 系统流程分块图:

数据流图:

功能级数据流图: 用户名和密码 (普通用户) (管理员用户)

查 培 修改 退 系统 员工 职位 信息 退 询 训 密码 出 设置 管理 管理 发布 出

信息数据

存储

信息 培训记录

数据 密码数据存储 新 新 新 新

系统数据 系 员 信息数 职 数据 信 信息数 存储 统 工 据存储 位 存储 息 据存储 培 新 设 信 申 发

训 密 置 息 请 布 信息数 清 码 系 网 据存储 单 统 页 信息

清单 功能分解后的数据流图:

系统设置 员工管理

职位管理 信息发布 详细设计: PAD图:

用户登录PAD图:

用户查询基本信息PAD图: 功能模块图: 用户登录模块:

员工查询板块:

管理员对员工信息更新板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lg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