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108考试批次《小学德育理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更新时间:2024-03-31 07: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福师1108考试批次《小学德育理论》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选择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格子里)

题目序号 答案序号 1 C 2 B 3 C 4 D 5 B 6 B 7 A 8 B 9 D 10 B 1、着重于传授道德知识, 发展道德认识能力,这是哪一种德育课程?( )。 A、隐性德育课程 B、活动性德育课程 C、认识性德育课程 D、辅导性德育课程 答案:C

2、德育过程所依据的是那一种规律?( )。

A、受教育者审美能力发展规律 B、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C、个体的认识活动规律 D、受教育者生理发展的规律 答案:B

3、对德育活动中的情况作出是否正常的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是什么评价( )。

A、决策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答案:C

4、德育过程的本质是( )。

A、将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B、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C、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D、是造就道德主体或再生产道德主体的过程 答案:D

5、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陶冶、熏陶,这是哪一种德育方法( )。

A、实际锻炼法 B、陶冶教育法 C、说理教育法 D、榜样示范法 答案:B

6、德育评价的主要内容是( )。

A、德育方案 B、德育工作和德育结果

1

C、德育措施 D、德育环境 参考答案:B

7、目前教育界提出的“乐学教育”“愉快教育”是属于( )。 A、情感体验模式 B、价值观导向模式 C、行为践履模式 D、心理辅导模式 参考答案:A

8、在一项德育方案实施之前进行可行性评价,将要进行的德育活动是否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与德育方案是否可行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一种什么评价( )。 A、诊断性评价 B、决策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参考答案:B

9、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B、家长委员会 C、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D、学校德育 参考答案:D

10、少年期品德发展的特点是( )。 A、幼稚性 B、动荡性 C、成熟性 D、自觉性 参考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选出两个以上正确答案,答案写在相应框格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 BC 2 ABCD 3 BCD 4 BCD 5 ACD 1、活动性德育课程的特征是( )

A、教育内容系统性 B、重视通过活动交往来获得相应的价值观念 C、养成行为习惯 D、陶冶情操 参考答案:BC

2、当代我国的德育模式主要有哪几种? ( )

A、价值观导向模式 B、情感体验模式 C、行为践履模式 D、心理辅导模式 参考答案:ABCD

2

3、现代德育管理的主要特点是( )

A、计划性 B、民主性 C、开放性 D、科学性 参考答案:BCD

4、在陶冶教育中,采用的主要方式有哪几种? ( ) A、思想品德课 B、人格感化 C、环境陶冶 D、艺术熏陶 答案:BCD

5、学校在德育网络中的作用是( )

A、导向作用 B、陶冶作用 C、调节作用 D、精神文明辐射作用 答案:ACD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 1、德育目标

参考答案:德育目标是教育者通过德育活动在促进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或质量标准,亦即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或质量标准。 简言之,德育目标是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标准。 2、认识性德育课程

参考答案:认识性德育课程是学校于正式课程之中,规定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是系统传授和学习有关道德的、思想政治的知识、观念、理论,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认识、观念、理想乃至道德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课程。 3、品德

参考答案:属于个人意识范畴,是一种个体现象。它是指个体按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在言行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品德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道德品质三部分。或者说它是一定社会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规范在个人身上的表现。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现代学校德育管理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调动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2)发挥德育组织的作用; (3)发挥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效能。

3

2、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的区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教育目标的区别; (2)所依据的规律不同。 3、如何理解学校德育内容序列化? 参考答案:

学校德育内容安排的序列化,是指按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社会思想道德的内在逻辑和层次结构,将德育基本内容组织安排成系统连贯的系列。

其特点是:内容按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分层次分阶段有重点地,连续有序,螺旋上升地加以组织和排列,内容要求略高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发展水平,使之落在受教育者的“最近发展区”上。

其目的是使德育基本内容的具体实施更适合受教育者品德发展实际,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品德发展,保证德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4、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参考答案: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班主任应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建设班集体的工作 上。

(1)提出明确的共同奋斗目标;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3)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4)建立严格的班集体纪律; (5)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5、组织开展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进行德育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参考答案:

(1)要有明确的目的。

(2)要把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4)活动中要进行品德教育工作。

五、论述题:(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1分,共23分)

4

1、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当前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贯彻得怎么样? 参考答案:

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设计基本体现了现代德育发展性精神即注重个体德性的发展。当前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如片面追求升学率等行为,表明教师在自觉不自觉地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进行教学,德育目标还没有完全按照所设计的德育目标来实施。

2、联系实际谈谈现代学校班集体德育管理的基本要是什么? 参考答案:

现代德育管理要求班主任在制定班级目标时,除了要讲求 针对性、激励性,讲究长短结合外,还要渗透现代意识;

要求班主任在选拔班干部时,充分发挥学生的民主参与精神;

要求班主任形成班级良好班风以及健全班级制度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即依赖于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行为控制和自觉行为来实现目的;

要求班主任正确认识并合理对待班级中的各种非正式群体;

班级管理更强调一种柔性、个别性和更多的要求充满情感的力量和因素。 (3)实践性 德育目标是预想的德育活动的结果及其标准,它是指向未来的,具有超前性,可能性的东西,而不是现实性的东西。但是只要德育目标是合乎规律的,符合实际的,那么,经过主观努力和实践活动,具有主观性,超前性的德育目标就能够变为客观现实。因此德育目标具有实践性的特点。

福师1108考试批次《小学德育理论》复习题二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选择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格子里)

题目序号 答案序号 1 A 2 B 3 B 4 C 5 B 6 B 7 D 8 A 9 D 10 A 1、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设计体现了 ( )。

A、注重个体德性的发展 B、注重多样性 C、注重实践性 D、注重理论性

5

参考答案:A

2、更强调和重视在实践中通过活动和交往来获得相应的价值、观念,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这是哪一种德育课程的特征?( )。 A、认识性德育课程 B、活动性德育课程 C、核心德育课程 D、隐性德育课程 参考答案:B

3、小学和中学的德育目标有所区别,表明确定德育目标必须依据哪一因素( )。

A、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B、受教育者的发展 C、 思想品德心理特点 D、 教育世界观的因素 参考答案:B

4、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 )。

A、知与行的矛盾 B、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矛盾 C、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矛盾 D、全面认识与片面认识之间的矛盾 参考答案:C

5、德育过程所依据的是那一种规律( )。

A、受教育者审美能力发展规律 B、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C、个体的认识活动规律 D、受教育者生理发展的规律 参考答案:B

6、小学和中学的德育目标有所区别,表明确定德育目标必须依据( )。 A、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B、受教育者的发展 C、思想品德心理特点 D、教育世界观的因素 参考答案:B

7、在近代西方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的著作是( )。 A、《爱弥尔》 B、《道德教育论》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普通教育学》 参考答案:D

8、在社会主义社会,思想教育的核心是( )。

A、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B、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

6

C、爱国主义教育 D、社会公德教育 参考答案:A

9、德育过程的实质是( )。

A、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行为 B、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C、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D、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参考答案:D

10、目前教育界提出的“乐学教育”“愉快教育”是属于( )。 A、情感体验模式 B、价值观导向模式 C、行为践履模式 D、心理辅导模式 参考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选出两个以上正确答案,答案写在相应框格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 BCD 2 ABCD 3 ACD 4 ABCD 5 ABCD 1、现代德育管理的主要特点是( )。 A、计划性 B、民主性 C、开放性 D、科学性 答案:BCD

2、制约现代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因素有( )。 A、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B、受教育者的发展 C、思想品德心理特点 D、教育世界观的因素 答案:ABCD

3、学校在德育网络中的作用是 ( )。 A、导向作用 B、陶冶作用

C、调节作用 D、精神文明辐射作用 答案:ACD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的特点是( )。 A、社会主义方向性 B、全民性和民主性

7

C、变革性 D、开放性 参考答案:ABCD

5、德育管理的手段有( )。

A、思想动员 B、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C、进行明确分工 D、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参考答案:ABCD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 1、现代学校德育管理 参考答案:

现代学校德育管理是指现代学校组织系统中的管理者根据现代社会需要, 在现代管理思想的指导下,运用现代管理科学方法,对德育工作进行决策、计划、组织、 控制和评价, 充分利用各种德育资源(人、财、物和信息等),不断增强学校德育系统功能,使德育活动顺利进行,实现德育目标的活动过程。 2、德育过程 参考答案:

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心理内部矛盾运动, 而使其养成一定的思想品德,也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 3、德育目标 参考答案:

德育目标是教育者通过德育活动在促进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或质量标准,亦即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或质量标准。 简言之,德育目标是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标准。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现代德育管理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调动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2)发挥德育组织的作用;

8

(3)发挥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效能。 2、德育论研究任务有那些? 参考答案:

社会主义德育论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深入揭示社会主义德育的规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体系, 指导社会主义德育实践, 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服务。

具体任务包括:揭示德育本质,探索德育活动的规律;帮助德育工作者掌握德育理论指导德育实践。

3、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的区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教育目标的区别; (2)所依据的规律不同。 4、说明隐性德育课程的功能? 参考答案:

(1)认识导向功能; (2)情感陶冶功能; (3)行为规范功能;

5、如何贯彻德育中的说理疏导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参考答案:

(1)要正面说理,疏通引导,启发自觉。

(2)要树立先进典型,用正面榜样教育引导学生前进。

(3)要以表扬为主,批评、处分为辅,利用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向上的心理,鼓励他们不断前进,抑制不良思想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4)要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并教育学生自觉遵守,把耐心细致的说理疏导和必要的严格的纪律约束

五、论述题:(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1分,共23分)

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理解德育目标具有主观性,客观性和实践性? 参考答案:

德育是一种教育者自觉地依据在观念中预先提出和设定的目的所进行的对象性活动,是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具有主观性,客

9

观性和实践性。

(1)主观性 德育目标作为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要求,它是人们在观念中预先提出和设定的。德育目标在德育活动开始时只是人的一种主观愿望,一种预想的结果,而不是现实的东西。因此它属于人的主观意识的范畴,是主观的,具有主观意识性和预见性的特点。

(2)客观性 人在德育活动过程中,虽然能在观念中提出和设定德育目标,但德育目标这种观念性的对象又是以客观现实为前提和基础的。德育目标从其存在和表现形式来说是主观的,但它并不是纯主观性的东西。德育目标从其内容和产生来说是客观的,是以客观的社会生活条件的要求,德育对象的需要与可能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客观现实及其要求在人的主观意识中的反映。因此德育目标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特点。

2、联系实际谈谈现代学校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全面负责、全面安排; (2)面向全班,照顾个别; (3)善始善终,循序渐进; (4) 协调一致、互相配合。

福师1108考试批次《小学德育理论》复习题三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选择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格子里)

题目序号 答案序号 最后根据( )。

A、涂尔干 B、卢梭 C、赫尔巴特 D、裴斯泰洛齐 参考答案:A

2、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设计体现了( )。

10

1 A 2 A 3 B 4 C 5 B 6 A 7 C 8 A 9 D 10 C 1、那一个教育家的道德教育理论是以社会为本位的,强调社会是道德教育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g4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