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解读”相关的资料有哪些?“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解读”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解读”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学内容主要有:

1、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 3、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 4、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 5、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等。 二、教材分布: 1、数与代数

内容: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表内乘法。

目标: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经历1~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记熟每一句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2、几何与图

内容:认识线段、角以及简单的观察物体。

目标: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会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尺画角;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能辨认从不同位臵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统计与概率

内容:统计和数学广角。

目标:通过对学生身边事例的调查活动,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雷玉玲)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雷玉玲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圭白路小学的雷玉玲,很高兴能有这样一次机会在这里与大家交流,由于我是第一次教二年级,也是第一次接触这一册教材,分析教材很多时候只能依靠读课标和教参,讲的不到位的地方,希望老师们给予建议和理解。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是以《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那下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教学内容的变化;教材的编排特点;课时安排;各单元内容的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建议。

首先来说教学内容的变化,修订教材共包括九个单元,与实验教材相比,有以下一些变化:

1.从一年级下册移来“认识时间” 单元。

2.原“统计”单元根据课标要求进行了调整,第一学段只在每个年级下册安排。

3.除“数学广角”和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演说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演说

本册演说体系:1.说课标2.说教材3.说建议。 一、说课标

(一)新课标对本学段的要求

第一学段数学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其中数与代数领域涉及到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探索规律四方面的内容,认识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认识人民币、时间单位、重量单位等常见的量,探索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空间与图形涉及到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位置、图形与变换、四方面的内容,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学习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一些方法,学习长度单位,初步认识并探索图形的周长、面积,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统计与概率涉及到数据统计活动初步和不确定现象,学习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初步体验统计过程,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

实践与综合应用通过亲身经历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二)新课标对本册教材的要求

其中这些部分是二年级上册涉及到的内容。

二年级上册数与代数领域涉及到数的运算,包括看魔术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教材过关卷(8) 人教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教材过关卷(8)

一、填一填。(3题4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1.在( )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2.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2000克=( )千克 7千克=( )克 9000克+1000克=( )千克 5千克-4000克=( )克 3.按要求排列。

4千克 3900克 680克 6千克

( )>( )>( )>( ) 4.下面三人分别属猪、鼠、牛。

①号小朋友属( ),②号小朋友属( ),③号小朋友属( )。 二、辨一辨。(每题2分,共10分) 1.10千克铁比10千克棉花重。 2.一只小兔的体重是5000千克。

( ) ( ) ( ) ( )

3.小红不是一年级学生,就是二年级学生。 4.计量比较轻的物体用克作单位。

5.一袋盐比一克轻。 ( )

三、下面的物品或人有多重?(15分)

四、在

里填上1~9,每个竖式中的数字不能重复。(16分)

五、解决问题。(1题21分,2题12分,3题10分,共43分) 1.水果市场。

(1)李阿姨买了1千克香蕉和500克梨,要多少钱?

(2)小伟想买1千克葡萄和2千克香蕉,一共要花多少钱?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

课本P1、2,例1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 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 (一)、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3)、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并思考: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单元教材分析:

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

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1课时 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

课本P1、2,例1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

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小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篇一:2015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2015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 分数

一、(共15分,每空0.5分。)

1、把口诀补充完整。

三七() 五()四十()十六

七()五十六 一六( ) ()二十四

2、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读作:( ),

3、一块黑板大约长4( )。小丽的身高约112()。

4、把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写出来。

2+2+2+2 5+7+5+7-3 7+7+7

5、在

35+6

6、在 里填上“>”“<”或“=”。(1.5分) 422×6 12 4米 400米

=48

里填上合适的数。(1.5分) ×5=40 40+ × 6=42 7、右图中有( )条线段,有( )个角,

其中有( )个直角。

8、在

4 里填上“+”“-”或“×”。(1.5分) 8=326 7=42 2=640

9、哪个是你在镜子里看到的样子?

圈出来。

10、他们看到的是什么?请连一连。(1.5分)

二、(将正确答案前面的□涂黑)。(共5分)

4、下面的算式中,积最大的是( )。

□5×6 □9×2□8×4

5、小明有50元钱,买故事书花了28元,他大约还剩()元。

□22□30 □20

三、(33分)

1、口算我最棒!(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