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特性及传输实验

更新时间:2024-05-02 02: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光纤特性及传输实验

在现代通信技术中,为了避免信号互相干扰,提高通信质量与通信容量,通常用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用载波传输信号,在接收端再将需要的信号解调还原出来。不管用什么方式调制,调制后的载波要占用一定的频带宽度,如音频信号要占用几千赫兹的带宽,模拟电视信号要占用8兆赫兹的带宽。载波的频率间隔若小于信号带宽,则不同信号间要互相干扰。能够用作无线电通信的频率资源非常有限,国际国内都对通信频率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仍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通信容量与所用载波频率成正比,与波长成反比,目前微波波长能做到厘米量级,在开发应用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时遇到了困难。光波波长比微波短得多,用光波作载波,其潜在的通信容量是微波通信无法比拟的,光纤通信就是用光波作载波,用光纤传输光信号的通信方式。

与用电缆传输电信号相比,光纤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长,价格低廉,重量轻易敷设,抗干扰,保密性好等优点,已成为固定通信网的主要传输技术,帮助我们的社会成功发展至信息社会。

【实验目的】

1、 2、 3、 4、 5、

了解光纤通信的原理及基本特性。

测量激光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电光转换特性。 测量光电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音频信号传输实验。 数字信号传输实验。

【实验仪器】

光纤特性及传输实验仪,示波器

【实验原理】

1、 光纤

光纤是由纤芯,包层,防护层组成的同心圆柱体,横

纤芯,直径5~50μm 截面如图1所示。纤芯与包层材料大多为高纯度的石英玻

璃,通过掺杂使纤芯折射率大于包层折射率,形成一种光

包层,直径约125μm 波导效应,使大部分的光被束缚在纤芯中传输。若纤芯的

直径约250μm 折射率分布是均匀的,在纤芯与包层的界面处折射率突变, 防护层, 称为阶跃型光纤。若纤芯从中心的高折射率逐渐变到边缘

图1 光纤的基本结构 与包层折射率一致,称为渐变型光纤。若纤芯直径小于

10μm,只有一种模式的光波能在光纤中传播,称为单模光纤。若纤芯直径50μm左右,有多个模式的光波能在光纤中传播,称为多模光纤。防护层由缓冲涂层,加强材料涂覆层及套塑层组成。通常将若干根光纤与其它保护材料组合起来构成光缆,便于工程上敷设和使用。

衡量光纤性能好坏的主要是它的损耗特性与色散特性。

损耗特性决定光纤传输的中继距离。光在光纤中传输时,由于材料的散射,吸收,会使光信号衰减,当信号衰减到一定程度时,就必需对信号进行整形放大处理,再进行传输,才能保证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失真,这段传输的距离叫中继距离,损耗越小,中继距离越长。光纤的损耗与光波长有关,通过研究发现,石英光纤在0.85,1.30,1.55μm附近有3个低损耗窗口,实用的光纤通信系统光波长都在低损耗窗口区域内。

损耗用损耗系数表示。光在有损耗的介质中传播时,光强按指数规律衰减,在通信领域,损耗

系数用单位长度的分贝值(dB)表示,定义为:

α?10P0lg (dB/km) (1) LP1αL?10

已知损耗系数,可计算光通过任意长度L后的强度:

P1?P010 (2)

上两式中,L是传播距离,P0是入射光强,P1是损耗后的光强。

对于单模光纤而言,随着波长的增加,其弯曲损耗也相应增大,因此对1550nm波长的使用,要特别注意弯曲损耗的问题。随着光纤通信工程的发展,最低衰减窗口1550nm波长区的通信必将得到广泛的运用。CCITT对G.652光纤和G.653光纤在1550nm波长的弯曲损耗作了明确的规定:

对G.652光纤,用半径为37.5mm松绕100圈,在1550nm波长测得的损耗增加应小于1dB;对G.653而言,要求增加的损耗小于0.5dB。

图2 单模光纤弯曲损耗测试

此处可不用扰模器,可其它东西实现光纤的弯曲也可。

弯曲损耗的测量,要求在具有较为稳定的光源条件下,将几十米被测光纤耦合到测试系统中,保持注入状态和接收端耦合状态不变的情况下,分别测出松绕100圈前后的输出光功率P1和P2,弯曲损耗可由下式计算得出。

A?10lg(P1P2) (3)

相同光纤,传输相同波长光波信号,弯曲半径不同时其损耗也必定不同,同样,对于相同光纤,

弯曲半径相同时,传输不同光波信号,其损耗也不同。

由于按照CCITT标准,光纤的弯曲损耗比较小,在实际测试中可采用减小弯曲半径的办法提高实验效果的明显性。实验测试框图如图3所示。

(a)弯曲半径R1缠绕方法 (b)弯曲半径R2缠绕方法

图3 扰模器缠绕方法

2、激光二极管(FP-LD)

光通信的光源为半导体激光器(LD)或发光二极管(LED),本实验采用半导体激光器。

半导体激光二极管或简称半导体激光器,它通过受激辐射发光,是一种阈值器件。处于高能级E2的电子在光场的感应下发射一个和感应光子一模一样的光子,而跃迁到低能级E1,这个过程称为光的受激辐射,所谓一模一样,是指发射光子和感应光子不仅频率相同,而且相位、偏振方向和传播方向都相同,它和感应光子是相干的。由于受激辐射与自发辐射的本质不同,导致了半导体激光器不仅能产生高功率(≥10mW)辐射,而且输出光发散角窄(垂直发散角为30~50°,水平发散角为0~30°),与单模光纤的耦合效率高(约30%~50%),辐射光谱线窄(Δλ=0.1~1.0nm),适用于高比特工作,载流子复合寿命短,能进行高速信号(>20GHz)直接调制,非常适合于作高速长距离光纤通信系统的光源。

LD和LED都是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其核心部分都是P-N结。因此其具有与普通二极管相类似的V-I特性,如图4所示:

VVTI

图4 LD激光器输出V-I特性示意图

由于结构上的不同,LD和LED的P-I特性曲线则有很大的差别。LED的P-I曲线基本上是一条近似的直线。而LD半导体激光器的P-I曲线,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有一阈值电流Ith,只有在工作电流I>Ith部分,P-I曲线才近似一根直线。而在I

图5 LD半导体激光器P-I特性示意图

阈值电流是非常重要的特性参数。图5中A段与B段的交点表示开始发射激光,它对应的电流就是阈值电流Ith。半导体激光器可以看作为一种光学振荡器,要形成光的振荡,就必须要有光放大机制,也即激活介质处于粒子数反转分布,而且产生的增益足以抵消所有的损耗。将开始出现净增益的条件称为阈值条件。一般用注入电流值来标定阈值条件,也即阈值电流Ith。

当注入电流增加时,输出光功率也随之增加,在达到Ith之前半导体激光器输出荧光,到达Ith之后输出激光,输出光子数的增量与注入电子数的增量之比见(5)式。

?d?(?P?Ie?P)()?? (5) hvehv?I,?为辐射跃迁?P?I就是图5激光发射时的斜率,h是普朗克常数(6.625*10-34 焦耳?秒)情况下,释放出的光子的频率。

P-I特性是选择半导体激光器的重要依据。在选择时,应选阈值电流Ith尽可能小,Ith对应P

值小,而且没有扭折点的半导体激光器。这样的激光器工作电流小,工作稳定性高,消光比大,而

且不易产生光信号失真。并且要求P-I曲线的斜率适当。斜率太小,则要求驱动信号太大,给驱动电路带来麻烦;斜率太大,则会出现光反射噪声及使自动光功率控制环路调整困难。

3、光电二极管

光通信接收端由光电二极管完成光电转换与信号解调。光电二极管是工作在无偏压或反向偏置状态下的PN结,反向偏压电场方向与势垒电场方向一致,使结区变宽,无光照时只有很小的暗电流。当PN结受光照射时,价电子吸收光能后挣脱价键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在结区产生电子-空穴对,在电场作用下,电子向N区运动,空穴向P区运动,形成光电流。

光通信常用PIN型光电二极管作光电转换。它与普通光电二极管的区别在于在P型和N型半导体之间夹有一层没有渗入杂质的本征半导体材料,称为I型区。这样的结构使得结区更宽,结电容更小,可以提高光电二极管的光电转换效率和响应速度。

图6是反向偏置电压下光电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无光照时的暗电流很小,它是由少数载流子的漂移形成的。有光照时,在较低反向电压下光电流随反向电压的增加有一定升高,这是因为反向偏压增加使结区变宽,结电场增强,提高了光生载流子的收集效率。当反向偏压进一步增加时,光生载流子的收集接近极限,光电流趋于饱和,此时,光电流仅取决于入射光功率。在适当的反向偏置电压下,入射光功率与饱和光电流之间呈较好的线性关系。

I V+ R P2=0.02mw P=0.01mw 1 P0=0 反向偏置电压(V)

图7是光电转换电路,光电二极管接在晶体管基极,集电极电流与基极电流之间有固定的放大关系,基极电流与入射光功率成正比,则流过R的电流与R两端的电压也与光功率成正比,若光功率随调制信号变化,R两端的电输出解调出原调制信号。

图6 光电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图7 简单的光电转换电路 【实验仪器】

整套实验系统由光纤发射装置、光纤接收装置、光纤跳线、光纤适配器以及示波器组成。

光纤发射装置可产生各种实验需要的信号,通过发射管发射出去。发出的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后,由接收管将信号传送到光纤接收装置。接收装置将信号处理后,通过仪器面板显示或者示波器观察传输后的各种信号。

发射系统中的信号源模块部分由电压源、音频信号、脉冲信号、方波信号、正弦波信号等组成。这些信号可以通过信号切换键来选择调整参数。当对应信号源的指示灯亮起时,表示可以对该信号

进行幅度/电压调节和频率调节了。调节也可以根据所需步进选择“粗调”和“细调”,即当调节的指示灯亮起代表细调,不亮代表粗调。

接收系统中,显示部分的“光功率计”只能调节到“1310”,“1550”则作为扩展显示(当前实

图11 光纤发射装置面板图

图12 光纤接收装置面板图

验仪中没有设置1550nm波长的发射装置)。

实验中使用的光纤为FC-FC光跳线(短光纤)。示波器用于观测各种信号波形经光纤传输后是否失真等特性(学校自备)。

光纤发射与接收装置面板如图11,图12所示。

【实验内容和步骤】

1、 激光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与输出特性测量

用FC-FC光跳线将光发送口与光接收口相连。设置发射显示为“发射电流”,接收显示为“光功率计”。

调节电压源以改变发射电流,记录发射电流与接收器接收到的光功率(与发射光功率成正比)。设置发射显示为正向偏压,记录与发射电流对应的发射管两端电压于表1中。

依次改变发射电流(可能显示电流值不能精确达到表1的设定数值,只要尽量接近即可),将数据记录于表1中。

表1 发光二极管伏安特性与输出特性测量 正向偏压(V) 发射管电流(mA) 光功率(mW) 0 5 6 8 10 15 20 25 30 35 以表1数据作所测激光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输出特性曲线。 讨论所作曲线与图4,图5所描述的规律是否符合。 2、 光电二极管伏安特性的测量

连接方式同实验1。调节发射装置的电压源,使光电二极管接收到的光功率如表2所示。

调节接收装置的反向偏压调节,在不同输入光功率时,切换显示状态,分别测量光电二极管反向偏置电压与光电流,记录于表2中。

表2 光电二极管伏安特性的测量

反向偏置电压 (伏) P=0 P=0.01mW P=0.02mW 光电流(μA) 0 1 2 3 4 以表2数据,作光电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讨论所作曲线与图6所描述的规律是否符合。 3、 音频信号传输实验

用FC-FC光跳线将光发送口与光接收口相连。 (1)基带调制

将发射装置“音频信号输出”接入发射模块信号输入端1,将2.5V电压源接入到“直流偏置”; 将接收装置 接收信号输出端接入音频模块音频信号输入端。

倾听音频模块播放出来的音乐。定性观察光连接、弯曲等外界因素对传输的影响,陈述你的感受。

(2)副载波调制

将发射装置“音频信号输出”接入V-F变换模块的V信号输入端,再将V-F变换模块F信号输出接入发射模块信号输入端1;

将接收信号输出接入F-V变换模块F信号输入端,V信号输出端接入音频模块音频信号输入端。 倾听音频模块播放出来的音乐。定性观察光连接、弯曲等外界因素对传输的影响,陈述你的感受。

4、 数字信号传输实验

若需传输的信号本身是数字形式,或将模拟信号数字化(模数转换)后进行传输,称为数字信

号传输,数字传输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质量高;易于进行加密和解密,保密性强;可以通过时分复用提高信道利用率;便于建立综合业务数字网等优点,是今后通信业务的发展方向。

本实验用编码器发送二进制数字信号(地址和数据),并用数码管显示地址一致时所发送的数据。 用FC-FC光跳线将光发送口与光接收口相连。 将发射装置数字信号输出接入发射模块信号输入端1,接收装置接收信号输出端接入数字信号解调模块数字信号输入端。

设置发射地址和接收地址,设置发射装置的数字显示。可以观测到,地址一致,信号正常传输时,接收数字随发射数字而改变。地址不一致或光信号不能正常传输时,数字信号不能正常接收。

【实验注意事项】

光学器件属于昂贵易损器件,所以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加倍小心,防止光学器件的损坏,为了保证实验顺利地进行,请注意以下事项:

1、本实验需要经常联接和断开光跳线(尾纤)与光发射器、光检测器,应轻拿轻放,使用时切忌用力过大。

2、实验完毕后,请立即将防尘帽盖住光纤输入、输出端口,用光纤端面防尘盖盖住光纤跳线端面,防止灰尘进入光纤端面而影响光信号的传输。

3、若不小心把光纤输出端的接口弄脏,需用酒精棉球进行清洗。 4、光纤跳线接头应妥善保管,防止磕碰,使用后及时戴上防尘帽。

5、不要用力拉扯光纤,光纤弯曲半径一般不小于30mm,否则可能导致光纤折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n4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