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05 放疗LA医师上岗证考试试题

更新时间:2023-10-22 04:5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放射治疗题库 放射治疗题库1998

1. 霍奇金病中,大纵膈的定义是指 A. 有纵膈淋巴结肿大的病例 B. 胸片上纵膈增宽的病例

C. 纵膈肿块最大径与T5~T6胸廓横径之比>1/3 D. 纵膈肿块最大径与胸廓最大横径之比>2/3 E. 纵膈肿块最大径与T5~T6胸廓横径之比>1/2 2. 在霍奇金病中,结节硬化型常见于: A. 年轻女性 B. 年轻男性 C. 老年患者 D. 儿童患者 E. 膈下受侵

3. 在霍奇金病中,较少发生受侵的淋巴结区: A. 腋窝淋巴结 B. 腹膜后淋巴结 C. 肠系膜淋巴结 D. 腹股沟淋巴结 E. 肺门淋巴结

4. 霍奇金病Ⅰb期的治疗方案是: A. 次全淋巴结照射 B. 全淋巴结照射 C. 全淋巴结照射+化疗 D. 化疗+全淋巴结照射 E. 以化疗为主 5. 霍奇金病的根治剂量为: A. 25Gy B. 30 Gy C. 35 Gy D. 45 Gy E. 55 Gy

6. 脑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 脊髓受侵 B. 骨髓受侵 C. 局部复发 D. 淋巴结广泛受侵 E. 肝脾受侵

7. 韦氏环非霍奇金淋巴瘤最易出现的继发受侵部位是: A. 纵膈淋巴结 B. 腹股沟淋巴结 C. 肺门淋巴结 D. 胃肠道

E. 中枢神经系统

8. 原发于扁桃体的ⅠA期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放射野设计为: A. 双侧耳前野 B. “品”字野+耳前野

C. 面颈联合野+中下锁骨上下区野 D. 面颈联合野 E. “品”字野+斗篷野

9. 低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对病灶小,无症状的Ⅲ、Ⅳ期病例: A. 应采取积极的全身化疗 B. 应给予大面积照射放疗 C. 应给予全身化疗+放疗 D. 应给予骨髓移植治疗

E. 可选择“等等看”的治疗策略 10.鼻腔NHL常见的病理类型是: A. 外周T细胞型 B. T淋巴母细胞型 C. B细胞型 D. B免疫母细胞型 E. Burkitt淋巴瘤

11.纵膈淋巴结非霍奇金淋巴瘤中,侵及骨髓合并白血病的约为: A. 15%~25% B. 25%~30% C. 35%~45% D. 45%~55% E. 65%~75%

12.低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A. 以早期病例常见 B. 常见原发于结外器官 C. 常见纵膈受侵 D. 常见肝和骨受侵 E. 较少见骨髓受侵

13.常规放射治疗中,小肠的耐受剂量为: A. 25Gy B. 30 Gy C. 35 Gy D. 45 Gy E. 55 Gy

14.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推荐放疗剂量为: A. 30~40 Gy B. 15~20 Gy C. 20~30 Gy D. 40~45 Gy E. 45~50 Gy

15.胰腺癌术中放疗的缺点是:

A. 靶区定位不精确 B. 正常组织保护不满意 C. 只能作单次照射 D. 术中污染严重 E. 术中操作困难 16.直肠癌术后放疗剂量为: A. 35 Gy B. 40 Gy C. 50 Gy D. 60 Gy E. 65 Gy

17.肾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 A. 移行细胞癌 B. 颗粒细胞癌 C. 透明细胞癌 D. 乳头状腺 E. 鳞癌

18.术前放疗对T3期膀胱癌,有多少病例可以得到分期下降: A. 15%~25% B. 25%~35% C. 35%~45% D. 40%~50% E. 50%以上

19.膀胱癌术后放疗中最易产生放射损伤的器官是: A. 残存膀胱 B. 直肠 C. 尿道 D. 小肠 E. 骨盆

20.膀胱癌Jewett Warshall 分期中的C相当于AJCC分期中的哪一期: A. T2 B. T4a C. T3a D. T3b E. T4b

21.对早期阴茎癌,放射治疗的作用是: A. 术前放疗,减少手术范围 B. 术后放疗,降低术后复发

C. 根治性放疗,保留阴茎维持生理功能 D. 放疗仅能起到姑息作用 E. 放疗仅能作为辅助治疗 22.Ⅰ期精原细胞癌的治愈率为: A. 85% B. 90%

C. 93% D. 95% E. 98%

23.Ⅰ期精原细胞癌的预防照射剂量是: A. 20~25Gy/3~4周 B. 25~30 Gy/3~4周 C. 30~35 Gy/3~4周 D. 35~40 Gy/3~4周 E. 40~45 Gy/4~5周

24.前列腺癌常规外照射根治性放疗剂量为: A. 40 Gy B. 50 Gy C. 60 Gy D. 70 Gy E. 80 Gy

25.早期乳腺癌患者下列哪种情况不适宜选择保守手术+根治性放疗: A. 乳腺单发病灶,直径等于3cm B. 有单个活动的腋窝淋巴结 C. 病人年龄小于35岁 D. 病人年龄大于55岁 E. 有乳腺癌家族史

26.一乳腺癌患者,原发灶2×2cm位于外象限,行肿瘤切除术,肿瘤切缘阴性,腋窝临床检查阴性,未作手术处理,术后放疗的范围应包括: A. 全乳腺+内乳淋巴结 B. 全乳腺+内乳和锁骨上淋巴结 C. 全乳腺+内乳、腋窝、锁骨上淋巴结 D. 单纯全乳腺照射 E. 全乳腺+腋窝淋巴结照射

27.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 A. 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B. 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和降低远处转移率 C. 对局部控制率影响不大

D. 可能提高生存率,仅对病变在内象限、腋窝淋巴结无转移者 E. 可能降低生存率 28.胸肌间淋巴结属于: A. 腋窝淋巴结的第一组 B. 腋窝淋巴结的第二组 C. 腋窝淋巴结的第三组 D. 锁骨下淋巴结 E. 不属以上淋巴结区

29.下列哪一条不符合乳腺髓样癌的特征: A. 镜下肿瘤边界明显 B. 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 C. 肿瘤细胞大,呈多形性

D. 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 E. 预后比浸润性导管癌好

30.早期乳腺癌保守手术+根治性放疗与根治术±放疗比较: A. 前者局部控制率低 B. 根治术局部控制率低

C. 根治术局部控制率低但生存率高 D. 两种治疗方法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相似 E. 前者局部控制率低但两者生存率相似

31.软组织肉瘤扩大切除术+放射治疗中,采用缩野技术,根治量为DT65Gy,分别在照射剂量____和_____时给予两次缩野: A. 45 Gy; 60 Gy B. 50 Gy; 60 Gy C. 40 Gy; 55 Gy D. 45 Gy; 55 Gy E. 40 Gy; 60 Gy

32.在肢体软组织肉瘤的术后放疗中,应避免照射肢体全周,主要是为了: A. 减轻皮肤的急性放射反应 B. 减轻肌肉的晚期放射损伤 C. 避免肢体发生淋巴水肿 D. 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E. 避免动脉炎的发生 33.软组织肉瘤最常见转移的器官是: A. 肺 B. 肝 C. 脑 D. 骨 E. 皮肤

34.舌活动部早期鳞癌(T1N0)原发灶外照射用: A. 高能X(r)线 B. 电子线 C. 快中子

D. 高能X线+电子线 E. 高能X线+快中子

35.发生在上颌窦哪一结构的癌总的预后较好: A. 上结构 B. 下结构 C. 前结构 D. 后结构

E. 前结构+下结构

36.组织α/β比值的临床应用价值:

A. 反应各种类型组织的放射反应性,用于改变分次治疗方案的剂量换算 B. α/β比值是正常组织反应的理论值 C. 可用于计算正常组织的耐受性 D. 衡量肿瘤组织的放射敏感性

E. 主要是一个理论值,实用价值不大 37.放射生物学中的4 “R”代表什么: A. RBE,OER,SER,PR

B. 在分次治疗期间肿瘤和正常组织细胞出现的一些动态变化的概括 C. 正常组织细胞的放疗反应的几种情况 D. 肿瘤对射线的几种不同效应的表现 E. 肿瘤放射生物学的四大要素

38.男性,55岁,食管中段7cm充缺伴明显软组织影,外侵心包、纵膈胸膜与气管膜部关系密切,无手术禁忌征,最佳治疗方案是 A. 根治性放疗 B. 单纯放疗

C. 根治性放疗+腔内放疗 D. 术前放疗+手术治疗 E. 根治性放疗+化疗

39.下段食管癌出现右侧声带麻痹,应考虑为: A. 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所致

B. 主动脉弓周围淋巴结转移肿大所致 C. 肺门淋巴结肿大所致 D. 食管肿瘤局部外侵所致

E. 锁骨头水平的右纵膈淋巴结转移肿大所致

40.一低分化鳞癌根治放疗后半年,发现对侧肺两个转移灶,直径为1.5~2cm,最佳治疗方案是: A. 手术治疗 B. 化疗+手术 C. 化疗+局部放疗 D. 局部放疗 E. 生物治疗

41.胸片见肺周边有一直径为2cm结节影,密度较淡伴有细毛刺,无钙化与卫星病灶,下列哪个诊断可能性最大:

A. 肺结核球 B. 肺错构瘤 C. 支气管囊肿 D. 肺鳞癌 E. 肺腺癌

42.男性,75岁,老慢支肺气肿,陈旧性心梗史,心肺功能差,1秒通气量为50%,胸片与CT发现右上肺有一分叶、有毛刺与后胸壁关系密切的肿块,无肺门淋巴结肿大,组织学诊断为鳞癌,最佳的放射野设计是:

A. 原发灶+肺门纵膈淋巴引流区,剂量DT60Gy/30次/6周 B. 原发灶+肺门纵膈淋巴引流区,剂量DT40Gy/20次/4周 C. 原发灶等中心加楔形板照射,剂量DT60Gy/30次/6周 D. 原发灶前后野,剂量DT60Gy/30次/6

E. 原发灶+肺门纵膈淋巴引流区,剂量DT40Gy/20次/4周 43.鼻咽咽旁间隙分为几个间隙: A. 2个间隙 B. 3个间隙

C. 4个间隙 D. 5个间隙 E. 6个间隙

44.阴道下段肿瘤进行放射治疗时,恰当的治疗方案为: A. 单纯阴道腔内照射

B. 阴道腔内照射加子宫腔内照射 C. 阴道腔内照射加盆腔外照射

D. 阴道腔内照射加盆腔外照射,外照射应包括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区域的照射 E. 单纯体外照射即可

45.宫颈癌高剂量率后装照射,给较恰当剂量时应考虑 A. 体外照射给予B点40~50Gy

B. A点总剂量(包括体外照射)70~80 Gy C. 体外照射若增加全盆剂量,腔内应减量 D. 针对不同情况,个别对待,调整剂量 E. 以上各项

46.宫颈癌放疗时选择A、B两点作剂量参考点,它们分别位于:

A. A点位于穹隆上2cm,子宫中轴外2cm;B点在A点同一水平,再向外3cm B. 宫颈外口上方2cm,中线旁开2cm为A点,再向外3cm为B点 C. 子宫腔放射源末端上方2cm,中线旁开2cm为A点,再向外3cm为B点 D. A点位于阴道穹隆上2cm,中线旁开2cm;B点位于盆腔 E. A、B两点依患者的体型及肿瘤情况不同而不同

47.女性,60岁,绝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1年,有手术禁忌症,全身浅淋巴结(--),子宫孕8周大小,余(---),人段取内膜,宫腔深8cm,病理:(宫颈管及子宫内膜)中分化腺癌。若选择放疗,腔内放疗a点、F点剂量范围宜为:

A. A点35~45 Gy F点40~45 Gy B. A点40~45Gy F点45~50 Gy C. A点45~50 Gy F点45~50Gy D. A点50~55 Gy F点45~50 Gy E. A点50~55 Gy F点60~65 Gy

48.一些国家恶性肿瘤诊断后,治疗的5年生存率为: A. 30% B. 40% C. 50% D. 60% E. 70%

49.亚临床病灶是指用临床检查和肉眼均不能发现的病灶,它存在于: A. 肿瘤主体周围 B. 远隔部位

C. 肿瘤主体周围或远隔部位 D. 区域淋巴结 E. 肺

50.放射治疗医师除了了放射治疗外,还应具备基本的临床知识,因为: A. 肿瘤病人往往有其它合并症,须即时发现及处理 B. 因为产生放射反应

C. 因为可能产生放射损伤 D. 因为常合并心脑疾病 E. 因为常合并糖尿病

51.使用高剂量率近距离治疗肿瘤时,其总剂量是: A. 与低剂量率近距离治疗一样 B. 高于低剂量率近距离治疗 C. 低于低剂量率近距离治疗 D. 参照外照射剂量 E. 与外照射剂量直接相加 52.组织间照射布源原则宜: A. 遵照巴黎系统 B. 随意设计

C. 按厂家提出的优化办 D. 按公式计算 E. 按QUIMBY计算 53.现代近距离治疗的特征: A. 放射源微型化 B. 遥控后装 C. 高剂量率

D. 微机进行优化治疗计划设计 E. 有上述四个特点

54.脊髓(长度10cm)的放射耐受量(TD5/5): A. 3000cGy B. 4000 cGy C. 4500 cGy D. 5500 cGy E. 6000 cGy 55.放射敏感性: A. =可治愈性 B. ≠可治愈性

C. ≠可治愈性,但有关系 D. 与可治愈性无关 E. 与可治愈性关系不大

56.医用直线加速器与电子感应加速器相比,具有下述优点: A. 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输出剂量相对较高,电子能谱好,体积小 B. 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输出剂量相对较低,电子能谱好,体积小 C. 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输出剂量相对较低,电子能谱差,体积小 D. 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输出剂量相对较高,电子能谱差,体积大 E. 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输出剂量相对较高,电子能谱差,体积小 57.与X(r)线相比,质子治疗有下述优点: A. 剂量分布差,但REB值大,OER值低 B. 剂量分布好,但REB值小,OER值高 C. 剂量分布好,但REB值小,OER值低 D. 剂量分布好,但REB值大,OER值低

E. 剂量分布好,但REB,OER值与X(r)线的相近

58.用于近距离治疗的铱-192放射源与铯-137相比,铱-192在水中的剂量分布具有下述优点: A. 距离平方反比定律影响较大,水中衰减较快 B. 距离平方反比定律影响较小,水中衰减较慢

C. 在5厘米范围内,水中衰减恰好被散射建成补偿,遵从平方反比定律 D. 在5厘米范围内,水中衰减恰好被散射建成补偿,不遵从平方反比定律 E. 在5厘米范围内,水中衰减其本保持不变,不遵从平方反比定律 59.钴-60r线与加速器X线相比,钴-60半影大的原因是: A. 钴-60源直径大,准直器穿射半影高,旁向散射大 B. 钴-60源直径大,准直器穿射半影高,旁向散射小 C. 钴-60源直径大,准直器穿射半影低,旁向散射小 D. 钴-60源直径大,准直器穿射半影相同,旁向散射小 E. 钴-60源直径大,准直器穿射半影相同,旁向散射大 60.临床剂量学四原则是

A. 处理靶区与正常组织间受照剂量关系 B. 规定靶区、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标准 C. 确定靶区、治疗区、照射区的范围及剂量大小 D. 评价治疗方案优劣的方法

E. 用于确定治疗方案所采用的照射技术 61.当高能电子线能量增加时:

A. 皮肤剂量Ds下降,建成深度变深,电子射程增大 B. 皮肤剂量Ds下降,建成深度变浅,电子射程增大 C. 皮肤剂量Ds上升,建成深度变深,电子射程增大 D. 皮肤剂量Ds上升,建成深度变浅,电子射程增大 E. 皮肤剂量Ds上升,建成深度不变,电子射程增大 62.边长为S的方形野与边长为a×b的矩形野等效的物理意义是: A. 射野面积/周长比相等 B. 射野面积相等

C. 射野中心轴上原射线、散射线贡献相等 D. 射野中心轴上原射线的贡献相等 E. 射野中心轴上散射线的贡献相等 63.放疗中最佳靶区剂量定义为: A. 肿瘤的最大致死剂量 B. 肿瘤得到最在控制率的剂量 C. 无正常组织并发症的剂量

D. 得到肿瘤最大控制几率而无并发症的剂量 E. 不超过正常组织耐受量的肿瘤最大剂量 64.靶区剂量的准确性是指: A. 偏离靶区规定剂量的程度

B. 靶区内任意点剂量与靶区剂量规定点剂量的差别 C. 靶区内最大剂量与最小剂量的差别

D. 靶区内剂量规定点剂量与靶区内模剂量的差别 E. 靶区内剂量规定点剂量与靶区内平均剂量的差别 65.按UICC食管癌国际分期标准,胸下段食管癌的区域淋巴结为:

A. 纵膈淋巴结+贲门胃左淋巴结 B. 纵膈淋巴结+腹腔动脉旁淋巴结

C. 纵膈淋巴结+贲门胃左淋巴结与腹腔动脉旁淋巴结 D. 纵膈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贲门胃左淋巴结 E. 贲门胃左淋巴结+下纵膈淋巴结 66.在食管癌组织学分类中,腺癌占: A. 3~4% B. 5~10% C. 10%以上 D. 20% E. 30%

67.食管癌放射治疗后主要失败原因: A. 胸内淋巴结复发 B. 局部复发 C. 血行转移 D. 胸内外淋巴结转移

E. 胸外淋巴结转移与血行转移

68.胸上段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约为: A. <10% B. 10% C. 30%左右 D. 50% E. 50%以上

69.影响食管癌放疗疗效的因素是: A. 病变长度 B. X线病理分型 C. 年龄

D. 有无锁骨淋巴结转移 E. 以上全是

70.UICC国际食管癌分期标准,颈段食管癌的区域淋巴结包括为: A. 颈部+锁骨上淋巴结 B. 颈部+纵膈淋巴结 C. 颈部+上纵膈淋巴结 D. 锁骨上淋巴结

E. 锁骨上+纵膈+胃左淋巴结

71.原发纵膈精原细胞瘤术后放疗的范围应为: A. 瘤床

B. 瘤床+双锁骨上区放疗 C. 全纵膈放疗

D. 瘤床+全纵膈+双锁骨上区放疗 E. 胸部给予观察,双锁骨上区放疗 72.胸腺瘤的定义:

A. 生长在胸腺部位的肿瘤 B. 发源于胸腺上皮的肿瘤

C. 发源于正常胸腺上皮样细胞的肿瘤,其内伴有不同数量的淋巴细胞 D. 发源于胸腺内的淋巴细胞的肿瘤 E. 发源于胸腺皮质肿瘤

73.男性,45岁,体检发现前上纵膈有4cm×5cm肿块,紧贴胸骨后,密度均无钙化,与周围器官有脂肪线分开,最可能的诊断为: A. 甲状腺肿瘤 B. 胸腺瘤 C. 畸胎类肿瘤 D. 淋巴瘤 E. 心包囊肿

74.当前对Ⅰ、Ⅱ期小细胞肺癌(SCLC)治疗原则是: A. 手术+术后化疗 B. 化疗+放疗+化疗 C. 化疗

D. 单纯放疗+脑预防照射 E. 单纯手术+脑预防照射

75.急性放射性肺炎可在放疗后____内,多数发生在放疗后_____内: A. 3个月,6个月 B. 1个月,3个月 C. 3个月,3个月 D. 半个月,3个月 E. 3个月,3个月 76全肺放疗时最大剂量不能超过: A. 10Gy B. 10~15Gy C. 20Gy D. 30Gy E. 40Gy

77.急性放射性肺炎肺的早期病理改变是: A. 血管硬化 B. 急性渗出性炎 C. 纤维化 D. 炎症+纤维化 E. 血管硬化+肺纤维化

78.一肺小细胞未分化癌,左上肺有一直径3cm肿块,左肺门纵膈及锁骨上淋巴结明显肿大,临床分期应属于:

A. 局限期 B. T2N2M0 C. T3N3M0 D. T2N3M1 E. 广泛期

79.肺转移瘤的诊断主要靠: A. 支气管镜检查 B. 痰细胞学检查

C. 肺穿刺活检 D. 胸部X线检查 E. 肺同位素检查 80.肺癌放疗后失败原因是:

A. 鳞癌局部失败与血行转移各为50%左右,腺癌血行转移占80%以上 B. 鳞癌血行转移占80%,腺癌局部与远处转移失败占50% C. 鳞癌局部失败明显多于远处转移失败,腺癌则相反 D. 鳞癌与腺癌首次失败相同

E. 鳞癌与腺癌局部与远处转移失败各占50% 81.头颈部癌选用单纯放疗适用于: A. 年青患者,对美容要求较高者 B. 女性患者 C. 对手术犹豫 D. 病理属分化差的癌

E. 病理分化好,中或晚期肿瘤 82.鼻咽癌高剂量率后装治疗施源器安装: A. 尽量贴近靶区

B. 贴近靶区,但尽量在辐射剂量下降较平坦段内 C. 置于照射区与正常区之间 D. 尽量远离靶区 E. 不必考虑放置部位

83.声门区喉癌放疗选用射线的最佳能量是: A. 深部X线

B. Co-60r线或4MV直线加速器X线 C. 8~10 MV直线加速器X线 D. >10 MV直线加速器X线 E. 电子束

84.上颌窦癌的预后不良因素之一是: A. 前壁破坏 B. 内壁破坏 C. 后壁破坏 D. 底壁破坏 E. 内壁+底壁破坏 85.颅骨脊索瘤好发于: A. 筛板上区 B. 蝶骨底区 C. 鞍区 D. 斜坡区 E. 岩骨区

86.女性,65岁,外阴鳞癌,阴蒂肿物3×3×3cm3,基底活动受限,尿道受侵约1cm,术前放疗剂量宜为: A. <10Gy/1周内 B. 10~20Gy/1~2周 C. 30~40Gy/3~4周 D. 50~60Gy/5~6周

E. >60Gy/6周

87.某患者,25岁,阴道后壁上1/3透明细胞癌,临床分期为Ⅰ期,对该患者术前放疗宜选择: A. 体外照射 B. 阴道腔内照射 C. 体外加腔内照射 D. 体外等中心照射

E. 体外照射为主辅以腔内照射 88.阴道癌肿瘤位于上1/3放射治疗原则为: A. 与子宫颈癌放射治疗原则相似 B. 主要针对阴道肿瘤进行腔内照射 C. 主要进行全盆腔体外照射 D. 体外照射应包括腹股沟淋巴结区域 E. 体外照射应包括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区域 89.宫颈癌放射治疗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坚持阴道冲洗 B. 定期复诊

C. 复诊时可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补充治疗 D. 如果治疗结束时效果很好,可1年后复查

E. 外地患者可在附近医院按要求随诊,将结果寄回原治疗单位存档 90.宫颈癌体外照射包括的淋巴结区域为:

A. 闭孔、髂内外、髂总、腹主动脉旁及腹股沟淋巴结 B. 闭孔、髂内外、腹股沟深、部份髂总淋巴结、骶前淋巴结 C. 腹股沟浅、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D. 盆腔淋巴结、骶前淋巴结、主动脉旁淋巴结 E. 髂总、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91.宫颈残端腺癌Ⅲ期,较合理的治疗为: A. 根治性手术 B. 根治性手术联合化疗 C. 单纯阴道内照射

D. 全盆腔中央挡铅外照射加腔内照射 E. 单纯体外照射

92.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宫颈癌放疗时应注意: A. 照射方式的选择与配合 B. 照射剂量

C. 腔内照射时尽量填塞以推开膀胱、直肠 D. 加强阴道冲洗 E. 包括以上各项

93.宫颈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指征为: A. 盆腔淋巴结阳性 B. 切缘不净

C. 肿瘤侵及宫颈深肌层 D. 手术切缘不充分 E. 包括以上各项

94.子宫内膜癌的术前放疗,以下哪种说法不对:

A. 术前放疗的目的在于灭活肿瘤细胞,减少复发、扩散的机会 B. 任何期别的患者均应行术前放疗 C. 诊刮内膜病理为G3者可行术前腔内放疗 D. Ⅱ期患者可行术前放疗

E. MRI或CT示深肌层受侵的患者可行术前放疗

95.因有严重合并症而给予单纯放疗的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腔内照射F点和A点的剂量比哪项较为合适: A. 3∶2 B. 2∶3 C. 1∶1 D. 2∶1 E. 1∶2

96.关于卵巢癌的全腹照射,下面哪项不正确: A. 适于任何期别的卵巢癌

B. 照射范围是,上界达横膈,下界至盆底 C. 肠粘连、肠梗阻为主要并发症 D. 也可出现恶心、呕吐等急性放射反应 E. 给予DT25~30Gy,6~8周完成

97.鳞癌亚临床病灶的照射剂量(预防性照射或曰选择性照射): A. 70 Gy B. 60 Gy C. 50 Gy D. 40 Gy E. 30 Gy

98.近距离治疗疗效最好的是: A. 肺癌 B. 食管癌 C. 胆道癌 D. 子宫颈癌 E. 直肠癌 99.LET的定义:

A. 单位粒子径迹能量传递 B. 能量传递 C. 与能量传递无关 D. 与相对生物效应有关 E. 与氧再合有关

100.按87年UICC食管癌分期标准,胸上段食管的范围为: A. 胸骨上缘水平至主动脉弓水平 B. 后胸廓入口气管分叉水平 C. 后胸廓入口至主动脉弓水平 D. 胸骨切迹水平至气管分叉水平 E. 主动脉弓水平至气管分叉水平 101.食管入口相当于以下哪个颈椎水平: A. 第三颈椎 B. 第四颈椎

C. 第五颈椎 D. 第六颈椎 E. 第七颈椎

102.纵膈肿瘤的首选治疗手段是: A. 放射治疗 B. 术前放疗+手术 C. 手术治疗 D. 术前化疗+手术 E. 化疗

103.伴重症肌无力的胸腺瘤治疗,首选为: A. 手术治疗 B. 放射治疗

C. 放射治疗+抗胆碱酯酶药

D. 手术治疗+抗胆碱酯酶药或同时加激素 E. 放疗+抗胆碱酯酶药或同时加激素

104.五大常见原发纵膈肿瘤和囊肿发病率占原发纵膈肿瘤的: A. 60% B. 60~80% C. 70% D. 80~90% E. 50~70% 105.中心肺癌的定义是:

A. 发生于段支气管以上的肺癌 B. 发生于叶支气管以上的肺癌 C. 发生于主支气管肺癌 D. 发生于肺门部位的肺癌 E. 发生气管支气管部位的肺癌 106.Passocose瘤(肺上沟癌)的定义为:

A. 胸腔入口肺病变,侵犯周围组织,造成剧烈疼痛,肋骨侵蚀,Horner’s征,手前臂侧麻痛等症状

B. 胸腔入口肺病变,伴有Horner’s征与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C. 胸腔入口肺病变,伴有Horner’s征 D. 胸腔入口肺病变,伴有肋骨椎体破坏 E. 胸腔入口肺病变,伴有臂丛神经压迫征

107.肺小细胞未分化癌化放疗后,疗效评价为CR,生存2年以上者脑转移发生率为: A. 50% B. 40% C. 80% D. 40~50% E. 30%

108.非小细胞肺癌单纯放疗的5年生存率是: A. <2% B. 5~10% C. 20%

E. 靶区剂量为靶区处方剂量

38.男性,75岁,有陈性心肌梗塞与肺气肿史,食道造影片示胸上段食管有4cm充缺,蕈伞型,中度梗阻,最佳方案为: A. 手术治疗 B. 术前放疗+手术 C. 化疗

D. 手术+术后放疗 E. 根治性放疗

39.男性,45岁,因前膈肿瘤行探查手术,术中完整切除肿瘤与肿大的淋巴结,术后病理为“精原细胞瘤伴有肺门淋巴结转移”。腹部CT(--),睾丸正常,治疗方案为: A. 全纵膈+双骨上区放疗 B. 术后化疗

C. 全纵膈+双锁骨上区放疗+化疗 D. 局部放疗+化疗 E. 密切观察与定期复查

40.女性,50岁,体发现前上纵膈肿瘤手术探查见肿瘤位于前纵膈与心包紧密粘连约3cm,完整切除肿瘤+部分心包切除,术后病理为“胸腺瘤,上皮细胞为主型”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是: A. 密切观察随诊,复发时再给与放疗 B. 术后化疗

C. 术后瘤床根治性放疗

D. 术后给与全心包全纵膈放疗+瘤床追加剂量放疗 E. 术后放疗+化疗

41.男性,45岁,几年前患肺结核,给予正规抗结核治疗,最近胸片发现病灶无诱因明显增大成团块状,应高度怀疑为: A. 肺结核恶化 B. 结核球

C. 肺结核合并感染 D. 肺结核后纤维化 E. 疤痕癌

42.眶尖征侯群是指哪些颅神经麻痹: A. Ⅱ、Ⅲ、Ⅳ、Ⅴ B. Ⅲ、Ⅳ、Ⅴ、Ⅵ、Ⅶ C. Ⅱ、Ⅲ、Ⅳ、Ⅴ、Ⅵ D. Ⅱ、Ⅲ、Ⅳ、Ⅴ1、Ⅵ E. Ⅱ、Ⅲ、Ⅴ1、Ⅵ

43.阴道低分化鳞癌Ⅲ期,治疗原则为: A. 以全身化疗为主,辅以放疗 B. 以放射治疗为主,辅以化疗 C. 以区域化疗为主,辅以放疗 D. 全身化疗加区域化疗,辅以放疗

E. 以区域化疗为主,辅以全身化疗并结合腔内放疗 44.有关宫颈癌放射治疗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 极早期患者(0期、Ⅰa期)可仅行腔内照射 B. 一般讲,应该体外照射与腔内照射配合

C. 体外照射可根据具体情况,缩野照射追加一定的剂量 D. 单纯腔内治疗,可使肿瘤局部很高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E. 体外照射盆腔总剂量不宜超过DT50Gy,否则并发症可能会增加 45.宫颈癌放疗中A、B两点代表的治疗区分别是: A. 宫颈肿瘤剂量、盆壁剂量

B. 宫颈肿瘤剂量、闭孔淋巴结区域剂量 C. 宫旁三角区剂量、闭孔淋巴区盆壁剂量 D. 宫旁肿瘤剂量、宫旁肿瘤结节剂量 E. 宫颈肿瘤剂量、盆腔淋巴结剂量 46.宫颈透明细胞癌Ⅰb2期,恰当的治疗方式为: A. 放射治疗 B. 广泛性手术治疗

C. 术前放疗、广泛性全子宫切除

D. 术前放疗、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E. 术前化疗、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并应保卵巢 47.宫颈残端癌的放射治疗原则:

A. 与一般宫颈癌的放射治疗原则相同 B. 一般采用全盆中挡铅外照射及腔内照射 C. 注意避免直肠、膀胱受量过高 D. 腔内治疗时充分堵塞固定 E. 以上均要考虑

48.宫颈癌放疗中出现严重的放射性直肠反应,首先应考虑的措施为: A. 减量放疗 B. 暂停放疗

C. 消炎、止泻等对症处理 D. 注意调节饮食 E. 密切观察

49.在肿瘤医院治疗的恶性肿瘤病人中,有多少百分比的病人经过放射治疗: A. 80%--90% B. 65%--75% C. 50%--55% D. 40%--50% E. 30%--40%

50.使用高剂量率近距离治疗肿瘤时,其总剂量是: A. 与低剂量率近距离治疗一样 B. 高于低剂量率近距离治疗 C. 低于低剂量率近距离治疗 D. 参照外照射剂量

E. 与参照外照射剂量直接相加

51.目前肿瘤放射治疗都采用分次照射的方法,因为: A. 一次大剂量照射所需的剂量上不去 B. 一次照射正常组织损伤太大

C. 分次照射可以用大的总剂量,更好地杀伤肿瘤 D. 分次照射可以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E. 肿瘤细胞的乏氧和有利于正常组织的修复 52.医用加速器中采用X线均整器的目的是: A. 滤去X线中的低能部分 B. 改善X线的能谱分布 C. 扩大有用照射野的范围 D. 增大X线的穿透能力 E. 减低X线的输出剂量 53.加速器X线的准直器的种类有:

A. 对称准直器、非对称(独立)准直器两种

B. 对称准直器、非对称(独立)准直器、复式准直器三种 C. 对称准直器、非对称(独立)准直器、多叶准直器三种 D. 对称准直器、复式准直器、多叶准直器三种

E. 非对称(独立)准直器、复式准直器、多叶准直器三种 54.体外照射与体内近距离照射比较,具有下述特点:

A. 治疗距离长,放射源强度低,距离平方反比定律影响大,正常组织损伤大 B. 治疗距离长,放射源强度高,距离平方反比定律影响大,正常组织损伤大 C. 治疗距离长,放射源强度高,距离平方反比定律影响小,正常组织损伤大 D. 治疗距离长,放射源强度高,距离平方反比定律影响大,正常组织损伤小 E. 治疗距离长,放射源强度高,距离平方反比定律影响小,正常组织损伤小 55.钴-60r线与200KV—400KV—X线相比,其优点为:

A. 穿透力强,皮肤剂量低,骨和软组织吸收相同,旁向散射大 B. 穿透力强,皮肤剂量低,骨和软组织吸收相同,旁向散射小 C. 穿透力强,皮肤剂量高,骨和软组织吸收相同,旁向散射小 D. 穿透力强,皮肤剂量高,骨和软组织吸收相同,旁向散射大 E. 穿透力强,皮肤剂量低,骨和软组织吸收不相同,旁向散射小 56.等中心给角(SAD)照射技术与固定源皮距(SSD)照射技术比较,其特点为: A. SAD技术受体位影响小,受机架转角的影响较大 B. SAD技术受体位影响小,受机架转角的影响亦较小 C. SAD技术受体位影响大,受机架转角的影响较小 D. SAD技术受体位影响大,受机架转角的影响较大 E. SAD技术易于摆位 57.当X(r)线能量增加时:

A. 皮肤剂量Ds上升,建成深度变深,深度剂量增加

B. 皮肤剂量Ds下降,建成深度变浅,深度剂量增加

C. 皮肤剂量Ds下降,建成深度变深,深度剂量增加

D. 皮肤剂量Ds上升,建成深度变浅,深度剂量增加

E. 皮肤剂量Ds不变,建成深度变深,深度剂量增加

58.靶区剂量±5%精确性是根据:

A. 肿瘤细胞剂量响应曲线确定的

B. 正常组织剂量响应曲线确定的

C. 肿瘤的局部控制几率的剂量梯度指数确定的

D. 正常组织的并发症几率的剂量梯度指数确定的

E. 肿瘤的局部控制几率和正常组织的并发症几率的剂量梯度指数确定的

59.在食管X线分型中,对放疗敏感的类型为______,不敏感类型为_______:

A. 蕈伞型与腔内型,缩窄型

B. 蕈伞型与腔内型,髓质型

C. 髓质型与腔内型,缩窄型

D. 缩窄型与蕈伞型,腔内型

E. 溃疡型与蕈伞型,髓质型

60.男性,50岁,诊断为“食管下段癌”,病变长为5cm,CT扫描见病变无明显外侵及远处转移,最佳治疗方案为:

A. 根治性放疗

B. 手术治疗

C. 化疗+放疗

D. 放疗+腔内放疗

E. 化疗+手术

61.一中段食管癌,病变长为5—8cm,无明显软组织影,患者不愿意手术,最佳照射野设计为:

A. 正前野与两后斜野

B. 两前斜野

C. 前后野+右前左后野

D. 右前左后斜野

E. 左前右后斜野

62.一男性食管癌患者,既往无慢性咳嗽病史,放疗中出现咳嗽,喝水呛咳,有发热,应警惕:

A. 放疗气管反应

B. 肺部感染

C. 纵膈穿孔脓肿

D. 气管食管瘘伴肺部感染

E. 放射性肺炎

63.胸腺瘤的主要蔓延方式:

A. 血行转移

B. 胸内外淋巴结转移

C. 胸内扩散+血行转移

D. 胸内局部扩散

E. 胸膜转移

64.一患者胸片发现肺内巨大肿块,内有厚壁偏心空洞,内缘凹凸不平,肺门淋巴结肿大,直径为3cm,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肺鳞癌

B. 肺脓疡

C. 干酪性肺结核

D. 肺腺癌

E. 肺转移瘤

65.CT扫描示右下肺叶一直径2cm的结节,密度较淡伴胸膜皱缩和毛刺,肺门上纵膈淋巴结肿大,直径2cm,同侧胸腔积液多次胸窃为血性,细胞学检查(--)性,按UICC分期为:

A. T4N2M0

B. T3N3M0

C. T3N2M0

D. T4N2M0

E. T4N2M1

66.对仅可从支气管肺的分泌物中查见癌细胞,证实有癌存在,但X光片及支气管镜未见病灶时,在肺癌TNM分期中应属于:

A. T1

B. T2

C. TX

D. Tis

E. T0

67.男性,45岁,心功能好,支气管镜检查结果为鳞癌,胸片及CT等检查分期为T2N0M0,首选治疗方案为:

A. 根治性手术

B. 根治性放疗

C. 根治性放疗+手术

D. 术前放疗+手术

E. 单纯化疗

68.男性,50岁,胸片与CT见周边有一直径4cm肿块,侵犯胸壁局部肋骨破坏,肺门淋巴结肿大,纵膈未见肿大淋巴结,无远处转移,按87年UICC分期为:

A. T3N2M0

B. T3N1M0

C. T4N1M0

D. T2N2M0

E. T4N2M0

69.鼻咽茎突前间隙内通过的颅神经是:

A. Ⅱ、Ⅲ颅神经

B. Ⅲ、Ⅳ颅神经

C. Ⅳ、Ⅴ颅神经

D. Ⅴ3颅神经

E. Ⅴ1颅神经

70.鼻咽癌早期出现的症状是:

A. 鼻堵,鼻衄,面颧部肿痛

B. 血涕,耳鸣,头痛

C. 鼻堵,面肿,复视

D. 咳嗽,音哑,痰血

E. 头痛,头晕,一侧肢体麻木

71.口咽部肿瘤的特点是:

A. 发病率低,以良性多见

B. 发病率低,以恶性多见

C. 发病率高,以良性多见

D. 发病率高,以恶性多见

E. 以上都不是:

72.了解舌根癌舌根深部肌层与舌会厌谷有无受侵理想的检查方法是:

A. 触诊检查

B. 鼻咽镜检查

C. 口咽侧位X线检查

D. MRI扫描检查

E. CT扫描

73.中、晚期下咽癌(T3-4N1)的治疗方案为:

A. 单纯手术

B. 单纯放疗

C. 单纯化疗

D. 放疗+手术综合治疗

E. 化疗+手术综合治疗

74.声门上区癌T4N2无气道梗阻时的治疗手段选择:

A. 单纯放疗

B. 单纯手术

C. 术前放疗+手术

D. 放疗+化疗+手术

E. 化疗+放疗

75.上颌窦癌最易侵犯的部位是:

A. 口腔

B. 鼻腔

C. 眼眶

D. 翼腭窝

E. 筛窦

76.垂体瘤的射野较合理布野方法:

A. 额前野

B. 双颞侧野

C. 双颞侧野+额前野

D. 额前野+头顶部野

E. 双颞侧野+额前野+头顶部野

77.脑干肿瘤的照射野设计:

A. 沿肿瘤边缘即可

B. 于瘤体外适当扩大1-2cm

C. 应在瘤体外各放4cm

D. 应全脑+颈段脊髓照射

E. 应全脑、全脊髓照射

78.外阴癌单纯放疗的剂量为(DT):

A. 60-70Gy/6-8周

B. 40-50Gy/4-5周

C. 30-40Gy/3-4周

D. 20-30Gy/2-3周

E. 10-20Gy/1-2周

79.阴道后壁上1/3透明细胞癌,临床分期为Ⅰ期,恰当的治疗为:

A. 放射治疗

B. 放疗联合化疗

C. 根治性手术

D. 术前放疗+根治性手术

E. 放疗联合热疗

80.阴道癌腔内照射时,可选择的施用器为:

A. 阴道盒式容器

B. 阴道柱状容器

C. 针状容器

D. 管状容器

E. 根据肿瘤情况,以上容器均可选择使用

81.有关阴道癌体外照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体外照射需与腔内照射相配合

B. 单纯外照射就能治愈肿瘤

C. 某些晚期患者,腔内治疗困难时可选择以肿瘤为中心的等中心照射并根据情况适当补充腔内照射

D. 阴道下1/3肿瘤患者,体外照射应包括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区域

E. 腹股沟区域照射时可先给予高能X线或Co60r线照射,随后用电子线补充剂量

82.宫颈癌常规放疗前的处理措施:

A. 完善各项检查,进行正确的临床分期

B. 止血并及时纠正贫血

C. 抗炎治疗、阴道冲洗

D. 消除宫颈局部大的肿瘤,为常规放疗创造条件

E. 包括以上各项

83.宫颈透明细胞癌,巨块型,临床Ⅰb2期,术前放疗可采用:

B. 主动脉弓处、膈肌入口处与左心室处

C. 主动脉弓处、左主支气管处以及膈肌入口处

D. 食管入口处、主动脉弓处以及膈肌入口处

E. 食管入口处、左心室以处及膈肌入口处

102.原发纵膈的非晚期精原细胞瘤的治疗原则是:

A. 手术治疗

B. 手术+化疗

C. 手术+全纵膈、双锁骨上区放疗

D. 放疗+化疗

E. 化疗

103.影响胸腺瘤预后的最重要因素是:

A. 细胞类型

B. 是否伴有肌无力

C. 是否能完整切除

D. 肿瘤是否为浸润性

E. 肿瘤大小

104.伴有重症肌无力胸腺瘤放疗时,分次剂量与总剂量分别为:

A. 1.8~2Gy/次,总量为50~60Gy

B. 2~3Gy/次,总量为50~60Gy

C. 1~1.5Gy/次,总量为50~60Gy

D. 先1~1.5Gy/次,逐渐加量至1.8~2Gy/次,总量为50~60Gy

E. 先1~1.5Gy/次,逐渐加量至1.8~2Gy/次,总量为40Gy

105.男性,60岁,咳嗽,咳痰半年,声嘶一月,胸片发现左肺门肿块,左下叶阻塞性肺炎,右上纵膈增宽。体检发现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右声带麻痹,声带未见肿瘤。声嘶原因哪个正确:

A. 喉炎

B. 多发神经炎

C. 主动脉窗肿大淋巴结压迫喉返神经

D. 右锁骨头区转移淋巴结压迫喉返神经

E. 原发新病变直接累及压迫喉返神经

106.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治疗是:

A. 化疗

B. 化疗+放疗

C. 手术治疗

D. 生物治疗

E. 单纯治疗

107.以下哪一描述放射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的关系不大:

A. 放射性肺炎的症状和体征无特殊

B. 放射性肺炎的主要治疗是用抗生素、激素及对症处理

C. 肾上腺皮质激素量要大

D. X线片显示肺炎范围与放射野一致

E. 未照射的部位也常见放射性肺炎改变

108.肺癌放疗后,肺纤维化一般发生在照射后:

A. 3个月左右

B. 12个月左右

C. 3~4个月以内

D. 6个月左右

E. 8~22个月左右

109.肺癌治疗的最主要的失败原因是:

A. 局部复发

B. 血行转移

C. 胸外淋巴结

D. 胸膜转移

E. 胸内淋巴结复发

110.小细胞未分化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为:

A. 10%左右

B. 20%左右

C. 5%左右

D. 80%左右

E. 40%左右

111.诊断急性放射性肺炎最重要的是:

A. 有明显咳嗽、气短、发热等症状

B. 有明显肺内干、湿性罗音

C. X线胸片上显示肺炎的范围与照射野一致

D. 有明显的诱因-----感冒

E. 感冒后发现明显咳嗽、咳痰与发热

11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肺癌的分类,最常见的四大病理类型为:

A. 鳞癌、腺癌、小细胞未分化癌与大细胞未分化癌

B. 鳞癌、类癌、小细胞未分化癌与大细胞未分化癌

C. 鳞癌、腺癌、大细胞未分化癌与类癌

D. 鳞癌、疤痕癌、大细胞未分化癌与类癌

E. 鳞癌、腺癌、小细胞未分化癌与类癌

113.对头颈部腺体来源的癌,常用综合治疗序贯是:

A. R+S

B. S+R

C. C+R

D. C+S

E. S+R+S

114.对头颈部非腺体来源的鳞癌,最常用综合治疗序贯是:

A. R+S

B. S+R

C. C+S

D. R+S+R

E. S+R+S

115.鼻咽癌颈转移性淋巴结治疗应选:

A. 单纯高能射线外照射

B. 高能X(r)射线与低能X(r)射线相结合或电子线

C. 单纯低能射线外照射

D. 高剂量率近距离组织间治疗

E. 快中子照射

116.鼻咽癌低分化鳞癌约占各种病理类型的百分数为:

A. 50%

B. 60%

C. 70%

D. 85%~90%

E. 100%

117.鼻咽癌的正常解剖分为几个壁:

A. 2个壁

B. 3个壁

C. 4个壁

D. 5个壁

E. 6个壁

118.一鼻咽癌肿瘤延至口咽,上颈有转移淋巴结,最初照射野最好采用:

A. 双耳前野+双颈垂直野

B. 双耳前野+颈切线野

C. 面颈联合野+下颈、锁骨上切线野

D. 双耳前野+面前品字野+颈部切线野

E. 双耳前野+双耳后野+颈部切线野

119.鼻咽癌常可发现的体征是:

A. 鼻咽肿物,张口困难,颅神经受损合体征

B. 鼻咽肿物,鼻道堵塞,鼓膜外突

C. 鼻咽肿物,口咽肿胀,颅神经受损合体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h7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