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选修一

“中图版地理选修一”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中图版地理选修一”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中图版地理选修一”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中图版)2020高考总复习 地理:选修3 旅游地理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高考总复习最新考纲

考情报告

1.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2.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

别;进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的重要意义。

3.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

成原因。

4.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5.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对旅

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

划。

6.收集旅游信息,确定旅游点,选择合

理的旅游路线。

7.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

作用。

8.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

及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1.命题特点

(1)以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为背景,考

查旅游资源的类型、特性与价值;

(2)以旅游景点的气候、地形等为背景,

考查旅游景观的分布、成因与最佳欣赏

时机和位置;

(3)以区域图文材料、景观图、统计图表

等为背景,考查旅游活动的积极作用或

旅游活动中应注意的环境问题,评价旅

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对旅游景区的景点、

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

(4)以旅游资源分布状况为背景,考查旅

游线路的合理设计,以及如何保障旅游

安全。

2.考查方式:综合题。

3.热点链接:以世界遗产、旅游节、生

态旅游、红色旅游等为背景,侧重考查

旅游资源的特点、分布、欣赏方法、开

发条件评价以及旅游业的意义与环境保

护之

中图版地理选修4《城镇历史景观的保护》word同步测试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二章 城乡分布 2.3 城镇历史景观的保护

同步测试

1.回族在我国各地的分布往往呈“小聚居”,其形成因素主要是( )

A.文化 B.经济 C.地形 D.水源

2.在城市景观特色中,银川市的凤凰碑应属于: ( )

A.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特色 B. 文物古迹特色

C.城市格局特色 D. 城市轮廓景观及主要建筑和绿化空间的特色 3.关于我国对历史建筑物保护措施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只是将保护对象原封不动的保护起来

B.对于有些文物建筑,在保护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利用

C.当被保护建筑的位置与现在城市建设发生冲突时,可以放弃保护 D.对被保护的建筑修缮,加固和修复时,可以改变面貌

4.银川市注重规划建设“塞上湖城”、“人居城市”,其体现的主要理念是( )

A.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

[B. 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

C. 城市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 D. 以自然为本

5.下列不属于城乡特色景观的是

A.深圳街头的《拓荒牛》雕塑 B.上海外滩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江边大道

C.北京传统建筑四合院 D.武汉归元寺内800罗汉像 6

初中地理复习提纲(中图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初二地理复习提纲及知识梳理(中图版)

第一部分 地球与地图

(一) 地球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证明地球是圆的历史事件:麦哲伦环球航行。 2地球的大小

赤道周长:4万KM;平均半径:6371KM;地球表面积:5.1亿KM2 (二) 地球仪 1.

线

------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① 指示南北方向;②半圆形;③长度相等 2.

线

------与地轴垂直的圆圈

①指示东西方向;②形状

为半圆;③长度不相等 (最大是:赤道;最小是:极点) 3.经度 (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东经E,西经W)

分布特点:从左往右看,数字越大为东经线, 数字越小为西经线。 4.纬度 (起点赤道为0O 纬线,北纬N,南纬S) ①纬度的分布特点

1) 从下往上,数字越大为北纬度,数字越小为南纬度

2) 从北极到南极,纬度先由大到小,再 由小到大

② 高、中、低纬的划分 0O-30O低纬度 30O-60O中纬度 60O-90O高纬度 5.半球的划分

①南、北半球:以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 数轴图示法 界线

②东西半球:以20OW-160OE为东、西半球 的分界线

(三)地球的

中图版地理必修三第一章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必修三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

执笔人:高 武

1.了解区域的概念,包括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表现 教 学 目 标 2.了解区域划分的指标,相应的区域名称 3.识记区域范围的特点 4.了解区域差异的概念 5.了解研究区域和区域差异的方法和意义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时计划 教具学具 教法设计 学法指导 区域和区域差异的概念 认识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3课时 地图册、名师一号、课本 讲授法、谈话法 练习法、讨论法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一、区域和区域差异 1、区域 (1)定义: 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可以度量的实体。 (2)要素: 一般包含自然、经济、社会方面的多个要素。 讲(3)划分: 授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行政区、综合区 新(4)特点: ①范围有大有小、等级有高有低、边界有显有隐 课 ②区域内要素表现一致性 ③区域间要素表现差异性 ④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区域差异:两个区域或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显著 3、研究区域和区域差异的方法和目的 1

教师活动 近年来,我国努力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在各方面向西部地区

【最新】高中地理42固体废弃物的治理导学案中图版选修6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二节《固体废弃物的治理》导学案

学习目的:

1.通过案例明确固体废弃物是如何成为大气、水、土壤环境污染源的,明确固体废弃物通过上述途径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2.通过观察活动,分析城市垃圾的三大特点,树立垃圾分类减量的意识。

3.查阅资料讨论垃圾越境转移引发的社会道德和政治问题。

学习重难点:

1.城市垃圾的三大特点

2.当代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

学习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等

学习过程:

新课导入:

城市垃圾的图片,引入城市垃圾的概念

固体废弃物(垃圾)的概念:

自学教材P20页,分析归纳城市垃圾的特点

一、城市垃圾的特点

现代工业科技,尤其是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垃圾成分发生了重大变化,极大地增加了垃圾处理的难度,提高了垃圾的危害性。

过渡:读图2.10分析城市固体垃圾的来源

思考

1.观察自己家庭的垃圾组成,为它们做分类处理,想想哪些可以重新利用?哪些是可以避免产生的?

2.访问周围的老人,了解不同时代家庭生活垃圾组成的变化。

过渡:

二、当代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

阅读教材,思考:城市垃圾的传统处理方式有哪些?

案例4:腊芙运河垃圾案件公众“拒绝垃圾”

思考

1.上述事件中的固体废弃物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危害?

2.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途径有哪些?

阅读教材,归纳固体废弃物产生的问题

小结

2018-2019年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2018-2019年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第二节 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同步练习试卷【1】

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四 总分 得 分 一、选择题

1.下面不属于自然灾害的现象是( ) A.雷电击毁建筑物 B水俣病 C.大风吹折树木 D氟骨病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水俣病是人为原因产生的公害病。 考点:主要考查了自然灾害。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自然灾害。 2.有关世界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很大,但强度相当的同一种灾害发生的时空不同,产生的损害程度也可能大不相同

B.从总体状况看,灾害损失的区域分布在全球范围内并无多大差异

C.与灾害发生次数的情况相呼应,世界各大洲中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当属非洲

D.对各地区造成重大损失的主要自然灾害种类也有一定差异,欧美主要表现为台风、干旱和寒潮 【答案】A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二知识汇总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中图版地理必修二知识汇总

1.1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1、相关概念

人口自然增长:即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 2. 人口过渡理论

3、应用举例

世界人口增长

1770年之前增长缓慢:工业化之前

1770-1950年快速增长:西方国家开始工业化 1950-1999年更快增长:发展中国家开始工业化

1999年至今开始减速:发达国家开始进入负增长,一些发展中国家进入增长下降阶段 4.特别提醒

a 某时段人口的增长数量的多少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和人口基数大小两个方面

b 影响人口出生率 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高低和人口增长的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c 人口增长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d “三低”模式的人口增长模式因老龄人口比重较高,死亡率可能上升

典型例题:

过渡模式的人口增长,平均预期寿命较短,出生率高,总人口中少年儿童

比重高,老年人口比重低,为年轻型人口结构(多为发展中国家);“三低”人口增长模式,由于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少年儿童比重继续下降,而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成为老年型人口结构(多为发达国家);由过渡模式向“三低”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则会出现成年型人口结构,由于出生率下降,人口中少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中图版必修二)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知识点详细概括总结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一、人口增长:

1、总趋势:世界人口每年以7000多万的数量在增长。

2、人口增长方式:一个地区人口的增长受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非洲、拉美、亚洲、大洋洲、北美、欧洲,南极洲无常住人口分布。

3、差异:时间上——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快速的时期。原因是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不断提高、发展中国家政治的独立和经济的发展等。 空间上——发达国家增长缓慢,(有些国家出现了负增长,如俄罗斯、德国、匈牙利等);

发展中国家速度较快(尤其是非洲),目前增长速度趋缓。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及生育观念差异所致。

4、人口问题与对策: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出现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社会治安混乱等社会问题;要采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慢,导致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问

题;可采取鼓励生育、吸纳外来移民等措施。

5、人口增长模式:

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如图: 原始型(高高低):高

中图版初一下地理知识点归纳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初一下地理知识点归纳

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自然资源的概念: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理解概念,

能够区分哪些是自然资源。比如:微生物、阳光、空气是;纸张,钢铁等不是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阳光、空气、土地、水、生物等

肆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煤、铁、铜、天然气、石油等)

3、水资源:①通常所说的、

高山积雪、冰川水及地下水等组成。

②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的多少来衡量。

4、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 _位,人均水资源只占世界的1/4

5、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表现出时间上分配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特点。

时间上:夏秋季节多,冬春少,降水年际变化大(容易发生洪灾和旱灾)

空间上(地区上):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总体南方多,北方少(所以北方缺水)

6、解决我国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调水工程。(比如南水北调)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

不均的措施是修水库。

7、南水北调总体方案是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到华北、西北地区。分为三条线路:

东线:从江苏扬州附近通过京杭运河把长江的水调到华北。

中线:从湖北省的丹江口附近把长江和汉江的水调到华北。

西线:从长江

2018-2019年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七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四章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2018-2019年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七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四章 地理信息系统》《第一节 GIS的基本工作原理》综

合测试试卷【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四 总分 得 分 一、选择题

(2013?江苏卷)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据此回答题.

1.BDS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①提供灾区的影像 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 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 ④提供短文联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芦山地震与2008年汶川8.0级地震震中位置同处龙门山断裂带,但芦山地震造成的损失较小,主要原因有

①震级较低 ②提前预报 ③防震意识强 ④救援及时 A.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