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初中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相关的资料有哪些?“初中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初中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二)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0
【bwwdw.com - 博文网】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二)

诸灵康 曹怿岚 顾伟 陆锦花 徐董梅

11.荀巨伯以德退敌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

?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

选自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

①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不详。②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③败:毁弃。④班军:退兵,军队出征回来。 [文言知识]

释?贼?。?贼?一词多义,从感情色彩来看,均为贬义。它除了解释为?强盗?外,还可解释为?暗杀?(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残忍?(端王为人贼戾)、?敌人?(夷吾与召忽,吾贼也)等等。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值 ②语 ③去 ④一 ⑤义 2.翻译:

①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文言文阅读题)初中文言文阅读《郑燮》附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0
【bwwdw.com - 博文网】

初中文言文阅读《郑燮》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10分)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____(省、市、区、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

1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1)值()(2)或()(3)去()

13、说说文中画线句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的意思。(2分)

14、在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的情况下,郑燮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产生了怎样的效果?(2分)

15、你认为郑燮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的语句来和下列链接材料来说明。(2分)

[相关材料]

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摘自《百度百科网》

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参考答案:

11、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划对一处即可)

12、(1)遇到(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二)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0
【bwwdw.com - 博文网】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二)

(十六)螳螂捕蝉(《说苑》) [选文]

吴王欲伐荆(1),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2)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3)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4),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5)得其前利(6),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释]

(1)[吴王欲伐荆]吴王,指吴王阖闾;荆,楚国。(2)[舍人有少孺子]舍人,国王的侍从官;少孺子,年轻人。(3)[怀丸操弹]藏着子弹拿着弹弓。(4)[委身曲附]弯曲着身体,屈着前肢。(5)[务欲]一心想要。(6)[前利]眼前的利益。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伐 ( ) 旦( ) 子( ) 延( )

2、在文中找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词,并写出相应的句子。 (1)则怀丸操弹于后园。 字: 句:( ) (2)如是者三旦。 字: 句:( ) 3、为下列句子补出省略的成分。 (1)[ ]欲取蝉,而[ ]不知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八)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0
【bwwdw.com - 博文网】

一、《武行德辨盐》

正文:武行德之守洛京也,国家方设盐法,有能捉获一斤以上者,必加厚赏。时不逞之徒,往往以私盐中人者。尝有村童,负菜入城。途中,值一尼自河阳来,与之偕行。去城近,尼辄先入。既而,门司搜阅,于菜篮中获盐数斤,遂系之以诣府。行德取其盐视之,裹以白绡帕子,而龙麝之气袭人,惊曰:“吾视村童,弊衣百结,蓝缕之甚者也。岂有薰香帕子?必是奸人为之耳。”因问曰:“汝离家以来,与何人同途?”村童以实对。行德闻之,喜曰:“吾知之矣。此必天女寺尼与门司冀幸以求赏也,”遂问其状,命亲信捕之,即日而获。其事果连门司,而村童获免。自是官吏畏服而不敢欺,京师肃然。

问题 1 :守门的士兵抓住了什么人?为什么要抓这个人? 问题 2 :行德为什么认为私带禁盐者不是村童? 问题 3 :行德为什么断定尼与门司有勾结? 词句:解释划线的字

1 、国家方设盐法 2 、往往以私盐中人 3 、途中,值一尼自河阳来 4 、去城近,尼辄先入 5 、此必天女寺尼与门司冀幸以求赏也 二、《李惠拷皮》

正文:后魏李惠,为雍州刺史。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二)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0
【bwwdw.com - 博文网】

超级有用的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二)

(十六)螳螂捕蝉(《说苑》)

[选文]

吴王欲伐荆(1),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2)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3)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4),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5)得其前利

(6),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释]

(1)[吴王欲伐荆]吴王,指吴王阖闾;荆,楚国。(2)[舍人有少孺子]舍人,国王的侍从官;少孺子,年轻人。(3)[怀丸操弹]藏着子弹拿着弹弓。(4)[委身曲附]弯曲着身体,屈着前肢。(5)[务欲]一心想要。(6)[前利]眼前的利益。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伐 ( ) 旦( ) 子( ) 延( )

2、在文中找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词,并写出相应的句子。

(1)则怀丸操弹于后园。 字: 句:( )

(2)如是者三旦。 字: 句:( )

3、为下列句子补出省略的成分。

(1)[ ]欲取蝉,而[ ]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2)[ ]欲啄螳螂,而[ ]不知弹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0
【bwwdw.com - 博文网】

学友网

高一语文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养成训练

[使用建议:可借助正确选项及答案解说将选段看懂,然后多读几遍。]

一、轶事十则

(一)粟粥荠菜

宋,范仲淹,少与友人在长白山僧舍修学,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盛之,经宿①遂凝,刀割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荠菜②十数茎于盂③,暖而啖④之。如此者三年,后登进士,为兵部尚书,谥文正公。

[注:①宿:xiǔ,宵,夜。②荠(jì)菜,一种野菜。③盂,yú,一种圆口器皿。④啖,dàn,吃,]

1.加黑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惟煮粟米二升 惟:只。 B.经宿遂凝 遂:就。 C.暖而啖之 暖:暖和。

D.谥文正公 谥:shì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被加的有褒贬意义的称号。这里用作动词。

2.这段文字表达的主旨是:

(二)不展家书 宋,胡瑗(yuàn),布衣时,与孙明复、蔡守道为友,读书泰山,攻苦,食淡,终夜不寐。十年不归,得家书,见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涧,不复展读,不欲分其心也。

1.判断下面语句翻译是否正确( )

“读书泰山,攻苦,食淡”——在泰山中读书,攻读勤苦,饭食粗淡。 2.下面词语,哪几项能概括语段中胡瑗的性格( ) A.勤奋 B.不怕清苦 C.持之以恒 D.谦虚 E.不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0
【bwwdw.com - 博文网】

31、李从珂兵发凤翔

后唐末帝李从珂从凤翔出发时,答应入洛阳以后给军士每人赏钱一百缗。到了洛阳,询问三司使王玫,府库中的虚实如何,回答说有数百万库存。接着派人查实,金钱和布帛不过三万两、匹;而赏军的费用预计需要五十万缗。末帝发怒,王玫提请聚敛民财来补足,收集了几天,只得到数万缗……这个时候,把存放金帛财赋的左藏中所有旧物以及各道的贡献之物,乃至太后、太妃所用的器皿服饰簪环全部拿了出来,才只有二十万缗,末帝很着急,当时枢密直学士李专美正在夜间值班,末帝责备他说:“你是个以才干闻名的人,不能为我谋划完成这件事,你留着才干往哪里用啊?”李专美谢罪说:“为臣很蠢笨,陛下是提拔任用得过份了,然而军赏不够充分,不是我的责任。我思考过,自长兴年间以来,赏赐很频繁,士兵因此而骄纵;接着又兴建皇帝陵墓和出兵征战,国家的财帑储藏便枯竭了。虽然有无尽之财物,但不能满足骄卒之心,因此,陛下在国家危困之中才能够拱手而得天下。说起来国家的存亡,并不专靠厚赏,也在于修治法度,建立纪纲。陛下如果不改革前朝覆车的老路,臣担心只能是困扰百姓,国家的存亡很难预料啊。现在,国家财力只有这些了,应该根据所能得到的平均分给大家,何必非履行当初所许诺的不可呢!”末帝认为他讲得对。壬辰(二

初中文言文扩展阅读译文 - 图文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0
【bwwdw.com - 博文网】

72史鰌尸谏

史鰌,字子鱼,病且死。谓子曰:“吾不能进琢伯玉(1),退弥子瑕(2)。生不能正君(3),死不能成礼,置尸北堂足矣。”

鰌死,灵公往吊丧,其子具言。公曰:“夫子生而进贤,退不肖,死以尸谏,可谓忠矣。”乃召琢伯玉为卿,退弥子瑕,徒(4)丧正堂,成礼而后返。卫国以治。 注释

(1)琢伯玉:春秋时魏国大夫,有贤名。 (2)弥子瑕:春秋时魏国大夫,无德佞臣,善阿谀奉承。 (3)正君:匡正国君。 (4)徒:迁移。 通风 译文

史鰌,字子鱼,生病到了弥留之际。他告诉他儿子说:“我既不能使蘧伯玉被提拔,也不能使弥子瑕被辞。我活着不能辅佐国君(纠正国君的错误),死不能成全国家的利益。(我太没用了),把我的尸体放在北堂就足够了。”

鰌死后,灵公来吊丧,他儿子把这些话具体告诉给了灵公。灵公说:“夫子生的时候推荐贤人,弹劾不肖之人,死了还要以尸体来进谏,可以称得上是‘忠’了。”于是(灵公)召见蘧伯玉,封他为卿,辞退了弥子瑕,把尸体迁移到正堂,行礼后返回。卫国因此而进入治世。 73尉迟敬德

史部尚书唐俭与太宗棋,争道,上大怒,出为谭洲。蓄怒未泄,谓尉迟敬德曰:“唐俭轻我,我欲杀之,卿为我证验,有怒言指斥。”敬尉德唯唯。明日朝,敬德叩首曰:“臣

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探究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0
【bwwdw.com - 博文网】

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探究

文质兼美的文言文能“陶冶”“熏习”或“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性”“气质”,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及整体文化素质,有利于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文言文中汲取古代文化的精髓,对其一生的文化素养的积淀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在课改的大背景下,文言文教学更是成为我们教师课改中的关键点之一。

一、目前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现状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对学生今后更加深入的研读起着奠基作用,新课标规定:文言文教学要达到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但纵观文言文教学,目前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并不令人乐观。大部分学生对文言文都有一种畏难情绪,究其原因,大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重字词理解,轻“读”文本

文言文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多感生疏,加之大量晦涩难懂的字词、让学生感到很困惑,学习时吃力,缺乏兴趣,基于此原因,教师就特别重视字、词、句的理解和翻译,课堂上字字落实,句句讲解,强调文言文基本功,夯实基础,这点固然重要。但这样做就侵占了学生自主诵读文本的时间。学生一味被动接受老师讲解、久而久之、学生无形中也受到影响,认为文言文学习只要掌握了字词、死记

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探究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10
【bwwdw.com - 博文网】

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探究

文质兼美的文言文能“陶冶”“熏习”或“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性”“气质”,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及整体文化素质,有利于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文言文中汲取古代文化的精髓,对其一生的文化素养的积淀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在课改的大背景下,文言文教学更是成为我们教师课改中的关键点之一。

一、目前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现状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对学生今后更加深入的研读起着奠基作用,新课标规定:文言文教学要达到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但纵观文言文教学,目前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并不令人乐观。大部分学生对文言文都有一种畏难情绪,究其原因,大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重字词理解,轻“读”文本

文言文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多感生疏,加之大量晦涩难懂的字词、让学生感到很困惑,学习时吃力,缺乏兴趣,基于此原因,教师就特别重视字、词、句的理解和翻译,课堂上字字落实,句句讲解,强调文言文基本功,夯实基础,这点固然重要。但这样做就侵占了学生自主诵读文本的时间。学生一味被动接受老师讲解、久而久之、学生无形中也受到影响,认为文言文学习只要掌握了字词、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