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五版课后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五版课后答案”相关的资料有哪些?“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五版课后答案”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五版课后答案”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精品文档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答案

第一章概述

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

答:连通性和共享

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

,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

存性能好。

实用文档

精品文档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

,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

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计算机网络习题解答

教材 计算机网络 谢希仁编著 第一章 概述

习题1-0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 答: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这种网络系统是以批处理信息为主要目的。它的缺点是:如果计算机的负荷较重,会导致系统响应时间过长;单机系统的可靠性一般较低,一旦计算机发生故障,将导致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分组交换网为中心的多主机互连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了克服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的缺点,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将多台计算机相互连接的方法。人们首先借鉴了电信部门的电路交换的思想。所谓“交换”,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就是由交换设备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资源或信道带宽所采用的一种技术。电话交换机采用的交换技术是电路交换(或线路交换),它的主要特点是:① 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用户独占分配的传输线路或信道带宽,即采用的是静态分配策略;② 通信双方建立的通路中任何一点出现了故障,就会中断通话,必须重新拨号建立连接,方可继续,这对十分紧急而重要的通信是不利的。显然,这种交换技术适应模拟信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1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

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

路。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答案

第一章 概述

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 答: 连通性和共享

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 ,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 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

答: 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 ,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 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 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精品文档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答案

第一章概述

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

答:连通性和共享

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

,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

存性能好。

实用文档

精品文档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

,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

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答案1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

第一章概述1-01答:连通性和共享

1-02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

1-03。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 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 RFC 文档。(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1-07答:(1) internet(互联网或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一章

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 答: 连通性和共享

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 (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 (3)在目的地合并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

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

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

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

答: 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

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

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习题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一章 概述

1-17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试 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 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 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解:(1)发送时延:ts=107/105=100s

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

(2)发送时延ts =103/109=1µs

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

结论: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但 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1-19 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传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再交给 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部和 尾部工18字节。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数据的传输效率是指发送的应用层数据除以所发 送的总数据(即应用数据加上各种首部和尾部的额外开销)。

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1000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习题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一章 概述

1-17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试 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 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 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解:(1)发送时延:ts=107/105=100s

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

(2)发送时延ts =103/109=1µs

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

结论: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但 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1-19 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传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再交给 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部和 尾部工18字节。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数据的传输效率是指发送的应用层数据除以所发 送的总数据(即应用数据加上各种首部和尾部的额外开销)。

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1000

1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答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述

1-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

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最主要的特点。

答: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ARPANR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最初的分组交换网ARPANET 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所有要连接在ARPANET 上的主机都直接与就近的结点交换机相连。而后发展为所有使用TCP/IP 协议的计算机都能利用互联网相互通信。第二阶段是1985-1993 年,特点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第三阶段是1993 年至今,特点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 结构的因特网。 1-24 试述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答:所谓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