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一个苹果》

更新时间:2023-10-30 07: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个苹果》第二课时

单位 姓名 论文方向 学段 学科

【教材分析】

教学设计

重庆市朝阳小学

江珍

教案

小学4年级

小学语文

教学设计

1

《一个苹果》第二课时

《一个苹果》是西师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个香气诱人的苹果。这个苹果对于一群嘴唇干裂、嗓子嘶哑、好几天没喝一口水、有些还身负重伤的志愿军战士来说,是多么具有诱惑力!然而,这个在敌人炮火严密封锁下来之不易的苹果,在8个喉咙干得烟熏火燎的战士手里转了一圈,却还剩下了大半个。课文《一个苹果》为我们讲述了发生在上甘岭战役中的感人故事。正是这一个小小的苹果,支撑着战士们在坑道中坚守了14天,最终歼敌数百名,守住了阵地;正是这小小的苹果,成为了上甘岭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因为这小小的苹果凝聚着战友间的深情厚谊。文章脉络清晰,全文以“一个苹果”为线索展开情节。开头交代了一个苹果的来历,再写战士们传让苹果的情景,接着写战士们分吃苹果,最后写防炮洞里每个人被感动了。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等,走进情景境,体会人物情感,感受人物美好的品质,

2.尝试通过补白人物外貌、神态、动作等,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外貌、神态、动作等的描写,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补充阅读资料 课文补白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回顾课文内容 1、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31课,齐读课题。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谁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方式来说一说主要内容。 2、

学生交流时,老师相机指导学生说的内容。(主要内容:黄昏时,火线运输员捡到了一个苹果交给了连长。连长没有吃就递给了其他人,苹果传了一圈又回到了连长手里。连长命令大家吃苹果,他们一人吃了一小口还剩了一大半。他们被战友间的关怀感动得流泪了。) 二、揭示学习目标

1、上节课我们勾画了描写战士们动作、外貌、语言、神态的句子,这节课,我们继续品读这些句子,读懂人物的内心,感受战士们的高尚情怀。

2

板书: 情境——内心

三、抓关键语句,感受内心矛盾。

1、我们都勾画出了哪些描写战士们干渴语句,谁来读一读。(一处请一个学生读,读后简单谈感受) 外貌的句子:

他的嘴唇干得裂开了好几道口子,脸上挂满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

说实在的,我们已经几天没喝过一口水,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似的。 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

A 师:我们来重点读读描写小李外貌的语句,从这些描写中你能读到小李心里在想什么?把你的感受用词语的方式批注在这句话的旁边。 B 学生交流:干渴 疲惫 劳累 ——都需要 板书:都需要

相机指导朗读:重读重点词,“口子”拖长读,“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快读。“已经几天,烟熏火燎 黑黄黑黄 发紫”重读。

C 师:范读。如此干渴,小李是多么渴望喝到一口水,多么需要用一个苹果来润润干裂的嘴唇呀!来,我们一起把这种感受送进朗读中(学生带着感情齐读) 2、小结过度:其实,不仅仅是小李,在防空洞里的每一个战士都需要苹果。当同样需要苹果的连长关切地对小李说:“小李,这个苹果你吃了吧,好润润喉咙。” 接过苹果的小李有什么反应呢?

小李出神地望着我,回头看了看另外几个人,又看了看躺着的伤员小蓝,他接过苹果,转手给了小蓝。

A 抽读第8自然段。学生读后追问:这一段主要是写人物的什么?(神态、动作)

B 请大家勾画出描写小李神态动作的词语,从这些描写中你能读到小李内心的想法吗?

C 集体交流:问文中描写神态的词是(出神)从出神这个神态,你知道小李心里在想什么吗?

D 文中描写动作的词是(回头看了看,又看了看)这两个动作小李又在想什么?(接过,转手)这两个动作能够读到小李的心里已经做出了决定??(学生边说

3

边请学生把感受送进去读)

小结:看着连长如此关心着自己,看着战友们都那么需要苹果,小李在短暂犹豫后毅然做出了“决不能要”苹果的决定。来,我们把这种感受送进去读。(齐读把8自然段)

3、小结过渡:放炮洞里,是不是只有小李做出了这个决定。(不是)那么,还有哪些战友也做出同样的决定呢?你从哪些地方读到的、

4、抽读9—10段,学生读后追问:这两段是主要描写了小蓝的什么?(动作、语言)从这些动作语言描写中你能体会到小蓝心里想的是什么

5、抽读11自然段,追问:这一段主要描写的是人物的什么?(动作)请大家迅速圈化出动作,你有什么发现?(每个人的动作都是一样的)这些同样的动作描写让我们能够感受到每个人心里都在想什么?(我绝不能吃这个苹果,我要把苹果这个留给战友)

老师总结:每个人烟熏火燎的喉咙,干裂的嘴唇都需要苹果,但每个人又那么坚定地告诉自己绝不能要这个苹果。这些感受我们都是从这些外貌神态的句子中读出来的。

四、关注“吃苹果”感受人物内心。

1. 当这个大家都需要的苹果转了一圈又回到连长的手里时,连长意识到再这样传下去是没有用的。于是,连长下达了命令。这个命令是什么呢?

2、抽读连长的命令句子,读完后追问:从这个命令中你读到了什么?(多问几个同学,连长对战士的关心)。

3、连长不仅下达了命令,还做出了什么举动?(咬了一小口)追问:连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4、苹果又开始传递了,现放炮洞的每个战士都在做了什么呢?(咬了一下口)同样的动作,我们同样能够感受到放炮洞的每个人心里都在想什么?(尽管我需要苹果,但我一定要少吃一点??)

5、每个人干渴难忍是那么需要苹果来燃眉之急,然而手拿苹果却告诉自己绝不能要,在命令之下又告诉一定少吃一点,读到这里作为读者的我们脑海里一定会闪出许多的问号。此时此刻你最想问什么呢?(“为什么大家都不愿吃的苹果?等类似的问题?”)继续追问为什么(因为放炮洞的每个战士心中都想的是身边

4

的战友。

6、小结过渡:连长拿着大半个苹果想再次下达命令,(范读)他忽然觉得放炮洞里格外沉静。他看见步话机员小李的面颊上闪动着晶莹的泪珠,再看看周围,别的同志也都在擦眼睛。(读到这里,你能感受到这些流着眼泪的战士们心里都在想什么吗?(以他们一定在想??的句式连续抽问,并从学生的回答中相机评价多么无私的战士,多么高尚的战士,多么可爱的战士,多么有情有义的战士等语句)

7、望着如此无私,如此可爱,如此有情有义的战士们,作为连长的我怎能不感动,怎能不骄傲,怎能不迸出幸福的泪花。来,我们一起朗读文章的最后两句,读出连长的骄傲感和幸福感。(学生齐读)

8、此时此刻,连长手中拿着的这个苹果还是苹果吗?(不是)那这个沉甸甸的苹果是什么呢?(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战友深情”等词或短语)。 五、补白再吃苹果情境,升华情感。

苹果还得传下去,战友间的深情还得传递下去,此时此刻,若是你身在放炮洞中,望着流着幸福而骄傲泪花的连长,亲手接过这个沉甸甸的苹果,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呢?

望着泪流满面的连长和战友们,我的心 ,接过从连长手中递过来的苹果,我感觉 ,我拿起苹果 ,心里 。一瞬

间 ,我真想大声对战友们说 点评:

第一人:学生读,老师勾重点词句,他的这些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把我们带入了吃苹果的情境,同学读懂了什么?——问作者:你是想表达这样的情感吗?你真是一位会学习的孩子,像作者一样,把情感蕴含在这些细致的描写中。 第二人:老师读,学生自己勾重点词句。是的,这位同学通过扩写,展现了当时吃苹果感人的情境,让我们品读出了战士们高尚的战友情和爱国情怀。谢谢你! 第三人:学生有感情朗读。写得好,还要读得好。三分文章,七分朗读,读同样可以让我们走进情境,感受人物的内心。

学生练笔相机巡视,挑选出2—3个有代表性的点评,尤其是我真想对战友说

5

的语段最后相机总结:一个苹果,是战友间深情,这种深情转化成为了团结战斗的力量,最后创造出了伟大的胜利(出示:上甘岭的胜利灯片)甘岭阵地上,粉碎了敌人对这个阵地的大规模进攻,取得了歼敌两万五千人的巨大胜利。换回了今天和平的,幸福的生活。齐读——今天,我们被这种战友间的关怀激动着,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老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品读神态,动作,外貌,语言的句子,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感受他们的崇高情怀。那么以后,我们在写作文时,需要突出人物的品质或内心想法时,我们就可以抓住情景中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等方面的细节描写,以达到写作的目的。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tj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