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二迈克尔逊

“实验十二迈克尔逊”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实验十二迈克尔逊”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实验十二迈克尔逊”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与应用

1. 原始数据及处理

1.1 测量钠光灯波长(?Na?589.3nm) 测量次数n 1 2 3 4 5 6 不确定度计算:

M2位置dn(mm) 32.85641 32.87118 32.88615 32.90086 32.91589 32.93072 逐差法 ?di?(dn?3?dn)/3(mm)0.01482 0.01490 0.01486 平均值 平均波长 ?d(mm) 0.01486 ?(nm) 594.4 ?A?2.48?x?2.48?(?di?1ni?di)2=0.00010mm, ?B?0.00004mm

n?1?U?d??A2??B2=0.00011mm U??U2U?d=4.4nm, Ur????100%=0.74%. ?N?1.2 双线的波长差:??Na?0.59nm 测量次数 1 2 3 4 M2位置(mm) 33.10405 33.39630 33.67745 33.97492 逐差法得到?D(mm) 0.28801 ??(nm) 0.61 2.思考题及分析:

2.1、为什么白光干涉不易观察到?

答:两光束能产生干涉现象除满足同频、同向、相位差恒定三个条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迈克尔逊和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摘要: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精密光学仪器,在近代物理和近代计量技术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通过迈克尔逊干涉的实验,我们可以熟悉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并掌握其调整方法,了解电光源非定域干涉条纹的形成与特点和变化规律,并利用干涉条纹的变化测定光源的波长,测量空气折射率。本实验报告简述了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原理,阐述了具体实验过程与结果以及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并尝试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解释。 关键词: 迈克尔逊干涉仪;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干涉;空气折射率;

一、引言

【实验背景】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1883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和莫雷合作,为研究“以太”漂移而设计制造出来的精密光学仪器。它是利用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通过调整该干涉仪,可以产生等厚干涉条纹,也可以产生等倾干涉条纹,主要用于长度和折射率的测量。法布里-珀罗干涉仪是珀罗于1897年所发明的一种能现多光束干涉的仪器,是长度计量和研究光谱超精细结构的有效工具; 它还是激光共振腔的基本构型,其理论也是研究干涉光片的基础,在光学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光谱学中,应用精确的迈克尔逊干涉仪或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可以准确而详细地测定谱线的波长及其精细结构。 【实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

【引言】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A.A.Michelson)发明的。1887年迈克尔逊和莫雷(Morley)否定了“以太”的存在,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提供了实验依据。迈克尔逊用镉红光波长作为干涉仪光源来测量标准米尺的长度,建立了以光波长为基准的绝对长度标准,即1m=1 553 164.13个镉红线的波长。在光谱学方面,迈克尔逊发现了氢光谱的精细结构以及水银和铊光谱的超精细结构,这一发现在现代原子理论中起了重大作用。迈克尔逊还用该干涉仪测量出太阳系以外星球的大小。

因创造精密的光学仪器,和用以进行光谱学和度量学的研究,并精密测出光速,迈克尔逊于190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实验目的】

(1)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和调整方法。 (2)测量光波的波长和钠双线波长差。

【实验仪器】

迈克尔逊干涉仪、He-Ne激光器、钠光灯、扩束镜

【实验原理】

1.迈克尔逊干涉仪结构原理

图1是迈克尔逊干涉仪光路图,点光源S发出的光射在分光镜G1,G1右表面镀有半透半反射膜,使入射光分成强度相等的两束。反射光和透射光分别垂直入射到全反射镜M1和M2,它们经反射后再回到G1的半透半反射膜处,再分别经过透射和反射后

大学物理实验-迈克尔逊干涉仪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大学物理实验-迈克尔逊干涉仪

(1312实验室)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学结构及干涉原理,学习其调节和使用方法

(2)学习一种测定光波波长的方法,加深对等倾的理解

(3)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

二.实验仪器

迈克尔逊干涉仪、He-Ne激光器、扩束镜等。

三.实验原理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l883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A.A.Michelson)和莫雷(E.W.Morley)合作,为研究“以太漂移实验而设计制造出来的精密光学仪器。用它可以高度准确地测定微小长度、光的波长、透明体的折射率等。后人利用该仪器的原理,研究出了多种专用干涉仪,这些干涉仪在近代物理和近代计量技术中被广泛应用。

1.干涉仪的光学结构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和结构如图1与2

所示。M1、M2是一对精密磨光的平面反射镜,

M1的位置是固定的,M2可沿导轨前后移动。G1、

G2是厚度和折射率都完全相同的一对平行玻璃

板,与M1、M2均成45°角。G1的一个表面镀

有半反射、半透射膜A,使射到其上的光线分为

光强度差不多相等的反射光和透射光;G1称为

分光板。当光照到G1上时,在半透膜上分成相

互垂直的两束光,透射光(1)射到M1,经M1

反射后,透过G2,在G1的半透膜上反射后

满分大物实验迈克尔逊数据处理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5

利用origin 进行回归分析,最小二乘法拟合曲线。(数学软件origin 直线拟合原理即为最小二乘法)

计算公式:Δd=12N λ λ=2Δd N

算出其截距 斜率 则He -Ne 波长为

截距的标准差s x = 斜率的标准差s x = 单位(mm )

自由度为5 拟合度(Adjust R -square)=

已知仪器误差Δ仪=100n m s d =

√n = 不确定度计算公式如下:

U d =√(

√n 2s d 2+Δ仪2= mm U N =0

U λ

λ=√(dln λ d Δd )2(U d )2+(dln λ d N

)2(U N )2 = U λ=97.52351442

λ=(±97.5)nm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5

实验2钠黄光波长测定数据

计算公式:Δd=12N λ λ=2Δd N

通过对matlab 绘图程序,对实验测得的六个点进行最小二乘法数据分析: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5

经过分析,发现有一组数据发生明显错误,故舍去该组数据进行分析。

算出其截距 斜率 则He -Ne 波长为

截距的标准差s x = 斜率的标准差s x = 单

迈克尔逊干涉研究性报告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基础物理实验研究性报告

实验课题:迈克尔逊干涉观察非定域干涉条纹并测量He-Ne激光波长

班级:150226班

第一作者:15021163 帅鑫淋

第二作者:15021166孙光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上学期基础物理实验研究性报告

目录

目录 (2)

摘要 (3)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原理 (3)

1.相干性 (3)

2.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 (3)

3. 点光源的非定域干涉 (4)

4.单色点光源的非定域干涉条纹 (4)

5.单色点光源的非定域干涉圆形条纹测定He-Ne激光的波长 (6)

三、实验仪器 (7)

四、实验步骤 (7)

1. 测量氦氖激光光源的波长 (7)

1.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 (8)

2.观察和测量圆形干涉条纹 (8)

3.数据处理 (8)

2. 大致观察不同的非定域干涉条纹 (8)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9)

1. 原始数据记录 (9)

2. 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9)

3. 不确定度的计算 (9)

六、误差来源分析 (10)

七、观察不同位置的非定域干涉条纹 (12)

八、实验总结 (12)

九、实验改进建议 (13)

十、实验感受和体会 (13)

十一、教学建议 (14)

十二、本学期物理实验学习的体会和感悟 (14)

十三、参考文献 (15)

原始数据照片 (15)

英语 presentation MJ 迈克尔 杰克逊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英语 presentation MJ 迈克尔 杰克逊

Sefl nIrtduotcino Nae:Ximoa enPg I nDmbue:5r0108022304 ajMr:oMechnical aDsigne adnTh eroy roFmJ:aig ni My xohetomw ni snxetto Wlcemeot

Jioggann gMontuaisn!

英语 presentation MJ 迈克尔 杰克逊

英语 presentation MJ 迈克尔 杰克逊

icMhel aJacsonki sa smbyol o fpopcu ltruef iugre, nad ehis ah ghil ynilfentiaul insge,rc omosep, rlryciits ,an dadcer, recordnpr ducer,ophi antlrhopit(s善家)慈 h,muniatarinaa sewl asl thefas ihn oelader He edplye nifuenlceda d nprmootd ehe tevdleomentpof po pulramus ci,a d he ins knwonas

英语 presentation MJ 迈克尔 杰克逊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英语 presentation MJ 迈克尔 杰克逊

Sefl nIrtduotcino Nae:Ximoa enPg I nDmbue:5r0108022304 ajMr:oMechnical aDsigne adnTh eroy roFmJ:aig ni My xohetomw ni snxetto Wlcemeot

Jioggann gMontuaisn!

英语 presentation MJ 迈克尔 杰克逊

英语 presentation MJ 迈克尔 杰克逊

icMhel aJacsonki sa smbyol o fpopcu ltruef iugre, nad ehis ah ghil ynilfentiaul insge,rc omosep, rlryciits ,an dadcer, recordnpr ducer,ophi antlrhopit(s善家)慈 h,muniatarinaa sewl asl thefas ihn oelader He edplye nifuenlceda d nprmootd ehe tevdleomentpof po pulramus ci,a d he ins knwonas

迈克尔逊干涉仪研究性实验报告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迈克尔逊干涉仪研究性实验报告

摘要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1883年迈克尔逊和莫雷为了研究以太漂移所设计的精密光学仪器,它是利用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通过调整该干涉仪,可以产生等厚干涉条纹,也可以产生等倾干涉条纹。迈克尔逊干涉仪利用光的波长为参照,首次把人类的测量精度精确到纳米级,在近代物理学和近代计量科学中,具有重大的影响,更是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激光出现以后,各种应用就更为广泛。

一、实验原理

1.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

如图1所示,从光源发出的遗嘱光射在分束板P1上,将光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从P1的半反射膜处反射,射向平面镜M2;另一部分从P1透射,射向平面镜M1。因P1和全反射镜M1、M2均成45°角,所以两束光均垂直射到M1、M2上。从M2反射回来的光透过半反射膜;从M1反射回来的光被半反射膜反射。二者汇聚成一束光,在E处即可观测到干涉条纹。光路中另一平行平板P2与P1平行,其材料及厚度与P1完全相同,以补偿两束光的光程差,成为补偿板。

反射镜M1是固定的,M2在精密导轨上前后移动,以改变两束光之间的光程差。M1,、M2后面各有三个螺钉来调节平面镜的方位,M1的下方还附有两个方向互相垂直的弹簧,松紧他们,能使M1

实验 11迈克尔逊干涉仪测光波波长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实验 11迈克尔逊干涉仪测光波波长

1.迈克尔逊干涉形成的等倾干涉条纹的条件、条纹的特点、条纹出现的位置和测量波长的公式。比较等倾干涉条纹和牛顿环(等厚干涉)异同。 提示:(1)迈克尔逊干涉形成等倾干涉条纹的条件:①M1、M 2(M2在 M1镜附近的虚像)两反射镜互相平行。②产生干涉的两束光应是相干光,且光程差要满足明暗条纹条件; (2)条纹的特点包括条纹形状、条纹分布,条纹级数、条纹属性(等倾还是等厚)以及条纹的变化;

(3)条纹出现的位置是指条纹所在位置。(迈克尔逊干涉用的光源是光纤激光(点光源)条纹出现的位置是在两虚光源发出的两相干光相遇的范围,是非定域的,等厚干涉用的光源是面光源钠光,条纹出现的位置在牛顿环装置表面附近,是定域的)。

(4)实验测量波长公式:(△N为条

纹变化(冒出或陷入)条数,

△h为M1、M2镜间的空气薄膜厚度的变化)。

(5)用迈克尔逊干涉仪观察到的等倾干涉条纹与牛顿环的干涉条纹异同:二者虽然都是中间疏边缘密明暗相间的同心圆条纹,但牛顿环属于等厚干涉的结果,并且等倾干涉条纹中心级次高,而牛顿环则是边缘的干涉级次高,所以当增大(或减小)空气层厚度时,等倾干涉条纹会向外涌出(或向中心缩进),而牛顿环则会向中心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