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一股独大的问题探究

更新时间:2024-05-27 18: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一股独大的问题探究

“一股独大”一般指在上市公司股本结构中,某个股东能够绝对控制公司运作。包括:占据51%以上的绝对控股份额;不占绝对控股地位,只是相对于其它股东股权比例高,但其它股东持股分散,而且联合困难,使该股东仍然可以控制公司运作。

对于我国上市公司的一股独大问题从来就不缺少讨论者,以前是讨论的主要是国有资本在上市公司中一股独大的问题,现在随着民营企业上市的增多,尤其是在创业板推出之后,民营企业创始人一股独大的现象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国有股一股独大和家族股一股独大产生的原因,导致的结果以及相应的对策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以下就对这两种一股独大的形式做简单的讨论。

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现状及利弊分析

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以国家股和法人股等非流通股为主,尤以国家股比重最大,股权结构显得很不合理。可以说,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国有股独大现象之形成,是与中国国有企业的改制相联系的,中国政府在寻求经济体制的改革,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路上选择了国有企业公司化改制之模式。从而形成了上市公司国有股独大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股权结构形式。

国有企业在改制的时候实行国有股一股独大还是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的,在市场经济初期,国有股的存在保证了市场的稳定。因为有国家作为后盾,企业不管在融资还是在政策上都享受了很多便利,这些国有企业往往还是生存了下来。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国有企业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了,这种还依赖国家的经营方式是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的,与众多股权合理的民营企业相比,企业显得活力不足,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具体的弊端有:

1、股权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内部人控制现象 由于股权的过度集中而形成的内部人控制,是我国上市公司的独有现象。国有上市公司形式上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但却无法发挥应有的制衡。往往大股东一人说了算,大股东个人可以代表国家股,他的个人意志可以左右企业的重大决策,而这些决策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实际上对他个人的利益影响并不大,这就使大股东甚至可以随意做出一些决策,错了有国家买单。

2、违背了同股同权的股权平等原则

国有股虽与社会公众股同属公司普通股,但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划分违背了证券市场上“同股同权”这最基本的游戏规则,由此衍生了同股不同价的问题。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割裂直接堵塞了国有股和法人股有效分散的途径,成为“一股独大”现象积重难返的重要原因。

3、小股东的利益得不到保护

由于小投资者拥有的股份小,力量分散,加上信息不对称,他们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由于制度的不完善,中国股市投机之风盛行,劣质企业包装上市、关联交易、机构上市公司联手炒作的情况层出不穷,每一次损害的都是中小股民的利益。

4、不利于二级市场平稳运作,无法避免中国股市过度投机

由于市场上流通的股票只占股本的很小一部分,股票的交易情况不能准确的反映企业经营业绩和市场价值。二级市场上,“庄家”利用资金和信息优势大搞内幕交易,对敲拉升、打压股价、制造虚假交易等套牢广大中小投资者。

5、国有股不能流通,大大限制了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能力

资金只有在流通中才能产生新的价值,国有股不能流通,限制了国有股保值增值的生机与活力。在股价波动中,国有股无法获得溢价收入,也不能避免贬值风险,造成了国有资产的贬值、萎缩。

由于以上种种弊端,国有股的一股独大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家族股一股独大的现状和利弊分析

在我国家族上市公司中“一股独大”的现象同样也很严重,2010年12月以来,创业板新股大面积跌破发行价,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因此,我们必须分析家族股一股独大的利弊,找出根源、并提出解决对策。

不同于国有股的一股独大,家族股的一股独大是这几年发展起来的,由于这是市场的发展所致,而且在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也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因此,他的好处还是值得讨论的:

1、 有利于鼓励新的创业人

民营企业创始人在设立企业之初承担了别人无法想象的创业风险,他们能建立起企业并最终成功上市是很不容易的,很多企业家倾注了很多心血。如果他们亲手打造的企业上市后分散了过多的股权给投资者,对他们是不公平的,更重要的是,会打击其他人创业的积极性。 2、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 大股东往往是企业的创立者,他们更了解企业,往往能迅速作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而若是股东各执一词,无人能作出决定性的投票,企业就会落后于市场的变化,对企业发展也不利。同时又会避免各股东间“搭便车”,导致企业无人问津。 3、有利于对经理人员的监督降低代理成本 由于大股东实际掌握了上市公司,就不需要对经理人员的控制花费更多的费用,也有效地避免了经理人控制企业的现象。

事实上,家族股一股独大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

1、家族上市公司自身风险

由于家族股东持有大量的股权股东之间失去了相互制衡的作用形成家族股东对公司的完全控制这种特殊的公司治理结构蕴藏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决策风险,在家族绝对控股的公司里所有重大决策都由企业领导人自己做出,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强。

(2)道德风险,在家族控股企业里控股家族为达到自身收益最大化,损害了上市公司的利益,并且增加了日后关联交易的隐秘性,从而加大了防范和监管关联交易的复杂性。 (3)人力资源风险,家族企业难以得到最优秀的人才,家族上市企业的劣势所在深知自己的企业因缺乏人才而长不大却又很难获得和留住外来人才。

(4)规模风险,家族资本总量制约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在家族绝对控股的上市公司中由于控股大股东要保持其绝对控股地位,企业只会在有限规模内,这将会严重抑制企业大规模的投资活动。

2、中小投资者投资风险

我国证券市场的不规范使得家族上市公司有漏洞可钻,家族公司上市后家族大股东所控制的关联企业诱发的关联交易能轻易地转移上市公司的资金,通过套取大量现金使得公司庞大资源被个人或家族所利用,而最后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糟糕,甚至破产,实际上损害的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这是上述所讲的道德风险,然而,追逐利润是企业的必然,实际上是制度上的缺陷造成的。90年代德隆系的出现和最后的崩塌就是例证。

3、证券市场发展风险

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主体将是非公有制企业,其中相当一部分将是家族企业,因此社会资本与家族资本的结合将是保证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家族资本与社会资本的结合中保证双赢是证券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前提。但目前家族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局面是难以保证这一点的。

因此,家族股的一股独大同样值得我们注意并讨论解决的方案。

国有股及家族股一股独大的问题解决

首先,从世界范围来看,有英美模式的股权极其分散,以及德日模式的股权相对分散。对于一股独大的问题,也许股权的相对分散是很好的一种解决方法。这种方式既能保持一股独大决策方便,企业稳定的特点,同时又避免了活力不够,以及关联交易的可能性。

以下简单地提出一些解决方法,对于国有股: 1、对现有股份制企业的国有股权要大胆采取多种方法加以优化,如国有股适当地向优先股转化,一方面可以固定地获取收益,另一方面可以大大减少政府对企业不必要的干预,有利于股份制企业机制的转换。

2、要在股份制企业中大胆引入非国有股份,大力培养多元化的股权主体。参照国际惯例,要大力培养股份制企业的投资主体即持股主体,以优化股份制企业的股权结构。

3、允许法人股进入市场和个人股自由流通。允许法人股,个人股自由流通,是一个证券市场发展民主化的问题,解决股权分置的问题,防止由于股市供求不平衡所带来的股价暴涨及暴跌。

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何慢慢的对国有股进行减持,这应该说是具体的对策方案,都是能够着手解决的,而事实上,国有股的一股独大问题也通过分时解禁等方式解决了不少,资本在逐渐的分散化,取得的收入转为了社保基金。然而,家族股一股独大的问题是近年来才出现的问题,前面已经谈过了它的弊端,而它的解决方式是不同与国有股的,接下来就作相应的讨论。

1、改善家族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要改变当前家族上市公司的股权分布使家族股东的股权适当分散化和外部化、由绝对控股变为相对控股。只有在家族股东和若干大股东相对控股的情况下,大股东因其持有一定数量的股权而具有监督的动力,并且其监督收益大于监督成本,同时经营者在股东的监督下不得不努力工作,否则将随时面临被撤换的风险。

2、规范家族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要使家族上市公司真正演变成现代企业就必须摒弃企业凭经验进行管理的模式使企业逐步规范化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决策制度、财务制度、监督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等。

3、从制度上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利用独立董事对控股家族进行监督。在家族企业中由于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可能都是家族成员,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就更加重要。

加强监管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证券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实行强制性的信息披露,使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定以规避风险从而达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目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e7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