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更新时间:2023-03-08 10:21:20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以学 生数学学习活动为主线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

道真自治县民族小学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相关研究文献综述、选题的背景及研究价值: (一)核心概念 1、数学学习活动:

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完成某种数学任务为目标;以实物、模型、仪器、数学语言、数学思想方法为操作工具;以动手操作、观察、交流、倾听、思考等形式全面参与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行为活动、思维活动以及情感活动的活动集合体。包括预习、导入、探究、体验、小组合作、参与式、练习等学习活动。

2、数学学习活动设计:

是指教师在理解教材、理解教学、了解学生基础上,为实现特定的学习目标,按照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课堂学习的材料和学生与材料之间的交互形式进行构思和设计。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总目标要求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指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实施一是要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重要的活动过程,促进过程性目标的达成;二是要关注活动,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行动指南。

2、《小学发展性课堂学习活动设计》,杨中华、王建军、苏输主编,四川

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从学习活动设计的内容、方法等方面对学习活动进行了具体的描述。

3、《小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实践与研究》,金春平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本书是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五”教科研立项课题。本书分为研究报告、研究文章和研究案例三个部分,汇集了研究人员和实验教师五年多来在课堂活动教学、数学实践活动和活动环境的构建等方面的研究经验和成果,为课题研究提供方法依据。

4、《学习方式与学习活动设计》,倪牟双、邵志豪主编,天津教育出版社,本书以学习方式与学习活动的关系为切入点,在转变学习方式的大背景下定位学习活动的本质,给予本课题的教学实践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帮助。

(三)研究背景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要注重品行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习惯。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容局限于教材,被动地按教师根据教科书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设定的目标和程序去学,极少选择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来扩充课内学习。

(2)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依赖于教师的讲解,成为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很少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得到发展。

(3)学生的学习活动依赖于个体活动,即使安排其合作,也无从下手,效率不高。

(4)依赖于教师的体验,在学习活动过程,缺少通过自己的思想去找到问题与解决问题,而是把老师的体验、老师讲的记下来就算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方法机械、呆板。

(5)学生练习活动一刀切,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练习的题目难、数量多,学生完成质量低,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四)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

(1)以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为主线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研究,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2)以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为主线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研究,寻找学生经验、活动与教材的连接点,提高课堂学习活动的生成质量,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活动。

(3)以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为主线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研究,提升教师自身教学过程中数学学习活动设计与组织的自觉意识和能力,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4)以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为主线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实践价值

(1)有助于有效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深化课程改革实验,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经验来设计和组织数学学习活动提供可行性强、实践性强的参考和借鉴的校本资源,帮助教师找到设计充满活力、充满趣味的

课堂教学的办法和依据。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 (一)研究目标

通过对小学数学学习活动为主线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研究,期望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优化小学数学学习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

1、以“数学”的本质为追求,以“有效数学学习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动手操作、实践创新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整体提升学校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加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

2、引领教师围绕课题学习、思考、实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促进教师转变数学学习活动的视角:关注活动设计、关注活动调控、关注活动成效、关注持续发展。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获得基本活动经验,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高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二)研究内容

1、数学学习活动的设计。 2、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 (三)研究重点 数学学习活动的设计。

三、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或研究步骤 (一)研究思路

“构建理论—问题提出—教学设计—教学实践—反思总结”。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找已有的与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和数学活动经验相关的文献、资料、成果,进行验证和实践。

(2)调查分析法:对本校数学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找准突破口。

(3)案例研究法:以本校教师的典型案例为素材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找到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法,提高课堂数学效率,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4)行动研究法: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反思、总结,再实验、反思、总结,逐步取得预期成果。

(5)抽样调查法:通过以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为主线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研究,抽样调查评价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形成研究报告。

(三)研究路线

以我校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立足课堂,走“理论—案例分析—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行动研究技术路线。

(四)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4年8月---2014年11月) 1、制定课题方案。

2、召开课题组会议,学习讨论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 3、查看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4、教师问卷及学生问卷调查。

5、邀请专家指导,修改完善课题方案,召开专题会议,确定人员分工,申请立项。

(二)实施阶段(2014年12月---2016年1月) 1、课题组教师按实施计划进行个人子课题研究。 2、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

3、召开课题研讨会,组织课题专题研讨活动,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集体备课的研究;进行说课比赛,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比赛。

4、实验过程及时地做好记载,写出实验过程中的得与失。 (三)总结阶段(2016年2月---2016年7月) 1、总结形成论文集。 2、撰写课题报告。 3、接受总课题组征选评审。 四、预期研究成果

调查报告、课堂录像、教学设计、研究论文、研究报告。 五、研究安排 开题报告:刘仁洪 调查报告:刘仁洪 张 波

数学学习活动设计:黄 彬 张孝勤 刘建波 韩建维 数学学习活动组织:张 波 韩建会 冉泽芬 王 敏 结题报告:刘仁洪

二O一四年十一月十日

(二)实施阶段(2014年12月---2016年1月) 1、课题组教师按实施计划进行个人子课题研究。 2、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

3、召开课题研讨会,组织课题专题研讨活动,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集体备课的研究;进行说课比赛,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比赛。

4、实验过程及时地做好记载,写出实验过程中的得与失。 (三)总结阶段(2016年2月---2016年7月) 1、总结形成论文集。 2、撰写课题报告。 3、接受总课题组征选评审。 四、预期研究成果

调查报告、课堂录像、教学设计、研究论文、研究报告。 五、研究安排 开题报告:刘仁洪 调查报告:刘仁洪 张 波

数学学习活动设计:黄 彬 张孝勤 刘建波 韩建维 数学学习活动组织:张 波 韩建会 冉泽芬 王 敏 结题报告:刘仁洪

二O一四年十一月十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w6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