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电厂(机组)接入系统需向电网调度机构提供的资料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15 07:4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附录一

新建电厂(机组)接入系统需向电网调度机构提供的资料 并网前3个月提供 序号 1. 2. 3. 资料项目 发电厂平面布置图3套 注明设备型号和规范参数的一次电气结线图3套 发电机技术说明书,应包括以下发电机原始参数: 发电机铭牌参数 发电机纵轴同步电抗Xd 发电机纵轴暂态电抗Xd′ 发电机纵轴次暂态电抗Xd″(饱和值与不饱和值) 发电机横轴同步电抗Xq 发电机横轴次暂态电抗X q″ 发电机负序电抗X2 机组惯性时间常数 T j(T j可用轴系转动惯量M j替代(包括汽轮机、发电机、励磁机) 励磁绕组时间常数T d0′(定子开路时) 纵轴阻尼绕组时间常数T d0″(励磁绕组短路,定子绕组开路时) 横轴阻尼绕组时间常数T q0″(定子绕组开路时) 定子绕组热容量常数K tc 转子表层承受负序电流能力的常数A 发电机反时限过激磁特性曲线 发电机P—Q圆图 发电机励磁系统(包括PSS装置)技术说明书(含型号、参数)、图纸及重要参数的调试报告和调试值 发电机调速系统的技术说明书(含型号、参数)、图纸及重要参数的调试报告和调试值 火电厂锅炉、汽机的运行特性曲线,包括冷态、暖态、热态及极热态启动曲线 备注 标明方位 标明方位 4. 5. 6. 7. 机组启动调试后、进入商转前,电厂还应提供火电机组最低脱油稳燃负荷 如有高压起备变,请提供高压起备变出厂试验参数 8. 9. 10. 变压器原始参数,包括: 型号 额定容量 容量比 变比 接线组别 短路电压百分数 短路损耗 空载损耗 另序阻抗 变压器反时限过激磁特性曲线 省调调度开关、刀闸的型号及电气参数 互感器和阻波器电气参数 - 1 -

包括铭牌参数 包括铭牌参数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电抗器的型号及电气参数 发电机、变压器保护屏图及设计图纸 母线保护屏图及设计图纸 录波器屏图及设计图纸 电抗器保护设计图纸及保护屏图。 所有保护装置的说明书 电厂端、调度端需要的自动化装置及相应整套工程设计文件,包括: 完整的远动施工设计图和相关二次接线图 完整的电量计费系统施工设计图 计量回路变比 自动化设备清单及说明书 测试记录 自动化设备型号、数量、功能技术要求 通信规约 关口电能表的设置位置,电能计量装置的各相关图纸及参数,包括: 电能表的通信号 测量值的地址 测量值向中调传输的顺序 电能表检定结果通知单 电能表窗口值的单位及小数位数 锅炉、汽轮机各主要系统图及技术说明书 水库调度所需的水电站设计资料、历史水文气象基本资料以及有关流域、枢纽和机组运行有关的图表 汽轮机、锅炉铭牌参数 水轮机铭牌参数 通信部分接入系统的方案及设计 载波通信线路设计图包括: 设备说明书 通道组织图 设备、电路测试记录 通信运行方式安排 微波或光纤电路设计图,包括: 设备说明书 设备电路指标测试记录 路由走向图 话路方式分配表 电厂接入系统新建或改建线路参数,包括: 线路总长度 导线、地线型号 分裂导线分裂间距 π接点增加及去掉的线路长度 线路使用的杆塔明细表、走径图及杆塔图 - 2 -

包括铭牌参数 火电厂资料 水电厂资料 火电厂资料 水电厂资料 接入系统线路若为500kV或220kV线路,机组并网前10天提供220KV线路实测参数 27. 电厂接入系统线路与其他线路同塔或平行距离在 100米以内情况,包括: 共塔段或平行段线路长度 平行线间距离 导(地)线型号 主要杆塔型号及杆塔图 与其共塔或平行的另一回线的导、地线型号 主要杆塔型号及杆塔图(请画出示意图) 28. 线路保护设计图纸 包括线路保护及远跳装置 29. 线路保护屏图 包括辅助屏、远跳装置屏 30. 线路保护说明书 正规版本 31. 线路失灵、三相不一致、重合闸及充电保护说明书 32. 结合滤波器参数; 含保护与通信通道 33. 各类涉网安全自动装置的可研资料、初设资料、设 计联络会文件、设计图纸、厂家说明书及出厂试验报告; 34. 机炉电运行规程和全部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运行规程。 并网前1个月提供 序号 资料项目 备注 1. 发电厂相关通信部分建设情况,包括: 工程范围 建设情况 投运时间 2. 继电保护装置软件版本 3. 主变压器出厂实测报告 4. 与网、省调电力通信网互联或有关的通信工程设备报告应有工程监理、竣工验收(或初验)报告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运行维护单位签章 5. 通信机房(或通信设备安装所在地)通信设备的安 装资料,包括: 开关电源 通信蓄电池 调度机 光端机及PCM设备 微波收发信机及PCM设备 载波机 综合配线架(含音频、数字、光纤配线架) 6. 户外设备安装资料。包括: 结合滤波器(含接地刀闸) 高频电缆。 - 3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通信设备主要技术参数测试记录,包括: 开关电源 通信蓄电池 调度机 光端机及PCM设备 微波收发信机及PCM设备 载波机 综合配线架 阻波器 结合滤波器 通信电源专用两路交流接入电路的说明及自动切换试验;两组蓄电池充放电试验记录 通信机房或通信设备安装所在机房的防雷接地网安装资料、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复用保护、稳措通道(含纤芯使用、64K通道)的详细资料 设备运行维护移交资料,包括: 施工单位应向运行维护单位办理移交手续 备品备件及仪器仪表移交运行维护单位 与网、省调调度有关的电厂自动化系统设备验收报告 上传信息量的信息表 电能计量装置包括电能量计费系统相关部分的验收报告、检验记录及施工图 电能计量装置采集通道为拨号方式时的拨号号码 与电网运行有关的所有新上保护装置现场打印的保护定值清单 机房接地电阻要求小于5Ω - 4 -

附录二

新建电厂(机组)并网继电保护专业必备的技术条件

1、电厂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配置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和其他有关规定的要求。

2、电厂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含线路纵联保护通道加工设备)按经国家授权机构审定的设计要求安装完毕、调试项目符合相关检验规程的要求,并经国家规定的基建程序验收合格。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二次回路正确,母差及失灵保护对每一个控制单元至少进行了1次整组传动试验。

3、电厂已按要求落实各级继电保护专业管理部门颁发的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措要求。

4、机组的高频率保护、低频率保护、过电压保护、低电压保护、失磁和失步保护、快关保护、主要辅机设备低电压保护的整定已报电网调度机构审核批准,其它有关保护的定值已报电网调度机构备案。

5、线路纵联保护装置已完成通道对调试验,并已将通道测试数据报电网调度机构备案。

6、稳措装置及远切、远跳装置已完成整组传动试验、通道联调试验,并已将调试报告报电网调度机构备案。

7、电厂已核对互感器变比,其伏安特性满足规程要求。 8、电厂已完成故障信息处理系统与主站(或分站)的联调。

9、电厂已具备全部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现场运行规程,运行人员已熟练掌握全部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操作方法。

10、电厂具备全部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施工图纸。

- 5 -

附录三

新建电厂(机组)并网通信专业必备的技术条件

1、设备配置

1.1新建电厂所用通信设备,应符合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和其他有关规定,通信设备选型和配置应与电网通信网协调一致,满足所接入系统的组网要求。

1.2 新建电厂通信机房至少要有一路可靠的交流电源输入,且站内连续停电时间小于12小时。

1.3 通信直流电源设备应选用性能好、运行可靠的设备;通信高频开关电源整流模块应按N+1原则配置,能可靠地自动投入,自动切换。

1.4备用蓄电池容量,应能独立维持负载容量连续运行24小时以上。

1.5通信机房的动力电源、设备电源、维护检修及仪表电源,必须由各分开关控制。

1.6 承载同一220KV及以上线路的两套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业务的电厂通信站,应实现通信电源双重化配置。

1.7 已配置必要的仪器、仪表、备品备件及工具。 1.8 无24小时值班的通信站应配置监控系统。 2、机房条件

2.1机房必须有良好的防雷接地设施,应满足部颁SDJ8-1979〈〈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DL548-1994《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等有关规定。

2.2通信机房应符合防火、防盗、防潮湿、防尘、防高温、防虫鼠等安全要求。 2.3通信机房温度、湿度应满足设备运行规定的环境条件要求,机房温度为10~30℃,湿度为30%~80%。

2.4 进、出机房的电缆沟和孔洞必须用防火材料进行堵塞。 3、运行管理

3.1电厂通信设备按经国家授权机构审定的设计要求安装、调试完毕,经国家规定的基建程序验收合格,并已接入电力通信网。

3.2新建光缆线路已按图施工完成,并按要求对所有纤芯进行全程测试,测试资料已报电网调度机构备案。

3.3电厂至电网调度机构已具备两种不同路由的调度电话通道,并开通邮电长途电话。

3.4传输同一输电线路的两套继电保护信号或安全自动装置信号的两组通信设备,应分别接入两套不同的电源系统。

3.5同一条线路的两套主保护,应采用两条完全独立的传输通道。

3.6已按电网要求开通到电网调度机构和所属地调的调度自动化信息、电力调度数据网等通道。

3.7 电厂通信机房动力环境及通信设备运行状态应处于24小时有人监视状态。无24小时值班的通信站,各通信设备主告警信息应接入电厂综合监视系统,纳入电厂电气运行统一监视与管理 。

3.8 电厂已配备必要的通信专责人员,已将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报电网调度机构,并确保24小时联系畅通。

3.9 电厂已向电网调度机构提供必要的图纸和技术资料。

- 6 -

附录四

新建电厂(机组)并网自动化专业必备的技术条件

1、电厂远动设备或监控系统须符合《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DL 516-93)等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和省电力公司其他有关规定,按经国家授权机构审定的设计要求安装、调试完毕,经国家规定的基建程序验收合格。

2、电厂至电网调度机构已具备两条不同路由的远动传输通道。

3、远动信息已按电网要求配置,经过测试表明遥测精度、遥信可靠性达到设计要求并能正确传送至电网调度机构自动化系统,能正确接收电网调度机构自动化系统下发的遥控/遥调命令。

4、电厂AGC、AVC具备与电网调度机构调度自动化系统联合调试的条件。 5、电能计量装置已参照《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 448-2000)、设计要求进行配置,并通过由电厂和相关单位共同组织的测试和验收。电厂的关口电度底码已记录。

6、电厂的二次系统按照国家电监会第5号令《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和电网调度机构有关规定的要求已实施安全防护措施。

7、电厂机房符合《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2887-2000)的要求,配备UPS,其容量能独立维持负载容量连续运行4小时以上。

8、电厂已配备必要的自动化专责人员,并已将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报电网调度机构。

9、电厂已向电网调度机构提供必要的图纸和技术资料。

- 7 -

附录五

新建电厂(机组)并网调试项目

一、发电机性能试验项目:

发电机短路试验; 发电机空载试验; 变压器冲击试验;

发电机组励磁系统、调速系统、PSS试验; 发电机进相运行试验; 发电机甩负荷试验;

二、二次系统(专业)试验项目:

(一)、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及其二次回路的各组成部分(含开关)整组的电气性能试验;

2. 故障录波装置的电气性能试验; 3. 继电保护整定试验; 4. 纵联保护双端联合试验;

5. 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子站接入设备通讯调试;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子站、主站联合调试;

6. 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主站和子站间及安全稳定控制系统主站和子站间联合调试;

7. 线路故障测距装置电气试验以及与对侧的通道联调。

(二)、调度自动化系统

1. 厂站4.2.9.1条 b)项中所列的相关系统和设备的现场测试; 2. 厂站远动通信通道和电力调度数据网络测试; 3. 厂站RTU或计算机监控系统与调度联调试验;

4. 厂站遥测、遥信、遥调、遥控准确性、可靠性、实时性试验; 5. 发电厂、机组AGC控制系统现地试验及与EMS主站闭环联调试验; 6. 厂站电能计量装置检验及电能量远方终端与电能量计量主站系统的联调试

验;

- 8 -

7. 厂站相量测量装置(PMU)与电网实时动态监测主站系统联调试验; 8. 主网直供用户电力负荷管理终端与电力负荷管理主站系统的联调试验; 9. 厂站与AVC主站的联合调试。

(三)、电力系统通信

1. 并网新建通信电路的设备调试(测试项目按工程验收规定执行); 2. 并网新建通信电路的系统调试(测试项目按工程验收规定执行); 3. 并网新建通信电源系统放电和告警试验;

4. 并网所需各种通信业务通道的误码率测试和收发电平测试; 5. 并网通信设备监控系统试验;

6. 并网调度交换机调试和调度电话通话试验。

- 9 -

附录六

新建电厂(机组)并网相关的法规、标准、规程规定

一、国家法律、法规 序资 料 名 称 号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2. 电网调度管理条例 3. 电力监管条例 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序资 料 名 称 号 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2. 电力系统技术导则 3.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导则 4.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 5.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管理条例 6. 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 7.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8. 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技术条件 9. 大型汽轮发电机自并励静止励磁系统技术条件 10. 水轮发电机运行规程 11. 大中型水电站水库调度规范 12. 进口水轮发电机(发电/电动机)设备技术规范 13.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14.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15.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16.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 17. 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18. 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19.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20. 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21. 高压直流接地极技术导则 22. 500kV变电所保护和控制设备抗扰度要求 2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 24. 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导则 25.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装置设计技术规定 26. 大型汽轮发电机交流励磁机励磁系统技术条件 27. 大型汽轮发电机非正常和特殊运行及维护导则 28. 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 29. 电力系统微波通信运行管理规程 - 10 -

颁布单位及文号 颁布单位及文号 DL 755 DL/T 723 DL/T 769 SD 325 DL/T 838 DL 408-91 DL/T 583 DL/T 650 DL/T 751 GB 17621 DL/T 730 GB/T 14285-2006 (82)水电生字第11号 DL/T 995-2006 电力工业部电安生[1994]191号 DL/T 559-94 DL/T 584-95 DL/T 587-1996 DL/T 687 DL 437 DL/Z 713 DL/T623-1997 DL/T667-1999 DL/T 5147 DL/T 842 DL/T 970 DL/T544-1994 DL/T545-1994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电力系统载波通信运行管理规程 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 电力系统通信自动交换网技术规范 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包含等级划分准则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1部分:总则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2部分:工作条件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4部分:性能要求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传输规约 第101篇: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传输规约 第102篇: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传输规约 第103篇: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 电力系统远方保护设备的性能及试验方法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电能量远方终端 三、政府有关部门文件 DL/T546-1994 DL/T547-1994 DL/T598-1996 DL548-1994 DL 516-93 GB 17859-1999 GB/T 16436.1-1996 GB/T 15153.1-1998 GB/T 17463-1998 DL/T 634-1997 DL/T 719-2000 DL/T 667-1999 GB/T 15149 DL/T 448-2000 DL/T 743-2001 序颁布单位及文号 资 料 名 称 号 1. 关于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促进公平、公正调度的国经贸电力[1999]1144若干意见 号 2. 电网调度信息披露暂行办法 国经贸电力[2000]1234号 3. 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国经贸电力[2002]30号 全防护规定 4. 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办法 5. 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4号令 6.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5号令 7.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 电监安全(2006)34号 8. 电力市场运营基本规则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10号令 9. 电力市场监管办法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11号令 10. 电力企业信息报送规定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13号令 11. 电力企业信息披露规定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14号令 12. 电网运行规则(试行)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22号令 13. 关于印发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意见的通知 电监市场[2003]23号 14. 购售电合同(示范文本) 电监市场[2003]36号 - 11 -

15. 关于促进电力调度公平、公开、公正的暂行办法 16. 并网调度协议(示范文本) 17. 关于对发电企业实施“公平、公正、公开”调度的原则意见 18. 关于颁发“电网调度信息披露细则(暂行)”的通知 19. 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强调度机构作风建设的若干意见 20. 江西电网并网发电企业运行管理考核暂行办法 电监市场[2003]46号 电监市场[2003]52号 国电调[1999]403号 国电调[2001]109号 国家电网调[2005]50号 江西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赣经贸电能发[2004]21号 21. 江西省并网发电企业技术管理暂行办法 江西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赣经贸电能字【2004】120号 22. 江西省统调发电厂年度发电量计划完成率计算江西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方法(修订试行) 赣经贸电能发[2007]46号 四、国家电网公司有关文件 序资 料 名 称 颁布单位及文号 号 1. 关于做好国家电网公司向发电厂发布“三公”国家电网办[2005]178号 调度信息工作的通知 2. 关于在电力体制改革期间实施“三公”调度、国家电网调[2003]186号 规范调度行为的暂行办法 3. 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实施员工服务“十个不准”、国家电网办[2005]196号 “三公”调度“十项措施”和供电服务“十项承诺” 4. 国家电网公司公开、公平、公正调度工作管理国家电网调[2005]249号 规定(试行) 5.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国家电网生[2005]400号 行) 6. 电力系统水调自动化功能规范和通信协议(试(国调)调调[2000]76号 行) 7.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继(国调)调继〔2005〕222电保护专业重点实施》(试行) 号 8. 水电厂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实用化要求及验收细(国调)调调[2000]64号 则(试行) 9. 关于落实国家电网公司调度机构“三公”调度(国调)调市〔2005〕63“十项措施”的通知 号 10. 国家电网公司电网调度机构工作人员“五不准”(国调)调市〔2005〕49规定 号 11. 国家电网公司调度机构直调厂站值班人员持证(国调)调调〔2005〕28上岗管理办法 号 12. 水库调度工作规范 (国调)调水〔2007〕11- 12 -

号 五、江西电网规程、规定 序资 料 名 称 号 1. 江西电网调度管理规程 2. 江西电网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3. 江西电网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异常应急处理暂行规定 4. 江西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 5. 江西电网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定 6. 江西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运行管理办法 7. 江西电网发电机组励磁系统管理规定(试行) 8. 江西电网振荡处理规定 9. 江西省调直调发电机组故障跳闸管理办法(试行) 10. 江西电网发电机进相运行管理规定 11. 江西电网稳定管理规定 12. 江西电网远动装置、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远动部分)及电能量计量装置选型原则 13. 华中电网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调度管理规定(试行)

颁布单位及文号 (江西省电力公司)赣电调〔2005〕5号 (江西省电力公司)赣电调〔2005〕7号 (省调)赣电调继[2005]40号 (江西省电力公司)赣电调〔2005〕8号 (省调)赣电调计〔2007〕5号 (省调)赣电调自〔2007〕3号 (省调)赣电调运〔2006〕4号 (省调)赣电调调〔2006〕2号 (省调)赣电调调〔2005〕20号 (江西省电力公司)赣电调〔2005〕6号 (江西省电力公司)赣电调〔2005〕4号 (江西省电力公司)赣电调〔2003〕6号 (网调)华中网调〔2005〕168号 - 13 -

附录七

新建电厂(机组)并网相关工作通信联系方式

事 由 联系部门 联系电话 Email地址 前期工作 有关技术资料的上报 有关技术参数的上报 并网调度协议 新建厂站命名及设备编号 检修票系统开通 值班人员的培训考试 继电保护定值整定计算 运行方式部 运行方式部 运行方式部 调度计划部 运行方式部 自动化部 调度运行部 继电保护部 7493375 7493375 7493375 7493310 7493375 7493431 7493361 7493421 7493431 7493175 7493310 7494376 7493375 7493375 7493310 7493361 Wanyuan@dtzx.jxepc.com.cn Wanyuan@dtzx.jxepc.com.cn Wanyuan@dtzx.jxepc.com.cn yuanyan@dtzx.jxepc.com.cn Wanyuan@dtzx.jxepc.com.cn guoyujin@dtzx.jxepc.com.cn zhoudongliang@dtzx.jxepc.com.cn wanghechun@dtzx.jxepc.com.cn 有关调度自动化系统、电量计量系统、调度数据网、二次安防的自动化部 工作 有关电力通信的工作 电力调度计划 水库调度 并网必备技术条件的验收 新设备启动调试有关工作 启动调试运行申请 启动试运行调度操作 自动化部 调度计划部 调度计划部 运行方式部 运行方式部 调度计划部 调度运行部 guoyujin@dtzx.jxepc.com.cn yuanyan@dtzx.jxepc.com.cn Dingguoxing@dtzx.jxepc.com.cn Wanyuan@dtzx.jxepc.com.cn Wanyuan@dtzx.jxepc.com.cn yuanyan@dtzx.jxepc.com.cn zhoudongliang@dtzx.jxepc.com.cn 机组进入商业化运营条件确认 江西省电力公司计划经7493788 营与企业管理部 Wanyuan@dtzx.jxepc.com.cn

注:江西省调新建电厂(机组)并网相关工作由运行方式部牵头,如果有其他事宜请与江西省调运行方式部联系。

- 14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50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