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读后感:莫言作文《蛙》读后感1500字

更新时间:2023-10-03 09: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一读后感:莫言作文《蛙》读后感1500字

莫言上海吆喝新作《蛙》,邀得郭敬明扎台型,引来迭声惊诧:骄傲如莫言,“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那,如今竟也需要如此这般地多卖个三五本么?

莫言说,不是的,只是借机跟年轻人多交流而已,“我相信,不管哪一代人,对人类的一些本质看法总还有一致性,我写得热泪盈眶的地方,80后读了也不会无动于衷吧。”甚至多少有些“老奸巨猾”地说,反正请郭敬明“助阵”无需给“出场费”,“人家在‘作家富豪榜’上名列前茅,给个几百块岂不是看不起他?请他吃顿汉堡包就得了。”

其实,当然连汉堡包也不需要就是了,人郭敬明也不吃汉堡包啊,他若是爱吃汉堡包,何至于奔三的年纪了还瘦小得跟个知了似的?不过,尽管瘦小得不免让人怀疑其放屁前得先找根电线杆抱抱牢,但人能混至今日之江湖地位,到底绝非仅“侥幸”二字而已,单是“接翎子”功力就非同凡响,要不咋叫“小四”呢,就是比“小三”还要更乖巧一级别嘛。人是这么说的,“我念书那会儿就读莫言老师的书了,他是我偶像。尽管我们年轻作家的创作还有很多青涩、不成熟的地方,但莫言老师对我们却一直持鼓励和期许的态度,我非常尊重他”, “莫言老师的新作《蛙》写的是我们80后出生那个年代的故事,是我们的生命没有记忆的盲区,所以会对我们充满神秘的吸引力”。

那么,莫言所谓因为《蛙》涉及到吾国吾民灵魂深处最痛的地方所以 80后读了也不会无动于衷,郭敬明所谓因为《蛙》触及了80后没有记忆的盲区所以会对80后充满神秘吸引力,诸如此类说法,可信么?个人读后感,简言之就是,不可信。

说起来,人称莫言老师是“当代最具活力的中国作家”,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与之同时代的那些50后作家乃至晚一代的60后先锋作家们,近年来皆江河日下得几可说是惨不忍睹,但莫言却一直保持着相当水准。以《蛙》而论,笔力依然雄健甚至不失幽默,譬如有一段,妻子王仁美跟“我”解释曰,“肖下唇摸我奶子那把,真的是隔着衣服呢!隔着厚厚的棉袄,棉袄里还有毛衣,毛衣里还有衬衣,衬衣里……”“还有乳罩,对吗?”“那天我的乳罩洗了,没戴,衬衣里有一件汗衫。”笑倒我。再譬如还有那么一章,“姑姑”率领计划生育工作组在江上围追堵截“超生游击队”,当真是叙述的狂欢,那感觉,读来直似梁山好汉大败高俅水军于梁山泊般淋漓。

可是,诚如莫言自己所说,“伟大的长篇小说,没有必要像宠物一样遍地打滚赢得那些准贵族的欢心,也没有必要像鬃狗一样欢群吠叫。它应该是鲸鱼,孤独地遨游着,响亮而沉重地呼吸”,“只有差不多五十万字的小说,体积上才配得上‘鲸鱼’的比喻。《蛙》只有二十几万字,单从体积上来说就不够”。向来以汪洋恣肆著称的莫言,何以在写“姑姑”这样一个“自己自从事写作以来就一直想写的人物”、写计划生育这样一个“个人之痛,民众之痛,也是国家之痛”的题材时,连“体积”都没能写够,以至于终究不够“鲸鱼”不够响亮不够沉重呢?我琢磨着或许是因为,尽管莫言一再声称“作家就是要关注现实、关注人生、关注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go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