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影戏

更新时间:2023-03-08 17:12:44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皮影戏

有一位名叫潘京乐老人,今年81岁,是陕西华县皮影戏的老艺人,在戏班中以弹唱出名。潘京乐从小家贫,只念过一两年书,14岁开始跟着父亲和叔叔学戏。每天天不亮起来练唱吊嗓子,听师傅讲戏,将师傅讲的内容一字不漏地全部背下来。过去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大名,但提到“秃子娃”,方圆几百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 潘京乐小的时候头上害头疮,他就戴帽子,没有头发。他的家乡很穷,十五岁就开始演戏,人们都不叫他潘师,都叫秃子娃。

华县有首民谣这样唱道:“四喜的花脸,秃子娃的旦,听得叫人忘了吃饭,外乡人到这里把戏看,都想把家搬华县。”也许童年的经历给潘京乐的皮影唱腔奠定了一定的生活基础。潘京乐的演唱,节奏分明,剧情细腻,特别擅长悲剧与哭腔,其艺术水平高深莫测。 当年,在张艺谋执导、葛优主演的电影《活着》中,剧中人物福贵唱的皮影戏就是潘京乐给配的音。这也是他自己觉得很荣光的一件事。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等,是由演员操纵皮制影人,并通过灯光将影像透映于幕窗上,配以音乐和唱念来表演剧情的一种传统戏曲形式。它集传统的造型艺术和传统表演艺术于一身,荟萃了剪纸、窗花、门画、雕刻以及地方戏、相声、口技等艺术形式。 民间用这样的诗句形容皮影: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陕西华县,被人们认为是中国皮影的发源地。

近代史学家顾颉刚在《中国影戏史略及其现状》中认为:“中国影戏之发源地为陕西,自秦汉至隋唐当皆以其最盛”。

说皮影戏的发源地在陕西是有一定道理的。从秦汉以来至隋唐,都在西安建都,戏剧理论家齐如山也在《故都百戏图考》中说:“按此戏当然始于陕西,因西安建都数百年,玄宗又极爱提倡美术,各种技术由陕西兴起者甚多,则影戏始于此亦在意中。”。

与西安相邻的华县,古时被称为华州,是黄河流域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朝历代人文鼎盛,为皮影艺术的发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中国皮影在国际正式名称叫“华剧”,就是取意“来自华县的皮影戏剧”。 据《华县志》记载:“清末时??有演出班社二三十家。民国时期皮影仍盛行不衰,极盛时有班社48家。”而每个班社至少五人。由此可以想像当时皮影戏在华县的流行状况。 2009年5月的一天,潘京乐接到徒弟吕崇德从村里打来的电话。意思是村里想热闹一下,看看戏,请他去吃饭和指点。

如今,由于身体原因,潘京乐已经不能再整台演唱了,但他知道这是演出前的规矩。于是他还是就兴冲冲地扛着他的月琴赶到吕崇德家中。

今年65岁的吕崇德从小爱好皮影戏,1961年初中毕业后,就开始学习皮影戏。那时他只有17岁。

学唱一年后,由于吕崇德天资聪明,提高很快,于是他拜师到了潘京乐的门下。

晚饭后,戏班的人在吕崇德带领下,开始在村口搭台。而潘京乐则坐在床边,唱起了皮影戏的唱段。

潘京乐曾是华县四大皮影社之一光艺社的社长,可原来的老搭档们都已先后离世,他现在成光杆司令了。近几年,潘京乐常被别的皮影社借用,他收集了200多套剧本,可有很多戏如今只有他一个人知道怎么演,没有人能够和他配合演出了。

由于不参加演出,戏班子搭台,潘师也就不再参与。而今,顶替他一角的吕崇德成为主要的人物。

皮影的舞台简单方便,用艺人的话说就是:“七长八短九块楼板,五叶芦席一卷,四条麻绳一挽,十二根线串,两个方桌一个镢头,啥都不管”。

半个小时不到,悬在空中的戏台就搭建完毕。

这里已经近一年没有唱过皮影戏了。村民们开始零零散散跑来看热闹。

皮影戏的演出剧目非常广泛,尤其以历史戏、神怪戏最受群众欢迎。皮影的主要演出对象是各种庙会和村民的婚丧、节令习俗,主要内容都是祈福驱邪,保佑吉祥。

7点钟,天完全黑了,五名艺人从幕布“亮子”后面进入后台。在这个4平方米左右的空间里,5个人要各司其职,每人都要负责四、五种乐器。 在华县当地,皮影又叫“五人忙”。其中最重要的是“前声”,生旦净丑都由这位一人演唱,唱的同时还要打大鼓弹月琴,相当于一个乐队的指挥。然后是“签手”,负责操纵皮影表演;“坐槽”就是后台,负责敲锣、打碗碗、击铙、打梆子等5件乐器;而“上档”主要负责拉二弦琴和吹唢呐;“下档”主要负责拉板胡、长号和配合签手。

皮影在华县沿袭至今,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大戏不易演出的山区和塬区,

只有皮影演出方便,它正好适应了华县特殊的地理条件。五人班社,小车一推,背篓一背,随时可外出演出。

吕崇德就是今晚演出的 “前声”。皮影戏所有的操作都在幕后,看不到观众,对艺人们来说,戏实际是给过红白喜事的主人们长脸的。主人要的就是这个热闹、这种气派。然而,以前那种两个皮影戏班子唱对台戏,相互叫板的欢腾情景,吕崇德已很久没有经历了,那几乎是20多年前的记忆了。

80岁的老艺人魏振业就是华县民谣里称颂的花脸一绝“四喜”。他从14岁起开始学唱“前声”,一炮而红。从此,“十四红”名声远扬。

魏振业的家族自清代以来就以演、唱、雕、藏皮影为主,是华县唯一的家族皮影世家。在这个家族里,“五人忙”里的各类“活计”都能找出颇有代表性的人物来。

五十年代初,魏振业成为华县四大剧社之一“光华社”创始人,凭着近300部的折子戏游走关中。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魏振业有了终生难忘“连唱51天”的辉煌记忆。

那个年代,皮影带给像魏振业一样的艺人们不仅是生活上的满足,皮影繁盛的同时,迎来的也是他们人生的辉煌。

魏金全是魏振业之子,排行老三,是这个皮影世家的第二代。作为“五人忙”里的“签手”,魏金全受家族的熏陶,同样酷爱皮影艺术。

从事皮影演出和雕刻的二十余年中,魏金全多次赴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和表演皮影雕刻,“历史的影子”映射到了祖辈们想都想不到的遥远地界。 由于年事已高,如今,魏振业与魏金全住在一起。然而,在东刚江村我们没有见到这父子俩。魏振业因为气管炎住进了医院,而魏金全则率队去了深圳演出。

在没有演出时魏金全与妻子一起雕刻皮影,办家庭作坊。靠卖皮影,一年家里大概能有两、三万元的收入。

作为皮影家族的第三代传人,魏战备则专门从事皮影雕刻。对于皮影的表演,魏战备并不擅长。魏氏家族中其他孙辈,也像他一样,对皮影表演已无力像长辈那样娴熟地操作了。 如今演出市场十分不景气,一本戏要演四、五个小时,一个皮影戏班演出下来能有个700元左右的收入就已经很不错,再平均分到5个人手里后就没多少了。

即使如此,这样的演出机会也是少得到了难以维持生活的状况。因此,在华县当地几乎找不到一个专职的皮影艺人了。

从曾经的演出辉煌到今天的重心转移,皮影戏在现代社会的萎缩状况略见一斑。 截止目前,陕西华县皮影戏大部分剧目已经失传,现在仍能演出的剧目,仅存本戏只有一百余部,折子戏50余部。而且随着表演艺人的相继退出,很多剧目正在快速的失传中。 华县皮影戏表演艺人现有15人左右,他们中60岁以上的占8人。一个人,就有一部分

技艺和一部分剧目失传。一旦失传,将永不再生。

早在一千年前的文献中就有皮影戏演出活动的记载,我国有26个省、区、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盛行过皮影戏。皮影戏流传的地域也极为广阔,最北到黑龙江省,最南到广东省,西部到青海省都有皮影戏。 皮影历史源远流长,影踪遍及华夏大地,那么它的起源究竟是哪里呢?各种说法结论各异。

最早的传说来自观音菩萨亲临人间,用竹叶编成各种人形,再用油灯的灯光把竹人的影子映在竹帘上,表演、宣讲佛经的故事。

皮影戏的起源的方式,有多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相传在春秋时代,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子夏,子夏在山西孝义这个地方。孝义也是当前我们中国皮影戏一个很有名的孝义皮影的发源地。这个发源地和子夏有一些神秘的关系。子夏在当地的讲学非常有特点,他是利用晚上,一边讲学一边利用光影、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皮影戏的雏形,用这种方式一边讲学一边用皮影,还灌之以乐,因为他懂礼乐,跟孔子学过礼乐,所以他的教学方式非常新颖,非常活泼,受到了当地人的欢迎。

其次的推理来源于中国古代秦、汉、魏、晋时期方士、道士的“弄影术”。原始巫师一直发展到今天的巫术,它传承的很古老,现在的治病一般都是采取用影招影,把人灵魂的影做出来,然后把魂招来,这就出现了后来晚期的巫术里面叫替身。这个就是民间最早的皮影的制作的原形,也是古代剪纸里面的原形。

《汉书·外戚传》记载:汉武帝因其爱妃李氏过早去世,思念不已。当时,一位方士讲能让武帝看见她的神貌。于是夜张灯烛,设帷帐。武帝在另一帷帐遥望。见有好女如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仿佛是夫人之像。

据史料记载:中唐时期,傀儡戏等杂技并作,民间更盛??其中,傀儡戏就包括了木偶戏和皮影戏。然而,由于“安史之乱”,致使皮影艺人带着唱本、道具纷纷从皇宫逃亡民间。 公元1126年,金兵攻破开封。金人俘获“弄影戏”等倡优技艺150余家,影戏随金兵北传。

后来,宋王朝南下偏安,影戏随难民南渡,首先进入现在的杭州,继而传播于湘、鄂、粤等南方各地。

皮影艺术在中国上千年的辗转流传过程中,又与各种地方戏剧、民间绘画、民俗观念相互融合,由此,中国各地的皮影戏演出形式丰富多样,地方性唱腔异彩纷呈,操纵表演更是各有绝技,而且著名的流派达30多个。比如说唐山,一直到东北的影戏,都和金兵入侵掠影戏艺人到北方来有关系,那么南方的影戏,是随着南宋迁都,一部分影戏艺人迁到了南方。陕西皮影,也有一部分属于西出潼关避难而逐渐传过去的,这样中国古代以中原为中心,逐渐形成了向北、向南和向西三大流派。

环县地处甘肃省东部毛乌素沙漠边缘的丘陵沟壑区,山大沟深,地广人稀,被人们形容为“六万山头五万户人家”。

东老爷山,又叫兴隆山,坐落在环县东北部的陕、甘、宁三省交界处,海拨1774米,是闻名遐迩的道教名山。从元朝起,各方云游道士就在山上修建道观,谈经论道、祭祀神灵,至今绵延兴盛。

每年农历三月初一为老爷山道观祭神日,人们过庙会、唱“神戏”,延续三日。庙会期间,要请戏班子演出助兴,有大戏、木偶戏、道情皮影戏等,但祭神戏必须是道情皮影。当地流传着“祖师爷喜欢看道情皮影戏”的说法。

2008年11月平常的一天,在离老爷庙4公里的山脚下,来了一队皮影戏班。他们是应四合塬乡四合塬村徐家的邀请,专程来为徐家刚满一岁的孙子举行过关仪式的。

在当地,孩子满一岁至三岁时,按照传统习俗,必须请皮影戏班为小孩举行过关仪式,

同时也要为同村的人演出皮影剧目。所谓过关仪式,就是通过一种仪式性的表演来完成小孩的人生成长仪式。此时的皮影艺人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一种类似巫师的职责,借助影戏与神灵沟通,满足人们的愿望。也就是保佑孩子一生平安,健康、幸福。

道情皮影是中国皮影戏中重要的一支,道情是指皮影表演过程中艺人口中的说唱方式。由于环县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许多村庄直到前几年才通上电,一直以来道情皮影都是这里老百姓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 听说皮影戏班的到来,同村甚至邻村的人都纷纷赶来凑热闹,等着看过关后的皮影演出。 皮影戏班是环县民间有名的韩广福影戏班,戏班的六名人员分别来自当地4个不同的乡镇。平时他们都各自从事田间劳作,只有演出时才又聚在一起。今天一天的演出,他们将得到400元额外的收入。

搭台和开场前准备大约用了一个小时。随后就是过关仪式的进行。

一曲唱罢。皮影戏班开始请神、敬神。然后,戏班唱一曲,头扎红带和五元钱的徐家小孙子就在当地老人和母亲的带领下,在场地当中摆放的长条桌下钻一圈。

过关时由父母领着孩子,先用公鸡在前面闯关,小孩接着从桌子下面钻过去。缠绕在小孩头上的红布是为了辟邪。如法炮制,一共要钻三圈。目的是穿过邪妖病孽,换取一生平安。 公鸡用后归班主,孩子头上的5元钱则归演唱师傅。

过关时,孩子的奶奶一直在一旁烧着黄纸。据说,黄纸要等到戏班唱完才能烧完,期间火不能熄灭,意味着给神仙照明道路,也为孩子照亮人生之路。 大约经过了一个小时,过关仪式结束。

天黑以后,皮影演出开始。

过关戏一般都是三国时期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历史故事的转换,寓意着关老爷帮孩子斩除人生路上的各种阻碍,保佑孩子顺利成长。而关公忠义仁勇的形象也借助这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而深入民间。 千百年来,皮影戏就这样与百姓生活密不可分,并潜移默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在农村老一辈的人群中,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不看影戏,不知礼义”。 2006年,皮影戏入选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2月,文化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华县皮影戏”传承人魏金全、潘京乐名列其中 “弯弯眉,线线眼,樱桃小口红一点。”这是陕西民谣对华县皮影雕刻的生动描写。

陕西华县柳枝镇的梁堡村,住着在当地颇有名望的两位皮影雕刻艺人。他们是兄弟,也是师徒。

哥哥汪天稳,出生于1949年,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从小在农村上学时就喜欢看皮影演出,也喜欢用纸来学着雕刻。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家境贫困,汪天稳就独自背着干粮,到西安去拜师学艺。

汪天稳的师傅就是出身于华县、当年名震陕西而今已过世的雕刻大师李占文。李占文功力深沉,刀法犀利多变,对陕西关中皮影的发展和风格形成作出了很大贡献。

华县皮影在全国久负盛名,皮影制作的精美是一个重要原因。其特点是:刀工精细、线条流畅,设色艳丽,所雕帝王宫殿、佳人绣阁、无不逼真;文臣武将、才子佳人无不惟妙惟肖。

白蛇与青蛇去向人间前的森林居所,岳飞点将、刀剑猎猎的宏阔军营??这些栩栩如生、精雕细刻的人物和场景都是皮影戏的道具,是影戏中的影人和布景。而它们都是由皮影雕刻完成的。

虽然没有人考证过皮影雕刻是三百六十行当中的哪一行,或是否属于三百六十行。但是,从我国汉代起,就有了皮影戏的踪迹。而专业从事皮影雕刻的工匠,则在宋代就有了记载。

宋代的《都城纪胜》一书中这样记载:“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镂,后用彩色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这里所说的“京师”就是北宋的都城汴梁,即现在的开封。有一本叫《武林旧事》的书上明确地记载了在南宋的时候,在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 已经有专门的叫“镞影人”这样的职业,也就是说在南北宋,皮影已经有相当的发展,所以才会有专门刻制皮影的这样一个行业。

皮影的影人分为头楂和戳子,即头和身子两部分。据说影戏的头楂由唐代的代面演变而来,所谓代面是指起源于北齐,盛行于唐代的假面舞蹈。影戏对其经过吸收融合,或夸大或缩小,或化繁为简,以虚代实,或写实象形,创造了各种人物形象,成为中国独有的一种工艺美术品。

影人头楂和戳子数量越多越丰富,戏班能够上演的剧目就越多,也说明了班社的富足,一般甲级班有影人戳子200至300件,头楂约为1000到3000个。乙级班相应就要少些。 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皮影雕刻家汪天稳介绍:过去我们陕西攀比,看你家有几副皮影戏箱,有多少影子箱,箱里有多少货,比方说你家有两箱,你家有《白蛇传》,我就有一个《火焰山》,我有一个《花果镇》。看谁的箱多,谁的箱饱,这就说明你家有钱,这样攀比。 皮影的制作是极为复杂的,从选皮到影人成形上戏,有许多工艺技巧,形成了一套极为完整的工作程序。

传统的制作工序一般可分为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个基本步骤24道工序。

首先是选皮,要选用上等的牛皮或驴皮。各地在皮影用材上都是因地制宜,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在陕西,农耕以牛为主,在河北则以驴为主。

因此,多而价廉的牲畜皮便成为皮影材质的首选。至今,河北唐山的皮影雕刻还流传着“北山驴皮明如镜”的俗语。

选好皮后,要用清水浸泡刮薄,然后阴干待用。

在选皮,制皮完成后,皮影制作就进入画稿阶段,就是用钢针在选中的牛皮上描绘图样。制作皮影时所用的画稿称为“样谱”,是历代艺人们相传的设计图稿。各具特色的人物和景物造型至此就略见一斑了。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介绍:看到皮影就会想到这个西方包括从印象画派到野兽画派的所有理念在中国早已成为现实了,而且在多少年之前就是这样的,那种夸张,那种意味,那种对人物的那种高度的概括,他们人物不是写实,他抓住一点,然后把他的神表现出来,所以我觉得皮影的每一个造型,你越看越有味道,你就会感慨,我们民间的艺术家,他怎么会想得到用这样一种形式,有这么高度概括的这种手法,把这个大千世界表现出来。

画稿做好后,就开始了皮影制作最关键的工序——镂刻。镂刻工序要求很高。一个皮影人要刻3000多刀,多的要用30把以上的刀具。对雕刻刀具,艺人们十分讲究。使用的工具都是他们自制的,一般有十一、二把,多的达三十把以上。

皮影雕刻艺人的技艺是由一代一代的师傅口传心授,手把手传下来的。虽然有规范的口诀、一样的刀具,但不同的人刻一样的花纹图案,效果却不同。这全看雕刻艺人的巧设摆布。 陕西皮影刻制的基础技法是推皮刀法,即右手持刀於形体线长,左手推皮走刀运转而刻。要练好皮走刀不走的刻法,首先要学会推皮的手劲功夫,直练得功到手熟,这样才能发挥刀具和材料的效能。熟练的艺人推运自如,刀迹清晰流畅,曲弯有致,对垒严谨。

在皮影雕刻中,不同的人物使用不同的刀法,以五官塑性格。如陕西皮影中,平眉表现文人雅士的清秀文静;立眉凸显武生将帅的英武强悍。 中原皮影包括中原以南影人都比较写实的,这是中国古代造型的很重要的一个传统,而北方基本都是通天的直鼻梁,就影人正面人物都是直鼻梁,那么这个就是由于北方信奉观音

菩萨,产生的一个独特的造型,而陕西或者是青海、甘肃一带的皮影,都是高额头,他们当地称岩颅,就是额头特别高,这个和他当地一些民间绘画,寺庙造型有很重要的关系,所以这个影人这么个造型基本上有这么大的差别。

皮影戏的影人造型,吸取了古代壁画、佛像、戏曲脸谱、戏曲服装、民俗装束与剪纸等民间艺术的精髓,制作生动精美,其艺术价值引起了无数国内外人士和博物馆的关注。 皮影雕刻是一门手艺,对于当时的人来讲,掌握一门手艺,就永远不会饿饭。然而练习雕刻是极其辛苦的事,许多人往往是半途而废。

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皮影雕刻家汪天稳介绍:当时练的时候,练一练的手都在这三个手指尖嘛,练的时候,右手都练肿了,练肿的时候那还不行,还要吊两个转,开始还要拿手压着这两个转,转一下才能,然后吊着两个砖,找一个平衡。就这样练。练完之后,就增加两个转,这样转动的时候皮影的皮是个很大的东西,你手里就这么小一块,大的要转动的时候手就转不动了。

就这样,汪天稳跟着师父整整学了六年。

出师以后,汪天稳不断努力,逐渐成为李占文徒弟中出类拔萃的一名。他不仅继师父之后获得了全国“工艺美术大师” 的称号,而且他的雕刻技艺也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在华县,人们赞誉他为“天下第一刀”。 为了使家人能够学到一门不饿饭的手艺,1979年,汪天稳又将雕刻技艺传给了弟弟汪天喜。在学习和实践中,汪天喜慢慢地练就了一番好手艺。并且这手艺成为了汪天喜和妻子缔结姻缘的桥梁。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农村还非常贫穷。汪天喜夫妇至今记得,那时他们为了收集雕刻皮影的画稿,连拓印画稿的纸张,都不得不另辟蹊径。

汪天喜妻子薛芝芬介绍:1975年,我从学校毕业以后,后来去乡上当记工员了,当记工员时那纸也不好买。银行那工票也不敢多给他,那个纸张特别少,有限的,一个月你这生产队多少劳力,多少张工票,可人家心里都有数的,给汪天喜了几张。一共是16开纸、8开纸,我当了工票,一共才给了他7、8张,经常害怕,害怕人家对帐发现了,说你把工票弄到哪去了。

当年遇到的责难,最终还是被搪塞过去了。后来碰上有老艺人来找汪天喜刻制或者修补皮影时,他们就悄悄地把画谱拓印下来,作为雕刻的设计参考。

皮影雕刻是件十分受累的活。一件皮影的雕刻往往是乘着劲、乘着灵感,一气呵成。它不仅要靠脑力、眼力和体力,而且还要日积月累,潜心研究。为一件雕刻作品,汪天喜夫妇通常一坐就是通宵达旦。

影子雕完,开始敷彩,老艺人用色十分讲究。大都自己用紫铜、银朱、普兰、荔子等矿物和植物炮制出大红、大绿、杏黄等颜色着色。

陕西皮影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五种纯色,一般互不调配,但可以分深浅色区,分层次。使之对比强烈,自然调和,简洁明快。

颜色上好后还要给皮影脱水发汗。这是一项关键性工艺。它的目的是为了使敷彩经过适当高温吃入牛皮内,并使皮内保留的水分得以挥发。这样皮影的色泽鲜美,久不褪色。而胶质也可熔化封闭住皮子的毛孔,皮影永久不会翘扭变形。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赵树同介绍:脱水发汗这个在制皮中间是非常重要的一道环节。过去民间艺人在解决这个问题上面长期积累了一种土办法。叫“弹指点水”,怎么“弹指点水”呢?就是用手蘸着水或者是用唾沫把它喷洒在熨具上,看它所起的水泡大小,看它挥发的这个速度。然后决定它的温度,用这个来控制来掌握认识它的温度。这个叫“弹指点水”技术。 最后,用牛皮刻成的枢钉或细牛皮条搓成的线将制作好的影人部件缀结合成,一个个形象生动的皮影人物就制作完成了。为了动作灵活,一个完整皮影人物的形体,从头到脚通常

有头颅、胸、腹、双腿、双臂、双肘、双手,共计十一个部件。

当一个个完整的影人和布景投照在亮子布幕上时,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便栩栩如生地灵动起来。

如今,汪天稳由于岁数已大,已开始带徒指导。他的皮影作品,不仅成为北京、上海、广州等各大城市旅游热销产品和许多博物馆的收藏品,而且,已飘洋过海,远销欧美等国。 2008年,汪天喜夫妇在村里成立了联合社,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进行产业化运作。目前,在汪天喜夫妇的带动下,梁堡村全村有一百多户从事皮影雕刻。

中国地域广大,高山湖海错落有致。一方水土一方人,不同的地缘文化和风土民情也造就了中华大地上千姿百态、风情各异的不同的皮影雕刻技艺和风格。

华县皮影造型小巧玲珑,身高约33CM,且夸张大胆,变形巧妙,除个别书童,丑旦以半侧面双目外,其它基本上以侧面单目表现,其面部有空脸阴刻之分,影人身段与头的比例为五比一,头显大而个性突出。

甘肃环县道情皮影雕刻以镂空为主,适当留实,繁简相宜,虚实相生。皮影人物道具、配景的各个部位,都饰满不同的图案花纹,画面繁丽而不冗沓,简练而不空洞。

唐山皮影的雕刻风格是强调大的关系、注重演出效果、刀口疏密组织恰到好处。头脸手足都含有透视的原理,这样在影窗上看起来人物形象就更加透明鲜艳、生动形象了。 今年70岁的吴升平是中国湘派影戏的第66代传人,也是目前唯一的纸制皮影雕刻艺人,人称“江湖一张纸”。

吴升平出生于湘潭县响塘乡方石村一个农民剪纸世家,从小就深受剪纸艺术、音乐演奏的熏陶。

20世纪60年代,吴升平拜师学会了皮影戏、乐器等。但“文革”一来,他只是悄悄地留下了几个主要人物的皮影道具。

1978年,皮影戏解禁了,而此时的吴升平已过不惑之年。皮影戏那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物造型,浸透了人生哲理的戏文,明净自然的音乐,依然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他。

目前,吴升平制作的皮影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传统纸糊的纸影,在制作上类似于剪纸的镂空技艺、镞锉而成,独创了面部拉眼皮瞪眼的表演绝技。 他的影型制作材料分为身子材料和头子材料。身子材料是纸料,一般是北方俗称的麻纸,另还要用描图纸。

湖南省群众艺术馆馆长何迪明介绍:湖南皮影的雕刻并不一定会很细致。但是他们演出用的影人,一般还是演员自己雕的,皮影的形象比较写实,又有比较高度的概括。皮影的影人在影窗上表现出来的对比比较强烈,投影的效果也比较好。湖南皮影它有两个特点。一个就是人物的影子,整个高度不超过一点五尺,就是一尺半的样子。另外就是人物啊,是七、八分影,就是人物的身子三分之二它面向着观众,有些专业剧团的影子它只有五分影,就是只有一半的人的影子,二分之一的面是对着观众的,观众看到的影子他是看侧面,他不是看正面的,但是在人物表演的结果来看,它是比较合理的,因为人物不能横看,为了使观众看清人物的表情和形象,七至八分的影,它是比较好的。

湖南民间皮影基本都是七分脸,这与大多数地区的五分脸有着较大区别。

湖南纸影影人的脸谱主要采用彩绘,极少数是雕镂。而影人身子的雕制则需要十几道工序方能完成。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徐艺乙介绍:艺术是跟人走的,民间的艺术它也是跟人走的。过去它的手艺人,他掌握了一种手艺,实际上就是掌握了一种对材料处理的办法。我们可以假定说,一个皮影艺人,他在北方的时候,他用的是牛皮刻的影,到南方,他觉得可以找到替代他的其它的材料,就像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有塑料片,它也可以达到皮影的效果。

帝王的皇冠龙服、小家碧玉的弓鞋翠簪、大千世界的忠奸黑白,人生百态的喜怒哀乐,

都在这小小的雕刀下淋漓呈现,并在灯光下一一上演。

“唱一场戏还不如做一个皮影人”已经成了今天皮影状况的真实描述。在陕西华县,一个皮影艺人一年的演出收入不过3000元,而出售皮影雕刻却能轻易收入上万。随着皮影演出市场的凋落,一些艺人忍痛割爱,从皮影演出转向了皮影制作。

然而,当灯光下灵动的影人成为挂在墙上静止的收藏,皮影似乎也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和鲜活的生命。

也许,这植根于乡土的中国皮影只有回归那生生不息的民间社会,才能真正焕发出它穿越千年的生机和活力,在乡村黄昏的灯影中流光溢彩。

陕西华县有一个皮影演出培训基地。每天,有大量的皮影剧目在这里排演。正在排演的这个曲目是老腔皮影戏《白鹿原》。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简单而粗犷的表演,却以它那原始而豪放的情绪,使人感到了深深的震撼。

原来,人也可以有这样的活法,生命也能够有这样的酣畅淋漓。

正像《白鹿原》这样饱含着浓厚的乡土情怀,中国皮影戏成为土生土长的艺术。乡村人家的祈神祭祀、社日庙会,以及一家一户的结婚添丁、酬神还愿等民俗活动都离不开皮影戏助兴。

在华县,以前在一个村的皮影表演往往有两家对演。皮影戏演出前要先演“社火”,请王灵官、赵灵官登场,意在驱邪开路,为民降福赐财。然后就是两家的以皮影进行的调侃。最后是狮子吐八宝,同时民谣配唱道:此地风光好,青狮吐八宝。吐在吉祥地,富贵直到老。 如同开场前的序曲,“社火”结束后,皮影戏才正式开演。 在皮影演出中,唱腔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征,它和皮影演出融为一体,形成独具特色的不同演出风格和流派。

陕西渭南地区的华县与华阴是彼此相邻的两个县、市,在古时被并称为“二华”。“二华”城区之间的直线距离只有30公里。

然而,就在这样毗邻而居的两个地方,却诞生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皮影戏唱腔派别。一种是碗碗腔皮影戏,另一种是老腔皮影戏。

一个婉转细腻,风情万种,以男女言情、宫廷故事为主要戏本;另一个却粗犷豪放,性情彪悍,以兵马恢宏、三国列传为重要内容。

为什么在方圆只有几十公里的范围内,竟会产生出差异如此巨大的皮影戏曲形式呢? 华县古时被称作华州。这里地形平坦开阔,自殷商时期就是富庶之地。而在汉代,这里临近长安,生活形态丰富而多彩。因此,宫廷娱乐之风影响较广。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华丽细腻的碗碗腔得到了良好的生长土壤。

而古时的华阴,处于秦岭山脉的边缘,县境以陡峭崎岖的华山为分割,又处于黄河、渭河和洛河的交汇处,真可谓是雄关巍峨、险山恶水。正像华阴老腔里唱的“女娲娘娘补了天,剩块石头就成了华山。太上老君犁了地,豁出条犁沟就成了黄河”。 然而,对于当时的国都长安来讲,这里却是全国漕运的终点,也是有名的古渡口、大码头。全国运往长安的粮食就在这里上岸,分运至长安。

这个村庄叫双泉村。在这里仍然保留着当年京师粮仓和兵营的遗迹。

由于大量船工、兵士的聚集以及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人们急需娱乐的工具和平台,以释放压力。于是人们就将船工号子与皮影结合起来,用船帮的击打作为节奏,以威武气概的英雄故事为内容,逐渐形成了刚直高亢、磅礴豪迈的老腔皮影。当地人把它形容为“老腔戏、满台吼,三国、列国戏,唱得最拿手”。 随着艺术特点各不相同的唱腔流派的形成,不同流派的观众群体也逐渐地泾渭分明起来。 这个皮影培训基地位于距华县县城约5公里的一个废弃军营里,如今它的名字“雨田社”也是远近闻名了,常有外地人来参观和观看皮影表演。

雨田社是一个民间艺术团体,它汇聚了一批热爱艺术的民间艺人,有皮影戏活化石之称的潘京乐、皮影戏传承人魏京全、著名前声演唱艺人吕崇德以及著名的国家皮影雕刻大师汪天稳都在这里找到了相对稳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在汇集和保护老艺人的同时,雨田公司还建起了华县皮影戏、华州老腔、动漫皮影戏、女子皮影戏等6个演出团体。

雨田社的老腔表演在当地很有名气,还被邀请到北京演出过。外出表演不是每天都有,但排练却天天不断,由老艺人们对年轻的演员们进行传授和指导。唱腔也不再局限于华县传统的碗碗腔,而是从老腔,到玄板腔、阿宫腔等陕西皮影的主要唱腔无所不包。 和许多民间艺术一样,皮影戏也一直秉承着“传男不传女”的古训。

唐山皮影剧团艺术家丁振耀介绍:过去皮影舞台上不许有女人,因为影是信佛教,女人去了怕会沾染了、污染了。那个时候俗话叫做,别让女的上台,对皮影不利。 如今在雨田社,这个千年古训也被打破了。

2008年4月,华县历史上第一个女子皮影表演团成立,团员共6人,她们中年龄最大的45岁,最小的30岁,有开服装店的,有卖摩托车的,还有的就是农民,家庭妇女。她们自愿组成了“靓妹”皮影表演团并加盟到雨田皮影社。经过两个多月的培训,她们演出了折子戏《金碗钗·借水》,大受欢迎。而在这6人中以“前声”吕芳玲最为执著。 今年42岁的吕芳玲出生于华县杏林镇梓里村,从小就喜欢皮影戏。2007年,已经身为人妻人母的吕芳玲依旧放不下她心中的艺术梦,她拜邻村72岁的民间老艺人孙天恩为师,学习皮影。

极好的天赋加上自身的努力,吕芳玲仅仅用了十几天时间,就学会了3折戏,从此,她对皮影就是拿得起,放不下了。而雨田社的成立似乎也让吕芳玲看到了一个理想的舞台。 刚刚入门的吕芳玲一心想要学习皮影的“前声”,然后组织一个女子皮影班社。于是,她跑去拜64岁的著名皮影艺人吕崇德为师,可没想到却被吕崇德拒绝了。

除了皮影传承的千年古训以外,其实吕崇德不想收吕芳玲还有另外的原因。

在皮影戏中,无论什么样的流派,都有一点相同,那就是皮影戏的操耍技巧、乐器演奏和唱功高低,是决定皮影戏班水平的关键。而这些都是经师父心传口授和长期勤学苦练而成的。在演出时,优秀的艺人都有操纵影人、乐器伴奏和道白配唱同时兼顾的本领。 华县的皮影号称“五人忙”,每个人都要当作几个人来使,同时担负几项职责。就拿“前声”来说,不仅要生旦净丑一人演唱,同时扮演剧中所有的角色,而且还要一边唱一边敲大鼓、弹月琴,三者合一,起到一个乐队指挥的作用。这样的演出,不光是技术活还是体力活儿。所以要让女人学皮影,吕崇德真有些放心不下。

然而,吕芳玲是铁了心要学,两个已经上大学的女儿和丈夫也不断支持鼓励她,吕崇德也最终被她的决心打动,收了这个女弟子。 在吕芳玲和吕崇德以及雨田社的坚持下,古老的皮影唱腔依然在这片土地上唱响,回荡。如今,华县的六个班社每年大约要演出200多场,足迹遍布西安、渭南地区以及北京、深圳等外地城市。

和吕崇德一样,78岁的老艺人徐二男也是在有些无奈的情绪下收下了他的第一个女弟子。

家住浙江海宁的徐二男一家三代从事皮影戏表演,他8岁开始跟着父亲外出学习打下手,12岁参与表演,18岁独立担纲演戏。徐家班当年有一大箱的皮影人物——1500多个身子和180多个头像,擅长的剧目有300多出。

海宁皮影戏的形成和发展,据说与宋朝南迁定都临安(今杭州)有着密切的关联,有近千年的历史了。人们常常把海宁皮影和陕西皮影作为南北流派的代表。无论是皮影的制作、影戏的演出、唱腔的设计都是口口相传,师傅教徒弟学,既不创新,也不走样,南宋风格的历

史遗音保存下来,被称誉为江南戏曲的“活化石。”

河北师范大学教授魏力群介绍:我们都知道我们中国戏曲史讲究四大声腔,其中有一个声腔就叫海盐腔,目前已经都说是失传了,但是据考证,在目前浙江民间皮影戏班里头,他们的一批影戏演唱里还保留着部分海盐腔的成分,所以这个我们认为是中国戏曲唱腔的活化石。

皮影戏传入海宁后,即与当地的“海塘盐工曲”和“海宁小调”相融合,并吸收了“弋阳腔”等古典声腔,改北曲为南腔,形成了曲调高亢激昂、宛转幽雅的古风音乐,同时配以笛子、唢呐、二胡等江南丝竹,节奏明快悠扬,极富水乡韵味。明、清时期,形成了以盐官镇为演出中心的海宁地方剧种——海宁皮影。清代海宁人查岐昌在其所著《古盐官曲》中这样描述道:“新年影戏聚星缸,金鼓村村闹夜窗,艳说长安佳子弟,熏衣高唱弋阳腔”。 然而,到了今天,能听懂古老的海盐腔的人越来越少。而肯下功夫学皮影的人就更少了。 今年,徐二男表演皮影戏已经60个年头,他的几个子女没有一个从事这个行当,而主动跑来求学的徒弟偏偏又是一个女孩。徐二男有些失落,可即便是这个徒弟,徐二男也有一丝担心,担心这惟一的徒弟也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失去学习的耐心。

在走近灯光幕布之前,皮影戏中人物形象只是一个个雕刻而成的固定脸谱,他们的喜、怒、哀、乐、忧、伤、悲都只是一个脸儿,只有通过艺人的唱腔和念白淋漓尽致地把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所以,有人把皮影戏称为“以声带画”的傀儡艺术。因为皮影跟戏曲舞台不一样,它是用声传情,用声音来表达感情。戏剧舞台上,演员声情并茂,如果声音达不到的话,用表情来表达,皮影不然了,皮影是用声音来表达这个人物的感情,所以必须得声化来研究这个人物。

中国皮影戏在一千多年的辗转流传中,行踪遍至26个省、区、市,行至一地便因地制宜,生根发芽,吸收当地文化艺术精华

开出风采各异的花来。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皮影的音乐唱腔从风格到韵律都吸收了各种地方戏曲、民歌小调、音乐体系的精华,从而又形成了更多的流派。

在秦、晋、豫一带的各路皮影流派中,有弦板腔、阿宫腔、碗碗腔、老腔、秦腔、道情等十多种。演唱时,还常用和声接腔、帮腔和鼻哼余韵的唱法,拖腔婉转悠扬,非常动听。 甘肃环县道情皮影是“道情”与皮影相结合的产物,已有千年历史。道情皮影戏的音乐是婉转悠扬,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唱腔委婉流畅,情深意长。戏班演出时,前台一人挑杆表演,后台四五人伴奏并“嘛簧”,一唱众和,粗犷高亢,独具风格。并最终发展为甘肃惟一的地方剧种——陇剧。

河北师范大学教授魏力群介绍:道情音乐是当地寺庙里面道教音乐的一个流传,寺庙的道教音乐流传到民间,被民间老百姓演唱,用于皮影戏,所以它的唱腔是独特的。所以当时我去环县去调研的时候,他们请我来讲对环县皮影的评价,我记得我给过这么一个评价,说是环县道情皮影戏是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是道教文化在民间皮影戏的重要流传。

而河北、北京、东北、山东一带的各路皮影唱腔,虽同源于冀东滦州的乐亭影调,但各自的唱腔分别在京剧、落子、大鼓、梆子和民间歌调的滋润之下,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流畅的平调、华丽的花调、凄哀的悲调不一而足。而其中唐滦地区的掐嗓唱法十分独特。 今年72岁的丁振耀从12岁开始唱皮影戏,到现在已经整整60年了。虽然早已从唐山皮影团团长和唐山艺校书记的位置上退休多年,可皮影戏依然是他一生的钟爱。

1937年,丁振耀出生在河北省乐亭县。名闻遐迩的乐亭大鼓和乐亭皮影正是发源于此。 唐山皮影剧团艺术家丁振耀介绍:皮影那个时候每一个县在唐山地区13个县,没有一个县没有的。而且有的县达到5、6个影社,都在下面活动。有的还到冀东北各地活动,东三省,

所以活动得很频繁。我那个时候就记住,我爱好唱歌,记住看这个皮影。看看,看长了,这个皮影的这个音乐,这个唱腔就对我感染得越来越深,我就觉得越来越迷人,迷得我上着课也琢磨皮影这个唱小的这个调,怎么这么好听呢!

幼年时的丁振耀对那些四乡游走演出的皮影戏十分着迷,也时常自己琢磨学唱,乡亲们也经常让还是小孩的他给大家唱上一段。

唐山皮影又称滦州影、乐亭影、驴皮影,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

唐山皮影在造型上有很显著的特征,通天直鼻梁的造型是全国绝无仅有的,包括唐山,东北三省、还有内蒙等地基本都是这个造型,除此之外,从唱腔上来进,它是以乐亭方言为主体进行演唱的,所以这个声调委婉动听,歌唱性很强,而且是人物的生、旦、净、丑分工非常明确。

唐山皮影以唱功见长,有“无唱不成影”之说。

到了小学毕业,丁振耀已经对皮影唱腔规律有了基本认识,并在以后的长期演出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解。

唐山皮影剧团艺术家丁振耀介绍:唱小生的唱什么的都一样。唱词十个数,这是长声的,唱别的也一样,唱十字赋。唱七字赋,七字赋由七个字儿组成,四三的,记谱的都是四分之四的记谱,往下就是有五字赋,五字赋是由五个字组成的,唱词五个字,一片长短都是由五个字组成的,还有三个字唱词,从这个三一直唱到七个字上。还有七字言,这些东西都是古人们给规定的按这个格式,一直延续到现在。

唐山皮影分男女两种声腔,有“生、小、大、髯、丑”等行当,对应生旦净末丑,每一行当的唱腔又有细致的分别。唐山皮影的曲调、版式颇为独特,与其念白、唱腔中浓郁的地方方言合拍,悠长的韵味,令冀东地区的老观众们十分着迷。

在当时著名的黑头花脸老艺人曹福全、刘作信的影响下,丁振耀爱上了“大”行,主攻皮影黑头花脸,而且越唱越精。到了后来,他在后台一亮嗓,戏迷们就能认出他来。

掐嗓演唱是唐山皮影的一绝,声音独特,韵味十足。相传这种唱法是150多年前一位叫郭老天的演员发明的。据说由于他临时嗓子不好,无法演唱,情急之下他就试着用手掐着嗓子唱了起来,这种方式让他感到不但省力持久,而且也有一种格外的韵味。后来,效仿者越来越多,并且有了不掐着嗓子唱就不是正宗唐山皮影的说法。

唐山皮影艺术家丁振耀介绍:不知道有多少前辈的老先生们,掐着嗓子唱、放开脖子唱,一直找,慢慢的找,找和这个小细线条的,才有了一个声音‘相公’。你看这个老包又出来了,你要演怎么个声音,如果你说‘相公’这不就完了吗。‘包龙图’非这个声音给它,它就统一了。这用我们的话,内行话说这叫入皮子。 丁振耀对皮影唱腔悟了一生,为的就是追求戏中人物在视觉和听觉上的统一,形象和性格上的统一。在他说来,这叫“入皮子”。

唐山皮影艺术家丁振耀介绍:所谓入皮子,我有两个方面入皮子,一个是从声音的形象和皮影人的这个形象统一,这是入皮子的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很重要的方面,你就是把这个人物在这个故事情节里头,它的位置,它表现的性格,它表现的方法,它所表现的实质的东西跟它这个人物的形象你必须把这个人物的,不是刻划我这个演员,你是刻划的这个人,你必须跟这个人物发展这个剧情的脉络相吻合。越是技艺高的演员他刻划得越深透,越深刻,而且他的唱腔组织起来很美。

也就是在这声声曼曼、豪迈粗犷、跌宕婉转、乡韵纷呈的古老唱腔中,一个个镌刻在皮革上的影人形象被赋予了生命和性格,融入了深厚的历史。皮影艺人们也在这高昂低回的演唱中贯注了他们的智慧,追求,以及命运。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介绍:我觉得皮影艺术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说千百年来,它不但满足了我们世世代代人民生活的需要,

是一个在当时那种过去的条件下,它应该是对普通的民众来讲,它是一个视觉的、听觉的、精神的一次盛宴,我相信看皮影的,在过去几十年前一个人看皮影,他可能终身不忘,他可能一直到老,那个皮影鲜活的形象和唱腔还活在他心里。

或许,对于皮影艺人来讲,皮影就是人生。而对于皮影戏观众来说,皮影戏却是他们心中田园的放歌。

2008年,皮影老艺人徐二男和丁振耀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1982年,对皮影大师齐永衡来讲,是他一生感到骄傲和难忘的日子。

这年夏天,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作为皮影戏主角“签手”的齐永衡率唐山皮影剧团赴法国国际木偶学院为9个国家的影戏专家讲学授艺。成为我国第一个出国讲学的皮影艺人。

那些对中国的皮影戏有些陌生的外国专家,在看了齐永衡的表演和听了他的讲座后,被皮影强烈的艺术魅力所感染力,同时也对齐永衡精彩的表演技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齐永衡,1933年出生在河北昌黎县的一个皮影世家,其父号称“影人大王齐老丙”。齐永衡从小迷恋皮影,10岁开始随父从艺。

1947年,齐永衡成为八路军十二军分区军民影社一名最小的文艺战士。1955年,在全国木偶皮影会演中,齐永衡的表演令各地行家里手惊绝称奇,从此,他一举成名,成为在全国颇有影响的皮影表演艺术家。这一年,他22岁。

皮影表演艺术家齐永衡介绍:皮影的特点讲究是杆子有大把拽,它动作比较粗犷,像我们的动作比较细腻,这个手这么拿,这个摆这个手,这个是摆这个手,这是支点,两杆,这时候讲究稳,无论走多远,无论这个人走多远,它不能颤,这讲究是基本功,没有一个基本功的话,这个你驾驭不了它。

在向传统学习的同时,齐永衡感到,素以“唱功见长”的唐山皮影已经很难满足人们艺术欣赏的需求,只有偏向操纵,侧重视觉效果,达到声、影、光、美的和谐统一,才能吸引观众。

如果说是那些饱含乡音乡韵的唱腔念白给了影人生命的话,那么,皮影艺人一双灵巧的手就是赋予了影人的灵魂。拿线艺人在演唱的伴奏中能把将帅的威风、旦角的稳健、文生的潇洒、武生的阳刚、老生的苍劲、丑角的诙谐操纵得恰到好处。而通过三、五位艺人的操纵,人间的悲欢离合,沙场的金戈铁马和佛魔的出神入化,千变万幻的场景都在灯影中的幕布上一一呈现。正可谓是“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这就是皮影艺人们所说的皮影的“魂”之所在!

皮影表演艺术家高淑芳介绍:这个表演皮影就是刻划人物,演员就是傀儡戏演员的手,要有魂,手里要长了一个魂。我领会这个魂就是让我们给这个皮子的东西,这个偶像的东西,给它予知觉和听觉和感觉。

对于影人的操纵,各省有各省的拿法,各地有各地的耍法,形式不一,方法各异,各有巧招,但基本上是一根颈条,两根手条。而不同的人物类型,也有不同的操纵方法,有的艺人还把这些操纵方法总结成艺诀。

上世纪二十年代乐亭皮影艺人洪国昌,就曾对生、旦、净、末、丑各行当的角色,在操纵上编了一套简单实用的艺诀。比如对不同的旦角,就有不同的要求,所谓:“正小两手交,姑娘目下瞧,武旦风摆柳,花小手掐腰。”其中说的“正小”就是青衣,“姑娘”是指闺门旦,“花小”则是花旦或花衫。??

但作为操纵演员,仅仅背熟艺诀是不够的,如果没有深厚的生活作为基础,就很难有操纵艺术的升华。认识到这一点后,齐永衡开始在居室里,阳台上养兔、养鸟、养鱼。每有闲暇,就跑到公园、动物园,去看蝴蝶、看仙鹤和猴子等各种动物,边看边模仿它们的动作。 1981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木偶戏、皮影戏观摩会演上,唐山皮影剧团的《孙悟空三打

白骨精》受到热烈欢迎。特别是齐永衡的操杆艺术备受称赞。在表演唐僧师徒的白马出场和白骨精梳洗穿衣时,他大胆创新,表演得生动逼真——不但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也开创了皮影操纵戏曲化的先河。

1984年,齐永衡带团随河北艺术团出访美国,演出190多场,轰动了迪斯尼乐园。1985年,他带团出访西欧三国。荷兰等国媒体称他们的皮影表演为“世界之最”。 一些外国的专家及学者赞誉唐山皮影团的表演是“魔术般、闪电般的艺术”。

看着那些魔术般变幻的场景,就在齐永衡十个手指间箭杆一样神奇地穿梭完成,人们赞誉他为“箭杆王”,齐派皮影也由此自成一派。

皮影戏是借助光影效果来表现艺术形象的,其演出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美妙的唱腔和签手的操纵技巧。在正常的表演中,一个较为成熟的签手,都能将飞天入地、隐身变形,喷烟吐火,腾云驾雾等技巧运用得出神入化,天衣无缝。加上各种声光效果,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和吸引力。特别是神话剧目中的千般变化,皮影戏的表现力甚至是其它戏剧所望尘莫及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介绍:皮影的魅力就在于它用这种虚拟的、非现实的,甚至夸张的这样的影像,甚至有点模糊的影像,你这个皮影和屏幕之间有时有距离,尤其动起来一会儿清楚一会儿模糊,不像现在电影每一格都是清楚的,它不是,但是正是这种在清晰与模糊,不断的时空的延续之间,它让你的想象力能够极大地发挥。所以我觉得皮影它甚至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电影。

皮影戏的表演都是艺人们身上的活儿,它的技艺是艺人们在长期艺术实践中摸索创造出来的。人物的千般变化,以及情绪的表达都能在艺人手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而艺人们的这种技艺又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一直延续了一千多年。

但皮影戏对表演的技艺也有很高的要求,表演者除了要能一人控制三、四个影人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唱腔。要练就过硬的皮影表演功底,除了需要师傅言传身教,更加需要勤学苦练。

皮影表演艺术家齐永衡介绍:因为这个杆是个固定的很硬,磨你这手,手是肉的,我这个手怎么把它驾驭了你看我这个手指,现在看到没,这个就并不上了,都变形了,因为这是这些年夹着杆夹的。在手里很轻的话,不会出来这个效果,很轻的话你表达不出,在手里很轻你是表达不出这个里头的效果的。

和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样,皮影戏的传统传承方式主要是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技艺,剧目甚至行规大多都是口传心授,师傅的戏在心里,活儿在身上,口传心授;而徒弟则要用心记,用功练,自己琢磨。

皮影表演艺术家齐永衡介绍:受家庭父亲、叔父的熏陶,在我的印象中,幼小的心灵当中,我对这个皮影就产生了爱,产生缘,所以我上学的时候,也玩儿皮影我是下学的时候也玩儿皮影,自己的时候也弄点皮影,跟小朋友们一块儿也耍耍也弄弄。我对皮影非常酷爱,从小就酷爱以后,我们皮影讲究童子功,就是幼年功,我就练这个童子功。

除了技巧,规矩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的皮影班社和其他各类戏剧班社一样,相传沿袭有许多禁忌和行规,皮影艺人们都不敢越雷池一步。徒弟在进门时也要先熟记这些讲究。 在民间戏班的戏箱中,一般都把这两个人物摆在最上面,在唐山叫大师兄小师兄,在北京叫大巴掌,在东北叫大下巴。目的都是为了镇邪。

在陕西,皮影戏班每年第一次出门演出,都要焚香拜祭影箱。而演出后晚上休息睡觉,必须两人搭伙睡,而且这搭伙睡的人不能随便组合,必须是“前声”和“签手”搭对,“上档”和“下档”搭,“后槽”和徒弟娃搭对。即使搭对的两个人白天有矛盾,晚上搭伙睡觉的规矩也不能改变。

各地戏班还有一些自己的规矩,比如滦州皮影台上的影卷不能用手去翻,每唱完一页,

必须用竹签子去挑翻,因为这是“经卷”,不能手污;华县皮影班认为男女影人头和身子不能混杂,以免乱了阴阳。摆放时,影人之间也不能脸对脸,认为这样会导致班内分裂、闹口角。剧本更是严禁坐在屁股下面,是怕“臭”了戏;而晋南皮影戏班还有“三忌”,即忌妇女登台,忌闲杂人等乱摸乱碰“字板”,忌任何人坐于戏箱之上,否则戏班即会发生不祥之灾。

和其他民间戏剧一样,皮影戏学徒也有规矩。在解放前,弟子拜师,要经中人介绍,立下生死合同。然后随班流动,边唱边学。学业期满先为师父效力三年,方可搭班从艺,以此谋生。

就这样,皮影艺术才得以一辈一辈地传承,一代一代地发展。解放后,取消了从前的老规矩,但传承方式基本没变。

传统的传承方式虽然有很大的个人创新空间,但也非常脆弱,往往是一个老艺人的离世就会带走一身精绝的技艺。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文明正在渐渐地隐退农耕文明的风采。中国皮影戏在二十一世纪已显得分外寂寞。皮影艺人们如今要面对的,是来自电影、电视、电子游戏和各类视听方式的冲击。老艺人正在逐渐消亡,许多流派也由于没有传承人而逐渐消失。

华县皮影戏后继乏人已经成为事实,乡村的少年偶尔钻进戏棚也只是出于好奇看看热闹,基本上没人是真正愿意学戏的。或者说,极少有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去学习一个“朝不保夕”的行当。

华县文化局局长贾平京介绍:到了2004年,我们县上的皮影,可以说是一个皮影班社也组织不起来,要出去对外进行文化交流演出,还需要七凑八扯找来一个班社人员,可以说是有一个民国时期的全县乡乡村村有皮影社,总共达到48家,到04年底,可以说一个完整的皮影班社没有。” 冀南皮影戏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时至今日同样陷入了十分尴尬的生存境地。据冀南6个县的统计,现在尚可演出的皮影戏班社已由解放初期的100多个减少至10余个,皮影艺人由过去的近千人减少到100余人,演出剧目从过去的200多个减少到30多个,而且演出场次越来越少,演出范围越来越小。传统的皮影表演技艺几乎面临失传。

曾经灵动的影像,难道注定只能成为历史的收藏;上千年的民间艺术,难道也只能在记忆里寻找归属?

唐山市皮影剧团成立于1943年,具有雄厚的艺术功底,曾拥有齐永衡、丁振耀等一批造诣很高的老艺术家。我国领导人和许多国家的首脑、使节都曾观看过它的演出,并给予很高的评价。香港凤凰影业公司曾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部分场面搬上了银幕,1987年,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又专门拍摄了新闻艺术片《唐山皮影戏》。

在唐山皮影团,有许多人都是齐永衡的弟子,在中国皮影界,有更多的人听过他的课,直到退休后的今天,还有人拜师学艺。

面对人们文化生活日益多元化和演出市场日渐萎缩等问题,唐山市皮影剧团通过变化唱腔、改进艺术造型、吸收青年演员、拓展演出市场等方式,振兴古老的皮影艺术。齐永衡等老艺人也是在这里得以将一身绝学传授给一批又一批新人,使高超的技艺后继有人。 不论人们怎样把“瘦瘦的皮影”与“守住孤灯”联系在一起,或是把“孤独的精彩”和“精彩的孤独”作为评价,总有那么一些人依然在守候,坚持着对皮影戏的那份执着。 在哈尔滨,有人说,高淑芳离开了皮影可能活不了。这位年逾花甲的艺术家至今对皮影艺术还有着满腔的激情和火热的追求。 1958年,18岁的高淑芳毫不犹豫地将哈尔滨铁路学校和哈尔滨第二航空学校的入学通知书撕碎,为自己取了艺名“高继影”,一门心思要跟着父亲学习皮影戏。

高淑芳的父亲名叫高殿卿,生于沈阳,从小喜欢到当地演出的乐亭皮影剧班里玩儿,天长日久,天赋极高的高殿卿也渐渐将皮影技艺学到了手。高殿卿是个皮影全才,不但擅长表

演,还精通皮影雕刻和制作。解放后,高殿卿调入黑龙江省民间艺术剧院。

看到独生女儿坚决的态度,父亲高殿卿没办法,只好收了这个徒弟。学艺是艰苦的,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要起来练功,天天“曲不离口,扦不离手”,每个动作要重复成百上千遍,单调乏味。在每顿饭前学员都要用筷子活动手指,高淑芳就干脆连吃饭也用扦子。

为了提高表演水平,高淑芳苦练一个人操纵5个扦子,由一个人来完成小猴子在树上倒翻360度,再连续攀两个树枝、倒挂,再正翻360度站在树枝上的动作,加强了动作的连贯性,克服了两个人操纵扦子须瞬间停止动作的毛病。

传统皮影戏说唱轻于操纵表演,有“听影”之说。而《嫦娥奔月》则与传统皮影相反,是舞蹈加伴唱,在皮影操纵表演上不是扬长避短而是在短线上必须有所突破。高淑芳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吸收了京剧的水袖功夫,达到了随心所欲、运用自如的艺术效果。 几十年来,高淑芳凭着先天的灵性和后天的勤奋,在皮影艺术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她曾经担任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皮影剧团副团长、团长、艺术指导等职务。

1994年,高淑芳从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皮影剧团退休了。

刚刚告别工作岗位,一个新的念头又在高淑芳心里萌生,为了使皮影戏在这个皮影世家传下去,她同老伴一商量,决定自己出资办个家庭皮影剧团。

得到家人积极响应后,高淑芳开始分配任务:自己是剧团导演兼总策划,灯光、舞台由有四十多年舞台经验的老伴周兴国负责,儿子是剧目主操纵手,大女儿负责对外联络,小女儿为皮影写剧本,表演用的皮影人则请一些老演员、老朋友帮忙雕刻。一到演出,全家齐上阵,几年的时间,剧团也先后被邀请至沈阳、上海、深圳,省内的绥化、尚志等城市演出,而且经常是一个地方一演就是好几天。

为了凸显皮影艺术的动画和美术的特点,高淑芳一家决定,以排儿童戏为主,以演儿童戏作为市场运作的突破口。经过不断地总结经验,高淑芳和她的家庭皮影剧团演出获得了成功,所到之处受到老师和孩子们的欢迎。 采访 皮影表演艺术家 高淑芳:

我们老一辈搞皮影的不要灰心,有精力的时候要培养新一代。我也希望年轻人对祖国的民族文化,古老文化能够有个新的认识。在我的家里,我尽量争取能够让我的孩子,我的下一辈,他们能够对这个东西有所认识。就是他们不真正的去从事这行艺术,在他们的业余时间,我觉得这个东西也很有发展。

如今,在老人的熏陶下,高淑芳9岁的孙子周泽霖,8岁的双胞胎外孙彭威翰、彭威龙也耍起了皮影。高淑芳说,要让三个孩子继承自己的皮影事业。

如今,还有许多像高淑芳这样的艺术家们,都在尽他们的努力作着同一件事情?? 2008年2月,齐永衡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四川省南部县县城的一个老茶馆,每天,都有许多老人来这里喝茶,听书,享受闲适时光。 这个老茶馆平时也是个说书场,可今天当地的何氏兄弟要来这里演出皮影戏。听到这个消息,老人们早早就来等候了。这些老人喜欢看皮影戏,但自从皮影老艺人何正同瘫痪在床,他们就很难看到皮影戏了,而今天正是何正同老人特地让儿子和侄子从外地回来为乡亲们演出的。

何正同是四川南部县皮影戏世家第7代传人,何家与皮影戏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清朝雍正年间。

皮影戏在四川的历史十分悠久,但它真正在民间普及,还是在清代以后。明末清初,张献忠、刘文秀等农民起义军把湖北皮影带到川北地区。清朝康熙年间,吴三桂的军队又把云南皮影带入四川。同时,随着清朝初年“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影响,很多民间艺术都在四川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相互碰撞,生根开花。尤其是从东部和南部进川的外省皮影戏,经与四川原有的皮影戏结合以后,首先在川北广袤山乡繁荣兴盛起来,形成了一种老艺人口耳相

传的川北“土灯影儿”。何正同家祖传的马王皮影就是其中的代表。

清朝乾隆年间,号称“渭南影子”的陕西皮影又从北部传入川北,跟当时的川北“土灯影儿”一起流传到四川盆地的腹心地带成都平原。

四川大学教授、皮影研究专家江玉祥介绍:因为当时陕西和山西商人很厉害,经商。经商的时候就到成都来经商,我们现在成都还有一条街叫陕西街,那些来经商的商人,他一个是要修个会馆,会馆就相当于现在的陕西同乡人的办事处或者招待所一样,他住在那里的时候他要娱乐,他就带进来,就带进来小灯影,就叫陕灯影,后来由于成都的文化底蕴很深厚,很快成都人把它学起来加以改良,利用四川平原上的水牛皮,水牛皮来雕刻。

到了咸丰年间,成都地区的皮影艺人充分汲取“渭南影子”和川北“土灯影”的优点,创作出被外国人誉为“最复杂的皮影”的成都皮影。

成都灯影的影偶以半透明的黄牛皮为原料,一般体形较大,个别大影人高达1米。由于体大皮厚,在制作时很少用刀刻镂,而是用40多种铁制工具錾,四川人称“錾灯影”。以錾金石之功錾牛皮,其影偶质地之坚可想而知。

四川大学教授、皮影研究专家江玉祥介绍:陕西的皮影只有七八寸那么大,至今如此,为什么到成都来又变大了呢?它是跟成都的娱乐方式有关,比如说清朝的时候,民国年间的时候,成都很闹热啊,逢年过节的时候,东大街。东大街现在消失了。整个沿街都有演皮影木偶的搭过街台子。演皮影戏的人就在那个天桥上演皮影戏,两边两岸的人就看。因为它在野外露天演出,小了远处看不到,自然就变大了,这是一个原因。因演出的需要变大,第二个,还有没有条件,雕一幅大皮影很花钱的,这就说明,成都当年的有钱人很多。

成都平原是皮影戏特别适合滋生成长的地方,受都江堰灌溉之利,土地肥沃,物产丰腴,百姓衣食无忧,生活闲暇,讲究情调,注重精神文化修养。这种社会氛围,促进了地方文化艺术的发展,也使成都皮影在全国独树一帜,且扬名海外。清代周询在其所著《芙蓉话旧录》中写到:“灯影戏各省多有,然无如成都之精备者。”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成都博物院院长王毅陆续参观了世界上百家博物馆。在欧洲、日本,他看到了对中国最为古老的剪纸、皮影、宫灯、传统服饰、织锦、扎染的珍藏。而这些东西当时在国内还很少有人提及,更不用说保护。

回到成都后,王毅立即着手保护四川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就是当时最有条件保护的项目,老一辈专家已作了大量工作。四川大学江玉祥教授撰写了《中国皮影史》、《成都皮影史》;而蜀中著名的雕塑家赵树同更是将自己收藏的四万多件珍贵皮影一举捐给了中国美术学院。

国皮影戏是人类的优秀文化遗存,被很多人认为它是电影的鼻祖。法国、德国都建有皮影博物馆。早年间,曾有德国朋友对前往参观的中国收藏家说:“要看你们那里没有的皮影宝贝,来我们这儿吧。”

而对于中国很多博物馆来说,过去的藏品主要以出土文物或者是历史文物为主。对皮影之类民间艺术品的收藏价值缺乏理解和重视,一些大型的博物馆虽然现在也在进行探讨,却都没有更多的实际行动。

看着蕴涵了大量社会生活原生态信息的皮影实物,在工业化的社会背景下以每年几千件的速度消失,王毅十分心痛。因此,在他的呼吁下,2005年,成都市决心花大力气进行抢救性的皮影收集,不仅四川的皮影要收,全国各地的也要收。

成都博物院院长王毅介绍:有的博物馆每年有上千万的征集经费,但是他们盯住的是那些青铜器,那些特别珍贵的一些文物。可能真的那些文物实在是太贵了,一件东西几百万,可能一年,几件东西可能,或者字画啊、青铜器啊、玉器啊,几件的东西可能就把他的所有经费都砸进去了,他想做一些价值,公认的价值特别大的一些东西,所以我才说大馆是不想做,小馆做不了的东西。那么我机会来了,从皮影开始,从民间艺术的,我们今天说的非物

质文化遗产,它的物质化呈现特别显著的皮影开始。

赵树同,上世纪六十年代因主持创作著名雕塑《收租院》而震惊国内外的赵树同,在我国雕塑界早已是大师级人物,然而他却被媒体称为 “家财万贯,身无半文”,因为他几乎将所有的钱都用在收藏上了。

上世纪80年代他就开始做收集皮影的有心人,20余年间,收藏皮影近5万件。包含明代、清代、抗战时期及解放后的各个时代,和来自河北、陕西、四川、湖北、甘肃等各个地区的作品。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赵树同介绍:皮影收藏是从潘家园开始。那会儿我就看到艺人拿着那个皮影,五块钱,很便宜,五块钱一身,在那儿叫,我就发现旁边几个外国人,后来一打听,法国大使馆的。专门开了门买这些,一看见就要去买,我看到他们买,我就很喜欢这些,我就抢前一步把它买下来。

在赵树同眼中,古老的皮影几乎集中了所有的中国造型艺术,如剪纸、门画、雕刻,和所有的传统表演艺术。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赵树同介绍:我记得把我收藏的四万多件皮影捐赠给了中国美院,在西湖边上成立了中国美院皮影艺术博物馆之后,过后王毅很快找到我,因为他是金沙博物馆的馆长,另外他也是成都博物院的院长,也是成都考古队的队长。他就跟我说,他说你在外面收藏这么多皮影,你能不能你回来,你帮我们成都也收藏一些皮影,尽可能的收藏,凡是好的你都能够把它收上来。

很快,赵树同又把季学海等二十多位皮影征集者动员起来。

季学海,今年42岁,是河北承德的一位皮影征集者。据说,他对皮影的喜爱已经到了“看到皮影可以一天不吃不喝都不觉得饿”的境界。而他现在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四面八方走村串户地上门征集、收购皮影。

季学海:你的皮影一共有多少件? 大娘:还有几百件。

季学海:我现在想把你的皮影买了。 大娘:不卖。

大娘:不卖的,这个是祖传。

这样的场景对季学海来说,不过是他几十年人生经历中无数次皮影收购的一次重演,只是对象和地点有些变化。

季学海出生的年代正是传统文化在中国被破坏践踏的年代,皮影和许多民间艺术一样,处于被人们遗忘的角落。然而,改革开放后,季学海为了生计却在北京的潘家园和皮影结下了不解之缘。

皮影征集者季学海介绍:我是从86年开始走向皮影,因为过去我是在北京,在那儿工作,然后看到潘家园,有一个皮影,然后我就,因为我家里,村里就有一套皮影,我回去把村子那套皮影然后拿到北京,当时呢,就是中央美院的好多教授他都特别喜欢皮影,然后就去拿去给他们了。

潘家园旧货市场是位于北京东三环东南角的全国最大的旧货市场。在这里,各种古旧玩物应有尽有,新的旧的,真的假的,彷佛组成了一条时光长廊,各色各样的梦想和故事穿梭其间。

季学海没有想到,正是这些被乡亲们忘却的老皮影,让文化程度不高的他在潘家园和一些知名的专家、教授交上了朋友。而且,这种交情一直维持了二十多年。

皮影征集者季学海介绍:我跟赵教授认识就是说在北京潘家园,也是在八几年的时候,八七年。当时是赵教授到潘家园市场上去,一看到那么多皮影。他就说,你们是卖的。我们就说是卖的。然后他说好吧,我全都要了。当时一看全部要了,当时我给他找一辆车,我帮

他装的车,那几套皮影当时就是一千块钱一套,一千块钱一套全部装车,连看都不看。 一般来说,一套皮影就是一个民间皮影班社演出使用的全部影人道具,包括头楂四、五百个、身子七、八十套和舞台布景若干,加起来有近千件。

而在现在,一套完整的清代皮影,在收藏市场价值早已高达十万元以上了。 也是在北京的潘家园,季学海又通过皮影认识了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靳之林。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皮影收藏家靳之林介绍:我这个人是比较重视实证的田野考察,不是从书本上来的,所以这样的话,原来是有的点,那是皮影的一种故乡,但是现在有没有,我不知道。还有我没去过的地方,我不知道它皮影戏那个到底是怎么样一种演出的方式,它的皮影的风格,然后它的唱腔,它的乐器,我都需要整个都要活态的掌握。这个正好季学海他们,好几个人他们一下影响,到底谁最是开始,我不知道了,反正是季学海跟我联系的比较多。

这样一来,专家们需要的学术研究信息,就可以通过季学海他们的乡间搜集和提供;而季学海们又通过专家的指点不断提高了个人鉴赏水平,并从自发地收购,无特定对象地贩卖皮影,转变为有目的有意识地帮助专家征集整理,抢救保存古老皮影精品。

就是在这样的交往中,一件件令人惊叹的成果得到了挖掘和保护。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皮影收藏家靳之林:十八层地狱,我找他给我收的原因,因为我在挖掘目莲救母,目莲救母这个戏是傩戏的起源。目莲救母我记得小的时候我看过,我们皮影里面也有十八层地狱这个,但是找不到十八层地狱,过奈何桥啊,过阴阳桥啊,然后他的脱身啊,要转轮,这些这个都在十八层地狱里边。这个是在中国文化里面很重要的原生态的文化。结果我找不到,但是季学海他先是从这个驴皮影里面出来,我记得是在辽宁,他找到的给我拿来。

皮影征集者季学海介绍:我记忆当中,就是说最好的一套皮影,是辽宁有一个沟梆子你可能不知道啊。当时我一看,我都不认识这些东西,十八层地狱,十八殿,就是一殿阎君宝,十殿阎军,十八殿,哎呀,特别好,因为当时我不认识,很难找,相当漂亮。他那些东西是地狱的,天上的,玉皇大帝,整个的天上的神将这些,全部都有。他说的,我过去听过我师父说过,没看过,这些东西,没看过。 这套东西就是国宝。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乡村的不断城市化,曾经在26个省、区、市盛行一时的皮影艺术,到今天却大多存活在偏远的山区里。为了收集老皮影,季学海跑了不少路,吃了不少苦。 然而,正是这样的奔波跋涉,吃苦和用心,使季学海逐渐成长为一个见多识广,具有专业水准的民间皮影征集者和鉴赏者。而季学海们的努力又使学者们对皮影的研究有了更为深厚的依凭。

魏力群的家乡在河北昌黎,那里也是我国北方著名的皮影之乡。在他的童年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奶奶经常带他去县城看齐家班的驴皮影儿。

齐家班里最有名的艺人,叫齐秉勋,当时的人们都叫他“影人大王齐老秉”。魏力群和一群孩子常常跟在齐家班后面大声唱着儿歌:“齐老秉的影,不用请,台子搭的高,家伙敲的猛??”。就这样,魏力群和皮影戏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1972年,23岁的魏力群考入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从此走上了从事专业美术工作的道路。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为考察逐渐失传的民间皮影艺术,魏力群走遍了我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170多个县的农村,考察、访问过2000多名民间皮影艺人。至今,他已完成了百万余字的调查资料,建立起了国内较为完整、详实的皮影流派、剧团、艺人的资料库。 中国皮影戏的表演方式繁多,但一般都需要多人进行合作演出。皮影界流传着“七紧、八松、九消停”的俗语,意思是在表演皮影戏时,通常需要八个人通力合作,如果是七个人的话整个后台就比较紧张了,如果有九个人的话,那就会有人闲着。

陕西华县皮影号称“五人忙”,一场演出由五个人支撑,每个人身兼数职,十分繁忙。 而山东泰山皮影更是独具特色,整场演出全部由一个人来完成。左脚踩鼓,右脚敲锣,口中演唱,双手还要舞动皮影。唱念做打、鼓乐伴奏??全由一人包揽,五官、四肢、头脑都不能闲着。因此,泰山皮影又被人们称为“十不闲”。

魏力群在多年的皮影考察中,一直对泰山皮影戏非常感兴趣,希望能找到这门绝技的传承人,曾三次到泰安寻访,结果都无功而返。

2006年3月,魏力群终于通过一个偶然的线索找到了泰山皮影戏的第6代传人范正安。 魏力群见到范正安后,十分兴奋。两人促膝长谈,相见恨晚。在观看了范正安表演的泰山皮影 “十不闲”之后,魏力群更是激动不已。

在魏力群的大力推荐下,泰山皮影和它的传人范正安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关注。2009年6月,范正安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04年,魏力群将自己组织抢救拍摄的传统民间皮影VCD光盘200余碟。正式出版发行。由此实现他多年来的愿望:让那些饱经风雨沧桑的老艺人在有生之年为皮影艺术多留点记忆,让中国的乡土艺术不再遭遇人亡艺绝的尴尬境地。

为了帮助成都筹建中国皮影博物馆,季学海他们起早贪黑,四处奔波,收集皮影,有人甚至骑摩托车跑到甘肃的偏僻山区去征集。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赵树同介绍:曾经帮我收藏皮影的这些几十个动员起来,全国地毯式的收藏,全国范围,不仅仅是四川,远到东北,远到云南的边境,这样子全国范围。走村串户。因为他们原来就有一定的基础,这样来收,用了四年的时间,就收藏了17万件,也可以说囊括了中国现今最好的这些皮影。

短短三年间,成都博物馆的皮影收集涵盖了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从明、清到近现代,各个时期,各个地区、各种风格应有尽有。同时,针对皮影艺术的活态特点,博物馆在征集皮影的同时将乐器、唱腔资料连同皮影共同保护起来。

成都博物院院长王毅介绍:很多收藏大家,对那些特别好的皮影都在征集,但是我们的征集方式跟他们完全不一样,我们是一个班子一个班子,整个班子,不管是最好的,还是一般的东西,整个一个班子都给,它的遗存物都给收起来了。那么我们实际上是从一个民俗学,这个人类学的角度去对它一个班子。一个戏班子,一个不同区域的戏班子,不同区域的文化进行整体研究。

为了保持皮影艺术在民间的活态传承,王毅的收藏原则是边收藏边扶植,皮影班社仍在演出的就实行以新换旧,在征集皮影文物的同时,拿出一些钱做复制品,让皮影戏班可以继续使用。

2006年10月1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中国皮影博物馆”在成都建设。这是我国第一家“国”字号的皮影博物馆。

2009年2月22日,作为四川省的重点文化工程,成都博物馆新馆设计方案正式出炉,整体建设将于2009年下半年动工,预计2011年建成开放。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

或许,收藏不仅仅是对一个影人的保存,更多的是对自我的认识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如果没有光,世界就无从依恋;如果没有影,人也看不到自己的样子。

正是为了这样的情感和这样的哲学,中国皮影戏更长的未来还将在中华大地上绵延生长。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go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