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法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法知识点总结”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初中语法知识点总结”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初中语法知识点总结”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GMAT语法知识点分类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GMAT语法知识点分类总结

一、 对于SC中逻辑的一点感悟

很多人说,在SC的难题中,仍然是逻辑为王,即从逻辑合理角度出发的语法判断才是正确的,如以下例题:

Example:

Wrong: The electron named in 1894.

Right: Stoney NAMED the electron in 1894.

以上这两个句子,named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一个错,一个对呢?不是因为后者多了个宾语,因为由主谓构成的句子是完全正确的。区别两个句子的关键就是逻辑!你也可以认为第一句的named是谓语动词一般过去时而不是过去分词作定语,但这样在逻辑上却不合理,因为electron是不能作为named这个动作的发出者的,named动作的发出者应该是人,所以第二个句子是正确合理的。

因此,这就是由逻辑合理导致的语法判断。

Example:

In the waning days of the emperor's life, the conquest of new lands on the borders of the empire was/were considered vital.

在看上面这个例子,这是要判断主谓一致,那关键就在于找出

初中各年级知识点语法点汇总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初中个年级英语语法 九年级 上册 Unit 1 topic 1 现在完成时

1、现在完成时结构:have/has + 动词过去分词 2、become的过去式:became;过去分词:become 3、have just come back from+地点名词 刚从……回来 4、come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came,come 5、have taken place 已经发生

take place 发生;take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took,taken 6、have been to 与have gone to的区别 have been to 在说话的现场

7、have taken part in 已经参加

take part in 参加,加入,与participate、join in 为近义词 8、be动词的过去分词:been

9、clean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规则变化):cleaned,cleaned 10、Have you fed them?你有喂过他们吗?

完成时的一般疑问句形式,将助动词have提前。以助词提问,以助动词回答。 Yes,I have.No,I haven’t.

feed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为:fed,f

初中圆知识点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初中数学圆知识点总结

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

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10、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11、推论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12、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1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14、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5、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16、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

初中函数知识点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初中函数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函数及其相关概念 1、变量与常量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2、函数解析式

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函数解析式或函数关系式。如y?2x?1,y?x2?3x?6等。 3、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

(1)解析法

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有时可以用一个含有这两个变量及数字运算符号的等式表示,这种表示法叫做解析法。

(2)列表法

把自变量x的一系列值和函数y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来表示函数关系,这种表示法叫做列表法。 (3)图像法

用图像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像法。 4、由函数解析式画其图像的一般步骤

(1)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

(2)描点:以表中每对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

(3)连线: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知识点二、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 1、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y?kx?b(k,b是常数,k?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一次函数y

初中函数知识点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千承培训学校

函数知识点总结(掌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1、定义: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

2、各个象限内点的特征:

第一象限:(+,+) 点P (x,y ),则x >0,y >0;

第二象限:(-,+) 点P (x,y ),则x <0,y >0;

第三象限:(-,-) 点P (x,y ),则x <0,y <0;

第四象限:(+,-) 点P (x,y ),则x >0,y <0;

3、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

,

x 轴上的点,纵坐标为零;y 轴上的点,横坐标为零;原点的坐标为(0 , 0)。两坐标轴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4、点的对称特征:已知点P(m,n),

关于x 轴的对称点坐标是(m,-n), 横坐标相同,纵坐标反号

关于y 轴的对称点坐标是(-m,n) 纵坐标相同,横坐标反号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是(-m,-n) 横,纵坐标都反号

5、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任意两点:纵坐标相等;

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的任意两点:横坐标相等。

6、各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

!

第二、四象限角平

初中函数知识点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千承培训学校

函数知识点总结(掌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1、定义: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

2、各个象限内点的特征:

第一象限:(+,+) 点P(x,y),则x>0,y>0; 第二象限:(-,+) 点P(x,y),则x<0,y>0; 第三象限:(-,-) 点P(x,y),则x<0,y<0; 第四象限:(+,-) 点P(x,y),则x>0,y<0; 3、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

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零;y轴上的点,横坐标为零;原点的坐标为(0 , 0)。两坐标轴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4、点的对称特征:已知点P(m,n),

关于x轴的对称点坐标是(m,-n), 横坐标相同,纵坐标反号 关于y轴的对称点坐标是(-m,n) 纵坐标相同,横坐标反号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是(-m,-n) 横,纵坐标都反号 5、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任意两点:纵坐标相等; 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任意两点:横坐标相等。 6、各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 第二、四象限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九章 压强

一、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⑶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平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F F

F F F

G G F+G G – F F-G F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 对比法 3、压强:

⑴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

22

S:米(m)。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介绍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介绍

词语1.近义词的辨析角度:A词义轻重;B适用的范围; 1.近义词的辨析角度: 词义轻重; 适用的范围; 近义词的辨析角度 C搭配的对象;D感情色彩;E语体色彩。 搭配的对象; 感情色彩; 语体色彩。 2.词语的辨析原则: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联 2.词语的辨析原则: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词语的辨析原则 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含义。 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含义。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介绍

3.词语的表达作用 3.词语的表达作用 词语的表达作用是指所指定的词语在该句子中对所表达 的对象起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表达作用、达到了一个怎样的 的对象起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表达作用、 表达效果。这需要学生对该词语, 表达效果。这需要学生对该词语,对整个句子作较为深层 次的理解思考,并找到合理有效的语言来表达。 次的理解思考,并找到合理有效的语言来表达。 答题方法 思路:从词语对所表达对象表现出的情状、 (1)思路:从词语对所表达对象表现出的情状、实际情 况去判断。并组织合理的语言答题。 况去判断。并组织合理的语言答题。 语言:注意区分文体,如果是记叙文,应该用“ (2)语言:注意区分文体,如果是记叙文,应该用“表 现了……”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2.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第二、 分子运动论初步知识

1.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单位:焦(内能也称热能)

5.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内能就越大。 6.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7.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8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公式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1
【bwwdw.com - 博文网】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公式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公式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