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韩寒的《零下一度》有感

更新时间:2024-02-16 07:32: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读韩寒《教师的问题》有感

读韩寒《教师的问题》有感

韩寒还是很有才华的。

只是再有才华的人都会有人类固有的通病。只看得到自己眼睛想看到的,只听得到自己耳朵想听到的。所以,有时候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言论中判断他的喜好。

韩寒会写《教师的问题》也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事。

从他考试不及格就能想到,他的老师都是很失败的。在一群失败教师教导下长大的韩寒,会对教师抱有多大的敬意呢?同学们,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推理过程啊。

至于他文章中所提到的很多问题,毋庸讳言,全部都是事实。但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如果你太着急得出结论,那么往往得到的会是和真相相差很远的结果。但韩寒是个社会评论家,等着他去评论的社会问题实在太多,我们也不能奢求他真心实意去考察教师的生活然后再做中允的评论,那是强人所难。

我不知道韩寒是否有自省的习惯。但我有。其实人类是种很贱的动物,常常会不自觉地去做那些明明知道是错误的事情。

韩寒说中国的教师工作是一个极其简单的循环性工作,我可以简单理解为是对教育浮躁风的批判。但韩寒写社会评论其实也是一个极其简单的循环性工作。

社会舆论风向在一段时间内是基本恒定的,某一些人或者某一群人可以被吐槽的地方在一定时间内也是基本不变的,要采风反映社会问题也在一定时间内不用太多变化。借用韩寒的口气来说,打字并不辛苦,调侃不但不辛苦还很有快感。可以不带脏字的骂人,被骂了的人还不能还口,也不能不说是一件很爽并很有成就感的事。但这样只会骂人而不会解决问题的人其实只是让社会这摊浑水更浑了而已。这种人在古代有个派系,叫“清议”。而皇汉们心目中伟大的明朝其实就是毁灭在这个所谓的“清议”中的。所以韩寒同学所做的和所能做的,其实和教师也没太大的区别。唯一的区别是,他是骂人者,教师是被骂者。只不过教师被吐槽的点在他自己本身所做的工作中我们可以找到更多。

再借用韩寒的口气说,中国的社会问题之所以这么多,其实是中国的社会评论家水平太差。中国的网友群体是一个很容易对看起来好像知道很多东西的人产生盲从心理的群体,可是能当社评家的至少会写作文,相对于一干小学作文都写不好的众多网友来说,还是很值得崇拜的对象。所以首先,中国的社评家水平往往是比较低的。社评家本来就是一个由低能力学校培训出来的人,像我上学的时候,周围只有成绩实在不行,而且完全没有什么特长,又不想去当兵,但考大专又嫌难听然后只有写情诗还行的的人才选择了写作,而在文学界里培养出一点真本事,或者又很漂亮,或者文采优异的人都不会选择出来做社评家,所以在文学界里又只有文采实在不行,而且完全没有特长,又不想去当兵,嫌失业太难听的人选择了做社评家。所以可想社评家的本事能有多大。

好吧,我承认我在调侃某人。但就像上文所说的一样,人类是个很贱的物种,常常会自知错而犯错。

我只是又犯错了而已,至少比犯了错却不知错更还在错误的欢呼声中高潮的人更有优越感吧。

篇二:读书系列活动——《读后惑》评选

读书系列活动——《读后惑》评选

获奖名单

一等奖:初一(2)班:金 晨:《我眼中的韩寒——读(零下一度>有感》初一(2)班:文雨桐:《读<谁动了我的奶酪>有感》

初一(2)班:朱 颖:《该“舍”则舍》

初一(4)班:朱 嘉:《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读<用劳动换取财富>有感》 二等奖:初一(1)班:许 雯:《读<苦儿流浪记>有感》

初一(3)班:郁顺莉:《读<两个朋友>有感》

初一(4)班:陆茵茵:《态度决定一切——读(永远都要坐前排>有感》初一(4)班:黄雯怡:《读<生命之重>有感》

初一(5)班:华清选:《大地的儿子》

初一(5)班:潘佳萍:《读后感》

初一(7)班:王晨静:《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三等奖:初一(1)班:朱润洲:《奋斗,自强不息——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初一(2)班:石亦磊:《充满爱的世界》

初一(4)班:张梦霞:《愿爱洒遍大地——读(请多给我一点点关爱>有感》初一(5)班:李 贲:《二读<水浒传>有感》

初一(6)班:骆敏华:《读(赶花>有感》

初一(6)班:陈少杰:《<幸福是什么>读后感》

初一(8)班:李 岚:《读(我好累>有感》

初一(9)班:郑晓艳:《读<假如我是您妈妈>有感》

初一(9)班:徐梦芸:《读后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mv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