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理)揭阳一中2013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23-03-08 18:20:1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揭阳一中2013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 学(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碳间以单键结合,碳原子剩余价键全部与氢原子结合的烃一定是饱和链烃 B.分子组成符合CnH2n+2的烃一定是烷烃 C.正戊烷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在一条直线上 D.分子式相差若干个CH2的物质是同系物

2.一种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4H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将该有机物与适量氯气混合后光照,生成的卤代烃的种类共有

A.1 B.3 C.4 D.6

3.某烷烃分子含n个碳原子, 充分燃烧2 mol该烷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消耗氧气的物质

的量为

A.(3n+1)/2 mol B.n mol C.(3n+2) mol D.(3n+1)mol 4.下列属于同位素的一组是 A.O2、O3 B.Na2O、Na2O2

C.194040D.H、D、T K、20Ca

5.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周期表中有8个A族,8个B族

B.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32种元素 C.短周期元素是指1-20号元素

D.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都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6.已知A的原子序数是a,B2-与A3+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B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A. a+5 B.a-5 C.a+1 D.a -1 7.下列各组微粒半径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Na<Si<P B.O2>Mg2+>Al3+ C.Ca>Ba>Ca2+ D.Cl>F>F

8.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s>C1>P B.热稳定性:HC1>AsH3>HBr C.还原性:As3?>S2?>C1? D.酸性:H3AsO4>H2SO4>H3PO4 9.下列物质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H2S B.Na2O2 C.NH4Cl D.CaBr2 10.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的原子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原子组成HmX分子,

在a g Hm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1

a

A.(A-N+m)mol

AaC.(A-N)mol

A+m药品变质问题的是

a

B.(A-N)mol

AaD.(A-N+m)mol

A+m

11.自来水常用氯气进行消毒。如果在实验室用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

A.FeCl2 B.Na2SO3 C.NaOH D.AlCl3

12.下列单质或化合物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NaHSO4水溶液显中性 B.SiO2与酸、碱均不反应

C.NO2溶于水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Fe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和FeCl2和FeCl3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漂白粉长时间露置空气中会结块变质

B.把NaHSO4溶液加入NaAlO2中生成白色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

C.装强碱溶液的试剂瓶需要用橡胶塞,长时间后会在瓶口有白色固体生成 D.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接近浓氨水瓶口有白烟产生 1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Na + 2H2O = Na + 2OH + H2↑ B.硅酸钠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SiO32+ 2H+ = H2SiO3↓

C.0.01mol/LNH4Al(SO4)2溶液与0.02mol/L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NH4 +Al3 + 2SO42 + 2Ba2 + 4OH- = 2BaSO4↓ + Al(OH)3↓ + NH3·H2O

D.浓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并加热:Fe + 3NO3 + 6H

+

△ Fe3+ + 3NO2↑ + 3H2O

15.下列化学实验事实的描述及其结论都正确的是 A.将饱和氯水滴到淀粉碘化钾试纸上,试纸先变蓝后变白,说明氯水具有漂白性

二、双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2个选项正确,多选、错选、未选均不得分,只选一个答案且正确的给1分。) 16.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

Ca(OH)2

和NH4Cl

B.将SO2通入含HClO的溶液中,生成H2SO4,说明HClO酸性比H2SO4强 C.FeCl3溶液可以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Cu,说明Fe的金属活动性大于Cu D.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说明铝箔表面氧化铝熔点高于铝

碱石灰 ①

b

苯 水 ①

2

A.装置①可用于做HCl喷泉实验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HCl气体,并防倒吸 C.装置③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NH3 D.装置④b口进气可收集CO2等气体 17.制备金属氯化物时常常采用两种方法:①用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得 ②用金属与氯气直接化合制得。用以上两种方法都能制得的氯化物是

A.AlCl3 B.MgCl2 C.FeCl3 D.CuCl2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B.14C和14N的质子数不等,它们的中子数相等 C. 6Li和7Li的质子数相等,电子数也相等 D.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的质量数相等

19.科学家最近发现两种粒子:第一种是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第二种是由四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下列有关这两种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四中子”不显电性 B.第二种粒子是氧元素的另一种同位素 C.“四中子”的质量与一个4He原子质量近似相等 D.第二种粒子的化学式为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20.下列有关碱金属铷(Rb)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灼烧氯化铷时,火焰有特殊颜色 B.硝酸铷是离子化合物,难溶于水

C.在钠、钾、铷三种单质中,铷的熔点最低 D.氢氧化铷是弱碱

21.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卤素单质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熔沸点逐渐升高 B.酸性HF>HCl>HBr>HI C.沸点HF

D.将Cl2通入KBr溶液中,滴入四氯化碳,如果下层溶液呈橙色,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溴强

22..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W2+、bX+、cY2、dZ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W>Y>Z B.热稳定性: H2Y>HZ C.离子半径:Y2- >W2+ D.碱性: W(OH)2>XOH

23.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的原子半径大小:X>Y>Z B.Y、Z的气态氢化物中,前者更稳定

C.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前者更强

D.X、W的气态氢化物相互反应,生成物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3

二、填空题

24.某同学做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与步骤未对应) ① 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②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③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④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请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研究 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填A~D) (3)写出实验①\\②对应化学方程式

实验① , 实验② 。 (4)实验结论: 。

25.下列是部分短周期中第二、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元素代号 原子半径(nm) 主要化合价 回答下列问题:

(1)⑥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周期、族) 。

(2)在这8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

(3)①⑥形成物质的电子式

(4)写出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⑥的氢化物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A.③、④处于不同周期 B.②的阳离子与⑧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C.⑥在同主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 D.⑤元素与⑦元素两者核电荷数之差是8

4

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D.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① ② ③ ④ ① 0.186 +1 ② 0.160 +2 ③ 0.152 +1 ④ 0.143 +3 ⑤ 0.110 ⑥ 0.099 ⑦ 0.075 ⑧ 0.074 -2 +5、-3 +7、-1 +5、-3 E.①与⑧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26.A、B、C、D、E、F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原子

是半径最小的原子;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气态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X;D与A同主族,且与F同周期;F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4倍,A、B、D、F这四种元素,每一种与C元素都能形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D、E、F三种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间两两皆能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C、E元素的名称B 、C 、E 。 (2)写出C、D两种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物质的含有的化学键为 。

(3)可以验证C和F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结论是(填编号) ; ① 比较这两种元素常见单质的熔点

② 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

③ 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

(4) A、C、D、F四种元素可以形成两种酸式盐(均由四种元素组成),这两种酸式盐的化学式分别为 、 。

(5)A、C、F间可形成甲、乙两种微粒,它们均为负一价双原子阴离子,且甲有18

个电子,乙有10个电子,则甲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7.文献资料显示某地区的酸雨主要为硫酸型和盐酸型酸雨。某兴趣小组对酸雨进行实验研究:

(1) 提出合理的假设:该酸雨中的溶质除H2SO4、HCl外,该小组同学根据硫酸型酸雨的

形成过程,预测主要溶质还一定有 。

(2)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以上假设。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试剂及仪器:盐酸、硝酸、BaCl2溶液、Ba(OH)2溶液、AgNO3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品红溶液、烧杯、试管、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 步骤1:取适量酸雨于A、B两支洁净试管中,待用。 步骤2:往A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静置,过滤。 步骤3:取少量步骤2得到的滤渣加入足量的盐酸。 步骤4:取少量步骤2得到的的滤液,加入 预期现象和结论 。 步骤5:往B试管中加入 。

5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2 3 4 5 6 7 题号 1 答案 B C D D B B B 8 C 9 C 10 C 11 D 12 C 13 D 14 C 15 D 二、双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6 17 18 题号 答案 AC AB AC 19 BD 20 AC 21 BC 22 AC 23 BD 24.(12分)

(1)第三周期金属(2分) (2)(每空1分,共4分)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3)实验①:Mg+2H2O

① B ② A ③ D ④ C Mg(OH)2+H2↑ (2分)

实验②:2Na+2H2O=2NaOH+H2↑ (2分)

(4)第三周期的金属性:Na>Mg>Al

或:第三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减弱(2分) 25.(11分)(1)第三周期第VIIA族(2分) (2)HClO4 (2分) (3)Na[:??+3+

(2分) (4)Al(OH)+ 3H = Al + 3H2O (2分) :]3 Cl....(5)A、B、D (3分)

26.(11分)(1)氮 氧 铝(各1分) (2)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2分) (3)②③(2分) (4)NaHSO4 (1分) NaHSO3 (1分) (5)OH— + HS— == H2O + S2— (2分) 27.(12分)

6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2 3 4 5 6 7 题号 1 答案 B C D D B B B 8 C 9 C 10 C 11 D 12 C 13 D 14 C 15 D 二、双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6 17 18 题号 答案 AC AB AC 19 BD 20 AC 21 BC 22 AC 23 BD 24.(12分)

(1)第三周期金属(2分) (2)(每空1分,共4分)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3)实验①:Mg+2H2O

① B ② A ③ D ④ C Mg(OH)2+H2↑ (2分)

实验②:2Na+2H2O=2NaOH+H2↑ (2分)

(4)第三周期的金属性:Na>Mg>Al

或:第三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减弱(2分) 25.(11分)(1)第三周期第VIIA族(2分) (2)HClO4 (2分) (3)Na[:??+3+

(2分) (4)Al(OH)+ 3H = Al + 3H2O (2分) :]3 Cl....(5)A、B、D (3分)

26.(11分)(1)氮 氧 铝(各1分) (2)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2分) (3)②③(2分) (4)NaHSO4 (1分) NaHSO3 (1分) (5)OH— + HS— == H2O + S2— (2分) 27.(12分)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je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