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 学与问教学设计1 苏教版

更新时间:2024-03-16 22:4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与问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培养崇尚科学、热爱探究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与关键】

1. 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 2. 发扬勤学好闻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学法指导】

结合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 课前预习?导学 1.你对他们了解多少?

哥白尼: 沈括: 2.通过预习,我会写。

jiān chí bú xiè shěn kuò áo xiáng yào shi ào mì ( ) ( ) ( ) ( ) ( ) wú yǐng wú zōng rì xīn yuè yì shùn xī wàn biàn xiāng fǔ xiāng chéng ( ) ( ) ( ) ( ) 3.利用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再任选一个造句。

芳菲 五彩缤纷 殿堂 日新月异 瞬息万变 相辅相成

组长评价:整洁: 成绩:

二、课堂学习?研讨 (一)谈话导入 (二)检查预习

指名分节读文,检查字词读音及语句是否能读通顺。 (三)朗读词语,概括主要内容

分组出示词语,朗读,交流预习中理解的词语,理清课文的层次。 (四)整体感知 1.思考: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将问

题的答案连在一起说一说。 2.自由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亮出了怎样的观点? 2.理解:“‘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作者把“问”比作什么?说明什么? 3.展示交流。

4.课堂小结。

三、当堂训练 1.看拼音写词语。

jiān chí bú xiè shěn kuò áo xiáng yào shi ào mì ( ) ( ) ( ) ( ) ( ) wú yǐng wú zōng rì xīn yuè yì shùn xī wàn biàn xiāng fǔ xiāng chéng ( ) ( ) ( ) ( ) 2.辨字组词。

懈( ) 沈( ) 翔( ) 辅( ) 括( ) 解( ) 枕( ) 翅( ) 捕( ) 恬( ) 四.课后巩固 1.填空组词

无( )无( ) ( )息万变 日( )月( )( )流不息 相( )相( ) 万古( )青 五彩( )( ) ( )奇古怪 2.用关联词填空。

(1)学问学问,( )要学( )要问。

(2)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 )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能求得真知。 (3)( )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 )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 )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 3.照样子,写词语。

(1)表示变化快: 日新月异 (2)表示颜色多而美: 五彩缤纷

天翻地覆 瞬息万变 变幻莫测 色彩斑斓五颜六色、万紫千红、姹紫嫣红

(3)与学或问有关的成语: 学无止境 (4)ABAC 式: 无影无踪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5.句子小天地。

(1)妈妈的回答没有解开沈括的疑团。(改为缩句)

(2)古人说的“能者为师”就是这个道理。(改为反问句)

(3)“问”不得不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改为双重否定句)

(4)杨欣同学口才好,善于演讲,她演讲起来夸夸其谈,同学们都很佩服他们。(修改病句)

口若悬河 整洁: 分数: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 课堂学习?研讨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简介哥白尼。

2.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 3.思考:哥白尼是怎样走上科学探究之路?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从这段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哥白尼好奇、好问的?

4.结合科学家哥白尼的事例,启发学生谈谈“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的含义。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有了问题应该向谁请教?你们以前都向谁请教过? 2.什么叫“能者为师”?由此你想到了哪些名言?

3.简介沈括。他小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他是怎么做的?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4.理解“在求知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最后作者得出了一个怎样的结论?你是怎么理解的?“相辅相成”是什么意思? 2.理解“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指的是? (五)拓展延伸

1.读完课文,想一想你想成为学习的主人吗?你觉得应该要怎么做?(联系课文第三段、第四段、最后一段回答) 2. 积累勤学好问的名言。

(六)总结全文 小结本篇说理课文的写法。 二、巩固训练 (一)课内阅读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他小时侯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 ”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 chā chà chāī )这么远呢?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惑 疑团 疑问),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1.在短文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词语打“√ ”。 2.在文中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诗句。

3.这段话告诉我们除了要勤学好问,还要 勤学 、 好问 。 4.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写出沈括明白的道理。

(二)课外阅读

学无止境

这是美国东部一所规模很大的大学毕业考试的最后一天。在一座教学楼前的阶梯上,一群机械系大四学生挤在一起,正在讨论几分钟后就要开始的考试,他们显示出很有信心。这是最后一次考试,接着就是毕业典礼和找工作了。 有几个说他们找到工作了,其他的人则在讨论他们想得到的工作。

怀着对四年大学教育的肯定,他们觉得心理上早有准备,能征服外面的世界。 即将进行的考试他们知道只是很容易的事情。教授说他们可以带需要的教科书、参

考书和笔记 ,只要求考试时他们不能交头接耳。他们喜气洋洋地鱼贯走进教室。教授把考卷发下去,学生都眉开眼笑,因.学生们注意到 只有5个讨论题。

3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卷。学生们似乎不再有信心,他们脸上有可怕的表情,没有一个说话。教授手里拿着考卷,面对着全班同学。教授端详着面前学生们担忧的脸,问道:“有几个人把5个问题全答完了? 没有人举手。 “有几个人答完了4个? 仍旧没有人举手。 “3个?” “2个?” 学生们在座位上不安起来。 “那么1个呢?一定有人做完1个了吧?!” 全班学生仍保持沉默。

教授放下手中的考卷说:“这正是我预期的。我只是要加深你们的印象,即使你们已经完成了四年工程学教育,也仍旧有许多有关工程的问题你们不知道。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在日常操作中是非常普遍的。” 于是教授带着微笑说下去:“这个科目你们都会及格,但要记住,虽然你们是大学毕业生,你们的教育才开始。”

时间消逝,这位教授的名字已经模糊,但他的训诫却不会模糊。 1、将能表示学生心情的词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踌躇满志―(喜气洋洋)―( 眉开眼笑 )―忧心忡忡—(忐忑不安 ) 2.教授为什么要对学生们进行一次特殊的考试?

答 我只是要加深你们的印象,即使你们已经完成了四年工程学教育,也仍旧有许多有关工程的问题你们不知道。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在日常操作中是非常普遍的。 3. 教授收考卷的时候,大学生的脸上为什么出现了可怜的表情? 因为题目没有做完,卷子收上去会不及格,不及格就会无法毕业。 4.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你怎么理解?

教授是在告诉我们,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念完大学并不代表学习就完成了,我们应该戒骄戒躁,谦虚谨慎,进入社会上进行更多的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5. 你学习过程中你有类似的经历吗?学了这篇文章,在学习上你有什么想说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ai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