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s版语文上册导学案

更新时间:2023-03-08 06:26:4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 录

1 《稻草人》 导学案 ................................................................................................................................................... 3 2 《寓言二则》导学案 ..................................................................................................................................................... 6 3 《卖火柴的小女孩儿》 导学案 ..................................................................................................................................... 9 4《刺猬汉斯》导学案 ....................................................................................................................................................... 12 5《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导学案 ....................................................................................................................................... 14 《语文百花园一》导学案 ................................................................................................................................................. 16 6《开国大典》导学案 ....................................................................................................................................................... 20 7《望大陆》导学案 ........................................................................................................................................................... 23 8《明天更辉煌》导学案 ................................................................................................................................................... 24 9《山海关》导学案 ........................................................................................................................................................... 27 10《太阳与士兵 》导学案 ............................................................................................................................................... 29 《语文百花园二》导学案 ................................................................................................................................................. 31 11《永远的歌声》导学案 ................................................................................................................................................. 35 12.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 38 1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导学案 ................................................................................................................. 40 14《花边饺子里的爱》导学案 ......................................................................................................................................... 43 15 《为了五美元的礼物》导学案 ................................................................................................................................... 45 《语文百花园三》 导学案 ............................................................................................................................................. 46 16. 《古诗三首》导学案 .................................................................................................................................................. 50 17 《詹天佑》导学案 ....................................................................................................................................................... 52 18《文天祥》导学案 ......................................................................................................................................................... 54 19. 《怒吼吧,黄河》导学案 .......................................................................................................................................... 56 20.《一句话》导学案 ....................................................................................................................................................... 58 《语文百花园四》导学案 ................................................................................................................................................. 60 21.《奇异的琥珀》导学案 ................................................................................................................................................ 66 22*《表里的生物》导学案 ............................................................................................................................................... 68 23《自然之道》导学案 ..................................................................................................................................................... 70 24 《一个这样的老师》导学案 ..................................................................................................................................... 73 25*《最佳路径》导学案 ................................................................................................................................................... 76 《语文百花园五》导学案 ................................................................................................................................................. 78 26《将相和》导学案 ......................................................................................................................................................... 84 27. 《奴隶英雄》 导学案 ............................................................................................................................................. 86 28《赤壁之战》导学案 ..................................................................................................................................................... 88 29《老人与海》导学案 ..................................................................................................................................................... 92 30《鲁滨孙造船》导学案 ................................................................................................................................................. 94 《语文百花园六》 导学案 ............................................................................................................................................. 96

1

第一单元核心知识结构框架图 童话 寓言 卖尼火尔稻刺柴斯自画草猬的骑相蛇人汉小鹅矛添 斯女历盾足 孩险 儿记 个通言读苦通理通弄通尽过而懂儿过解过巧过职对有课童小童读成读尽稻信文的女话寓拙懂责草的内深孩中言,寓、人道容切的的故把言心的理,同五人事事故地一 知情次物,善夜道。幻形明情事良所课 象象白办,的见文,,说遭懂稻,写了使话了得草和了解学做的不人他几她生事道能的心件的受要理自形情事悲到前。作 象变,惨良后聪。化明遭好一明 的白遇品致,描课,德,做写文激的不多,告发教能余刻诉学育相的画我生。互事了们对抵, 一要穷触反。而 2

1 《稻草人》 导学案

《稻草人》核心知识结构框架图文读的通主课要文内,容把握课化抓的住句稻子草进人行的体情会感变具会书读理生解字生,词借助工展开想象续写故事 第 一 课 时

学习目标

1、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稻草人的善良和尽职。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激发学生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同情。

5、 教育学生有一颗善良的心,关心、体贴、帮助他人。

学习重点:了解在稻田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稻草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

学习难点:理解作者刻画的稻草人是个怎样的人物。

学习流程:完成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导学案→全班反馈展示 一、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

二、读课文,注意要有一定的速度。 三、自主学习 1、拼音高手

jī r?u pí fū lǎn du? dào suì bái h?u gēng zh?ng ( ) ( ) ( ) ( ) ( ) ( ) jú zi ha sa hu? shi wǎn jiù ch?n diàn diàn

( ) ( ) ( ) ( ) ( ) 音易错的字: 形易错的字:

2、你发现有特点的词语了吗?

3、组内合作完成书后会认字。

3

4、词语小超市。(理解词义,可结合具体语境。)

不可收拾: 勉强: 恨不得: 欣慰 :

干瘪 : 我能用喜欢的词语说句话:

课文中还有一些好词佳句,快找出来读一读,积累下来: 四、合作探究

1、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1、2自然段)想一想,稻草人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把稻草人的样子和结构说清楚的?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

3、作者是运用什么样的修辞方法体现出稻草人的尽职尽责的?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五、展示交流

每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第 二 课 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感受稻草人

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的形象。

2、激发学生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同情教育学生有一颗善良的心关心、体贴、帮助他人。

学习重难点 1、体会稻草人焦急的心理活动。

2、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内心塑造人物形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把握人物形象

1、细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稻草人样子和结构的段落,小组交流,记录下来。

2、 指名反馈:这篇寓言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稻草人看到一只飞蛾飞到主人的稻田里,并产下了子儿。稻草人很着急,想把情况告诉主人却无能为力,他为主人感到很悲伤。) 3、默读第三至第八自然段,思考

(1)找出描写扇子动作的变化和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他感情变化的原因。 (2)除了尽职与忠诚之外,你还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稻草人? 二、展示交流,感悟人物形象

1、课文主要给我们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是( ),一个是( )。作者为我们塑造了怎样的稻草人和老妇人形象呢?

2、再读课文后,稻草人和老妇人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是一个( )的稻草人;这是一个( )的老妇人。

3、同学们,再读课文,把相关的语句找出来,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老妇人的悲惨、孤单、可怜、穷苦的?又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稻草人的尽职和善良的?

所以善良的稻草人很想帮助老妇人,可是他什么也做不了,他有多着急呀!请同学们找出描写稻草人焦急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三、合作探究

稻草人的焦急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对主人的关爱,他同情主人悲惨的遭遇。同学们,如果

4

你也是这个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你希望自己是什么?你想怎样帮助老妇人? 四、达标拓展

1、课文中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过程是( )。 A.心痛 —— 着急 —— 高兴 B.高兴 —— 心痛 —— 着急 C.高兴 —— 着急 —— 心痛 D.着急 —— 高兴 —— 心痛 2、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

1.课文中哪个细节最能打动你?请抄下来,再写出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文中描写稻草人外貌的句子,写一段话,描写人物或塑像的外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

A.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橘子,哪里会露出笑容来呢! B.今年的稻子长得好,很壮实,雨水又不多,像是能丰收似的。

C.他想到将来田里的情形,想到主人的眼泪和干瘪的脸,又想到主人的命运,心里像刀割一样。

D.新出的稻穗一个挨一个,星光射在上面,有些发亮,像顶着一层水珠。 五、教学反思

5

2 《寓言二则》导学案

《寓言二则》核心知识结构框架图 意理理意意习实通体解思思兴践过 思会解字引进趣活本 寓的导而整动课,学言学理 篇激习生解的课 发和看句含文学相 注子义生关的释的 学的 第一课时《自相矛盾》

一、学习目标

1. 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课文。

2. 引导学生理解寓言内容,能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3. 帮助学生学会“矛、弗、卮、遂”4个会认字和“矛、盾、弗、祠、遂”5个会写字。 二、 学习过程 (一) 知识准备

1. 听写上课词语。同桌互评。

(二) 导入新课

同学们已经学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谁能给大家讲一个古代寓言故事?

但是这些故事都是把古代文言文故事改写成白话文的,今天我们就来学文言文的古代寓言故事《自相矛盾》。 (三) 自主学习

1. 认读生字。自读课文。

2. 结合注释理解文言文中的字义。

盾: 矛: 鬻: 誉: 之: 曰: 吾: 莫: 陷: 其: 3. 记下不懂的问题。

(四) 展示交流

1. 把自己理解了的在小组中讲一讲,不懂得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2. 看那个同学说得明白听得认真,组长根据检查情况给每个组员评定星级。 (五) 合作探究

1. 那个楚国人听了别人问他的话,为什么“弗能应也”?

2. 你怎样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在生活中,我们遇到过“自相矛盾”的情况吗?

6

3. 用现代话把故事内容写出来。

(六) 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1. 小组代表用现代话说说故事的内容。 2. 集体交流探究题目。

3. 教师根据情况给小组评定星级。 (七) 课堂练习

1. 有语气地朗读课文(或分角色朗读)。 2. 背诵课文。 三、 小结

世上没有牢不可破的盾,也没有无坚不摧的的矛。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和盾的作用,结果出现了自己说的话前后互相抵触的尴尬局面。 四、达标拓展

1. 本文的作者是谁?他在历史上有什么影响和成就?课下搜集资料了,留待下一节课交流。 2. 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第二课时 《画蛇添足》

一、 学习目标

1. 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课文。

2. 引导学生理解寓言内容,能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3. 帮助学生学会“矛、弗、卮、遂”4个会认字和“矛、盾、弗、祠、遂”5个会写字。 二、 学习过程 (一) 知识准备

1.听写上课词语。同桌互评。 2.指名背诵《自相矛盾》。 (二) 导入新课

交流搜集的资料,了解韩非以及他的思想。 (三)自主学习 1. 自读课文。

画出生字,注意“舍、数”的读音。 2. 解释字词。

饲: 卮: 谓: 饮: 引: 且: 乃: 固: 安: 遂:

7

亡:

3. 逐句说说课文意思。 4. 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四)展示交流

1. 把自己理解了的在小组中讲一讲,不懂得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2. 看那个同学说得明白听得认真,组长根据检查情况给每个组员评定星级。 (五) 合作探究

1、究竟什么原因使这个人“终亡其酒”呢?

2、你怎样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在生活中,我们遇到过“自相矛盾”的情况吗?

3、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a) 集体交流探究题目。

(b) 教师根据情况给小组评定星级。 (六) 达标拓展

分小组准备表演成语故事。(自选一则) 先讨论,在小组里试演。(以《自相矛盾》为例)

1. 这个楚国人开始叫卖的时候是怎样的表现(他怎么想的、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2. 周围的人听了他的话是什么反应(比如,有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议论等等)? 3. 听了问话,那个楚国人又是什么表现? 4. 后来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5. 怎样表演才能使人们受到启示?

选择一个故事,在小组里分号角色,练习几遍。 班级进行表演。 三、 小结

小故事里有大智慧。我们知道的许多成语都有一个故事,研究这些故事能让我们更准确地运用成语,也可以从中发现一些人生哲学。 四、 教学反思

8

3 《卖火柴的小女孩儿》 导学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核心知识结构框架图

作认理 法指想重通用识解来感导点过破两

读学情句朗折个 懂生子读号幸课运体课 及福文用会文破的 旁作,折含批者并 号义的的抓的, 方思住

学习目标

1.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学习重点;.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关注小女孩的命运。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的效果。

学习难点: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

第 一 课 时

学习目标:

(1)会写6个生字,并能正确读写含有生字的词语。

(2)正确读写哆哆嗦嗦、摇摇摆摆、暖和暖和、暖烘烘并能积累相应结构的词语至少两个。 (3)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情感。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的大年夜是怎样过的?。 2.板书课题,老师谈话导入:

课前搜集有关安徒生的童话读一读:同学们,大年夜本来是很高兴的,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有鸡、鸭、鱼、虾等好菜,但在沙俄统治下的俄国人民却过着悲惨的生活,有一个小女孩,她在大

9

年夜还要在街上卖火柴,你们想知道她在街上卖火柴发生了什么事吗?现在就赶快来读一读这篇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吧!预习指导:(约15分钟) 二、自主学习

1、初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及需要积累的词语或短语。

2、再默读读课文不少于2遍,边读边想:课文先写的什么,再写的什么,最后写什么。 3、我展示;A、我会读:乖巧、围裙、硬币、裂缝,橱窗,圣诞树

B、我知道:1.《卖火柴的小女孩》是 (国家)作家 (谁)写的,讲述

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 的故事。

C、小女孩一共擦燃了_____次火柴,分别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我能默写下面的词语。

yáo lán wéi qún liè fèng chú chuāng ( ) ( ) ( ) ( ) 5、我能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她在一座房子墙角里坐下来,蜷.(quán,juǎn)着腿缩成一团。

②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tián, tiān)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

③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pèn, pén)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6、我能照样子写词语,再选择一个词语造句。

暖烘烘(ABB)

哆哆嗦嗦(AABB) 又冷又饿

三、展示交流

现在让我来检测一下学习效果吧

四、合作探究

1、再次默读课文,感悟小女孩的命运和作者寄予的情感。

(1)小女孩为什么连续的擦燃火柴?她五次擦燃火柴看到的幻像分别说明了什么?小女孩渴望得到什么?最使你受感动的是哪一次?自己试着读一读,请把你的感情充分读出来。

(2)读读文章最后三个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先想一想,再和同学讨论:你对“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是怎样理解的?对最后一段中的两个“幸福”是怎样理解的?

2、学生自由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根据所给题目自读自悟,画出相关语句。

3、小组内交流:学生分小组边读课文边根据所给题目进行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朗读品评,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教师相机指导。

四、达标拓展

1、这篇童话为什么让我们如此感动?

10

(1)对比的写法。

(2)详细的刻画女孩的外貌、衣着和动作,深刻地写出了女孩的可怜。

(3)合理的想象

2、读完这个感人的童话,我们一定有许多话想对那个可怜的小女孩说。请同学们先来读一首9岁儿童刘倩倩的诗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再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第 二 课 时

一、自主学习

1、课文内容我会填

她赶紧擦着了( ),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 )光,照的跟白天一样( )。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 ),这样( ),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 )怀里。她们俩在( )和( )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 ),没有( )也没有( )的地方去了。 2、我会填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写了小女孩____次擦燃火柴,第一次看到了________,说明了小女孩当时________,渴望得到________;第二次看到了________,说明小女孩当时________,渴望得到________;第三次看到________,说明小女孩当时________,渴望得到________;第四次看到了________,说明小女孩当时________,渴望得到________。第五次擦然火柴是为了___________,这些幻象与小女孩的现实生活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现了小女孩命运的____ 。

二、合作探究

1.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第一个“幸福”是指

第二个“幸福”是指

三、达标拓展

1、破折号表示:①解释说明的部分;②话题突然转移;③声音延长。读下列句子,体会破折号的作用。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 ) ◆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他妈妈穿的 ( ) ◆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 )

2、写一篇想象作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到我家》。

教学反思:

11

4《刺猬汉斯》导学案

《刺猬汉斯》核心知识结构框架图

读悉学领引懂心习悟导

课照本作学 文料课者生内、生表对

容熊词达故 ,熊,的事把燃理意中

握烧解图的 课”“人文等冷物

主词嘲进 要语热行内讽评

容、价 ,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冷嘲热讽、不屑一顾”等词语。 (2)有一定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能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 学习重难点:

在快速阅读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正确评价文中的人物,懂得做人要言而有信 学习过程:

一、启发谈话,介绍作者

雅各·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是德国童话收集家、语言文化研究者。因两人兴趣相近,经历相似,合作研究语言学,搜集和整理民间童话与传说,故称“格林兄弟”。格林童话作为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如今被译成多国文字出版,成为世界儿童文学的珍宝,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主要作品有《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玫瑰公主》《不来梅城的乐师》等。 二、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①给汉字注音。

讽( ) 磕( ) 诫( ) 膏( ) ②形近字组词。

侍( ) 悔( ) 诫( ) 捎( ) 待( ) 诲( ) 械( ) 梢( ) 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冷嘲热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出望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悉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屑一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告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注意要有一定的速度,读完后,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评价文中人物,明白其中的道理。

汉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个国王及公主: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国王及公主:_________________ 农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个小组提出的问题,学生交流。 四、达标拓展

1、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2、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汉斯接过笛子,说:“亲爱的父亲,请去铁匠铺(pū pù)给大公鸡钉(dīng dìng)上掌子,我要骑着它出门,不再回来啦。” (2)、大家一看,发现汉斯躺在床上,已经变成了人的模(mǘ m?)样,全身漆黑,好像被火烧过似(sì shì)的。

3、给下列句子标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1)、亲爱的父亲 汉斯说 我想要一管笛子 (2)、汉斯对父亲说 请您再去铁匠铺给公鸡钉一回掌吧 这回我要去更远的地方旅行 4、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你是国王,您答应的事情怎么可以反悔呢?(改成陈述句)

(2)、“不过”他摇摇头说,“你放心,我不会把你嫁给那只刺猬的。”(改转述句)

五、教学反思:

13

5《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导学案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核心知识结构框架图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会认字。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尼尔斯是一个勇敢、善良、有爱心的孩子。 3、使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

教学重点:要求学生能够自主阅读长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内容,了解人物。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过了不少有趣的童话,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长篇作品的节选。这就是瑞典女作家赛尔玛˙拉格洛芙的代表作《尼尔斯骑鹅历险记》。这部作品迄今已经被翻译成50余种文字在世界发行,还被改编为动画片,很有趣。让我们快读读吧! 二、自主学习 ,整体感知:

1、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 ( ) 待 钻

( ) ( )

2、认读生字,理解词语。

诧异:

蹑手蹑脚:

恳求: 3、自己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

学习方法提示:①借助教师提供的原著故事简介 ②与同学探讨交流 4、全班汇总,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4

的什么故事简要说说文章讲了尼尔斯理解童话中的人物形象让学生在学文中受到教育 三、合作探究,感受人物:

集体讨论:你认为尼尔斯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寻找课文中语句为发表感受的依据。)

(1)鹅的情感变化,正是对尼尔斯勇敢、善良、知错就改、富有爱心的很好诠释。

1、尼尔斯非常调皮,要么追得鹅满地跑,要么就拔鹅翅膀上的毛。鹅都非常怕他。 2、在一块巨大的浮冰上面,整群野鹅已经聚集起来,他们一见尼尔斯,就快乐地拍起翅膀来。

(2)再如7、8自然段中尼尔斯对待马丁的态度(语言、行动),都说明他的善良和有爱心。 (3)又如13自然段“立刻赶过去”体现他的勇敢。

四、展示交流学习体会:今天学习后,你有些什么收获吗?

积累了词语:

了解了课文内容;

知道了人物特点;

五、达标拓展。 1、注音。

戚( )杈( )诧( )蹑( )眩( )

2、词语采集,找自己喜欢的四字词语抄写下来。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3、选词填空

恳求 请求 要求 尼尔斯决定去寻找小精灵,( )他把自己变回原样。 我( )老师给我一次改正的机会。 妈妈( )我天天早起朗读古诗词。

竟然 突然

放在桌子上面的镜子里面,( )出现了一个小尼尔斯! 警惕的阿卡( )察觉了,她尖叫着飞到空中。 六、教学反思

15

《语文百花园一》导学案

《百花园一》核心知识结构框架图 字义的理解与运用评价与交流学会对本单元的童话进行言中蕴含的哲理读寓言诗,引导学生领悟寓积累一些成语理解成语,会运用成语,能根据要求会编写童话 学习内容:学习“温故知新”部分

学习目标:1、了解一字有多种解释的现象,能借助工书或联系上下文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2、认识破折号,知道破折号的用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给句子中带点的字选着恰当的解释,将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望”字在字典中有多种释义,如:①看,往远处看;②拜访;③希图,盼;④名望,声誉,等。

A、她是音乐学院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 ( ) B、公主听说国王回来了,喜出望外地的跑过去迎接他。 ( ) C、我们几个人代表全班同学看望了生病住院的老师。 ( ) D、直到主人的背影都望不见了,他才知道这警告是无效了。 ( ) 2.读下面句子,说说破折号的作用。

a.他的手没有手指,却拿着一把破扇子——其实也不算拿,不过用线拴住扇柄,挂在手上罢了。 ( )

b.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 ) c.只要听到猫一声“喵——”,连我们都会被全部慑服。 ( ) 三.展示交流 1.指名读一读。 2.分小组讨论交流 3指名汇报

4老师点拨,讲解破折号的用法:破折号有以下作用(解释说明前面的语句;表示语意的

16

第一课时

转换;表示声音的延长) 5个别学生反馈破折号的作用。 四.合作探究

1教师点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完成了一次童话寓言之旅,在这次旅途中,作者在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触发了我们的万般思绪。 2学生自由读丫丫等人的话。

3.在阅读时,注意抓住重点语句、场面描写或重要情节进行思考。这是一种好的方法、那么你在学习本单元课文时又是怎么做的呢?与同学交流 4.指明读“积少成多”中的成语

5小组合作说一说这些成语所蕴含的寓意 6学生熟读成诵。 五达标拓展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自相( ) 邯郸( ) 画蛇( ) 叶公( ) 对牛( ) 囫囵( ) ( )求剑 坐井( ) 滥竽( ) ( )补牢 ( )待兔 ( )盗铃 2、指出破折号的用法。

1.“呜——呜——呜——”小男孩大声哭起来。 ( ) 2、这个故事真好听!——唉,怎么下雨了。 ( ) 3、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 ——大年夜。 (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生自主阅读两首寓言诗,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初步了解寓言诗的特点。 2、 选择课内外阅读的自己喜欢的童话或寓言故事,按要求讲给大家听。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畅游在“童话、寓言故事”的海洋中,亲历着一个个惊险有趣的故事、结识了一个个天真可爱的故事人物。今天,让我们召开一个讨论会,说一说自己喜欢的童话或寓言故事,好吗? 二、学习借鉴:

1、请学生阅读“活动建议”,将关键的要求用笔画下来。

2、交流明确:

①讲故事,还要说明喜欢的理由

②故事要讲清楚明白、重点突出。寓言故事可以讲明寓意也可以让大家思考 ③倾听别人发言要边听边思考 三、准备发言:

1、自己在看一看活动建议,进一步明确要求。

2、准备自己的发言提纲,想一想自己是否按前三点要求准备了?还需要补充哪些内容?做一些调整和完善。自己先小声说一说。 四、进行活动:

1、结合教材中“活动评价”发放“活动评价表”,对听、说者的要求进一步明确。 2、小组内发言,大家共同评价,推选最佳发言者。

3、每组代表在大家的帮助下完善发言,然后在全班展示,评选出“优秀故事大王” 五、延伸阅读:

教师:看来大家的课外阅读很丰富,而且同学们在阅读中不仅用眼睛在看、用嘴在读,更是用心在感受、用头脑在思考。老师也阅读了一些作品,特别是我还发现了一种体裁-----寓言诗,我们一起读一读,好吗?

17

1、自主阅读,

思考:①寓言和寓言诗又有什么异同?②这两则寓言诗告诉我们什么?

2、集体交流:

问题①同样都给人以启迪,讲述道理‘但寓言诗比寓言更加短小精炼。

问题②这两则寓言诗都告诉我们:不能从自己的角度,以个人的眼光去认识事物,要遵循事物的本来面目,才能客观地、公正地去认识它们。 六、 达标拓展:

1、 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故事内容”,讲给家人后伙伴听。 2、 阅读“习作要求”,作好准备。

第三、四课时

学习内容:指导习作 学习目标:

1、学会列简单的提纲,把想象的故事写清楚。

2、从编拟故事的过程中接受自我教育,并通过故事说明一个道理。 3、编写故事,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学习过程:

一、 自主学习

1、默读《尼尔斯骑鹅历险记》,体会写法 2、小组交流,领悟写法。

3、各小组代表汇报,教师点拨,达成共识。 4、根据回答并板书:

A采用拟人的写法,把物当作人来写 B采用夸张的手法,想象大胆有趣 C故事有一定的顺序,要完整。 D、通过故事表达自己的意思。

二、展示交流

1、说说读了《尼尔斯骑鹅历险记》这课,你从中学到什么。

2、启发想象:假如你有一只尼尔斯的鹅,将会发生一些什么事请? 3、列提纲:

A、你编的故事中有哪些角色?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怎样把这个故事写清楚、写完整。

B、想一想,你要通过你编的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4、把想好的故事互相说一说,交流评议。 三、合作探究

1、根据自己的提纲,完成初稿

2、把写好的文章读一读,小组内互批互改 四、达标拓展

自我完善习作 五、教学反思

18

第二单元核心知识结构框架图

开望明天 国大大更典陆 辉 煌 成通期读聚后通立过盼懂、终过而对祖诗祖写欢开国歌国于香欣国统内统回港鼓大一容一到回舞典的,,祖归、的爱体香国之无盛国会港母前比况情作更亲激的怀者加的亲动描。怀辉怀人的述 念煌抱分心,大的,离情表陆美体的和达,好现痛自了思心了苦豪人念愿全和感民故。国艰。群乡人辛 众和民的 为亲盼发新友望展中,亲历国热人程,的切团最 山 海关 情现 作怀了 者。山善 海 于关 抓的住雄 景伟 物和的壮 特观 征,,表 对达 山了海作关者的热描爱写祖和国历山史河回的顾爱,国体太阳与士兵 想环运感境用情下。都对 能话准的时形升式旗叙,述表东达方了第士一兵哨热的爱士祖兵国不,管热在爱多人么民恶的劣思的语文百花园二 料认的识能比力喻。修学辞习,自积己累策中划华调古查典采优访秀方诗案文,。提提高高写搜作集能、力整。理 资

19

6《开国大典》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通过查阅资料、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自己查阅的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参加开国大典时激动自豪的心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通过学习课文,学习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体会作者场面描写的精彩,学习过渡句的写法。

学习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自己查阅的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参加开国大典时激动自豪的心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通过学习课文,学习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场面描写的精彩,学习过渡句的写法。 学习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前置学习 一、理解课题

1.读课题,理解课题:

2.想想:开国大典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你的理解形容一下。 3.你了解到开国大典的哪些资料? 二、自学字词

1、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0

《开国大典》核心知识结构框架图 理解词语。自主积累词语。 通过查阅资料、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字,会运认用已个掌生握字的,识会字写方法个自字主。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开国大典时激动自豪的心情,激发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参加精彩,学习过渡句的写法。 行叙述的方法。体会作者场面描写的学习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进412

2、读准下列生字,写上正确的读音。

渠( ) 钮( ) 职 ( ) 聂( ) 直奔( )会场 3、自己读读课文中含有生字的句子,想想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把生字口头组词。 4、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课文中有不理解的词语,找出来先自学,没有解决的问题存疑,在全班交流。

三、初步感知课文 默读课文,思考: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 (2)课文讲了几部分内容? (3)找出不理解的句子画下来或抄下来。

合作探究

交流自学情况。

1、小组检查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理解课文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 (2)课文讲了几部分内容? (3)小组讨论不理解的句子。 展示交流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检测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重点写了哪几个场面? 拓展延伸

说一说你收集到的有关“开国大典”的资料。 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前置学习 复习检查

1.复习生字词语。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课文讲了几部分内容? 合作探究 品读课文 1.想想:课文哪些地方感染了你?参加开国大典的人们心情是怎样的?课文是怎样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

填空: 开国大典于( )年( )月( )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参加典礼的估计总数约( )人。会场在( )。主席台设在( )。

从第一段,你了解到了些什么?有什么感受? 2.比较:“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走向会场。”

“直奔”和“走向”有什么不同?

21

3.作者是怎样描述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时的情景的?

回忆《开国大典》的电影、电视,结合课文中的彩色插图,进一步体会这一段课文所描写的感人场面。

(1)比较下面句子中带横线的词语跟括号里的词语有什么不同:①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朝着)主席台。②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望着)五星红旗。

(2)这段课文中有几处写了掌声,写法有什么不同? “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轰雷似的掌声。”

“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4.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对“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的理解。

5.有感情地朗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找出描写阅兵式的相关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这些段落。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7.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读“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8.找到课文的过渡句,体会课文的结构。 展示交流

背诵课文有关的段落,体会其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拓展延伸

1、展开想象,假如你是一名当年参加开国大典的学生,把你自己看到的某一个动人场面及感受写下来。

2、快速读课文,按列出的提纲复述课文。 当堂训练

《作业优化设计》相关练习 学后反思

22

7《望大陆》导学案

《望大陆》核心知识结构框架图

自主诵能任体先 认全正生会诗 识首确生诗、浓 浓中 字熟练的所表 , 理并爱国达解有情出 生感情感的 词。于。地 背佑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于佑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

2、使促学生独立认识“兮、殇”2个生字;能正确、熟练并有感情地背诵全首诗。 学习重点: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于佑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 学习难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学习时间:一课时 前置学习

1、读《学习链接》,认识诗人。了解诗人生平及写作本诗的背景。 2、自学生字。注意字的音和形。殇: 3、自己读课文,注意把诗读正确、流利,了解每一小节诗的大意。 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思考:诗人有什么嘱咐?说一说诗人为什么要“望我故乡”“望我大陆”?2、齐读第三小节:诗人都望到了什么? 3、理解:“山之上,国有殇”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5、从诗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展示交流

带着感情自己背一背这首诗。说说自己的体会。 拓展延伸

、再找一篇表达爱祖国、爱家乡的诗读一读。

2、祖国母亲的代称有华夏、 州、 州、 华、 海等。中国人可以成为炎黄子孙,也可以称作 儿女,还可以成为 的传人。23

1

当堂训练

一、能正确、熟练并有感情地背诵全首诗。 二、选择正确读音。

兮( ) 葬( ) 殇( )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 故乡不可见兮, 。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 大陆不可见兮, 。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 。

这是 写的,表达了诗人 。学后反思:

8《明天更辉煌》导学案

《明天更辉煌》核心知识结构框架图 下字血能

文。背正浓体 理通运诵确解过用课、于会水作 词查已文流第的者 语阅掌利。资三、亲的

料握情情、的节有识。感。感 查字情,感 字方地朗受 典大、法陆 联自读系主课文和

上识。香港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节。

3.能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大陆和香港血浓于水的亲情。 学习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节。

2.能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大陆和香港血浓于水的亲情。 学习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24

前置学习

一、理解课文题目

1.查找香港回归祖国的资料,了解相关背景。 2.说说自己对题目的理解。 二、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1.学生自渎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借助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断肠:

自强不息: 炎凉沧桑: 曙光: 点缀: 荆棘: 合作探究

1、学生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2、整体感知课文。

(1)本文是一首现代诗歌,是献给香港回归之日的赞歌。请试着给它划分段落。 学生讨论,划分段落。

全诗共三节,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一节,画出重点词句。 (2)你从“漫长的岁月”里读出了什么? (3)理解句子:

①你被迫离开母亲的怀抱,骨肉分离撕断肠。 ②滚滚黄河为之怒号,不尽长江为你悲伤。 从这两句话里,你又读出了什么? 展示交流

1、正确流利朗读全诗。

2、认读生字词。耻辱 寻觅 点缀 乳汁 荆棘 步伐 3、交流上面的问题的答案。 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课下搜集资料,了解香港屈辱的历史,下节课再来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前置学习

一、复习词语: 耻辱 寻觅 点缀 乳汁 荆棘 步伐 二、读读课下搜集的资料,说说你所了解的香港。 合作探究

一、学生课文第二部分

1.香港饱受了屈辱和苦难,那香港人民又是怎样做的呢?

理解句子:在苦难和机遇中,你寻觅着生存的曙光。你把滴滴汗水,点缀在东方之珠上。

25

2.理解句子:

不管你离开多少岁月,母亲的血在你身上流淌。

在你的发展和繁荣中,融进了母亲的泪水、乳汁和力量。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在香港回归祖国的过程中,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理解句子:

在亿万炎黄子孙中,有一位伟人永志不忘。

他用超人的智慧和胆略,为你绘制了回归的航向。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2.是啊,香港终于回归祖国的怀抱,回到祖国怀抱的香港将更加繁荣、昌盛。理解句子:

百年之梦终相圆,拥抱时的泪水中充满希望。

回到母亲怀抱的香港啊,明天更加美好、更加辉煌。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三、背诵课文第三节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的第三节。 展示交流

1、背诵课文有关诗句,说说你的理解。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拓展延伸

1、课下搜集闻一多的《七子之歌--香港》读一读。

2、继续收集有关香港的资料,了解香港的昨天与今天,展望香港的美好未来。当堂训练

《作业优化设计》相关练习 学后反思

26

9《山海关》导学案

《山海关》核心知识结构框架图

联识情领华达感正 系字感会民出知确上。运。重 、族的课下通用点流的热文 文过已语利炽爱内理查掌句 地热祖容解阅握的朗情国。 词资的含体读怀疆语料识 义。土会课。、字及,文文 查方表热章,字法 达爱所初典自的中表步 、主

学习目标:

1、学会9个生字,理解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出的热爱祖国疆土,热爱中华民族的炽热情怀。

3、领会重点语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中的新词。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和准确用词的能力。 学习难点: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领会重点语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学习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前置学习

一、 查找有关“山海关”的有关资料。 二、 自学生字词 1、读准下列生字。

巍( )然耸立 蜿( )蜒( ) 无垠( ) 脖颈( ) 捍( )卫 2、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巍然耸立: 蜿蜒: 无垠: 捍卫:

3、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准备交流讨论。 三、理解课文

27

1、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标出自热段的序号,概括每段内容。 合作探究

一、 交流自学情况,讨论不懂的词语意思。 二、 初读课文,理解行文思路

1、作者围绕山海关写了哪些内容?

2、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请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山海关的特点。 展示交流

1、有感情的朗读第1,2段,思考:这两节用怎样的词语介绍山海关的风貌?这些词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朗读第3—5段,思考:作者用哪些语句概括了山海关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文中哪些地方具体

表现了这些特点?

拓展延伸

作者站在山海关之上又会想到些什么呢?

第二课时

前置学习

回顾复习上节内容

1、全文按怎样的思路展开?

2、第1、2段作者直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合作探究

细读文章,体会内容

1、朗读第6-9段,思考:作者站在雄关之上,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想到了什么?又分别有怎样的感受?

2、作者用哪些词语概括了山海关的历史及自己的感受? 3、朗读第10段并思考:这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作者用哪些词语概括了山海关的形象?又用哪些词语概括了山海关的历史和精神?

4、本文通过描写山海关的 ,缅怀 ,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

展示交流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说说表现了山海关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拓展延伸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的爱国之情,作为新一代的我们又应该怎样爱我们的祖国呢?

当堂训练

《作业优化设计》相关练习 学后反思

28

10《太阳与士兵 》导学案

《太阳与士兵》核心知识结构框架图 力是把。从握 那课 几文个的 方主 面要写内 的容 下文理解词语。提归

高纳 概出 括作能者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认读“萦、缕、陕、葵、馨、凿、遨”7个认字;理解“萦绕、徐徐上升、缕、锦绣、馨香、遨游”等词语。

2、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归纳出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写的,提高概括能力。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太阳与士兵的对话,体会文章所表达出的边防战士对祖国的忠诚之情。 4、指导学生读后练写,用书信的方式写出读后感。

学习重难点: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归纳出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的,提高概括能力。 学习课时:一课时 前置学习

1、读第一遍,用“?”标出不认识的字。读完后,利用工具书认读并记忆。 2、认读课后认字,然后在课文中标画出相关的词语。

3、读第二遍,检查自己能否读通顺,并标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 4、努力把课文读熟练。 5、理解词语

萦绕: 锦绣: 陕北: 遨游: 馨香: 合作探究

1、交流自学情况。

2、读文,感知。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9

字。通过查阅资料、查字典、联系上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忠诚之情。,,文章所表达出的边防战士对祖国的分角色朗读太阳与士兵的对话,体会 3、理清思路:(1)课文写了太阳和士兵的几次对话。(2)给课文分段。 4、理解课文

分角色朗读,一边读,一边想:每次对话主要说了什么内容?你从中感受到了“东方第一哨”士兵怎样的形象?

展示交流

1、读读下面的句子,想想这样写所包含的意思和情感,再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几句话。 ①北国的松,江南的竹,中原的月季,陕北的向日葵??每一粒种子都带着战士的馨香在这里落户。 ②我们要将我们全部的光和热,献给祖国,献给人民,献给您——伟大的祖国! 2、给“东方第一哨”的解放军叔叔说说你心中想说的话。 拓展延伸

给“东方第一哨”的解放军叔叔写一封信,说说自己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当堂训练:

选词填空

精美 完美 丰美 秀美

1、完整美好( ) 2、清秀美丽( ) 3、精致美丽( 4、俊俏美丽( ) 5、非常美丽( ) 6、多而美好( 7、雄壮的美丽( ) 8、华贵美丽( ) 学习反思:

) ) 30

《语文百花园二》导学案

《语文百花园二》核心知识结构框架图 学积提 习累高 自中华古典优秀诗文。搜 己集策、 划整 调理查资

采料 访的方能

案力 。

学习目标:

1、认识比喻修辞,并能实际运用。用指定的比喻词写句子,把内容表达得更加生动。 2、学习积累中华古典优秀诗文。 3、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4、语文大课堂活动“今日家乡”。着力让学生每个个体主动参与,自由选择活动合作伙伴,学习自己策划调查采访方案、自主确定汇报展示方案方式。

5、不限内容范围、文体样式,自由作文,提高自助写作能力。

学习重点:认识比喻修辞,并能实际运用。用指定的比喻词写句子,把内容表达得更加生动。 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自由作文,提高写作能力。 学习课时:四课时

第一课时

前置学习 一、温故知新 1、理解与运用:

(1)读书上“理解与运用”中的句子,体会出句中带点词语所采用的修辞方法。 (2)说说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3)反馈交流:让学生在比喻句子中体会比喻修辞的作用。 (4)学习用比喻的方法来写句子,要用上指定的比喻词。 2、拓展与交流

(1)朗读宁宁和丫丫二人的对话。

31

认识比喻修辞,并能实际运用。自由作文,提高写作能力。(2)说说自己的认识,或是产生共鸣的收获,或是与之不同的感受。 3、积少成多

(1)对不理解的地方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和注解去解决。 (2)朗读并能背诵。

(3)搜集、抄写有关表达“爱我中华”之情的诗句、格言等。 合作探究

1、检查自学情况。

2、交流自己写的比喻句。说说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3、交流学习本单元课文时的感受和收获。 4、背诵《己亥杂诗》,说说自己的理解。 展示交流

1、展示自己所写的比喻句。

2、展示学习本单元课文时的感受和收获。 3、背诵《己亥杂诗》,说说自己的理解。 拓展延伸

搜集、抄写有关表达“爱我中华”之情的诗句、格言等。

第二课时

前置学习 语文大课堂

1、了解调查内容

2、阅读调查和采访注意事项。

3、围绕调查对象,可以去图书馆,也可以去图书馆,也可以去书店,还可以上网查阅、搜集反映家乡发展变化的资料。有条件的可以搜集实物、图片、或录像等。

4、组成小组,组成小组,走进商店、大街、蔬菜大棚、家庭等地进行调查和采访。 合作探究 1、讨论

2、交流搜集到的反映家乡发展变化的资料。

3、整理与分析。以“今日家乡的……为题,完成一份表格式的调查报告。 展示交流

1、交流小组完成的调查报告。 2、评价。 拓展延伸

就自己关心的现象或事情写一份调查报告。

第三、四课时

前置学习 习作

1、审题:读提示,明确写作要求。 合作探究

1、看“平台”,参与习作讨论。可按“习作讨论平台”的四点,先个体思考,再与同学交流。 2、进行初步试写。根据各人选定的内容、文体动笔的练习,可先列提纲,也可直接写。 展示交流

选例文,组织交流评改,发表意见。 拓展延伸

32

修改自己的作文,在和同学交流。

33

第三单元核心知识结构框架图 温暖的记忆 精为彩花了永秋极五远天了边美的的和饺元歌怀糟子的声念糕里礼 透的物了爱 教读理学懂感两教能生课感受件解尊文悟爱通事课育说敬,母的过。文学出 把不感内生课握亲人同悟容尊文文对物,子表的母了敬主章达子解、要的女动方之课热内主的作式间文爱容要关、围爱。语诚内挚绕父,容。 言的“母感,、感学和爱长悟母受习心。花 辈子“我作理边 。之们者描饺间”的写子诚挚坚的里挚的强语的的爱 句爱爱,,”的。34

11《永远的歌声》导学案

《永远的歌声》核心知识结构图 等会们能人学能七写”物有个“对读精习感生淙老懂神抓情字、师课品住地。龇诚文质语朗掌”挚,的言读握等的把方、课“十爱握法动文淙一。文。作淙个 章 和。、生的心 拽字主理住。要活”会内动等认容的词“,描语嘻感写。、受, 咧“表”我现课型:自主探究 课时:2 学习目标:

1、会写“淙”、“龇”等11个生字,会认“嘻”、“咧”等7个生字。掌握“淙淙”、“拽住”等词语。

2、能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 3、学习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 教育学生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35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 精神品质的方法。 前置学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再读读下列词语,

( )( ) ( )( ) ( ) ( ) ( ) 淙 淙. 龇. 牙 咧嘴 鼻 涕. 剃.头 小 辫.儿 拽. 住 吆 喝.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写批注。 3、默读课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为课文分三段,并写出大意。

4、再读课文,课文写老师 了,(谁) 、 、 、 为 老师(干什么) 一件事。 合作探究:

(一)学习第一层,体会孩子对老师的喜爱之情。

1、默读2——5自然段,找出与老师有关的语句,读读这些句子,你从中感受到 )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孩子对老师的热爱之情。(自由读——指名读)

3、这一层都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画出相应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二)学习第二层,进一步感受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1、自由读6、7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小组交流感悟,代表发言)[ (1)明知进山有危险,还要进山为老师采药,体会到 。 (2)老师嗓子哑了,学生很着急,想尽一切办法为老师治病,感受到 。 2、练习有感情朗读。

同桌分角色对读第7自然段,读出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同桌对读——指名朗读) (三)学习第三层,感受师生情。

1、自由读8——10自然段,哪句话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2、全班交流:

(1)“眼尖的二兰忽然又发现溪里有小鱼??把它们一条一条的穿起来” “老师是南方城里人,爱吃鱼”——学生的心多 呀!

“我和二牛干脆下了水” ——为老师抓鱼 。 “摸、捉、追、堵、甩、穿” ——想尽一切办法抓小鱼。 说明学生对老师的爱是 。

(2)感情朗读第9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孩子们为老师抓鱼忘记了一切,全然没有发现自己身边隐藏的危险,因为他们心 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 。

当孩子们委屈地献上自己为老师采的草药、抓的小鱼时,老师为什么搂住“我 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 (3)变换角色体会:

如果此时你就是那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看到学生这样的表现,你会怎样说, 怎样做呢?(学生可以表演的形式进行汇报) [教师小结]:

是啊,学生们的童真感动了老师,感动了家长,也同样感动了他们自己,以至 于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依然是那样的美好。

36

了什么?(全班交流,感受:

(四)、学习开头和结尾,体会写法。

1、自由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你发现了什么?并说出相应的语句。 2、师问:课前有同学提出文章为什么以《永远的歌声》作为题目,现在你 能回答这个问题吗?(小组讨论——全体交流) 拓展交流: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哪些老师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学习文中的描写方 法写一段话。 我的收获: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知道了:

课堂检测: 1、行近字组词

淙( ) 龇( ) 涕( ) 辫( ) 综( ) 疵( ) 剃( ) 辨( ) 2、照例子写词语: 曲曲折折(AABB)

脏乎乎(ABB)

3、读一读,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童年时代的启蒙老师姓什么我都忘了,唯有她那歌声像清澈的小溪,一直滋润着 我童年的梦。

唯有——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老师生病→ ( )→ ( )→ ( )→我们向老师献上草药和小鱼。

5、文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 感情朗读相对应的句子。

37

12.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秋天的怀念》核心知识结构图 象理文学的理习感。 解阅习坚解作悟人读阅强父者母物性的能读的。 母的的坚亲对格力方关强子,感。 法爱知,,。 女人提高学的习关物现作爱形代者。学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人物性格,感知人物形象。

能力目标:学习阅读的方法,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父母的关爱,学习作者的坚强。 重点:感悟母亲对子女的关爱。 难点:学习作者的坚强。 【教学过程】 一、前置学习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5遍,完成下列各题: 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 二、学习探究

1、抓住母亲的表情﹑动作﹑语言来说,体会母亲的心情。

2、现在, 你明白母亲为什么要带“我”去看菊花的原因了吗?你明白了母亲未说完的话吗? 3、又一年的清明节到了,“我”来到母亲的墓前,请把想说的话说给母亲听听吧! 三、当堂达标

1、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填上正确读音。

宿舍( ) 星宿( ) 三天两宿( ) 住宿( )

2、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侍弄: 烂漫:

暴怒无常:

38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巩固练习

一、 读拼音,写词语。 zá shí yāng shàn

( )碎 ( )养( )求 仿( ) 二、 辨字组词。

侍( )踩( ) 诀( ) 悴( )矫( ) 待( )睬( ) 绝( )碎( )骄( ) 碗( )锤( ) 狠( )槐( )谣( ) 豌( )捶( ) 恨( )愧( )摇( ) 三、 按课文内容填空,然后背诵。 黄色的花( ),白色的花( ),紫红色的花( )而( ),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 )。 四、将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1.喜出( )外: 2.翻来( )去: 3.恍然大( ): 4.名( )其实: 5.深情厚( ): 五、 选词填空。

神情 神态 神色 神气

刚一上场,你看他那( )样儿,好像稳拿第一,可是连输了几个球后,( )就有些慌张了。下半场开始,虽然( )恢复正常了,但最终还是丢了关键的一局,你看他那( ),显得十分沮丧。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1.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改成陈述句: 2.小树成长。

扩句(至少扩两处): 3.他很累。

用上“甚至”补充句子:

39

1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导学案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核心知识结构框架图 词语。 通过预习,认识和会写个13受,领悟文中所表达的深刻的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能说出父亲和母亲对巴迪同表达方式。心理描写的语句,感受爱的不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 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两种不同

学习目标:

1、通过预习,认识和会写13个词语。 2、能说出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受,领悟文中所表达的深刻的道理。

3、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的语句,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学习重点:

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 学习难点:

体会巴笛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两种爱的声音。 一、前置学习

1、会读、会写本课生字词,并流利朗读课文。

腼腆 湿润 糟糕 谨慎 歧途 判断 自豪 誊写 警告 一如既往 失声痛哭 迫不及待 得意扬扬

抄写: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k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