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03-08 09:10:17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科学发展 振兴中华》第二课的

第一目内容。如何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疑是本单元教学中应把握的一条主线。而本课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对我国现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着清醒、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初步构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也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因此本课内容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我国发展面临哪些难得的机遇和严峻

的挑战;知道国际竞争的实质;培养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搜集、整合资料和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判断国内外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播放视频《中国执法船巡航钓鱼岛》的新闻,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并认识到及时把握机遇、勇于应对挑战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当今中国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既树立信心,又不忘增强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战略机遇期

教学难点:国际竞争及其实质;中国面临的挑战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也比较关心时事政治,已

掌握一定的国际形势知识。但由于学习压力逐渐增大,了解国际时事时间较少,而且不能正确地看待一些问题。所以,有必要结合最新的时政资料,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当今中国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2、案例分析与研讨法

教学过程:

(一) 视频导入:

展示视频:《中国执法船巡航钓鱼岛 反击日方海空干扰》

提问:中国该不该打日本?为什么?其他国家希望中日打起来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总结: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只有了解世界才能更好的了解中国,今天我们就从国际角度来认识和了解中国,一起来探讨《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二) 讲授新课: 第一篇章:局势篇

提问: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结合前面所学知识来谈谈当今国际局势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国际格局”、“世界经济”、“科技发展”三个方面来说) 第二篇章:机遇篇

提问:中国自身有哪些优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有了基础之后,还有什么有利条件?加入WTO,对我们来说有何好处?

总结:中国面临的机遇: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为我们提供了发展机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我们新发展奠定基础;我国加入世贸赢得了参与合作与竞争的有利条件;本世纪头20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第三篇章:挑战篇

请学生看课本71页第二段材料。

提问:各国都要发展自己,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出现了,各国之间的竞争主要争什么?实质是什么?

总结:国际竞争主要表现:①原料的争夺、②市场的份额、③科技的创新、④文化的较量、⑤人才的培养和争夺,等等

这些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即综合国力。 展示材料:2010年综合国力的排名

提问: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各项指标都同等重要吗?什么最关键?

总结: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要发展经济和科技必须靠人才,接下来我们来看两则材料: 展示材料:中美人才现状对比。

提问:为什么我们中国留不住人才?(引导学生从中国的历史背景和当前的国情展开)

总结:中国面临的挑战: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能源、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挑战,各种形式的安全威胁,国际敌对势力利用各种手段加紧对我国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等;加上我国在经济、科技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自身的建设也存在不少困难,挑战可谓相当严峻。 第四篇章:奋斗篇 我们再来看看两段材料, ①课本71页第一段;

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正处于因第三次科技革命勃兴而促动的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期。但我们中国正在浩浩荡荡的进行文化大革命。十年文革,给中国的发展建设带来重大灾难的浩劫。

提问:这两段材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总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赢得主动,赢得优势,就要重视机遇,善抓机遇。抓住了战略机遇期,往往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反之,则必定会落到时代潮流的后面,甚至被动挨打。

提问: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总结: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三) 课堂小结

按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明白了……我们应该……”自主总结。 (四)课堂检测(见练习册)

(五)课后思考: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v1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