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建模步骤

更新时间:2024-05-28 16: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PKPM建模步骤

常识:1KN相当于100KG物体的重量,10KPa约等于1t/m2(即1m2上1t重的物体产生的压强) 第一步:看建筑图

主要看轴线尺寸,柱位,墙的位置,楼梯的位置,建筑标高,室内外高差,层高,檐口的高度,看立面图确定层高,根据建筑平面图及使用功能确定荷载,根据建筑物的总高度确定抗震等级。

初步从建筑图中获取信息,估算外圈梁高,柱截面尺寸,板厚,以及确定要建模型的标准层数。一般情况下边柱和中柱尺寸做成一样。结构高度是建筑标高减去面层的高度。

梁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要求: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抗规6.3.1 第60页)。框架梁的经济跨度一般为6到8米。框架结构主梁截面高度可按主梁计算跨度的十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确定,主梁截面的宽度可取主梁高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主梁比次梁至少高50mm。

当梁底距外窗顶尺寸较小时,宜加大梁高做至窗顶。

尽量避免长高比小于4的短梁,采用时箍筋应全梁加密,梁上筋通长,梁纵筋不宜过大。 梁宽大于350时,应采用四肢箍。

柱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要求:1.截面的宽度和高度,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0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00mm;圆柱的直径,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5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50mm。2.剪跨比宜大于2(简支梁上集中荷载作用点到支座边缘的最小距离a与截面有效高度h之比)。3.截面长边与短边的边长比不宜大于3。(抗规6.3.5 第61页)。

所有框架柱的配筋要进行优化归并,减少柱的种类和钢筋的种类,并且柱配筋每一侧至少要有1.2的放大系数,不能采用pkpm自动生成的结果。

板厚取值:取板跨短边1/35——1/40,一般现浇板厚取100mm,屋面板厚取120mm。异型板厚取110——150mm,一般取120mm。

开洞和板厚为零的区别:全房间开洞则板上无荷载;板厚为零则荷载仍然可以传递。 第二步:建立模型

建立工作目录,进入PKPM软件中的PMCAD,定轴网,布置梁柱。 第三步:荷载输入

楼梯间一般定义板厚为零

若勾选自动计算现浇楼板自重,则只需输入附加恒载即可,附加恒载,住宅取1.5KN/m2,商铺取2.5 KN/m2,楼梯取7 KN/m2。活载查荷载规范,一般民用住宅,宿舍,办公楼2KN/m2,食堂餐厅2.5KN/m2,非上人屋面0.5KN/m2,上人屋面2.5KN/m2,消防楼梯3.5KN/m2。

屋面恒载可取4KN/m2

楼梯间的导荷方式为对边导荷 梁上荷载主要是墙重及其他作用与梁上的荷载,自定义荷载数值,然后布置到梁上,梁上无活荷载

SATWE参数设置

混凝土容重考虑抹灰等,一般框架结构取26KN/m2,框剪结构取27KN/m2,纯剪力墙结构取28KN/m2

梁柱板保护层厚度:梁一般为25mm;柱一般为30mm;板一般为15mm。

一般认为计算振型个数应该大于9,多塔结构振型应该更多些,但应该注意一点,此处指定的计算振型数不能超过结构固有的的计算振型数

周期折减系数,因填充墙与框架结构相连会降低结构的自振周期,故应进行周期折减;纯框架结构根据实际情况取值0.6到0.8,填充墙越少系数越大

X,Y向结构基本周期在第一次参数设置时取程序默认值,待计算后再修正

考虑偶然偏心,初始建模时应勾选(A:位移比超过 1.2 时,则考虑双向地震作用,不考虑偶然偏心。B:位移比不超过 1.2 时,则考虑偶然偏心,不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分析与设计参数补充定义设置完成后,进行特殊构件补充定义设置,一二三级框架需定义角柱(采取内力放大的抗震措施,抗震等级为四级的框架结构中,规范对角柱的内力放大系数未进行规定,因此定义与否对程序计算的结果影响不大),每一个标准层都要定义

然后执行第六步骤生成SATWE数据文件及数据检查 接着进行结构内力和配筋的计算

注意检查第一平动周期(1,2,3振型),按照抗规,第一扭转周期值(即3振型号所对应的周期值)与第一平动周期值(即1号振型所对应的周期值)的比值小于0.9

结构位移值应满足抗规表5.5.1所列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所规定的数值,X,Y向应同时满足 第一次建模完成计算后,将图形文件检查中的 周期、地震力与振型输出文件中生成的文档中,把考虑扭转耦联时的振动周期(秒)、X,Y 方向的平动系数、扭转系数目录下振型号1的周期重新输入到分析与设计参数补充定义中的风荷载信息中X,Y向结构基本周期,然后再重新计算

梁柱施工图绘制

G0.4-0.4表示箍筋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配筋面积,单位是平房厘米

10-3-0表示梁上部钢筋在梁左中右端的钢筋面积(单位cm2),可以依此选筋 8-8-12表示梁下部钢筋在梁左中右端的钢筋面积

VT2-0.2表示梁的受扭筋,2表示受扭筋的面积,0.2表示受扭箍筋的面积 基础设计过程

一般在进行摩擦桩基础的设计时才执行JCCAD主菜单1进行地质资料的详细输入,否则直接执行JCCAD主菜单2进行基础人机交互输入,调用程序自带的地质资料文件进行基础设计。

如果不进行基础沉降计算,地质资料可以不必输入(地质资料的数据输入需有地勘报告) 全国地区的地基承载力宽度修正系数为0(即不修正),深度修正系数为1(即修正) 基础底板混凝土不宜大于C30,一是没用,二是容易出现裂缝

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基础宜试埋。除岩石地基处,基础埋深不宜小于0.5m。 筏形和箱形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础的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箱或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计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1/20。

完成基础人机交互输入后,得到的结果,如果是地基梁修正后平均承载力大于底板平均反力(含基础自重),则说明基础设计是合理的

楼梯

楼梯梯段板板厚一般取1/25到1/30的跨度,楼梯要提供挠度计算书,挠度不能小于1/20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e3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