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理论与质性研究

更新时间:2024-03-14 08: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扎根理论的步骤和方法

扎根理论是一种以质性研究为手段,通过有系统的收集和分析资料的研究历程,从资料中衍生出理论的方法。理论扎根于资料中,在调查之前并不提出理论假设,直接从调查资料中进行经验概括,提炼概念,进而发展范畴与范畴之间的关系,最终提升为理论。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种自下而上建立理论的方法。

扎根理论的步骤大体包括:1、研究设计2、收集资料3、对资料进行分析编码和划分类属4、撰写备忘录5、理论性抽样。

扎根理论的操作方法:1、研究设计。无论从事什么研究都需要事先进行研究设计。扎根理论的研究设计首先需要确定研究问题,然后需要对要研究的问题进行语言表述。接着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明确了研究对象后,下一步便是如何进入研究现场,进入现场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研究者邀请对方参加研究,另一种是在研究者个人与当地人一起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研究。

2、资料收集的方法。扎根理论主要通过访谈法和观察法来收集资料。访谈法分为封闭式访谈、开放式访谈和半开放式访谈。封闭性访谈指研究者对研究者对访谈的问题、对象和记录的方式等都已经标准化了。开放性访谈指没有固定的访谈问题,研究对象可以自由的发表意见。半开放式访谈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访谈方法。访谈时要注意营造宽松的氛围,取得研究对象的信任,学会共情倾听,详细记录访谈内容。 观察法参与是观察和非参与式观察。

3、资料分析的方法。对资料的分析是通过对资料的编码和归类来实现的。编码分为三个层次:开放式编码、轴心式编码和核心式编码。①开放式编码要求研究者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尽量悬置个人的偏见和研究界的定见,将所有的资料按其本身所呈现的状态进行编码。②轴心式编码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和建立概念类属之间的各种联系,以表现资料中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关联。③在所有已分析的概念类属中经过系统分析以后选择一个核心类属,将分析集中到那些与该核心类属有关的码号上面。在编码过程中常常用持续比较的方法。

4、撰写备忘录。 备忘录是对资料分析过程的反思性记录。研究者可以不用担心语法是否正确、用词是否准确或表达是否精炼,直接把头脑中所呈现的观点尽可能清晰和迅速地写下来,使读者易于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运用持续比较的方法。

5、理论性抽样。研究者在不断提炼和发展类属并把它们逐步形成理论的过程中,总是不断地反省现存资料是否缺乏、理论上是否存在漏洞,然后重新收集资料以弥补这些概念上的漏洞以及所缺乏的资料)))我们称为理论性抽样过程。 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不同: 两者所包括的概念不同 质性研究 量化研究 了解、诠释、意义、情景脉络、变量、操作性定义、假设、信日常生活、故事、过程、建构度、效度、差异显著性、重复等 验证、预测 批判主义、后实证主义、现象学、解释学为基础 寻求概念、描述整体现象,了解意义,建构理论 研究整体现象和过程 行为主义、实证主义有关的理论为基础 验证先前的假设,寻求因果关系 侧重于研究预先选择的变量及结构体系 理论基础不同 研究的目的不同 研究对象侧重点不同 研究的情景不同 自然的、整体的、具体的环境 控制性的、暂时性的和抽象的情景 研究样本抽样不同 研究者角色不同 面对的问题不同 利益取样,非随机地抽取小样本或个案研究 要求取样应具有代表性,是一种随机的取样,且样本较大 研究者除是一个研究工具外,旁观者,局外人 本身还是一个参与者,局内人 资料整理困难、信度较低、研究大样本困难等问题 控制变量困难、生态校度低和研究者主观意识的介入等影响 相似性:1.两种方法都是经验性的,依靠第一手的观察与资料收集来引导发现及取得结论。 2.两种方法都是系统性的。

3.两种方法都需要艰苦的研究过程。

量化研究的不足:

1、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很多问题归根结底是与人有关的,人的行为、思维等是理性与非理性、有序与无序的统一体,而且是不断变化的,有很多的问题无法用量化的方式进行解释。

2、在实际研究中,真正意义上的随机的大样本并不容易获得 3不能揭示深层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结构 4难以描述心理的动态过程及其作用机制

5缺乏对总体中特殊个体的把握,有时甚至会扭曲特殊个体的实际情况

6大多均为研究者事先预设的理论做法,而难以从当事人的角度了解被试的真实想法和心理状态

质性研究的优缺点:

(1)质性研究能对微观的、深层的、特殊的心理现象和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描述与分析,适合于探究问题的意义;但不适合于宏观研究,也不能发现某一心理现象趋势性、群体性的变化特点。

(2)质性研究适合于对陌生的、不熟悉的,模糊的心理现象进行探索性研究,但不适合对心理现象进行数量的因果关系和相关分析,不利于发现心理现象之间趋势性的因果规律。

(3)质性研究更适合于动态性研究,对心理事件进行详细的动态描述;但质性研究结果不能作概率上的推断演绎,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和可推广性。

(4)质性研究采取自然主义的研究范式,重视在自然情境下研究人的心理生活经验,因而研究的结果更切合人们的生活实际,更具有针对性;但又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

(5)质性研究采用归纳的方式建立自下而上的理论,适合于扎根理论或小型理论的建立,但一般没有明确的结论,更不能盖棺定论。

(6)质性研究重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过程,重视在互动中建构理论和知识体系,可避免教条主义和机械主义;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人为性、经验性和情境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6q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