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四年级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四年级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四年级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四年级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说课稿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四年级科学声音的产生说课稿 柳林乡公祖小学 叶 青

一、说教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声音》

单元第二课时内容。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本课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基于前一节《听听声音》来研究、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后面《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等课时的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整个探究活动,我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它分为4个部分:1、创设情景、制造声音2、收集事实、提出假设3、设计实验、验证假设。4、提高总结、思考延伸。每个环节层层推进,由扶到放。既满足了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要求,又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让学生经历了整个探索求知的过程。

二、学生分析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有些学生还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了一些声音的知识,尤其是一些学声乐或乐器的学生,他们对声音的了解更加专业。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声音更多的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我们可以在“熟

小学四年级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说课稿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四年级科学声音的产生说课稿 柳林乡公祖小学 叶 青

一、说教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声音》

单元第二课时内容。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本课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基于前一节《听听声音》来研究、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后面《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等课时的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整个探究活动,我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它分为4个部分:1、创设情景、制造声音2、收集事实、提出假设3、设计实验、验证假设。4、提高总结、思考延伸。每个环节层层推进,由扶到放。既满足了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要求,又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让学生经历了整个探索求知的过程。

二、学生分析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有些学生还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了一些声音的知识,尤其是一些学声乐或乐器的学生,他们对声音的了解更加专业。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声音更多的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我们可以在“熟

小学四年级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说课稿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四年级科学声音的产生说课稿 柳林乡公祖小学 叶 青

一、说教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声音》

单元第二课时内容。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本课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基于前一节《听听声音》来研究、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后面《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等课时的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整个探究活动,我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它分为4个部分:1、创设情景、制造声音2、收集事实、提出假设3、设计实验、验证假设。4、提高总结、思考延伸。每个环节层层推进,由扶到放。既满足了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要求,又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让学生经历了整个探索求知的过程。

二、学生分析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有些学生还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了一些声音的知识,尤其是一些学声乐或乐器的学生,他们对声音的了解更加专业。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声音更多的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我们可以在“熟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二课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

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声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

1面鼓、1把钢尺、2根皮筋、1个音叉、装水的水槽 【教学过程】

一、制造声音,提出问题

1.导入:第一次给同学们上课,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收获。请大家仔细听,听到了什么声音?(倾听教室里发出的声音)

师: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时地可以听到各种声音,自己也能制造许多声音。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鼓、尺、橡皮筋,你有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吗? 2.使物体发出声音

(1)出示物品,提出要求:

a.用各种方法让物体发出声音。 b.发出的声音小组里听见就可以,不要太重。c.观察思考:这些物体发出声音的时候有什么现象?有没有不发声的现象?

(2)交流,汇报

我们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使物体发生了声音,为什么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北城授田小学 于学军

一、教材分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教学单元的第二课,是在学生初步感知声音之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现象,从多个物体发声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并能通过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物体的振动,从而使学生建立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个概念。本节课是本单元最重要的一节课,只有认识了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才能继续研究声音高低、强弱的变化;才能探究音高的变化;才能认识声音是以声波的方式传播的,了解耳的构造以及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等一系列有关声音的问题。 二、学情分析: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四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并且懂团结、会协作。在认知水平上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但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时间去探究发生在身边的声音的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我们可以在“熟悉”两个字上做文章,上课前可以由老师收集声音的录音材料,以便在引课时让学生做“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环境中,激发学生想知道声音更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科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

课题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一)科学知识: 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脱而倒传到骨膜,引起骨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交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学习 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骨膜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的,人耳鼓膜的作用;通过体验活动感受耳廓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重点 难点 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骨膜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的。 通过体验活动感受耳廓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导入,既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引出本课的新内容,使学生感受知识的连贯性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上 复习导入 1.思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声音是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的 2. 我们已经知道声音产生和传播的秘密了,那么关于声音你还想知道什么?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过渡: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研

大班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2、学会分辨什么样的声音是好听的,什么样的声音是噪音,培养良好的说话的习惯。 3、通过各种尝试活动和操作活动,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1、小鼓、小铃、盘子、碗、小勺子、各种瓶子、空的盒子、米、豆子等若干。 2、录有声音的磁带一盒,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 一、寻找声音

1、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对声音的兴趣。

教师请四名幼儿事先藏起来,分别对大家说一句话,请大家猜猜是谁在说话。

教师提问:你是怎样知道的?(引导幼儿感知,每个人说话的声音都有自己的特点。) 教师提问:你是用什么发出声音的?(引导通过各种方法:摸、发声看让幼儿认识身体的发声器官――喉咙。并且知道人是通过喉的震动发出声音的。)

2、让幼儿自由探索,通过碰、打、敲等方法让各种物体发出声音,知道物品发出声音是由多样物品碰撞发出来的。

3、让幼儿通过实验,知道声音的产生必须是几种物品碰撞后产生震动发出声音。

情境表演:大米(由老师扮演):“小朋友们我是大米,我可是个舞蹈家。你们想不想看我跳舞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苏教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苏教版

《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探究式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体验声音的产生是由于振动引起的。 2.领会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实验操作技能,能初步学会有目的地观察。 2.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2.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声音产生的原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难点:探究物体传声实验;估测声速。

实验器材:鼓一只,吉他一把,纸屑若干,钟罩一只,抽气机一台,闹铃一只,气球一只。 纸片、绷有橡皮筋的空盒子、音叉(包括小锤和音箱)、梳子、树叶的叶片、一个玻璃缸(里面盛有水),几块石头。教学过程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节课学生理解起来并不难,这节课我是采用教师指导为辅、学生自主性探究为主进行教学的。由于这是学生学习物理的第一次应多举于学生实际生活有关的例子,深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切忌不加思索的把内地

大班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2、学会分辨什么样的声音是好听的,什么样的声音是噪音,培养良好的说话的习惯。 3、通过各种尝试活动和操作活动,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1、小鼓、小铃、盘子、碗、小勺子、各种瓶子、空的盒子、米、豆子等若干。 2、录有声音的磁带一盒,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 一、寻找声音

1、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对声音的兴趣。

教师请四名幼儿事先藏起来,分别对大家说一句话,请大家猜猜是谁在说话。

教师提问:你是怎样知道的?(引导幼儿感知,每个人说话的声音都有自己的特点。) 教师提问:你是用什么发出声音的?(引导通过各种方法:摸、发声看让幼儿认识身体的发声器官――喉咙。并且知道人是通过喉的震动发出声音的。)

2、让幼儿自由探索,通过碰、打、敲等方法让各种物体发出声音,知道物品发出声音是由多样物品碰撞发出来的。

3、让幼儿通过实验,知道声音的产生必须是几种物品碰撞后产生震动发出声音。

情境表演:大米(由老师扮演):“小朋友们我是大米,我可是个舞蹈家。你们想不想看我跳舞

四年级科学上册3.5《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新版)教科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五课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 过程与方法:

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难点】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实验 【教学准备】音叉、“土电话”装置、不同的材料(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师:同学们,今天来到这里上课高兴吗? 生:高兴。

2、师:那咱们先来听一首歌曲,放松一下心情好吗?(师播放《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吧》,师生边欣赏边跟着做动作。)

3、师:同学们,我们从走进这个教室到现在,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生:唱歌时拍手的声音。 生:走路的声音。

生:同学们唱歌的声音。

生:唱歌时同学们跺脚的声音。 生:老师讲课的声音。

4、师:同学们,其实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声音。白天我们能听到汽车的叫声,同学们的读书声;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能听到钟表的滴答声、自己的心跳声,甚到能听到骨骼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