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更新时间:2023-09-12 15:3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董正宇

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07期

摘要:目的 探讨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9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单纯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DC-CIK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情况,并就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后CD3+、CD3+/CD4+、CD3+/CD8+等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细胞因子IFN-γ、IL-2、TNF-α水平改善情况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DC-CIK;化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T细胞亚群

非小细胞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肿瘤之一,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鳞腺癌等,与小细胞癌相比,该疾病的癌细胞生长分裂较慢,扩散相对较晚。非小细胞癌患者早期表现不明显,主要为胸痛、咳嗽,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可表现处痰血、低热、气促,晚期患者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咯血等情况,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DC-CIK联合化疗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颖治疗方式,在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本次研究就我院收治的9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9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前均经胸部CT检查、支气管镜、细胞学及ECT检查等确诊。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45例患者中男22例,女23例,年龄在45~80岁,平均年龄(62.5±17.5)岁,观察组45例患者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在43~78岁,平均(61.7±15.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单纯NP化疗,在化疗进行的第1~3d,给予患者25mg/m2顺铂(江苏豪森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812),第1d和第8d给予患者25mg/m2长春瑞滨(江苏豪森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78)持续化疗4w[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DC-CIK治疗,按照对照组的化疗方法治疗结束后,第5d行自体DC-CIK细胞回输。1.0×109细胞用含1%的白蛋白生理盐水100ml制成悬液进行静脉输注,并在1h内输完,隔天进行1次,持续进行24次[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1j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