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导论笔记

更新时间:2024-04-17 00:4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节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两者之间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心理学学科性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般把心理学称为边缘科学或中间科学

心理学不仅是一门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科学,也是一门认识与调控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科学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 个性

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是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情绪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个性: 个性表现在心理动力和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心理动力是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 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在认知、情绪与意志活动中形 成稳定而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包括能力和人格 第二节、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结构主义心理学 结构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后经他的学生铁钦纳(E. Titchenner)在美国宣扬推广 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意识经验,通过内省法来研究个人的直接经验 对经验的研究须从内容、过程和原因三个方面进行

科学心理学的正式诞生,一般公认始自德国人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的工作

冯特为莱比锡(Leipzig)大学教授,1879年在该校建立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实验室,正式从事有系统的心理学的实验工作

心理学界公认,1879年为科学心理学的开始 冯特被誉为科学心理学之父 机能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 James)与杜威(J.Dewey)两人创立

心理学应该对个体在适应环境时的心理与意识活动进行了解,这远比研究心理或意识的结构重要

人的知觉活动、思维活动和心智功能等如何与环境事物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的过程中起的重要作用

机能主义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 William James,1842—1910)与杜威(John Dewey,1859—1952)在本世纪之初所创立

机能主义主张研究意识和“意识流” 研究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行为的机能或目的是什么?” 意识的作用就是使个体适应环境 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 B.Watson)在1913年创立

心理学应该遵循刺激—反应的公式,把研究的内容由内隐的意识转向外显的行为 心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是能够客观观察与测量的外显行为而不是意识经验 行为不是由遗传决定,而是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经被动学习以后的结果

行为主义或称行为论和行为学派,系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B.Watson,1878—1958)在1913年所创立 行为主义主张,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科学的研究只限于以客观的方法处理客观的资料 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Gestal)在德文中意味着“整体”,他们主张人的心理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

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与意义 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格式塔心理学

由德国心理学家魏特海默(M. Wertheimer)、柯夫卡(K. Koffka)和柯勃(W. Kohler)所创立 较行为主义稍早一年

Gestalt为德文,含有“形状”或“组型”之意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理论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用潜意识、生本能、死本能和力必多(Libido)等观念来解释人的行为动力

用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性征期以及恋父、恋母情结等来解释人格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特征 用本我、自我、超我来解释人格结构,并以焦虑和各种心理防御机制解释在三个“我”之间的矛盾冲突 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系由奥国精神医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在1896年所创立

精神病诊治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影响人类文化和心理学发展的重要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 Rogers)在20世纪中叶创立

心理学研究应以正常人为对象,研究人类异于动物的一些复杂经验,诸如:价值、生活责任、生命意义等,真正属于人性各种层面的问题

人是最重要的,其本性是善良的,并蕴藏着巨大、无限的潜力 人本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与罗杰斯(Carl Rogers,1902—1987)在五十年代所创始

人本心理学兴起的年代较精神分析论与行为主义为晚,故而被称为现代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third force)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探索人们如何获取知识和使用知识的学问

20世纪50年代随着信息论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语言学、神经科学等学科的迅速发展而兴起

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U. Neisser )出版的《认知心理学》著作标志着心理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探讨人对信息的获得、存储、加工和使用的过程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对认知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不像前述五大学派一样,认知心理学不是由某人独创的,而是受多种因素影响,逐渐演变而成的

认知(cognition)一词的涵义,系指我们对事物知晓的历程。在此历程中,包括对事物的注意、辨别、理解、思考等复杂的心理活动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心理现象与行为表现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记录,经过分析以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观察法有两种方式,一是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过程,成为其中的一个成员;另一种是在旁观察而不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

原则上是不使被观察者发觉自己的活动正在被他人观察,否则就会影响他们的行为表现,从而导致结果失真

(二)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有计划有目的地控制条件,使被试产生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实验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在实验的过程中包含着给予被试一系列变化的刺激信息,称为变量。由实验者安排、控制与实施的实验条件叫自变量或独立变量

实验法一般采用两组被试进行比较,一组是实验组,另一组是控制组或对照组

(三)测验法 测验法是使用标准化测验工具度量个体间对同一事物反应的差异,或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时间或情景中的反应差异

测验法的使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求: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测验法经常用来探讨那些难以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关系的课题以及复杂的心理社会方面的问题

(四)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意见或态度,以此来分析群体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问卷调查,另一种是晤谈法

问卷法是采用事先拟定的问题,由被试按问题的回答来搜集相关资料,以此来分析和推测群体心理特点及有关心理状态

晤谈法是通过面谈方式搜集资料来分析和推测群体心理特点及心理状态的研究法 第四节 学习心理学的重要意义

一、理论意义 学习心理学有助于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二、实践意义 学习心理学有助于对自己的了解与自我教育以及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一)学习心理学有助于了解自己和自我教育 (二)心理学知识有助于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章 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 神经元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一)神经细胞的结构和种类

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 神经系统内接收、整合和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 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虽然不尽相同,功能各异,但其结构主要由细 胞体、轴突和树突三个部分组成

树突及轴突接受与传递信息,细胞体对信息进行整合,然后通过轴突将信息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 二、神经兴奋方式——神经冲动 神经元具有兴奋和传导两种功能。神经元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是一种对刺激的反应能力,表现为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能将信息从一个神经元传至另一个神经元。一般而言,神经冲动沿细胞轴突迅速向邻近的或下一个(些)神经元传递,表现为神经冲动的传导

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信息便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在神经元内部流动

在神经元的内、外部具有带电离子,细胞膜外带正电荷的钠离子(Na+)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Clˉ ),细胞膜内则是带正电荷的钾离子(K+)和带负电荷的生物大分子

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大约有70毫伏——90毫伏的负电位差,膜内比膜外略带负电的电位差,使细胞膜发生极化现象,称为静息电位

当神经元受到足够强的刺激时,细胞膜的通透性迅速变化

钠离子比钾离子和氯离子更容易通过细胞膜,使钠离子内流,膜内电位迅速上升,并高过膜外电位,使细胞膜内相对于细胞膜外变成正极,出现去极化状态,这种电位变化即为动作电位 三、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突触 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突触进行和实现的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相接触的部位 第二节 神经系统 一、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人的神经系统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部分

周围神经系统分布全身,与脑、脊髓和全身器官相联来接受刺激信息 中枢神经系统则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 (一)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由与骨骼肌和感受器相联接的神经组成 1.躯 体 神 经 系 统 躯体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把来自眼、耳、、鼻、舌以及皮肤、肌肉、关节等外部刺激的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使人感知光亮、声音、疼痛、温度等变化

在中枢神经部位产生的分析综合后的神经冲动输送到运动器官和效应器,从而产生感官的、腺体的和肢体的运动反应

包括随意运动和不随意动作、调整姿势以及平衡活动等,它们都是由躯体神经系统加以控制的 2.植物性神经系统 植物性神经系统又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控制身体内的不随意运动,如出汗、心跳、消化和血液循环等

不由人的主观意志控制与决定的,即使当一个人睡着了或处于无意识状态,它们也不会停止活动 (二)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

调节身体器官的生理平衡,维持人的基本动力与行为反应 协调人与社会关系复杂信息的加工与处理

大脑两半球皮层的机能活动是人类高级思维活动的物质载体

1.脊髓 脊髓位于脊椎管内,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低级的中枢,具有两种功能,即脑神经传入与传出的中转站以及简单的反射控制中心。膝跳反射活动就是在脊髓水平上进行的

2.脑 在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脑,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与脑密切相关 人脑中含有人体中全部神经细胞的百分之九十,大约为140亿个神经细胞

人脑呈复杂的网状结构,在每一立方公分的组织内含有约四千万个突触,它们昼夜不停地活动 占人体2%的脑,要消耗身体供氧的五分之一左右

人脑是经历了漫长生物进化的结晶,经过了数次极为重要的进化发展阶段 第一个进化阶段是爬行动物进化至哺乳类动物阶段

第二次重大的进化是灵长类动物,它使脑所占身体比重再扩大一倍

第三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化是人脑的出现,它除了使脑的体积显著增加外,还使其复杂性大大增加,尤其是前脑的出现,使人能够进行人类所特有的复杂的智慧活动 脑 的 构 造

脑的构造大体分为三个部分,即后脑、中脑和前脑 后脑包括小脑和延髓

中脑包括脑干的一部分,主要机能是视觉的皮层下反射中枢 前脑的主体是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大的结构

重量约为1400克,在大脑左右两半球之间由中央沟区分,两个半球之间则由胼胝体连接

大脑皮层的不同脑区位置 感觉中枢位于中央后回 视觉中枢位于枕叶 听觉中枢位于颞叶 运动中枢位于中央前回 语言区主要位于大脑左半球 大脑皮层的感觉和运动中枢位置 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分工 大脑两半球具有相同的功能区域

左、右半球在某些方面成为优势半球,这种不对称被称为大脑两半球单侧化 第三章 条件反射和学习 第一节 学习概述 一、反射和反射弧

(一)什么是反射 反射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反应

(二)反射弧 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它是执行反射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二节 经典条件反射 (一)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而遗传下来的反射

最基本的无条件反射有吸吮反射、抓握反射和防御反射等 引起无条件反射的刺激物叫无条件刺激物 (二)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射

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变化而建立起来的反射 神经联系是暂时的 经典性条件反射

一个原来不能引起某种无条件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无条件反射的刺激物出现,重复多次后,该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无条件反射,这种反射称为经典性条件反射 第二节 操 作 性 条 件 反 射

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动物的某种操作反应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以其著名的“斯金纳箱”为基础对白鼠和鸽子进行实验 一、两种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

由具体事物及其属性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

当有吃过梅子经历的人,看见梅子时也会流口水,这就是条件反射,即平常所说的“望梅止渴” 第二信号系统

由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当有吃过梅子经验的人,听到“梅子”这个词的时候也会流口水,这种“谈梅生津”就是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1.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抑制过程分为 非条件性抑制 条件性抑制

非条件性抑制(又称为无条件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具有的先天性抑制,它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条件性抑制是在后天一定环境条件下逐渐习得形成的抑制,它主要分为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 三、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中枢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具有两个基本规律 1.兴奋与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

刺激物作用下,兴奋或抑制在大脑皮层一定区域产生后,向邻近部位神经元传播,是兴奋或抑制的扩散。当扩散到一定限度,又逐渐向原来发生的部位聚集,这是兴奋或抑制的集中 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紧密联系,其中一种 神经过程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称为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

相互诱导在效果上又分为负诱导和正诱导

四、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是通过某些特殊的生物化学物质来实现对有机体的控制与调节的 内分泌活动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植物神经来直接调节内分泌腺的腺体活动 另一种方式是神经系统使脑垂体分泌激素来调节其它内分泌腺的活动 第二篇 认知活动 第三章 意识和注意 第一节 意识和意识状态 一、意识概述

(一)什么是意识

意识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

意识也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意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来看,意识是心理发展的高级形态 意识的核心是语言与思维

意识不仅包括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认知过程,还包括情感与意志活动。人的意识是认知和体验的整体统一

(二) 意 识 水平 意识的三种水平

1. 无意识 个体对某些生理、心理活动和行为不能觉知的意识状态 2.下意识 人在不注意或略微注意的情形下的觉知状态

3.潜意识 蕴含在意识层面之下的观念、欲望、想法、恐惧等被控制和压抑而使个体在当时不觉知的意识状况

二、 意 识 的 特 征

意识具有三个基本特性(一)意识的自觉性 人对外部环境刺激和自身内部心理事件的了解

(二)意识的能动性 人积极主动地反映客观环境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作用,它使人能够自觉地进行活动

1.意识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意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意识毕竟是在社会环境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它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与制约 三、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与客观环境关系的觉察与认识

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活动能动性的体现,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本质特征表现

自我认知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它包括个人的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它是对自己情绪情感状态的体验

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的能动性成分,是指个体根据自身状态和客观环境的变化而自觉改变自己的观念与行动的过程

第二节 意识

意识状态是指人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意识所呈现的特征 意识状态可以分为正常的意识状态与异常的意识状态两大类 一、正常的意识状态

人脑没有发生任何病变,也没有受到任何药物等非正常刺激影响下的意识状态 (一)主动的意识状态 (二)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三)被动的意识状态 (四)睡眠状态 第三节 注 意 一、什么是注意

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总是和各种心理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

注意是心理过程的积极状态,是心理活动的共同特性 二、注意的特征

注意的指向性和注意的集中性

指向性是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

集中性是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无关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

三、注意和意识

注意和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方面,注意和意识密不可分。当个体处于注意状态时,意识内容比较清晰

一方面,注意和意识又有区别。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选择与维持的心理特性,而意识主要是对客观事物内容的觉知,它所反映的是注意的对象或具体内容 四、注意的功能和外部表现(一)注意功能 在人的活动中,注意具有一系列重要的功能

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注意具有选择的功能,即选择有意义的、符合人的需要以及与当前活动相一致的有关刺激,避开与当前活动无关的刺激并抑制对它们的反应

第二,注意具有保持的功能,即将注意对象的映象或内容维持在意识中,得到清晰、准确的反映,直至完成任务,达到预定目的为止

第三,注意具有调节和监督的功能,即控制心理活动向着一定的方向或目标进行

(二) 注意的外部表现 注意是一种内部心理特性与状态,但可以通过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 人在集中注意某一对象时,常常伴随着特定的生理变化与外部表现 (1)适应性动作的出现。

人在注意时,有关感觉器官会做出一些适应性反应 (2)无关动作的停止

人在高度集中注意时,血管内血液循环会发生变化 (3)呼吸轻微而缓慢。

当注意的紧张性达到高峰时,人的呼吸会变得轻微而缓慢,吸气短促,呼气延长 在视觉注意中,眼睛有三种基本运动形式: 注视 跳动 追随运动 五、注意的种类

根据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把注意分为: 不随意注意 随意注意 随意后注意 (一)不随意注意 也叫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二)随意注意 也叫有意注意,指一种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必要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三)随意后注意 又称有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有: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人本身的状态 前者是引起不随意注意的主要原因 1.刺激物本身的物理特点 (1)刺激物自身的特点 (2)刺激物的强度 (3)刺激物的新异性 (4)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5)刺激物的对比 2.人本身的状态 (1)需要和兴趣 (2)情绪情感状态 (3)期待的事物

(4)有机体状态对不随意注意具有一定影响 随意注意是受意识的调节和支配的注意 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有预定的目的

需要意志的努力

1.对活动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 2.对兴趣的依从性 3.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 4.对个性的依从性

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特殊形式

随意后特征上讲,它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 从它具有预定的目的方面看,它类似于随意注意 从它不需要意志努力方面看,它类似于不随意注意

它不同于随意注意之处在于随意后注意的保持不需要意志努力 随意后注意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第四节 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范围也叫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的多寡的注意特征 注意范围受以下因素影响 (一)知觉对象的特点

(二)知觉者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

二、注意的紧张度 指心理活动指向并高度集中在某个事物上,而同时离开其余事物的注意特征 注意的紧张度是注意在强度上的表现

高度的责任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能引起人高度紧张的注意 注意的紧张度使人能够排除各种无关刺激物的干扰 高度集中的注意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前提 三、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也叫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的注意特征 经过一定时间之后,人的注意会不随意地离开客观事物,产生一种周期性起伏的现象,即注意周期性的加强或减弱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第一,对象本身的特点。注意对象如果是内容丰富、特征比较复杂、活动并变化着的,那么个体的注意就容易稳定和持久

第二,活动的目的任务。活动的目的任务越明确,越有利于注意的稳定

第三,人的主观状态。活动者的积极态度和对注意事物的兴趣,是保持个体注意稳定的有利条件 注 意 的 分 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人把自己的注意指向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注意特征 能否顺利地把注意分配到不同活动,主要依赖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活动的熟练程度。注意的分配,要求同时进行着的两种或几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达到相当熟练以至自动化或部分自动化的程度

第二,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内在关系。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对注意的分配具有一定影响,有内在联系的活动便于注意的分配

五、注意的转移 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注意特征 注意的转移与注意的分散不同

注意转移的难易程度和速度,主要受到以下三个因素的制约 第一,原来活动吸引注意的强度 第二,新事物的性质与意义

第三,事先是否具有转移注意的信号

注意的转移还与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和已有的习惯有关 第五章 感觉和知觉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一、感觉的涵义 (一)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通过感觉才可以进行复杂的知觉、记忆和思维等活动,从而更好地反映客观事物

感觉是维持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如果把感觉剥夺,就会使人的思维过程发生混乱,导致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第一个感觉剥夺实验是由加拿大吉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赫布和贝克斯顿等人于1954年进行的 (二)感觉的特点

第一,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面对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第二,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 第三,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二、知觉的涵义 (一)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对感觉信息整合后的反映 (二)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既相同又相异的心理活动过程

相同点:都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反映

存在的区别 : 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则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

感觉是最简单的认知活动, 知觉则是高于感觉的认知活动。感觉是单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总是在感觉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三、感觉的分类

可以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 内部感觉

(一)外部感觉1.视觉2.听觉3.嗅觉4.味觉5.肤觉 (二)内部感觉1.运动觉2.平衡觉3.机体觉 五、知觉的分类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对知觉进行不同的分类,依据知觉活动时感受器的不同,将知觉分为 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和味知觉等

依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一)视知觉、听知觉等

(二)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空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三维空间特性的反映,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和方位知觉等 时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延续性(时间长短)、顺序性(先后)和周期性的反映 运动知觉是人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反映 六、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一) 共同点

第一,感觉和知觉都是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第二,感觉和知觉过程是人脑的活动,是人脑对感觉器官接收到的刺激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 (二)差异

第一,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 ,知觉是纯粹的心理活动 第二,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第三,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分析与综合的结果 第二节 感觉的测量

感觉测量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说明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相对应关系 对人的心理活动内容的量的说明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一)什么是感受性

感受性是指人的感受器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阈限是刺激强度的界限或临界值

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者是刺激变化的强度,或者是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变化所需量的临界值

(二)什么是感觉阈限 1.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是测量人的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的大小来表示的感觉阈限分为: 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两类 (1)绝对感觉阈限与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绝对感受性是指刚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强度)的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与绝对感受性之间成反比关系 2.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

刚刚能够引起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受性是指刚刚能够觉察出同类刺激之间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之间成反比关系 人的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差别感受性越小 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差别感受性越高

不同的感觉,具有不同的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

二、感觉阈限测量 传统心理物理学对感觉阈限的测量方法:极限法 平均差误法 恒定刺激法 (一)极限法

是直接测量感觉阈限的基本方法 (二)平均差误法

用来测定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三)恒定刺激法

可以用于测定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四)信号检测论

用于测试人对刺激信息的辨别能力,它能够将被试反应的主观因素与感受性两者区分开 第三节 感觉现象 一、感觉适应

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觉适应可以使感受性提高,也可以使感受性降低 视觉适应是最常见的感觉适应现象 视觉适应包括明适应和暗适应

暗适应是视觉分析器在弱光刺激下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明适应是视觉感受器在强光刺激其感受性降低的过程 二、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是指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觉对比包括:同时对比 继时对比 (一)同时对比

不同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同时对比现象 (二) 继时对比

当不同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 第四节 知觉的组织

一、知觉组织原则 由感觉到知觉的选择处理过程,称为知觉的组织 最主要的四种知觉组织原则是相似、接近、闭合和连续原则 (一)相似原则 (二)接近原则 (三)闭合原则 (四)连续原则

第五节 知觉的基本特征 一、知觉的选择性

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的过程

知觉中的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它们可以互相转换

把刺激物从背景中区分出来成为知觉对象,既与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有关,也与个体的主观因素有关 (一)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第一,客观刺激物的强度大、对比明显,容易成为个体的知觉对象

第二,在空间上接近、连续,形状上相似的客观刺激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 第三,在相对静止的背景上运动着的客观事物,容易成为知觉对象 第四,客观事物维度变化多的刺激,容易被人知觉为对象 (二)知觉者的主观因素

知觉者的需要与动机、愿望与要求、目的、

任务、兴趣、爱好、已有知识经验等,都是把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重要主观条件 二、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根据自己的知识与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不同属性、不同部分的刺激信息作为整体反映的过程

在知觉时,把过去的知识经验参与其中,大脑在对来自各感官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时,就会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刺激物中缺失的部分加以主观上的整合与补充,把客观事物知觉为整体

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以及各种属性,对个体整体知觉的作用并不一样,特别是客观事物中的关键性成分,对知觉的整体性起决定性作用 三、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过程中,个体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其确定意义的过程

知觉的理解性与个体的知识经验 实践经历 言语指导 兴趣爱好有关

对同一事物表现出不同的知觉结果 四、知觉的恒常性

在知觉过程中,由于个体的知识经验的参与,知觉并不因知觉条件,如距离、角度、光亮等的变化而改

变,仍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特征 (一)大小恒常性 (二)亮度恒常性 (三)形状恒常性 (四)颜色恒常性 第六章 记 忆 本章学习提要

l 记忆的内涵和记忆的基本过程 l 记忆的类型以及记忆的功能

l 记忆的组织、记忆的测量以及记忆的系统 l 遗忘的规律以及复习的基本方法 引 言

记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记忆有没有规律? 记忆究竟是什么?

人们是怎样存储与加工信息的?

人是如何加工与处理刺激信息的问题?

为什么已经记住的东西,过了一段时间后会发生遗忘?

记忆的心理机制以及如何把学习的东西进行合理组织,即如何记得牢固?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指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过去经验是指: 感知过的事物 思考过的问题 体验过的情绪 练习过的动作 在人脑中的保持,以后在一定条件的影响下重新得到恢复的

在人脑中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与体验的保留和重现的过程,就是记忆 记忆包括“记”和“忆”的过程

通过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在人脑中积累与保存经验的完整的心理过程

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指个体识别与记住事物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的特点,是记忆的前提和关键

保持是指已识记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基本环节 回忆或再认是在不同条件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

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把它们在人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回忆

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把它们加以确认是已识记过的事物的过程,称为再认。再认和回忆是记忆过程的第三个基本环节 二、 记忆过程

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把记忆分为: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是指在无意识情况下,个体的知识与经验自动地对当前任务项目产生影响的记忆。内隐记忆强调的是信息提取过程中的无意识性,它并不在乎识记信息过程中是否有意识的参与

外显记忆是指个体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知识经验来完成当前任务项目时的记忆。外显记忆是有意识地提取信息的记忆过程

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的方式不同,把记忆分为: 陈述性记忆 程序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是指对事实性信息的记忆

陈述性记忆具有明显的可以用语言传授的特征,即在需要时可将记得的事实陈述出来 程序性记忆是指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记忆 程序性记忆中主要包括: 智力技能 动作技能

它们是经过个体由观察学习与实际操作练习而习得的记忆 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把记忆分: 形象记忆 情景记忆 语义记忆 情绪记忆 运动记忆

形象记忆是指个人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情景记忆是指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语义记忆是指个人对各种有组织的知识为内容的记忆,又称为语词逻辑记忆 情绪记忆是指个人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运动记忆是指个人以过去经历过的身体运动或动作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一) 记忆机能定位观点:在大脑中存在着视觉记忆的中枢、听觉记忆的中枢、语言记忆的中枢和运动记忆的中枢

(二) 记忆机能整体观点:记忆在大脑中是整体活动

(三)突触生长观点:当刺激持续作用就会使神经元的突触发生变化

(四)记忆分子观点:记忆经验由脱氧核糖核酸(DNA)借助核糖核酸(RNA)来传递遗传信息

第三节 记忆测量

记忆力以及记忆效率可以通过一定方法测量 记忆测量方法很多,一般有以下几个方法

(一) 回忆法

保持量=正确回忆的项目量/原来学习的项目量?100% (二) 再认法

保持量=(认对数-认错数)/呈现材料的总数?100% (三)节省法

保持量=(初学时间或次数-再学时间或次数)/初学时间或次数?100% (四)重建法

在记忆测量中,要求被试再现学习过的刺激次序

第四节 记忆的组织

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记忆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人是一个主动的信息接受器、加工器和提取器

记忆内在的信息加工过程,以及信息的内部表征和组织方面,并提出了记忆信息表征与记忆的组织模型 主要有层次网络模型和激活扩散模型

一、层次网络模型

层次网络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柯林斯和奎利恩(Collins & Quillian)在1969年提出的语义记忆储存网络模型

二、激活扩散模型

柯林斯和劳福特斯(Collins & Loftus)在1975年提出了语义激活扩散模型

第五节 遗 忘

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是错误的再认与回忆

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说,遗忘就是信息提取不出来或提取出现错误 遗忘可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暂时性遗忘是指已转入长时记忆中的内容一时不能被提取,但在适宜条件下还可恢复 永久性遗忘是指识记过的材料,不经过重新学习则不能再行恢复的现象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人类记忆和遗忘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 遗 忘 的 规 律 是先快后慢

表明人类的遗忘不是均速进行的,刚学过以后在短时间内的遗忘比较快,量也比较多 随着时间的消逝,遗忘逐渐缓慢下来,到了一定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

(一)记忆痕迹衰退说

强调生理活动过程对记忆痕迹的影响

遗忘是因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衰退以至消失

这种说法接近于常识,容易为人们接受,因为某些物理的、化学的痕迹有随时间而衰退甚至消失的现象

(二)干扰抑制说

遗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它刺激干扰的结果 一旦排除了这些干扰,记忆就可以恢复

干扰抑制理论与记忆衰退理论的不同点在于记忆痕迹并没有从头脑中不消失,只是由于相互抑制而造成了遗忘

干扰抑制分为两类: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与记忆的材料对后继学习与记忆材料的干扰

先、后学习的两种材料越相近,干扰或抑制作用越大

倒摄干扰是指后学习与记忆的材料对先前学习与记忆材料的保持与回忆的干扰

对于不同内容材料的学习要进行合理安排,以减少彼此之间的干扰

同样在学习某一种材料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前摄抑制干扰和倒摄抑制干扰 (三)动机性遗忘说

动机性遗忘说又称为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某种动机的压抑所致 个体会把一些痛苦经历压抑到潜意识领域里而导致遗忘

遗忘是维护自我、自信的动态过程,以避免生活中的痛苦记忆而引起焦虑、羞耻感或不安等

这种难以回忆的经验,既不像记忆痕迹衰退理论所说的是痕迹的自然消失,也不像记忆干扰说所述的由于学习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所造成的抑制

但通过某种方式,例如催眠或自由联想等,能够恢复被压抑的记忆

如果能消除人为的压抑,消除记忆材料与消极情绪之间的联系,那么遗忘现象就可能被克服 (四)线索依赖性遗忘

遗忘不是由于痕迹的消退,而是因为检索线索困难所致

图尔文(E.Tulving)将线索依赖性遗忘和痕迹消退说做了重要的区分 遗忘有两种可能性:

一种可能是信息从记忆系统中消失了,这是痕迹消退说的观点

另一种可能是信息仍存储在记忆系统里,但一时不能被提取出来,这是线索依赖性遗忘

第六节 记忆系统

在记忆过程中,从信息输入到信息提取所经过的时间间隔不同,对信息的编码方式也不尽相同

根据这些特点,一般把记忆分为三种系统: 感觉记忆系统 短时记忆系统 长时记忆系统

可以用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表示

一、感觉记忆

(一) 什么是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又称感觉寄存器或瞬时记忆

感觉性刺激作用后仍在脑中继续短暂保持其映象的记忆 感觉记忆基本特点:

第一,进入感觉记忆中的信息完全依据它所具有的物理特征编码,并以感知的顺序被登记,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第二,进入感觉记忆的信息保持时间很短暂。图像记忆保持的时间约1秒左右,声像记忆虽超过1秒,但不长于4秒

第三,感觉记忆的记忆容量由感受器的解剖生理特点所决定

二、短 时 记 忆

(一) 什么是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人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的加工与编码的记忆

与感觉记忆在功能上的区别是,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是无意识的,也是未经加工的感觉痕迹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来自于感觉记忆并对其进行操作、加工,是正在操作的、活动的记忆,只有当那些被加工、处理和编码后的信息,才能被转入长时记忆中存储,否则就会遗忘

短时记忆是信息在感觉记忆之后的高一级加工水平阶段 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第一,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的保持时间,在无复述的情况下一般只有5~20秒,最长也不超过1分钟 第二,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人类记忆广度为7±2,即5—9个 组快组块,其平均数为7 将若干单位联合成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信息加工的记忆单元 组块是短时记忆的单位,是加工处理信息材料的意义单元

三、长时记忆

(一)什么是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在人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又称为永久性记忆

长时记忆就像一个巨大的图书馆,保存着个体将来可以运用的各种事实、表象和知识 长时记忆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长时记忆的容量无限

第二,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长久,它能够按时、日、月、年乃至终身

(二) 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编码方式是以意义编码为主 意义编码有两种形式: 语义编码 表象编码

它们被称为信息的双重编码 1.表象编码

人对信息的意义编码形式之一是表象编码,它主要是加工处理非言语对象和某事件的知觉信息

2.语义编码

语义编码是按言语发生的顺序以系统方式来表征信息的,包括言语听觉和言语运动两方面的信息

第七节 记忆品质和知识巩固

一、 记忆品质

(一)记忆的敏捷性

(二)记忆的持久性

(三)记忆的准确性

(四)记忆的储备性

二、 知识巩 (一)记忆术 (二)正确复习 1 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与内容,分散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3.复习方式多样化

4.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5.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6.掌握复习的“量”

第七章 表象和想象

本章学习提要

l 表象的含义和想象的含义以及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l 表象的基本特征和表象的种类 l 表象的基本理论

l 想象的种类及其想象的功能 l 想象的规律及其应用

引 言

当客观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脑海里出现的关于某事物的形象,在心理学中称为表象

表象是在视、嗅、触、味等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自动转换功能,它是从感知觉到思维的过渡阶段或中介

第一节 表 象

一、表象及其特征

(一)什么是表象

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

人脑中以形象的形式对客观事物进行操作与加工的过程,是事物不在面前时关于事物的心理复现 由人脑中的刺激痕迹的再现引起

表象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

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表象作为人的信息加工、存储信息的基本方式而重新得到重视 表象成为当代认知心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 表象的特征

表象具有直观性和概括性的基本特征 第一,表象的直观形象性特征

表象的直观形象性是指在人脑中所保持的生动的具体形象和过去感知过的对象具有一定相似之处 第二,表象的概括性特征

概括性是指表象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形象,不是某个具体事物或事物的某个特点,而是一类事物所共同具有的特征,是一种归类化了的事物形象 表象的作用

表象是从感知到思维的过渡阶段,是认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从表象的直观形象性来看,表象和感知觉相似。从表象的概括性来看,表象和思维相似 但它既不是感知觉也不是思维,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环节

表象打破了人的认识受当前事物直接作用的局限,使认识更趋深刻。运用表象训练能更好地挖掘人的潜能,发展智力

表象作为一种信息表征,在学习与记忆以及在问题解决、创造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表象的种类

(一)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动觉表象、嗅觉表象等 (二)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 (三)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四)遗觉像

在刺激停止作用后,人脑中继续保持异常清晰、鲜明的形象称为遗觉像

遗觉像是记忆表象的特殊形式,它几乎与直接感知事物时具有鲜明和生动的形象一样,似乎是与感知觉一样,但它则不是感知觉

第二节 表象理论

当代认知心理将表象看作是信息编码的主要形式之一

通过研究提出两种表象的信息加工理论

一、表象理论及其研究

(一)表象的信息加工理论 基本表象理论

(二)双重编码理论

同时存在表象和言语符号两种信息编码和存储系统,,即双重编码理论

第三节 想 象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一、想象概述 (一)什么是想象

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种以表象为内容的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 想象最突出的特征: 形象性 新颖性

(二)想象的功能

想象

具有预见功能 补充功能 代替功能

1. 预见功能

想象的预见功能是指想象能对客观现实进行超前的反映 2. 补充功能

想象的补充功能是指弥补人类认识活动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和不足 3. 代替功能

想象的代替功能是指当某些需要和活动不能满足或完成时,可以通过想象,从心理上得到某种替代与满足

二、想象的种类

根据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一) 无意想象

又称为不随意想象,指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的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 (二) 有意想象

又称为有意想象,指根据预定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的想象

根据有意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有意想象分为: 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的描述、图形或符号示意,在人脑中产生的有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有赖于两个条件:

一是正确理解语词描述和图形或符号标志的事物的意义 二是丰富的表象储备

2.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创造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创造想象具有独立性、首创性、新颖性的特点,是人类创造性活动不可或缺的心理成份

创造想象是一种比再造想象更复杂的智力活动,它的产生依赖于社会实践的需要、个体强烈的创造欲望、丰富的表象储备、高水平的表象改造能力以及思维的积极性等主、客观条件

3.幻想

幻想是指与个人的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也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根据幻想的社会价值和有无实现的可能性,可以把幻想分为积极的幻想和消极的幻想 积极的幻想是指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社会价值和实现的可能性 把积极的幻想称为理想

消极的幻想是指不符合或违背事物发展规律,毫无实现可能性的幻想 又把消极的幻想称为空想 第四节 想象规律的应用

一、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

二、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

(一)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二) 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 (三) 想象力训练

(四) 引导学生积极幻想

第八章 言 语

本章学习提要: ?言语和语言的含义以及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言语发展的特点及有关言语发展理论

?人类言语的生理机制与言语的感知理解 ?第二语言的学习 引 言

人类行为中最复杂的是思维活动,而思维是要借助于语言或符号来进行的

语言的重要性在于语言所表达的意义,符号或词汇都各自代表了某种意义,它对人成为社会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 言语概述

一、 语言与言语

语言是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符号代表着一定的事物,它是由人们共同约定创造出来,并为大家所认同的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语音和语义相统一的人类交际工具

言语是个体运用某种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或与他人进行交际的过程 语言心理学主要研究言语过程: 个体主要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 掌握和使用语言的过程和机制

研究人在交际时怎样产生言语以及怎样感知和理解别人的言语 研究言语同其它心理活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等

语言和言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第一、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人的心理现象

第二、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言语是交际的过程

第三,语言和言语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二、言语的功能与特征

(一)言语的功能 1.交流功能

人与人之间通过言语活动传递信息,沟通情感,交流思想,表达意愿的过程 2.符号功能

言语中的词总是标志着一定对象或现象 3.概括功能

言语不仅标志个别对象或现象,还可以标示某类事物的许多对象

类借助词才有可能进行抽象思维,认识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二、言语的特证

(一)言语的创新性

言语活动是生动性和多样化相结合的创造过程 (二) 言语的规范性

言语具有创新性,但人绝不能随便而任意地去用它来表达思想和感情

(三) 言语的意义性

言语活动中应用的词和句子,包含着有意义的思想与感情内容 (四) 言语的交际性

言语活动总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起着交流思想与感情的作用

三、言语的种类

(一)外部言语

外部言语是指言语活动的过程或结果具有外显表现的言语 包括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两种 1.口头言语

口头言语是指人凭借自己的发音器官发出语音表达思想与情感的言语 口头言语可分为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两种形式 对话言语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合作性 第二,情境性 第三,简略性 第四,反应性

2. 书面言语

书面言语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展开性

第二,随意性

第三,计划性 (二)内部言语

内部言语是指一种由个体自问自答或以自己思考时所使用的言语活动 内部言语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隐蔽性 第二,简略性

内部言语是在外部言语的基础上形成的,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的转化称为言语的内化,而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转化称为言语的外化 第二节 言语的产生

一、 言语的生理机 (一) 言语的发音机制 1.呼吸系统

2. 喉头和声带 3.口腔、鼻腔和咽腔

(二) 言语活动的神经中枢 言语运动中枢和言语书写中枢 2.言语听觉中枢和言语视觉中枢

二、言语产生的过程

又称为言语表达,主要包括说话和书写过程,但也与听话和看字有关。言语产生是由思想到说话或书写的过程,这个过程非常复杂

言语产生过程一般概括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动机与意向阶段 第二个阶段,内部言语阶段 第三个阶段,深层句法结构阶段

第四个阶段,以表层句法结构为基础的外部言语阶段

第一节 言语的感知和理解

一、言语的感知 (一) 口头言语感知

语音是口语的物质外壳或形式,对发话者而言,是作为物质刺激而被感知的。要对口语正确理解,应当正确地感知口语的语音

影响口头言语感知的具体因素有: 第一,音位的语音特征 第二,语音的强度

语音强度会影响对口语的感知 第三,上下文语境和预期作用

(二) 书面言语的感知

通过视觉系统接受文字材料提供的信息,对字词做出正确判断与分辨称为书面言语感知 书面言语感知包括单词的再认和句子的阅读 1.单词的再认

书面言语最基本的构成材料是词,其中音、形是词的物质外壳,义是词所包含的内容 2. 句子的阅读

句子阅读是指人对句子及段落意义所含信息的接收

二、言语理解

(一) 什么是言语理解

言语理解是指在言语感知的基础上,使语音、文字在人脑中建立起意义的过程 (二) 言语理解的阶段

言语的理解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感知阶段。在这个阶段是对音响或书面信息的感知过程 第二个阶段,分析阶段。是把信息转换成词的组合意义的阶段。 第三个阶段,使用阶段。是听者对语义的实际应用过程

言语理解的三个阶段是按时间顺序发生的,但也可以有部分重合 第三节 言语的发展

一、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阶段

儿童言语发展一般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一) 咿呀学语阶段

婴儿从出生始,就会发出一些声音 (二) 单词句阶段

儿童在1周岁左右,开始能说出有意义的单词 (三) 双词句阶段

儿童从1.5~2岁开始,单词句被双词句取代 (四) 完整句阶段

随着言语和社会交往的进一步发展,绝大多数4岁儿童,已经知道在常见情境下应如何调节自己的言语并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

大约到五岁时,儿童开始使用具有成人语句特点的句子:“修饰句”和“反义疑问句” 二、言语发展理论

(一)言语发展经验说 1.条件反射说

以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为基础来解释儿童言语的形成过程 2.学习强化说

斯金纳(B.F.skinner)根据行为主义的理论把言语看成是一种个体行为 3.言语的模仿说

摩尔(O.H.Mowror)提出儿童学习言语主要是通过模仿的观点 (二)先天言语生成说

乔姆斯基认为儿童生下来就具有支配人类语言结构的普遍原则的天赋知识,这种知识体现在“语言获得装置”

(三)关键期理论

儿童获得语言具有“关键期”,也称最佳敏感期 第四节 第二语言的学习

一、双语教育和第二语言教育的区别

二、第二语言学习的心理过程

三、第二语言的教学

(一)创造学习外语的良好氛围

(二)利用游戏学习外语

(三)选择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

第 六 章 思 维 本章学习提要

l 思维的含义以及思维的种类 l 思维与语言的区别与联系

l 思维过程、思维形式以及概念和推理 l 问题解决和影响问题解决的诸种因素 l 创造思维的含义以及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引 言

恩格斯曾经把思维赞誉为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

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思维是如何对客观现实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地反映事物本质的过程 创造性思维及其特点

第一节 思 维 概 述

一、什么是思维

(一)思维的定义

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

思维与感觉和知觉一样,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

感觉和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和整体特征,以及客观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

思维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实现的高级认识形式,它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联系,是借助言语实现的理性认识过程

(二) 思维的基本特征

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两个基本特征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对感官不能把握的,或不在面前的客观事物,借助一定媒介,并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形式的加工来反映事物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能够抽取同类事物共同的、具有本质特征的,以及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来反映客观事物

思维所反映的是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

人通过思维能从部分事物相互联系的事实中找到事物之间普遍的或必然的联系,并将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

(三) 思维与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思维与感觉、知觉虽然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它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存在着根本区别

从反映的内容来看,感觉和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整体特征、表面现象及外部联系,而思维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与特征和内部联系

从反映的形式来看,感觉和知觉属于感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外部特征的直接反映;而思维属于理性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必然联系的间接反映 二、思 维 的 种 类

(一)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1.动作思维

动作思维又称为实践思维或操作思维,是指凭借个体直接的感知活动,以实际动作为支柱去解决问题的思维

2.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指以人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为支柱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3.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以语词为基础,利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形式进行的思维

(二) 聚合思维 发散思维 1.聚合思维

又称为求同思维或集中思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方向思考并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

2.发散思维

又称为求异思维或分散思维,是指从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

(三) 直觉思维 分析思维

1.直觉思维

一种非逻辑思维,是指面临新问题、新事物或新现象时,能够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的思维过程 2.分析思维

按照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分析与推导,最终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结论的思维

(四)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常规性思维

又称为习惯性思维和再造性思维,是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现成方案和程序,运用惯常方法或模式寻求解决问题的思维 2.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例如文学家塑造新的典型人物形象,设计师发明新的机器等

三、思维和语言

(一)

思维与语言的联系

第一,语言具有概括性

第二,语言具有物质性

第三,语言是交流思想与感情的工具 (二)

思维和语言的区别

第一,思维和语言的本质属性不同

第二,思维和语言与客观事物的关系不同

第三,思维中的概念与语言中的词相关,但是并非一一对应 第四,思维规律与语法结构与规则虽有联系,但又有区别

四、思维过程

思维活动表现为对作用于人脑的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类、抽象、概括、系统化、具体化等具体过程

(一)分析与综合

(二)比较与归类

(三)抽象与概括

(四)系统化与具体化

第二节 概念和推理

一、什么是概念 (一)概念的定义

概念是指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活动的最基本单位 概念具有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包含的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 概念的外延是属于这个概念的一切事物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反比关系,即概念的内涵越大,其外延就越小;反之,概念的内涵越小,其外延则越大

(二)概念的种类

1.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 (1)具体概念

具体概念是指按客观事物外在的非本质属性而形成的概念 (2)抽象概念

抽象概念是指按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属性而形成的概念

2.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 (1)合取概念

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 或特征而形成的概念,这些属性或特征在概念中必须同时存在 (2)析取概念

根据不同的标准,由单个或多个属性或特征结合而形成的概念 (3)关系概念

根据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是事物的特征或属性而形成的概念 3.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

3.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 (1)前科学概念

前科学概念又称为日常概念,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过程中,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概念 (2)科学概念

科学概念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一般的、本质特征与属性以及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符合科学认识水平的概念

(三) 概念的功能

概念是人的认知结构和认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认识发展过程中

概念主要具有以下四个功能: 1.分类功能

2.推理功能

3.联结功能

4.系统功能

二、概念形成

(一) 什么是概念形成

概念形成是指个体通过反复接触大量同一类事物,从而获得此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特征或共同属性,并通过肯定(正例)或否定(反例)的例子加以证实的过程 概念形成一般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抽象化

第二个阶段:类化

第三个阶段:辨别

(二)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

在概念掌握过程中,个体的知识与经验、技能、动机等都会对她产生一定的影响 最易影响个体掌握概念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材料的影响

概念的属性或特征会影响个体概念的掌握,尤其是复杂概念,具有较多的属性与特征,因此比较难以掌握

第二,学习者自身因素

学习者自身因素会影响其概念的掌握。例如,知识经验、年龄、性别、智力、动机、情绪、疲劳程度等个体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学习策略等,都会影响概念的掌握 第三,下定义

定义是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概念内涵的过程

(三) 科学概念的掌握

掌握科学概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与学习任务

掌握科学概念的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第二,合理利用学生过去的知识与经验 第三,要充分利用变式 第四,要用正确语言表述

第五,形成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之中

三、推理及其种类

(一)什么是推理

推理是指由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或根据已有知识推论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是从已知判断出发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从一定意义说,推理是知识获得的特殊形式之 推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前提真实,即前提应该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判断

二是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具有必然联系,即推理形式要符合逻辑规律 (二)推理的种类

推理主要有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两种 1. 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指从一般原理中推出特殊事例结论的推理。演绎推理要求所给前提为真时得出必然的结论 2.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指从具体事例中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它具有思维和知识获得的核心特征

第三节 问 题 解 决

解决是重要的思维活动过程,也是思维的目的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情境引起,按照一定目标,通过各种认知操作的活动,使问题得以解决的心理活动 一、 问题解决概述 (一)什么是问题

问题是指蕴含着个人面临障碍的目标,既不能认知又不能用习惯反映,是个体在达到所欲期望目标过程所遇到的障碍

问题有三个要素:

1 有一组已知的问题情境和条件的描述 2 欲达到或期望的目标问题所要求的答案 3 遇到障碍

(二)什么是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指问题解决者寻找操作系列以达到预定目标的心理活动过程

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思维活动,具有复杂的心理过程,同时也是人类思维的普遍形式 问题解决的三个基本特征: 目的性 运算序列 认知运算

具体来说,问题解决需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指向性;有一系列的操作程序,包括外在的动作操作和内在的

心理操作过程;要有思维认知成分的参与

问题解决具有两种类型:常规问题解决和创造性问题解决

(三)问题空间

认知心理学把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三种状态: 初始状态 中介状态 目标状态

初始状态是问题解决的最初状态

目标状态是问题解决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将初始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其间所需要通过的各种操作而产生的各种不同状态 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之间的各种状态称为中介状态 上述三种状态统称为问题空间或问题状态空间

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就是认识到矛盾的存在并产生解决矛盾的需要和动机 第二个阶段,明确问题

找出问题的主要矛盾与关键因素,把握问题的实质,使问题的症结明朗化,从而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 第三,提出假设。

根据问题的性质,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拟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并提出假设

第四,检验假设 三、问题解决的策略

(一)启发式策略

1.手段——目的分析法

通过分析去发现问题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别,并寻找一定操作手段去消除这种差别

解决河内塔问题的具体步骤

步骤:将1盘从A移到B;将2盘从A移到C ; 将1盘从B移到C; 将3盘从A移到B; 将1盘从C移动A; 将2盘从C移动B; 将1盘从A移到B ;将4盘从A移动C;将1盘从B移到C;将2盘从B移到A;将1盘从C移到A;将3盘从B移动C;将1盘从A移动B;将2盘从A移动C;将1盘从B移动C。其中移动一个河内塔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

(二)逆推法

逆推法是在解决问题时,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出发,向问题的初始状态逆向推理过程,以寻找解决问题的

方法

(三)选择性搜索

选择性搜索是在解决问题时,根据已知的信息和某些有关规则,选择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并从突破中获得更多信息,以便进一步搜索直到解决问题

排列问题:给予所需要的成分,问题解决者必须以一定的方式排列它们,以达到规定的目标状态。如字母的数码替代问题(右图)已知,D=5

(四)爬山法

以一个接一个的较容易的目标的达到,以此来鼓励问题解决者,最后使问题得到解决

爬山法是问题解决的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把目标假定为山顶,人不能从山下一下子爬到山顶,而是先在山下确定一个较低的目标,爬到这个目标后,再确定比较高的一个目标 如此循环,最终到达山顶,使问题获得解决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一)知识表征的方式

知识表征的方式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例如,9点连线图问题

不同表征方式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二)迁移作用

迁移是指已有知识与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或者说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迁移可以分为: 正迁移 负迁移 正迁移:

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能促进新问题的解决过程 负迁移已有知识与经验阻碍了新问题的解决过程 概括能力越强,迁移的范围就越广泛

(三)原型启发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因受到某种客观事物的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过程叫做原型启发 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原型对问题解决能否起到启发作用

原型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否具有特征上或属性上的联系或相似性 个体是否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状态中

(四)定势的影响

人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定势是个体按照某种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一种心理倾向

当解决相似或相同问题时,定势有助于人对问题的适应而提高反应与解题的速度

对变化了的情境或问题,定势常具有消极作用,会阻碍人产生更合理与有效的思路,从而影响了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效率

(五) 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事物通常的功能,看不到它可能存在着的其他方面的功能,从而干扰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

德国心理学家杜克(Duncker)曾做过一个实验来说明功能固着现象。他将两支蜡烛、五颗图钉、一根线条和一盒火柴放在桌子上,要求被试将蜡烛固定在墙壁上,并要求当蜡烛燃烧时,烛油不能滴在地板上或桌子上

(六)动机和情绪状态

一个人的动机状态,对解决问题起着不同的影响作用 动机水平与解决问题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U”字曲线

(七) 个性特征

具有远大理想、意志坚强、勇于进取、富于自信、有创新意识、人际关系良好、果断、勤奋等人格特征的人,常常能克服各种内外困难,善于迅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一个人的智力水平、气质类型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和方式

第三篇 情意过程 第九章 情 绪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 什么是情绪情感

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情绪是复杂的心理现象,其中包括认知活动、生理反应和行为表现

主观感受和体验是情绪最主要的构成成分,它涉及到个体的认知活动以及个体对认知结果所进行的评价 行为表现、生理反应则是由个体的认知活动和个体对认知结果的评价所引起 二、 情绪分类

(一) 情绪的划分

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将情绪划分为好、恶、喜、怒、哀、乐六类

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认为,人有惊奇、爱悦、憎恶、欲望、欢乐和悲哀六种原始情绪,其它情绪都是它们的组合或分支

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将人的情绪归纳为安静、喜悦、愤怒、哀怜、悲痛、忧愁、愤急、烦闷、恐惧、惊骇、恭敬、抚爱、憎恶、贪欲、嫉妒、傲慢、惭愧、耻辱等18类

美国心理学家普拉切克(R.Plutchik)以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把情绪划分为 如图所示的情绪三维模型 (二) 情绪研究

三、情绪的功能

(一)适应环境的功能

(二) 影响和调节认知活动的功能 (三)信息传递功能

个体将其情绪经验由行为活动表现于外,借以达到与外界沟通的目的 表情动作是情绪传递的主要形式,是一种独特的情绪语言 表情动作主要有三类: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

1.面部表情

2.身段表情

3.言语表情

第二节 情绪的生理机制

一、 与情绪有关的大脑皮层结构

对临床病人的观察以及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的应用,有关情绪的生理研究表明,大脑皮层,特别是额叶与情绪的产生和表达具有密切关系

二、情绪的生理反应

(一)植物性神经活动的变化 1.呼吸

呼吸会随着情绪状态的不同在呼与吸的次数、呼与吸的快慢和质量上有明显不同 2.心率、血压和血管容积 3.皮肤电

4.内、外分泌腺

(二)脑电波的变化

脑电波又称脑电图,它有四种波形:α波、β波、θ波和δ波。在情绪状态时,不仅外周生理上有变化,而且神经中枢也有变化,所以脑电波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在强烈情绪状态下,人的脑电波与正常状态下的脑电波不同。许多研究发现,情绪状态对α波的影响最大

四、测慌仪

测慌仪又称为多项生理记录仪

根据情绪与生理反应之间的关系而制成的生理反应指标综合测量仪器,它可以同步记录各项生理指标 包括心率、血管容积、呼吸、皮肤电反应与脑电波等

第三节 情绪理论

一、早期的情绪理论

(一) 詹姆士—兰格理论

情绪必先有引起个体反应的刺激,刺激会引起个体的生理反应,正是由于生理反应,个体才产生了情绪 情绪体验并非由于刺激,而是由于对刺激反应之后产生的生理变化所引起。生理变化所激起的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神经系统就产生了情绪

詹姆士—朗格情绪理论从生理学角度解释情绪经验的性质、组成原因,强调身体的,特别是内脏的反应是情绪经验的来源,重视情绪体验与生理变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二) 坎农—巴德的情绪理论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情绪的产生不能用生理变化的知觉来解释,而是大脑皮层解除丘脑抑制的综合功能

外界刺激信息在作用于感官后所引起的神经冲动首先传递到大脑的丘脑部位,再由丘脑进行加工后同时把信息传递到大脑及机体的其他部分

一方面把神经冲动上达送至大脑皮层,一方面同时传递冲动到达内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信息引起情绪体验,传递到内脏和骨骼肌的信息激活生理反应,引起相关的情绪表达 情绪体验和身体反应都作为丘脑活动的结果而在同一时刻产生

二、 情绪的认知理论

(一)阿诺德和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情绪理论

个体对事物或事件的评估是其生理反应、情绪体验和采取某种行动之前发生的 个人所持有的先前观点、具有的知识经验是左右自己情绪体验的主要因素 (二)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三因素理论

个体认知的参与以及认知对环境和生理唤醒的评价过程是情绪产生的重要机制 个体的情绪状态,实际上是认知过程、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四节 情绪的自我调节与控制

一、情绪智力

沙洛维为情绪智力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结构,并对情绪智力的内涵作了全面概括: 第一,对情绪的知觉、评估和表达的能力 第二,思维过程中的情绪促进能力

第三,理解和分析情绪,可获得情绪知识的能力 第四,对情绪进行成熟调节的能力

一、不良情绪的调控

怎样调节和控制负面情绪? 一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 觉知自己的情绪状态 (二)转移注意力 (三)合理地发泄情绪 1.在适当的场合哭泣 2. 向他人倾诉

3. 进行比较剧烈的运动 4. 放声歌唱或放声喊叫

(四)主动用言语控制调节情绪 四、 健康情绪的培养

(一)学校的情绪智力教育

(二)家庭的早期情绪智力教育

一、不良情绪的调控

怎样调节和控制负面情绪? 一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 觉知自己的情绪状态 (二)转移注意力 (三)合理地发泄情绪 1. 在适当的场合哭泣 2. 向他人倾诉

3. 进行比较剧烈的运动 4. 放声歌唱或放声喊叫

(四)主动用言语控制调节情绪 四、 健康情绪的培养

(一)学校的情绪智力教育

(二)家庭的早期情绪智力教育

第十章 动 机

本章学习提要:

● 动机的含义以及动机的种类 ● 生理性动机的基本内容

● 社会性(心理性)动机的含义以及基本内容 ● 动机理论以及有关动机的解释

● 挫折与心理冲突以及如何解决动机冲突

引 言

为什么人会有各种各样的行为?

有时会觉得有些行为是合情合理的,有时却会觉得某些行为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思考、寻找 “是什么使人会做出那样的行为?

他为什么要那样做?”等。这些都涉及心理学中的“动机”问题

第一节 动机概述

一 、什么是动机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使活动朝着某个目标产生行为的内在动力 动机的产生必须具有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的共同作用 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人的需要

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能够满足需要的事物是诱因 二、需要

(一)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是个体真实存在的或主观感受到的某种必要物的缺失,它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需要可能成为个体行为的驱动力,也可能只具有潜在影响 马斯洛(A.H.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 个体具有复杂多层次的需要组合,基本的

具体的需要位于低层,抽象的精神需要位于上层

他最初提出需要有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补充了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

人类各种基本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彼此重叠的 只有低层次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才会出现高层次需要

个人需要的发展过程像波浪似的演进,各种不同需要的优势,由一级演进到高的一级

(二)动机与需要

动机与需要的关系密切。需要是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是个性心理倾向性的基础,个性心理倾向性中,如动机、理想、信念、价值观等都是需要的表现形式

需要和动机具有一定区别。当一种需要促使个体投入行动并去获取满足时,这种需要就转化为动机。可以说,需要是动机形成的基础,动机是需要的表现形式 三、动机的作用

动机在人类行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人把动机比喻为发动机和方向盘,动机既给人以活动的动力,又对人的活动方向进行控制与调整 动机具有活动性和选择性

人类动机具有引发、指引和激励的功能 (一) 引发功能

人类的各种活动总是由一定动机引起,没有动机就没有活动 (二) 指引功能

动机比指南针,它使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并使个体朝着预定的目标前进 (三) 激励功能

当动机引发并指引个体产生某种活动后,活动能否坚持同样受到动机的调节与支配。动机对活动的维持和加强作用

四、 动机的种类

(一)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二)长远的、概括的动机和暂时的、具体的动机 (三) 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 (四)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 (五)意识动机和潜意识动机

第二节 生理性动机

饥饿、渴和性是基本的生理性动机,它们是生物种系存在的基础

第三节 社会动机

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是社会(心理)动机 好奇动机 成就动机 交往动机

学习动机等是典型的社会(心理)动机 一、好奇动机

好奇动机是指个体对新奇事物注意、探索与操弄等行为的内在动力,简称好奇

好奇更为复杂和更为深刻的表现行为是求知、审美、实践和创造性活动等,正是这些动机,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二、 成就动机

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成就动机是高级的社会心理动机,它像一台强大的发动机,激励着人们努力向上,不断获得成就

社会成员成就动机水平的高低关系到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速度,成就动机高的社会,往往比成就动机低的社会具有更高的生产力

阿特金森认为,与成就动机有关的目标倾向(Ts)是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用关系式表达为: Ts=Ms×Ps×Is

Ms:追求成功的相对稳定或持久的特质,即成功动机

Ps:成功的可能性,指对认知目标的期望或对达到目标的工具行为的预期 Is:成功的诱因值

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 追求成功的动机 回避失败的动机

两种心理倾向的相对强度在每个人身上是不同的,有的人力求成功,有的人尽量避免失败

韦纳(B.Weiner)等人对成就动机进行了归因分析 一个人对成功和失败原因的分析是理解成就行为的关键

个体对行为成败原因的知觉,影响到个体成就行为的坚持性、强度和选择 一个人的成功,可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或能力 一个人的失败,可以归因于环境或他人的过错 归因既可以是内源性的,也可以是外源性的

在内、外源的归因中,还可以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归因维度

韦纳把成败的原因分为三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内归因和外归因

努力、能力、个性等原因都是内源性的,是内归因

任务的难度、运气、家庭条件等原因则是外源性的,是外归因 第二个维度是稳定的归因和不稳定的归因

任务的难度、能力、家庭条件等原因是稳定的归因;努力、运气、心境等原因是不稳定的归因 第三是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努力等原因是可以受个人控制的归因;运气等原因则是不能被个人意志控制的归因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第一,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对个体成就动机的高低具有一定影响 第二,成就动机高低与童年所受家庭教育关系密切 第三,教师的言行影响学生成就动机的强弱

第四,经常参加竞争和竞赛活动的人比一般人的成就动机要强 第五,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其成就动机呈正相关 第六,个人的成败经验对成就动机具有一定影响 第七,个人对学习或工作难度的看法影响成就动机 三、交往动机

交往动机又称为亲合动机或亲和动机,指个体愿意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动机 人类的交往活动与恐惧有关 四、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它不是某种单一的结构,而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整体系统,其中包括学习需要、学习自觉性、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等 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学习兴趣 第二,学习能力感 第三,外部目的性 第四,知识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往往是几种相互影响的学习动机同时发生作用

第四节 动机理论

一、本能理论

本能是指有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并由遗传获得、不学就会的行为倾向和行为模式 二、 驱力理论

驱力理论强调驱力在个体行为激起中的作用。驱力指由生理或心理需要引起并推动个体从事满足这些需要的行动的内部唤醒状态 三、 诱因理论

驱力理论关注的是行为的内在推动力,动机的诱因论则转向外部,强调外界诱因在个体行为激起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关注外界刺激、奖赏、目标等如何引导个体行为的发生 四、 认知理论

归因的三维度模式

二、 动机冲突

动机冲突就形式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第一,接近—接近型冲突

接近—接近型冲突又称为双趋冲突,指人以同样强度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兼得时所产生的内心冲突

第二,回避—回避型冲突。

回避—回避型冲突又称为双避冲突,指人同时遇到两个威胁性事情,但必须接受其一始能避免其二时的内心冲突

第三,接近—回避型冲突。

接近—回避型冲突又称为趋避冲突,指人对同一个目的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即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的内心冲突

第四,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

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又称为多重趋避冲突,指人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目的,每种目的都具有吸引和排斥作用,而此时又不能简单地选择一种目标回避另一种目标,必须做出多重选择时所导致的内心冲突

第五节 挫折与心理冲突

一、意志行动

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它有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

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是个体的意志对行为的积极、能动地调节的过程 可分为两个阶段:

采取决定阶段,包括动机的斗争和行动目的的确定

执行决定阶段,包括行动方法、策略的选择和最终克服困难实现所做的决定 (一) 采取决定阶段

首先要确定某种目标,并以这种目标来调节自己的行为,这是意志行动的基础,采取决定阶段正是意志行动的前提,是意志行动的开始 (二) 执行决定阶段

行为目的确定以后,就要解决如何实现目的,即解决怎样做,即怎样实现目标的问题

三、 挫折心理

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由于遇到阻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消极情绪状态 挫折心理含有三层含义:

一是挫折情境,即干扰或阻碍个体意志行动的情境

二是挫折认知,即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态度与评价,这是产生挫折和如何对待挫折的关键 三是挫折行为,即伴随挫折认知而产生的情绪与行为反应,

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同时存在时,便构成了挫折心理。有时只有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这两个因素也会构成心理挫折

导致挫折的原因有很多,一般可以分为内、外两个方面: 第一,环境起因挫折

由外部原因引起的挫折称为环境起因挫折,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两个方面 第二,个人起因挫折

由个人主观原因引起的挫折称为个人起因挫折,包括个体生理与心理两方面 挫折反应的个别差异取决于许多条件: 第一,对诱发挫折事件的认识 第二,个人的挫折经历 第三,个人的抱负水平 第四,个人的自信心

第五,个人性格、气质上的差异

第六,是否了解其他遭遇相同或相似挫折情境的人的反应

第十一章 气质和性格

本章学习提要

l 气质和性格的含义以及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l 人与人之间在气质和性格上存在着的差异

l 气质的生理机制和性格的生理机制

l 性格的形成与发展以及良好性格特征的培养

气质与平时所指的“脾气”或“性情”相近似

有人待人热情,有人冷漠无情,人与人之间为何会有这些差异? 什么是气质? 什么是性格?

人与人之间在气质和性格上存在着什么差异? 它们对人的生活、学习和成才具有哪些影响?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气质和性格概述

一、什么是气质

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表现为心理活动发生的强度(如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心理活动的速度和稳定性(如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程度、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等)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如心理活动指向于外部,还是指向于内部)等方面的特征

气质的这些动力特点,并不决定个体的活动内容,也不决定其活动的具体方向,但它总是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 二、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指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 态度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所持的评价与行为的心理倾向

性格不仅指一个人对现实所具有的稳定态度,而且还指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性格在个性心理结构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核心意义

这是因为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总是与他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相联系,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在本质特征方面的区别,具有明显的社会评价意义

三、性格与气质和能力的关系

(一)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性格与气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气质具有先天性特点 ,性格主要是指个体行为的内容,它们是在后天形成的

其次,气质无好坏之分,而性格则有优劣之别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十分密切,二者互相渗透并互相影响 不同气质类型的人,都可以形成某些相同的性格特征

气质可以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速度 性格对气质具有明显的影响 (二)性格与能力的关系

性格与能力的关系十分密切

性格与能力两者是在相互作用与相互制约的过程中发展的

良好的性格特征对一个人的能力发挥或发展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良好的性格与能力相结合,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第二节 气质特性和气质类型 一、气质特性

(一)什么是气质特性

气质是由许多心理活动的特性交织而成,反映人在心理活动及行为上的动力性特征

这些气质特性主要包括感受性、耐受性、反应敏捷性、可塑性情绪的兴奋性和内外向性

二、 气质类型

气质类型是指在某一类人身上共同具有的气质特征的有规律的结合 古希腊学者、医生希波克里底最早提出有关气质的概念 后来罗马医生、解剖学家盖仑把气质归为十三类

随着古代医学的发展,根据气质的特性和外部表现,又把气质逐渐简化、归纳为四种典型的气质类型: 胆汁质 多血质 粘液质 抑郁质

四种典型气质类型在情绪和行为方式上,以及在智力活动方面具有不同特点和表现

(一)胆汁质

胆汁质气质类型的人,表现为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感体验强烈,情绪发生快而强,易冲动,但平息也快。直率爽快,开朗热情,外向,但急躁易怒。有顽强拼劲和果敢性,但往往缺乏自制力和耐心。思维具有灵活性,但经常粗枝大叶、不求甚解。意志坚强、勇敢果断,但注意力难于转移

(二) 多血质

多血质气质类型的人活泼好动,反应迅速,思维敏捷、灵活而易动感情,富有朝气,情绪发生快而多变,表情丰富,但情感体验不深。外向,喜欢与人交往,容易适应新环境。兴趣广泛但易变化,注意力不易集中,意志力方面缺乏耐力

(三)黏液质

黏液质气质类型的人安静、沉着、稳重、反应较慢;思维、言语及行动迟缓、不灵活;注意比较稳定且不易转移。内向,态度持重,自我控制能力和持久性较强,不易冲动。办事谨慎细致,但对新环境、新工作适应较慢;行为表现坚韧、执着,但感情比较淡漠 (四)抑郁质

抑郁质气质类型的人感受性高,观察仔细,对刺激敏感,善于观察别人不易察觉的细微小事,反应缓慢,动作迟钝;多愁善感,体验深刻和持久,但外表很少流露。内向,谨慎,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易畏缩,但对

力所能及且枯燥乏味的工作能够忍耐,不善于交往,比较孤僻 第三节 气 质 学 说 气质类型说

提出者:古希腊学者:希波克拉底 观点:

1 人体内有四种性质不同的体液。

2人体内体液有:血液、黄胆质、黑胆汁 黏液质

3血液(心脏)黄胆汁(肝脏)黑胆汁(胃部) 黏液质(脑部)

气 质 体 型 学 说

提出者:德国精神病学家:克瑞奇米尔 观点:

1 瘦长型(内向而孤僻) 2 矮胖型(外向而易动感情)

3 强壮型(肌肉发达,介于两者之间) 气质的激素说

甲状腺型(精神饱满。。。。) 脑垂体型(性情强硬。。。。) 性腺型(常感不安。。。。。) 肾上腺型(精神健旺。。。。。) 胸腺型(单纯、幼稚。。。。。)

副甲状腺型(安定、缺乏生活兴趣。。)

气质的激素说

甲状腺型(精神饱满。。。。) 脑垂体型(性情强硬。。。。) 性腺型(常感不安。。。。。) 肾上腺型(精神健旺。。。。。) 胸腺型(单纯、幼稚。。。。。)

副甲状腺型(安定、缺乏生活兴趣。。)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的关系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强型、平衡、灵活———多血质 强型、平衡、不灵活——黏液质 强型、不平衡—————胆汁质 弱型—————————抑郁质 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三种特性,即高级神经过程的强度、高级神经过程的平衡性和高级神经过程

的灵活性

高级神经过程的强度,是指大脑皮层细胞和整个神经系统所经受强烈刺激或持久工作的性能 高级神经过程的平衡性,是指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过程之间的相对关系

高级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是指对刺激反应速度和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相互替代、相互转换的速度特性

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第一种类型:强而不平衡型

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极易兴奋而难以抑制为特点,又称之为“不可遏制型”

第二种类型:强、平衡而灵活型

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比较强,而且容易转换,能够较快地适应环境,以反应敏捷、活泼好动为特点,又称之为“活泼型”

第三种类型:强、平衡而不灵活型

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比较强,但是二者不容易转换,以安静、沉着和反应迟缓为其特点,又称之为“安静型”

第四种型:弱型。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比较弱,当有过强刺激作用时,容易引起疲劳,有时甚至会导致神经衰弱或神经官能症。它以胆小畏缩、消极防御和反应缓慢为特点,又称之为“抑制型”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巴甫洛夫指出,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兴奋和抑制有强度、平衡性、灵活性三种特性。

第四节 性格结构和性格类型

一、性格结构

性格是由许多特征所组成的复杂心理结构。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特征组合及表现形式不同,因而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性格

根据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以及在心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分析,性格结构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人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它是性格特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对社会、集体、他人等的态度特征 2.对劳动、工作和学习的态度 3.对自己的态度

(二) 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人在自觉调节自己行为的方式与控制水平、目标明确程度以及在处理紧急问题方面

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性格的意志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行动是否具有明确的目的,行为是否受社会规范约束 2.对行为的自觉控制能力

3.在紧急或困难条件下处理问题的特点

对性格意志特征的正确评价,必须要和个体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他所从事活动或工作的社会意义与社会价值的评价相结合

(三)性格的情绪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

(四)性格的理智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感知、记忆和思维等认知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又称为性格的认知特征

性格结构的四个特征不是各自孤立地存在着的,它们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地组合成统一整体,并表现出独特的风格 二、性格的类型

(一)根据知、情、意三者在性格中哪种占优势划分的性格类型

理智型的人,一般是以理智来评价周围发生的一切,以理智来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动,行为表现稳定与谨慎

情绪型的人,一般不善思考,言谈举止易受自己情绪左右,但情绪体验深刻 意志型的人,行为目标一般比较明确,主动积极,果敢和坚韧,具有自制力 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是中间类型

(二)根据个人心理活动倾向性划分的性格类型

瑞士心理学家C·G荣格根据人的心理活动倾向于外还是内,把性格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两大类 外向型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特点是活泼开朗,喜欢交际 内向型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特点是谨慎小心、交际狭窄 在现实生活中,极端的内、外向类型的人很少见

一般人都属于中间型,即一个人的行为在某些情境中外向,而在另外的情境中则为内向

(三)根据个人独立性程度划分的性格类型

美国心理学家H.A.威特金根据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的特点,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独立型的人善于独立思考,不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干扰,能够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有时则会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别人

顺从型的人易受外来因素的干扰,没有主见,常常会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的意见而盲目行动,应变能力较差

(四)根据人的社会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来划分的性格类型

德国哲学家、教育家E·斯普兰格根据人的社会生活方式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价值观把人的性格分为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权力型和宗教型 (五)根据人际关系来划分的性格类型

日本学者矢田部达朗等人根据人际关系把性格划分为A、B、C、D、E五种典型的性格类型

(六)根据性格与兴趣和职业的关系划分的性格类型

美国学者霍兰提出了人格—职业匹配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性格与兴趣和职业密切相关 人的性格划分为六种类型:实际型、调查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传统型 实际型的人具有重实践、直率、随和、不爱社交、稳定、坚定等特征 调查型的人具有分析、思想内向、聪明、精确和富有理解力等特征 艺术型的人具有感情丰富、爱想象、富有创造性等特征

社会型的人具有爱社交,友好、慷慨、乐于助人、活跃、合作等特征 企业型的人具有爱冒风险、外向、乐观、爱社交、喜领导他人等特征 传统型的人具有条理性、随和、自我约束、友好、务实、保守等特征 第五节 性格理论

一、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特质是指个人的神经心理结构,是个人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后形成的对刺激信息反应的内在倾向,可由个体的外显行为来推知 人有两种特质: 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共同特质是在同样文化形态下人们所具有的一般特质

个人特质是个人所独有的特质,代表个人的行为倾向,又分为: 首要特质、主要特质和次要特质

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根据一个人的人格特点,加上对情景因素的考虑,就可以预测一个人的行为反应的性质,甚至是人格的数量值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通过测量来解释一个人的行为表现 卡特尔把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反映了一个人的外在表现,是直接与环境接触的,常常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从外部行为观察到的特质,但它们不是人格特质的本质

根源特质是反映一个人整体人格的根本特性,是深藏于人格结构内层,具有动力性作用的特质,同时又是制约表面特质的潜在的、基础的基本因素,是建造人格大厦的基石

三、艾森克的人格类型理论

人格的基本维度是:内向与外向、神经质和精神质,其中前两个维度最为重要 (一)外向——内向

外向的人不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难以形成条件反射

内向的人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容易形成条件反射,具有情绪稳定、好静、不爱社交,极少发脾气等人格特质

(二)神经质

情绪不稳定的人,容易激动,并且喜怒无常等人格特质;情绪稳定的人具有稳定、温和、自制和不易焦虑等人格特质

人格划分为四种组合类型:稳定内向型、稳定外向型、不稳定内向型和不稳定外向型 (三) 人格的类型 第六节 气质和性格测量

一、气质的测量

气质测量需要综合运用观察法、实验法、问卷和个案调查法等,多方面收集资料找出某个人的气质特征,然后综合这些气质特征了解和判断其气质类型 (一)观察法 (二)实验法 (三)问卷法

1.瑟斯顿气质量表 2.斯特里劳气质调查表

3.陈会昌等的“六十题”气质调查表

二、性格的测量

测量性格的方法很多,但需要把多种方法结合起来交叉应用、互相补充、互相印证才能达到目的 目前一般采用综合评定法、自然实验法和问卷测验法 (一)综合评定法 (二)自然实验法 (三)问卷测验法

1.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

2.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 3.艾森克人格问卷 4、投射测验法 (1)罗夏墨渍测验 (2)主题统觉测验

第七节 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而对性格的影响因素又是多方面的

生物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这些因素并非孤立地在起作用,而是相互

作用与相互影响的

一、生物遗传因素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二、家庭因素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一)父母的教养态度

(二)家庭氛围和父母的榜样

(三)学校教育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四)社会文化因素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五)个人主观因素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第十二章 能 力

引 言

人需要适应社会生活环境,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能力 心理学研究人的能力及其能力的种类

考察人与人之间在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为何会出现?

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实质及其规律,观察能力由于它们在机能和结构组合上的不同,在个人身上体现出来的特点,以及这些能力特点在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的标志

第一节 能力概述

一、能力的涵义 (一)什么是能力

能力是指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 能力与活动紧密联系

人的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发展和表现出来的,同时也是从事某种活动必须的前提 能力属于个性心理特征范畴,它与心理活动过程不同 能力包括两个涵义: 个体的实际能力 个体的潜在能力

(二)才能与天才

能力的完备结合称为才能,而能力最完备的结合是天才

需要指出的是,某种单一能力即使达到很高的发展水平,也不能称为天才,仅称为“偏才”

天才不是先天资质的结果,先天素质只是天才形成的基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dm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