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评课稿

更新时间:2023-11-04 06:2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遵守交通规则》说课稿

说课人:南康市第五小学 刘桃花 尊敬的名位评委: 大家好! 曾几何时,公路成了扼杀生命的无情杀手,交通问题如同是一块沉重的石头紧压着人们的心魂。太多太多的事故让人惨不忍睹,让人闻之撕心裂肺。有多少父母失去了孩子,有多少孩子没有了父母。丈夫离开了心爱的妻子,妻子告别了心爱的丈夫,一切都来得那么突然,那么残酷,那么难以置信!而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欠缺安全防卫知识,

不懂交通规则,自我保护能力差。因此对少年儿童进行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所以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就是江西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我的安全我知道〉中小学安全教育读本》小学4—6年级版本中第三章中的第9课《遵守交通规则》。本课是以《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内容既贴近学生生活,又符合学生的现实需要,更有利于其

长远发展。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为此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懂得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教育学生珍爱生命,遵守交通规则。 2.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一些安全知识。 3.提高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一些安全知识。 教学难点:提高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交通标志及标志名称 心形卡片 根据教材的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本课中我运用多媒体教学,主要通过“真实的场景再现” ﹑“学生的现场体验”等教学方法相结合,使学生达到增长知识、明白道理、指导行为的目的。 本节课中,我从认知—情感—内化—行为—习惯,层层渗透,步步深化的学法,使学生

变外显行为活动为内化思维活动。 为了使活动目标顺利完成,活动重难点得以突破,本节课,我将以“遵守交通规则”为话题,设立了五个环节:“观视频,引安全” —“看图片,知安全” —“识标志,晓安全”

—“赠礼物,传安全” —“爱生命,注安全” 。 环节一:观视频,引安全。 上课伊始,我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激起学生的兴趣,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让学生看完后,便思考:为什么我们的交通如此井然有序呢?从而引出今天我们要学的课题就是《遵守交通规则》。 是呀,只有人人遵守交通规则,才能保证交通的安全和畅通,可是有些人却偏偏不这么

做。(出示图片)这就是我设计的—— 环节二:看图片,知安全。 1、学生的积极参与与情感的激发是一堂课成功之路的关键。为了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在这个环节,我让学生扮演警察,身临其境地告诫图中的人,哪里做得不对,应该怎么做?当看到有人闯红灯时,有的“警察”就会说:“停停停,你看你,红灯亮了还往前走,小命不要了吗?赶快回来,等绿灯亮了再走!”;(师在图片下相机出示:红灯停,绿灯行!)当看到两个同学互拥着骑自行车时,有的“警察”会说:“同学,你们这样勾肩搭背地骑车不怕车毁人亡吗?一心一意地骑,走非机动车道路,别让家长担心!”;(图片下出示:骑车时不要一手扶车把。)当看到有人翻越护栏横过马路时,有的“警察”会说:“你是跨栏运动员吗?要是被车子轧死了,你的家人怎么办?行人过马路应该走斑马线!”(出 示:行人横穿公路要走斑马线、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等。义愤填膺的同学们在看图片—扮警察—找人茬—传法规的亲身体验过程中,既了解了一些安全知识,又指导了他人的

行为,同时还规范了自己的行为。这样一箭三雕,何乐而不为呢? 2、这一环节过后,紧接着,我顺水推舟,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包括自己)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今天学了课文后,你觉得你当时应该怎么做?从课文联系到生活实际,加深对

交通规则的理解,逐步深化,提高认识,达到指导学生行为的目的。 3、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生命体,鲜活、真实的情境,能丰富儿童的表象,激活儿童的思维、情感、意志、习惯。说完身边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后,紧接着,我让学生通过观看一段真实的交通事故视频,把学生深深地引入这一真实的情境中去。(出示视频)当同学们都还沉浸在悲痛的氛围中时,我马上抛出问题:“此时,你的心情如何?你的感受是什么?”—— “如果躺在地上的人是你的父母、亲人呢?你的感受又是什么?”我紧接着逼问——“如果躺在地上的人就是你自己呢?”此时无声胜有声!静静地,静静地,我留给学生沉默的时间,留给他们思考的时间。由动到静,由看到想,此时,我想不用我多说一个字,答案都将写在每一个孩子的脸上:生命脆弱,珍爱生命,遵守交规!” (板书:珍爱生命,遵守交规!) 尔后,我顺势出示2011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数据:2011年,全国共发生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10812起,造成62387人死亡、237421人受伤。 2011年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27起,造成451人死亡。其中,大中型客货车引发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23起,造成390人死亡,分别占特大事故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85.1%和86.5%。惊心动魄的视频,冰冷无情的数字,让我们震撼,让我们惊醒!同学们,为了让

我们更安全地出行,除了要知道一些交通规则外,我们还得认识一些交通标志:(出示图标) 环节三:识图标,晓安全。 1、说一说:小组讨论图标的含义。(生答,师出示答案。齐读。) 2、为了让学生不仅仅是表面上认识这些图标,我抛出问题:“你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图标?”比如:人行横道的标志(一个人在许多条横线上行走。) ;十字交叉路口(三角形里面有一个十字) ;同时我引导学生:凡是在某种图标上面画了一个圆圈并且在圆圈里划了一条斜斜的红线就代表禁止。比如:直行——箭头向上;那么禁止直行?——就在直行图标上画一个圆圈并且在圆圈里划了一条斜斜的红线;这样,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记忆,从看图标,自然而然地内化成自己思维里的东西。轻松﹑愉快地巩固了图标含义,获得了新的安全知识。

3、为了检测同学们对是否真正记住了这些图标,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我把标志和标志名称分别发给一些同学,让他们找朋友。拿标志的同学站在前面一排,高举标志,大喊:“我的朋友在哪里?”拿着标志名称的同学赶紧找起来。如果找到自己的朋友,就说:“你的朋友在这里!”两人站成一组。全部完成后,高举图标和名称,带领同学读一遍。如果找对了,我就把交通标志作为奖品送给同学们。这里通过游戏教学,使学生兴趣倍增。让同学们

在玩中学,学中玩,既愉悦身心,又巩固了知识,岂不乐哉!乐哉! 环节四:赠礼物,传安全。 1、生写交通安全警示语,请几生到黑板上写。 2、师把学生写的交通警示语板书成一本书的形状,当作礼物送给学生,并告诫学生:交

通安全无小事,遵守交规,平安出行! 3、师送完礼物后,建议学生把自己写有警示语的平安卡作为礼物送给老师或者同学。在送的同时,对对方说一句有关交通规则的话。比如:王老师,我把平安卡送给你,希望你以后在骑车的时候,不要闯红灯,记住红灯停,绿灯行!”又比如:“某某同学,我把平安卡送给你,希望你以后过马路时不要翻越护栏,记住要走斑马线!”学生通过送一送,说一 说的方式,不但自己巩固了交通规则,还向旁人宣传了交通法规,提高了安全意识,达

到指导学生行为习惯的目的。

五、爱生命,注安全。(播放《祝你平安》歌曲)

同学们,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吧!大手牵小手,以自己的交通行为,影响周围的人,使我们的社会形成一种文明交通的良好风尚。同时也使我们的

生命之花开得更加鲜艳,更加美丽!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篇二:安全教育说课稿 《火灾》说课稿 火是人类的朋友,它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但火如果失去控制,酿成火灾,就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如果在火灾中我们的学生不会保护自己,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

让孩子学会在火灾事故中保护自己的生命显得由为重要。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火灾》。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

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火灾》这课是《我的安全我知道》(1—3年级教材)中第五章危难时刻的最后一课,在危难时刻介绍的13个灾难中,火灾的发生率是最高的。所以这课在这一章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材通过一个孩子在火灾中成功脱险的事例,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遭遇火灾后

如何自救逃生的各种方法。 二、接着说说教学目标 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对小学1—3年级安全教育目标的要求,以及低段

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一些应对火灾的自救方法,会报火警。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步形成自护自救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及对生命的珍惜之情。 由于我所面临的是三年级的孩子,根据这个年段孩子的知识经验来看,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1、让学生掌握拨打119火警电话的要领;2、掌握火灾逃生自救的方法,初步形

成自护自救的能力。教学难点是:面对不同的火灾情况选择不同的逃生方法。 三、接下来说教法、学法 《纲要》指出:要探索寓教于乐、寓教于丰富多彩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增强公共安全教育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图片展示法、模拟体验法,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主探究。使学生掌握火灾逃生自救的方法,初步形成自护自救的能力。

四、下面说说教学过程 本课常识性的知识比较多,但是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因此,在教学中我将书

中较为枯燥的内容情境化、生活化、现场化。 本课我分四步进行教学:

第一步:案例导入,渲染情绪。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消防车紧急的鸣叫声中,开始这节课。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就吸引住了。一边观看着火灾事故的图片,一边静静地聆听着:2003年11月24日凌晨,俄罗斯友谊大学的学生宿舍突然发生火灾,火势异常凶猛。宿舍楼里的学生顿时慌了神,有的人四处乱跑,有的人跳楼逃生。由于当时人们采用不正确的逃生方法,致使这次火灾伤亡惨重,40多人丧生,200多人受伤,死者的亲人们伤心欲绝、悲痛万分。孩子们完

全沉静在我悲情的讲述中,这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画面,震撼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我顺势引 出课题:火灾。(板书)此时,每一个孩子都产生了我要学习正确的逃生知识的强烈欲望。

从而为学好整节课奠定了基础。

第二步:模拟演练,学习自救。 这一步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为了让孩子能掌握正确的火灾逃生方法,并得以巩固与加

强。我主要采用模拟体验法,在设置火灾的氛围中进行消防演习。 这一步我分为三个小环节:

(一)首先创设情境,模拟拨打119。 同学们!假如学校的教学楼发生了火灾,你应该怎么做?孩子们说赶快跑出来,拨打119报警。常言说的好:报警早,损失小。让我们赶快拨打119。这时请一位同学上台与老师配合,模拟拨打119。在孩子们模拟的过程中,我给予启发、指导,让孩子们明白报火警的要点。然后小组内进行模拟表演,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以加深印象。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记忆,我还把它编成儿歌,带着孩子一起诵读。(课件出示儿歌) (二)接着模拟火场逃生,交流感受,发现问题。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基础,学生只有在自己的真实生活中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在缺少现实生活经验的情况下,模拟活动是一个合适的连接点。 同学们,现在让我们来模拟火灾现场逃生。教室里烟雾起,警报响:着火啦!着火啦!大家快逃呀!在警报声和烟雾的冲击下,求生的本能使学生纷纷跑出教室。在突然而至的紧张气氛中,学生的反应是真实的,暴露的问题也是真实的。这样的体验,为下一环节的讨论交流做好了铺垫。

紧接着引导学生说一说刚才怎么做的?在讨论交流中孩子们发现了问题所在。 (三)然后合作探讨,学习逃生方法。 同学们,刚才我们只顾得逃命,现在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在火灾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撤离呢?首先,我们在逃生时采取保护措施。我拿出道具给孩子们示范,用湿毛巾捂住口

第2/3页 鼻,弯腰低下身子前进,孩子们也亲自尝试练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很好地调动了孩

子的学习热情,又加深了记忆。 教给孩子在火灾中面对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逃生方法。这是一个教学难点。为了突破

这个难点,我设计了几个场景(课件出示) (1)当楼层已经烧着,但楼梯还没浇断,火势还不十分猛烈时...... (2)如果楼梯已经烧断,或者火势已相当猛烈时...... (3)当各种逃生的路线都被切断时...... 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再进行汇报交流。孩子们在自由宽松的讨论氛围中,相互启发,点燃了智慧的火花。对于孩子们的争论和错误的方法,我不加以否认,最后通过图片的学习,(课件出示图片)加以分析,归纳,总结。孩子们自然而然就掌握了什么样的情况采用什么样的逃生方法。在此过程中,我还拿出绳子现场教授孩子们结绳的方法,孩子们学得格外认真。

第三步:火场闯关,检验效果。 通过前面的学习,孩子们已经初步掌握了逃生自救的各种方法。为了检验学习效果,我

出示两道实践题目供学生研究: (1)、学校教学楼发生了火灾,请你们设计最合理便捷的逃生路线,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设

计。(用红笔在平面图上画出逃生路线) (2)、在商场6楼发生了火灾,你困在厕所里,门外冒着大量浓烟。厕所的窗户可以看到

大街,你会怎样做呢?(请利用道具演示说明一下) 孩子们马上行动起来。有的迅速在平面图上画着逃生路线,有的脱下了外套,解下红领

巾一边朝窗外挥舞着,一边大声地呼喊着:“救命!救命!”看着孩子们如此高涨的学习热情,

我感到欣慰,因为他们已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内化。 第四步:学以致用,安全撤离 孩子们,假如,当警报再一次响起的时候,你会更安全更快速地撤离吗?我们来试一试。

准备——开始!伴随着警报声,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迅速地撤离教室。结束本课教学。 这是重要的一步,在课堂学习交流的基础上,再次模拟安全撤离,既是对前面学习效果的检验,也是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一次练习,变“纸上谈兵”为“实践运用”,把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纵观整节课,我通过图片展示、创设情境,模拟体验等活动,寓教于乐,孩子们积极参与,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升情感。让每个孩子都受益终身!这也是本节课我的

设计理念:学以致用,受益终身。 谢谢大家! 《守护生命, 关注校园安全 》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汶川大地震让人们领教了灾难的无情,也懂得了生命的宝贵以及学会防灾避险的重要。今天,我就来说一说《守护生命 关注校园安全》。 一、 说教材: 根据《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规定,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中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

我选择了《守护生命,关注校园安全》的教育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对中学七—九年级安全教育目标:学会在事故灾

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救,求生的简单技能,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校园里都有哪些安全隐患。发现身边的安全隐患,思考分析其原因,并防范于未然。

⑵、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激趣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以致用—总结升华”五个层面达成活动目标,

组织完成“激趣—探究—归纳—运用—升华”的五步操作程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学生参与各项活动亲身体会校园安全直接关系每个同学的生命。 ⑵、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 三、说重难点: 1、活动重点:

1使学生了解学校的安全隐患,了解自身安全的相关知识。 2、活动难点:

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觉遵守学校的安全规章制度。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 四、说学情:初中学生的年龄在十三到十七岁左右,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不足,自我

调节能力还比较差,难以自束、自约。 五、 说教法、学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ow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