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工作计划

更新时间:2024-03-25 17:4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仁怀市xxx煤矿 2011年度通风工作计划

一、矿井基本情况

矿区处于长岗向斜东翼西段。岩层走向NE~SW,倾向343o-367o,平均倾角54.5o。区内断层、褶皱构造不发育。属简单地质构造类型。 矿区面积为0.5633km2,生产规模9万t/a。矿井为平硐暗斜井开拓。

1、含煤岩系及煤层

区内龙潭组中含煤10多层,其中可采煤层3层,自上而下编号为C5、C7、C12,出露于矿区南部边缘;可采煤层平均总厚度约5.83m。

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层 厚度 (m) 平均 厚度 (m) 间距(m) 24-31 C5 1.55-1.82 1.70 7-15 C7 3.12-3.60 3.36 16-25 C12 0.56-0.90 0.77 偶含矸石 单层 泥岩 含粉砂质泥岩 含粉砂质泥岩 泥岩 较稳定 48 1.41 单层 泥岩 煤层结构 顶底板岩性 稳定性 顶板 碳质 泥岩 较稳定 48 1.40 底 板 平均 倾角 (度) 体重 (t/m) 3较稳定 48 1.40

2、矿区主要煤层煤质工业分析结果表

煤质分析(%) 煤 层 水分 (Mt) 灰分 (Ad) 7.64~26.10 15.32 10.57~25.73 16.18 11.79~26.48 17.21 挥发分 (Vdaf) 5.82~8.21 7.02 5.78~8.58 7.28 6.10~9.15 7.68 全硫 (Std) 0.47~2.62 1.38 0.91~1.89 1.16 1.16~2.81 2.38 发热量(Qnet.d)煤种 (MJ/kg) 27.12~29.38 28.33 26.58~30.02 28.98 27.79~29.85 29.16 C5 原煤 C7 原煤 C12 原煤 1.65~3.25 2.31 1.32~3.33 2.45 1.65~3.61 2.76 WY 本矿对区内煤层作的煤与瓦斯突出鉴定尚未到矿,但在开拓建设中曾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视现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管理

二、通风方式及通风系

1、通风方式

通风方式:并列分区式。 2、通风方法

矿井通风方法为抽出式。

3、风井安装FBLCZ014/2×45轴流式风机两台,风机排风量为2818—1658m3/min。

4、通风线路

通风线路主要为二条:一条为主平硐→暗斜井→联络石门→采面运输巷→采煤工作面→采面回风巷→联络石门→回风斜井→引风道→地面。

另一条为副平硐→材料斜井→联络石门→采面运输巷→采煤工作面→采面回风巷→联络石门→回风斜井→引风道→地面。

三、矿井通风管理

1、矿井现实际风量分配情况

矿井现开拓建设期间,即首采工作面未布置完善前,共有掘进工作面2个,根据掘进作业规计算所需风量:平均每个掘进面平均分配风量约为350m3/nin,掘进面合计用风700m3/min。井下现有机电碉室3个,风量暂按80m3/min一个分配计算,硐室合计用风240m3/min。矿井现实际用风量为940m3/min。矿井现据实测总进风量为2257m3/min,

井下各掘进面均为独立通风,无串联通风情况,各机电硐室均处于进风流中。

2、矿井1151采面布置完善后的分配风量计划

(1)、1151采面布置完善后的计划分配风量为:采面为柔性掩护支架支护,采面通风断面按4m2,风速按1.5m即1.5×4×60×1.5=计算:需分配540m3/min。

(2)、布置1152接替采面掘进头2个,分别配风各350m3/min,合计为700m3/min。

(3)、井下现有机电碉室3个,风量暂按80m3/min一个分配计算,,硐室合计用风240m3/min。

根据以上风量分配情况,矿井今后在投入生产运行中,井下共需风量合计为1300m3/min。根据矿井装备的FBLCZ014/2×45轴流式风机最小排风量为1658m3/min,﹥1300m3/min。

计划风量分配表

井下用风地点 1051采面 1052运巷掘进 1052风巷掘进 机电硐室总用风量 合计 分配风量 9.0m3/s 5.83m3/s 5.83m3/s 5.33m3/s 25.99m3/s 27.63m3/s 矿井主扇最小排风量 由上表得知矿井投入生产运行后风机向井下供风量大于井下各用风地点所需风量总和,说明矿井通风及风量分配是合理可靠的。

3、一通三防工作领导小组

矿建立一通三防工作领导机构,全面负责矿井通防工作管理,分工负责,将各项通防工作落到实处。

组 长:矿长 副组长:技术负责人

成 员:xxx、xxxx、xxx、xxx、xxx (一)、组长工作职责:

1、组长(矿长)是企业第一责任人,对本矿井一通三防工作负全面责任。

2、认真贯彻执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指令条例,结合本企业实际,具体制定落实一通三防措施,对一通三防工作负主体责任。

3、组织编制一通三防工作年度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合理安排使用安全技措经费。

4、组织制定一通三防工作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职责,责任到人,分工合作,做到上下一心,齐抓共管,搞好矿井一通三防工作。

5、定期组织一通三防安全检查,针对存在的安全问题,组织制定安全措施,责任到部门、到人头,限期完善,确保一通三工作正常进行。 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通风系统及通风工作专项检查活动,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措施,进行整改, 整改工作必须做到五个到位。

6、定期组织召开一通三防工作会议,不断总结一通三防工作。努力克服缺点,发扬成绩,使一通三防工作不断更新,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工作正常进行。

7、一通三防工作所需的物资设备、资金、人力,必须优先安排到位,随时满足需要。

8、组织并参与每月一次的通风系统全面的安全大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组织制定措施,进行处理。一通三防工作出现重大问题时,必须立即停止生产作业,矿长必须亲自到现场组织人员进行研究,采取措施,及时解决。确保一通三防工作安全性持久性,对矿井安全生产负责。

9、组织制定一年一次的返风演习计划,组长(矿长)任返风演习总指挥,组织实施至少一年一次的返风演习活动。实施返风演习的有效风量不得低于正常通风量的40%。

(二)、副组长(矿井技术负责人)工作职责

1、工程师是矿井技术负责人,对矿井一通三防系统的设计及措施计划的编制工作负主要责任。

2、认真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关于一通三防工作的规定要求和才准,努力搞好本矿的一通三防工。

3、组织编制通风及一通三防工作年度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合理安排使用安全技措经费。

4、组织制定一通三防工作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职责,责任到人,分工合作,做到上下一心,齐抓共管,搞好矿井一通三防工作。

5、简化通风系统,合理分配风量,并保证井下每一个用风地点足够的风量,消灭微风、无风作业情况。定期测风,每10天测风不得少于一次。通风系统发生变化时,必须随时测风。

6、定期组织对通风系统及一通三防安全检查,针对存在的安全问题,组织制定安全措施,责任到部门、到人头,限期完善,确保一通三工作正常进行。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通风系统及通风工作专项检查活动,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措施,进行整改, 整改工作必须做到五个到位。 7、定期组织召开一通三防工作会议,不断总结一通三防工作。努力克服缺点,发扬成绩,使一通三防工作不断更新,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工作正常进行。

8、组织制定一年一次的返风演习计划,组长(矿长)任返风演习副总指挥,组织实施至少一年一次的返风演习活动。实施返风演习的有效风量不得低于正常通风量的40%。

9、合理安排使用一通三防工作物资设备、资金,对计划的物资设备、资金必须按时到位,随时满足需要

10、通风系统及一通三防工作出现重大问题时,必须立即停止生

产作业,必须亲自到现场组织人员进行研究,采取措施,及时解决。确保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矿井安全生产负责。 11、经常向矿长汇报工作,对矿长负责。

(三)、成员工作职责

1、通风组成员是矿井一通三防工作具体负责人,对矿井一通三防工作负直接领导和管理责任。

2、在一通三防管理的实施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制定完善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组织安排和指导一通三防工作。

3、组织经常性的一通三防管理人员、井下作业人员进行一通三防安全知识培训学习,努力提一通三防管理能力、应变能力和全员职工的自主保安能力。

4、对通风系统、通风设备设施以及一通三防工作,必须组织和参与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针对出现的问题,组织和参与制定整改安全技术措施,优先满足一通三防工作所需的人财物的到位,并负责组织现场实施。

5、发现通风系统出现重大安全隐患,通风不可靠时,必须停止作业,组织制定措施,进行专项整改,将安全隐患消除患发生之前。 6、组织和参与编制矿井一通三防年度技术措施计划,并在工作中组织实施。

7、经常深入现场检查一通三防管理执行情况,严格要求,对严重违章人员进行处理。

8、经常检查现场执行一通三防有关措施、规程的情况,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时,必须及时组织对规程措施进行修改和补充,并严格执行。

9、经常向矿长汇报工作,对矿长负责。

四、灾害防治工作 (一)、瓦斯防治工作

1、通风系统:在生产建设中,尽可能简化通风系统。日常必须加强通风系统及各类通风设备设施的检查和管理,通风系必须保持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监测监控工作

充分发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的作用,配备齐全各类监控传感器。各类监控传感器必须按要求安设并吊挂到位,进行有效监控,达到监控到位。瓦检员必须严格瓦检《操作规程》,如实填报瓦斯记录。作业地点瓦斯超艰时,必须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向矿长报告,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工作

根据本矿曾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情况,在生产建设中必须严格按照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行管理。本矿防治煤与瓦斯突以区域防突和局部防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突出防治。必须做到先抽后掘,先抽后采,应抽尽抽,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

4、加强井下密闭管理工作,对井下密闭进行编挂牌管理, 牌板上明确管理负责人、密闭结构、厚度、建筑日期等,并绘制密闭管理图。

经常性的对密闭进行检查,有损坏时必须及时维修,防止有害气体涌出。

(二)、火灾防治工作

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对本矿C5、、C7、C12煤层自燃性鉴定属第Ⅲ类,为不自燃倾向性煤层。本矿火灾的防治主要以外因火灾防治为主。

1、反风方式、反风系统及设施

a、反风方式采用风机反转进行反风,在通风设施上,要求安装双向风门或在设置风门位置安上反向风门,以防造成风流短路。反风设施的检查,反风演习,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第122条执行,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能在10min内改变巷道中风流方向,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风量不应小于正常供风量的40%。每季至少检查1次反风设施,每年进行1次反风演习,矿井通风系统有较大变化时,应进行1次反风演习。

b、在通风系统中各种通风设施的配置已考虑,保证反风系统的形成。首采面反风路线为:新鲜风流→通风机→引风道→回风斜井→联络石门→采面回风巷→采面→采面运输巷→联络石门→暗斜井→主平硐→地面。

c、另一条反风路线:新鲜风流→通风机→引风道→回风斜井→联络石门→采面回风巷→采面→采面运输巷→联络石门→材料斜井→副平硐→地面。

2、现本矿各类巷道支护均采用水泥沙浆石料与金属材料,无可燃性材料。

3、严格电器设备的失爆管理,井下各机电硐室都必须设置灭火器

及其它灭火材料,严禁不防爆的电器设备下井,消灭电器设备的失爆现象,消除因电器设备失爆引起的火灾事故。

4、严格井口的入井检身制度,严禁入井人员携带烟火及可燃性物品入井。

5、井下维修设备后的油类及其它可燃性物品、材料必须及时清收完毕,井下硐室不得存放油料,消除井下一切可然物,防止火灾事故。 (三)、粉尘防治

煤矿井下作业中的采掘工作打眼、放炮、支护、放架、运料、攉煤、装车、运输等工序都存在程度不同的伴随产生粉尘,对作业人员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净化井下风流,降低井下风流中粉尘浓、除尘、防尘工是保护业人员身体健康的重要工作。矿井必须采取各类有效措施降低井下风流中粉尘浓度,其措施分别采用:

1、采掘打眼作业必须采用湿式作业,打眼作业中必须配置供水设备,防止粉尘飞扬,避免危害作业人员建康,严禁干打眼作业。

2、每次爆破后都必须严格执行洒水防尘制度。在放炮后、支护、放架、运料、攉煤的作业过程中都必须随时洒水防尘,有效降低风流中粉尘浓放。

3、设置防尘水幕,在煤的装车点、转载点、进风大巷中设置防尘水幕,减少粉尘飞扬

4、煤层注水:采用在煤层内进行有规律打深孔,高压水灌注煤体,使之水份饱和湿润煤体。在开采过程中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工作面风流中的粉尘浓度。

五、工作目标

计划要求矿井各级负责人分别按照各自责任严格履行职责,分头把关,通力协作,做到齐抓共管,将计划要求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中,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实现以下工作目标。

1、通过加强通风系统、风量检测与合理分配风量以及通风设备设施等的管理,杜绝发生微风、无风、循环风等通风系统事故

2、通过加强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工作的实施,达到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目标,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消除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3、矿井火灾的治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本计划要求落到实处,杜绝矿井大灾事故的发生。

2013年1月10日

仁怀市金鑫煤矿 2011年1-5月通风工作总结

我矿在市安监局、金鑫煤业公司的直接领导和大力支持、帮助下,自矿井整合后开工建设以来,通过矿井各级负人及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完成了主井、副井、风井的平硐与暗斜井的开拓巷道掘进共计2500m。风井主扇风机巳安装完善并投入正常运行,初步完善了矿井通风系统。今年1-5月完成掘进巷道800m,其中采区(首采面)巷道200 m。初步完善了井下瓦斯抽放管路的辅设和地面瓦斯抽放站建设和抽放设备安装调试工作,瓦斯抽放系统巳基本完成。在整个建设工程中我矿始终将矿井通风工放整体工作的首位,矿井安全始终坚持通风第一和通风先行的宗旨。今年来由于我矿加强了矿井通风的全面管理,通风系统达到了稳定可靠的目,未发生瓦斯积聚和因通风不良引起的安全事故,促了矿井安全生产建设的正常进行。现将今年来矿井具体

的通风工作总结如下:

本矿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视现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管理 一、建立健全一通三防工作领导小组

矿建立一通三防工作领导机构,同时建立和制定领导小组相应的通防安全责任制度, 领导小组成员全面负责矿井通防管理工作,分工负责,将各项通防工作落到实处。

组 长:卢远国(矿长) 副组长:易元忠(技术负责人)

成 员:晏明国、江元刚、冯全亮、陈隆中 (一)、组长工作职责:

1、组长(矿长)是企业第一责任人,对本矿井一通三防工作负全面责任。

2、认真贯彻执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指令条例,结合本企业实际,具体制定落实一通三防措施,对一通三防工作负主体责任。

3、组织编制一通三防工作年度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合理安排使用安全技措经费。

4、组织制定一通三防工作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职责,责任到人,分工合作,做到上下一心,齐抓共管,搞好矿井一通三防工作。 5、定期组织一通三防安全检查,针对存在的安全问题,组织制定安全措施,责任到部门、到人头,限期完善,确保一通三工作正常进行。 6、定期组织召开一通三防工作会议,不断总结一通三防工作。努

力克服缺点,发扬成绩,使一通三防工作不断更新,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工作正常进行。

7、一通三防工作所需的物资设备、资金、人力,必须优先安排到位,随时满足需要。

8、组织并参与每月一次的通风系统全面的安全大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组织制定措施,进行处理。一通三防工作出现重大问题时,必须立即停止生产作业,矿长必须亲自到现场组织人员进行研究,采取措施,及时解决。确保一通三防工作安全性持久性,对矿井安全生产负责。

9、组织制定一年一次的返风演习计划,组长(矿长)任返风演习总指挥,组织实施至少一年一次的返风演习活动。实施返风演习的有效风量不得低于正常通风量的40%。

(二)、副组长(矿井技术负责人)工作职责

1、工程师是矿井技术负责人,对矿井一通三防系统的设计及措施计划的编制工作负主要责任。

2、认真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关于一通三防工作的规定要求和才准,努力搞好本矿的一通三防工。

3、组织编制通风及一通三防工作年度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合理安排使用安全技措经费。

4、组织制定一通三防工作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职责,责任到人,分工合作,做到上下一心,齐抓共管,搞好矿井一通三防工作。

5、简化通风系统,合理分配风量,并保证井下每一个用风地点

足够的风量,消灭微风、无风作业情况。定期测风,每10天测风不得少于一次。通风系统发生变化时,必须随时测风。

6、定期组织对通风系统及一通三防安全检查,针对存在的安全问题,组织制定安全措施,责任到部门、到人头,限期完善,确保一通三工作正常进行。

7、定期组织召开一通三防工作会议,不断总结一通三防工作。努力克服缺点,发扬成绩,使一通三防工作不断更新,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工作正常进行。

8、组织制定一年一次的返风演习计划,副组长(技术负责人)任返风演习副总指挥,组织实施至少一年一次的返风演习活动。实施返风演习的有效风量不得低于正常通风量的40%。

9、合理安排使用一通三防工作物资设备、资金,对计划的物资设备、资金必须按时到位,随时满足需要

10、通风系统及一通三防工作出现重大问题时,必须立即停止生产作业,必须亲自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研究,采取措施,及时解决。确保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矿井安全生产负责。 11、经常向矿长汇报工作,对矿长负责。 (三)、成员工作职责

1、通风组成员是矿井一通三防工作具体负责人,对矿井一通三防工作负直接领导和管理责任。

2、在一通三防管理的实施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制定完善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组织安排和指导一

通三防工作。

3、组织经常性的一通三防管理人员、井下作业人员进行一通三防安全知识培训学习,努力提一通三防管理能力、应变能力和全员职工的自主保安能力。

4、对通风系统、通风设备设施以及一通三防工作,必须组织和参与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针对出现的问题,组织和参与制定整改安全技术措施,优先满足一通三防工作所需的人财物的到位,并负责组织现场实施。

5、发现通风系统出现重大安全隐患,通风不可靠时,必须停止作业,组织制定措施,进行专项整改,将安全隐患消除患发生之前。 6、组织和参与编制矿井一通三防年度技术措施计划,并在工作中组织实施。

7、经常深入现场检查一通三防管理执行情况,严格要求,对严重违章人员进行处理。

8、经常检查现场执行一通三防有关措施、规程的情况,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时,必须及时组织对规程措施进行修改和补充,并严格执行。

9、经常向矿长汇报工作,对矿长负责。 二、矿井通风系 1、通风方式

通风方式:并列分区式。 2、通风方法

矿井通风方法为抽出式。

3、风井安装FBLCZ014/2×45轴流式风机两台,风机排风量为2818—1658m3/min。

4、通风线路

通风线路主要为二条:一条为主平硐→暗斜井→联络石门→采面运输巷→采煤工作面→采面回风巷→联络石门→回风斜井→引风道→地面。

另一条为副平硐→材料斜井→联络石门→采面运输巷→采煤工作面→采面回风巷→联络石门→回风斜井→引风道→地面。

5、矿井通风系统总行程126m。 三、矿井通风管理

(一)、矿井现实际排风量与风量分配

1、风井安装FBLCZ014/2×45轴流式风机两台,风机排风量为2818—1658m3/min。即主扇风机的最大排风量为2818m3/min. 最小排风量为1658m3/min.

2、矿井现开拓建设期间,即首采工作面未布置完善前,共有掘进工作面2个,根据掘进作业规计算所需风量,依据掘进《作业规程》计算,平均每个掘进面平均分配风量约为350m3/nin,掘进面合计用风700m3/min。井下现有机电碉室3个,风量暂按80m3/min一个硐室分配计算,硐室合计用风240m3/min。矿井现实际用风量为940m3/min。矿井主扇最小排风量为1658m3/min,现矿井现据实测总进风量为2257m3/min, 矿井主扇最小排风量大于实际用量。井下各掘进面均为

独立通风,无串联通风情况,各机电硐室均处于进风流中。从矿井的通风运行状况方面讲,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是可靠的。

2、矿井1151采面布置完善后的风量分配计划

(1)、1151采面布置完善后的计划分配风量为:(采面为柔性掩护支架支护)采面通风断面按4m2,风速按1.5m计算:需分配360m3/min。

(2)、布置1152接替采面掘进头2个,分别配风各350m3/min,合计为700m3/min。

(3)、井下现有机电碉室3个,风量暂按80m3/min一个分配计算,,硐室合计用风240m3/min。

根据以上风量分配情况,矿井今后在投入生产运行中,井下共需风量合计为1300m3/min。根据矿井装备的FBLCZ014/2×45轴流式风机最小排风量为1658m3/min,﹥1300m3/min。

计划风量分配表

井下用风地点 1051采面 1052运巷掘进 1052风巷掘进 机电硐室总用风量 合计 分配风量 9.0m3/s 5.83m3/s 5.83m3/s 5.33m3/s 25.99m3/s 27.63m3/s 矿井主扇最小排风量 由上表得知矿井投入生产运行后风机向井下供风量大于井下各用风地点所需风量总和,说明矿井通风及风量分配是合理可靠的,可以满足井下采掘作风量的需要。

3、通风系统专项安全检查工作 四、灾害防治工作 (一)、瓦斯防治工作

1、通风系统:在生产建设中,尽可能简化通风系统。日常必须加强通风系统及各类通风设备设施的检查和管理,通风系必须保持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监测监控工作:充分发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的作用,配备齐全各类监控传感器。各类监控传感器必须按要求安设并吊挂到位,进行有效监控,达到监控到位。瓦检员必须严格瓦检《操作规程》,如实填报瓦斯记录。作业地点瓦斯超艰时,必须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向矿长报告,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工作:根据本矿曾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情况,在生产建设中必须严格按照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行管理。本矿防治煤与瓦斯突以区域防突和局部防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突出防治。必须做到先抽后掘,先抽后采,应抽尽抽,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

4、加强井下密闭管理工作,对井下密闭进行编挂牌管理, 牌板上明确管理负责人、密闭结构、厚度、建筑日期等,并绘制密闭管理图。经常性的对密闭进行检查,有损坏时必须及时维修,防止有害气体涌出。

(二)、火灾防治工作: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对本矿C5、、C7、C12煤层自燃性鉴定属第Ⅲ类,为不自燃倾向性煤层。矿井火灾

的防治主要以外因火灾防治为主。

1、现本矿各类巷道支护均采用水泥沙浆石料与金属材料,无可燃性材料。

2、严格电器设备的失爆管理,井下各机电硐室都必须设置灭火器及其它灭火材料,严禁不防爆的电器设备下井,消灭电器设备的失爆现象,消除因电器设备失爆引起的火灾事故。

3、严格井口的入井检身制度,严禁入井人员携带烟火及可燃性物品入井。

4、井下维修设备后的油类及其它可燃性物品、材料必须及时清收完毕,井下硐室不得存放油料,消除井下一切可然物,防止火灾事故。 (三)、粉尘防治

煤矿井下作业中的采掘工作打眼、放炮、支护、放架、运料、攉煤、装车、运输等工序都存在程度不同的伴随产生粉尘,对作业人员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净化井下风流,降低井下风流中粉尘浓、除尘、防尘工是保护业人员身体健康的重要工作。矿井必须采取各类有效措施降低井下风流中粉尘浓度,其措施分别采用:

1、采掘打眼作业必须采用湿式作业,打眼作业中必须配置供水设备,防止粉尘飞扬,避免危害作业人员建康,严禁干打眼作业。

2、每次爆破后都必须严格执行洒水防尘制度。在放炮后、支护、放架、运料、攉煤的作业过程中都必须随时洒水防尘,有效降低风流中粉尘浓放。

3、设置防尘水幕,在煤的装车点、转载点、进风大巷中设置防尘

水幕,减少粉尘飞扬

4、煤层注水:采用在煤层内进行有规律打深孔,高压水灌注煤体,使之水份饱和湿润煤体。在开采过程中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工作面风流中的粉尘浓度。

今年来我矿在各级负责人分别按照各自责任严格履行职责,分头把关,通力协作,做到齐抓共管,将计划要求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中,做了一些应做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绩。但与煤矿行业日新月异式的发展以及党和国家对煤矿安全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还必须进一步努工作,求真务实,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将本矿通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为矿井安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莫定坚实的基础。

2011年5月30日

工作报告

金鑫、金正阳总公司陈总经理:

关于2011年5月16日仁怀市煤矿技术专家组对金鑫煤矿检查的指令要求完善的资料项目完善情况的报告;

受总工司领导安排和金鑫煤矿导分工,现本人巳完成如下项目资料的编写和印制。

资料项目:

1、监控主机运行记录表; 7、抽放瓦斯操作规程; 2、监控系统检修维护记录; 8、抽放瓦斯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3、主扇风机运行参数记录; 9、2011年通风工作计划; 4、瓦斯抽放泵原参数记录 10、2011评1-5月通风工作总结; 5、瓦斯抽放泵运行参数记录;11、防突工作计划; 6、抽放瓦斯管理制度; 12、安全自查记录表。

特止报告

龙方会 2011年6月13日

龙方会软件工作情况记录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软件名称 监控主机运行记录表 监控系统检修维护记录 主扇风机运行参数记录 瓦斯抽放泵原参数记录 瓦斯抽放泵运行参数记录 抽放瓦斯管理制度 抽放瓦斯操作规程 抽放瓦斯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2011年度通风工作计划 完善时间 2011.6.13前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备注 10 2011评1-5月通风工作总结 11 防突工作计划 12 安全自查隐患编号记录表 13 交遵义市安监整改措施方案报告 2011.614 14 15 16 17 18 19 20 仁怀市金鑫煤矿 2011年度防突计划

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第五号《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国家煤矿安监总局2009年8月1日)、《煤矿安全规程》(2009年版)、本矿井的《资源核实报告》、《开采设计方案》、《安全专篇》、贵州鑫能煤炭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编制的《贵州省仁怀市金鑫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设计说明书》等要求,我矿在生产建设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设计方案以及安全专篇的要求,实施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结合本矿实际,矿井在生产建设中:一是以区域防突与局部防突同时推进相结合的防突体系进行防治,二是局部防突分:掘进防突和回采工作面防突同时推行的防突工体系,实施矿井生产建设中的防治“煤(岩)与瓦斯突出”工作。具体防突工作计划如下:

一 、矿井地质概况

1、金鑫煤矿在区域上处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毕节北北东向构造变形区,矿区处于长岗向斜东翼西段。岩层走向NE~SW,倾向3430-3670,平均倾角54.50。区内断层、褶皱构造不发育。属简单地质构造类型。

2、含煤岩系及煤层

区内龙潭组中含煤10多层,其中可采煤层3层,自上而下编号为C5、C7、C12,出露于矿区南部边缘;可采煤层平均总厚度约5.83m。

3、瓦斯、煤尘、煤层自燃性

①瓦斯: 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行管字[2008]第1207号《对遵义市煤矿2008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金鑫煤矿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29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3.84m3/t,矿井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43m3/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4.42m3/t。

因此,鉴定该矿为高瓦斯矿井。

②煤尘:该矿开采的5号、7号、12号煤层煤尘均无爆炸性。 ③煤层自燃:该矿开采的5、7、12号煤层自燃倾向性为三类,即为不易自燃煤层。

4、煤与瓦斯突出

在2009年11月23日16日19分,副井掘进工作面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动力现象,造成涌出的瓦斯被地面火源引燃的事故。因此,本矿严格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管理。

5、煤层顶、底板

矿区煤层倾角52~54度,属于急倾斜煤层,煤岩性脆,结构较简单,节理发育中等;煤层顶、底板岩性多为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煤层直接顶、底板多为薄—中厚层炭质泥岩,稳定性较差。特别是在祼露区,在开采过程中极易造成井巷冒顶、及地表塌陷。

6、矿井开采上限标高+1015 m,开采下限标高+445m。1151回工作面上限标高+678m,开采下限标高630+m。设计布置1152回采工作面上限标高+610m,开采下限标高+565m。矿井开采及巷道布置见下图

矿井开采及巷道布置示意图

本矿可采煤层的岩层柱状图:

二 防突管理工作

矿井建立防突领导小组, 组长由矿长担任,负责领导组织防突工作组织机构的建立健全,对实施防突工作负领导防突责任。矿井防突工作相关人员在矿长的组织领导下实施各自工作和责任,将矿井防突工作落到实处。

(一)、矿井防突领导小组: 组长:卢远国(矿长)

副组长:易元忠(技术矿长、总工程师)

成员:冯全亮(安全矿长)、江元刚(生产矿长)、安代伦(机电负责人)

(二)、防治突出监察组:

冯全亮(安全矿长)、江元刚(生产矿长)

(三)、防突施工队:防突队成员必须是首先送到有资质的培训单位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的人员担任。

队长:刘光绪

队员:周义顺、李天明、舒永喜、陈三荣。 (四)、防突工作的管理程序:

1、防突工作的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防突安全技术措、防突方案制,交由矿长组织会签,由矿技术负人(技术矿长)负编制,并组织防突工作相关人员进培训学习,通过孝试合格后上岗。

2、再由分管防突工作的安全矿长组织防突队实施,实施过程中矿长要安排领导小组成员至少两名以上的人员进行监督,确保防突措施必须到位。

3、防突工程的验收检查必须由具有一定相关技求知识、能坚持原则、纪律性和自律性、责任心强的人员承担。防突工程的验收工作

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方法与工作面

1、区域防突工作,根据本矿防实设计要求,本矿实施穿层预抽瓦斯,抽放被保护煤层的卸压瓦斯,减轻煤层瓦斯压力,达到被保护煤层消突的目的。

2、掘进石门揭煤防突工作,必须严格按照石门(井巷)揭煤工作

面综合防突措施及方案进行揭煤防突工作。石门(井巷)揭穿突出煤层时发生的突出是各类井下巷道中突出最大的一种。由于石门揭煤的特殊性和危险性,必须严格按照《防突规定》中对石门揭煤的详细规定的要实施由于石门揭煤工作。

3、掘进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本层瓦斯抽放,均必须有针对性的编制有可操作性强的本层瓦斯抽放设计,并严格按照抽放瓦斯管理制度、抽放瓦斯主要安全技术措施、抽放瓦斯操作规程的规定实施本层瓦斯抽放。

区域防突、掘进石门揭煤防突以及掘进、采面防突工作不但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防护措施和防突效果检验,还必须进行消突评价并经相关人员组织会审认可后,方能认可防突成果。

四、防突工作目标

计划要求矿井各级负责人分别按照各自责任严格履行职责,分头把关,通力协作,做到齐抓共管,将防实工作计划要求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中,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实现以下工作目标。

1、加强领导,首先领导层必须高度重视矿井防突工作。优先给寸防突工作需的人力、财力、物资的保障,促使矿井防突工作有序正常的工作,起好煤矿安全工作的先锋作用。

2、加强防突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和安全知识教育,使之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安全知识水平,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为矿井防突做出更好的工作成绩止

3、通过加强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工作的实施,达到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目标,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消除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保障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

2011年6月13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iu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