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

更新时间:2023-10-08 12: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水电工程系 专业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实习指导书

根据学院教学计划安排, 系 专业 级 班,于

年 月 日— 日(第 — 周)在学院 进行《工程建筑测量》教学实习,为了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实际测量技能,更好地完成本次教学实习任务,现将有关测量内容、方法和要求制定如下:

一、全班工程测量实习总的任务和时间安排.:

1、控制导线点的选定。

2、控制导线点的高程控制测量。 3、控制导线点的平面控制测量。 4、测绘学院西校区地形图。

5、全班分为 个测量实习小组,测量任务和完成时间要求如下表

测量任务 控制点选定和水准测量 测量实习任务 A、B、C、D、E、F、G、H、 I、 J、K、L、M、O、P、N 要求完成时间 月 日前完成选点、水准外业测量和水准内业计算 月 日前完成平面控制测量和内业及控制点坐标计算 控制点的 A、B、C、D、E、F、G、H、 平面测量 I 、J、K、L、M、O、P、N 地形图 测 绘 全班分为 个实习小组共同完成学院西校区1/500地形图测绘 月 日完成西校区 1/500地形测绘 月 日完成实习报告 写实习报告 每 个学生完成一份实习报告 二、工程测量实习的测量仪器和工具准备:

1、控制点的高程测量时,每个测量实习小组应在测量仪器室借用水准仪一部、板尺一对和绘制水准测量记录表。

2、平面控制测量时,每个测量小组应在测量仪器室借用光学经纬仪一部、水准板尺一对、垂球一个、水准仪脚架一个、控制导线点测量记录表。自备函数计算器一个。 3、地形图测绘时,每个测量小组在平面控制测量准备的仪器工具上,还应在测量仪器室借用测绘图板一块、地形图碎部测量计算表,绘制40x40的方格绘图纸1张。

1

自备函数计算器一个和铅笔、橡皮擦。

三、:导线控制点水准测量的步骤和要求:

1、 在距控制点适当位置安置水准仪,利脚螺旋调平水准仪,在控制起点上立水准尺,用水准仪望远镜上的准心和缺口对准水准尺,固定水平制动螺旋,用调焦螺旋调望远镜的焦距使水准尺在望远镜内清晰,调水准仪的微动螺旋使望远镜的十字丝竖丝对准水准尺,调目镜消除视差,调水准仪的微倾螺旋使长水准器的气泡重合,在水准仪望远镜内读取中丝切尺的后尺读数。

2、在距水准仪与后尺距离大致相等的前进方向立前水准尺,松开水准仪的水平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用准心和缺口对准前水准尺,固定水平制动螺旋,调望远镜的焦距,调目镜消除视差,调微倾螺旋使长水准气泡重合,在水准仪望远镜内读取中丝切尺的前尺读数。

3、将同一测站的前、后尺读数记入水准记录表中,每一测站的高差h=后尺读数—前尺读数,按以上水准测量方法,从本小组水准测量的起点测量到止点。然后再从止点测到起点,作往返闭合水准测量。

四、导线控制点平面控制测量的步骤和要求:

1、在导线控制点上安置经纬仪,利用锤球或光学对点器对测站点对中,利用

脚螺旋调平经纬仪的长水准管。在经纬仪看不见控制点位的被观测控制点上架设三脚架吊挂锤球,使锤球尖对准观测点。

2、量取经纬仪望远镜转轴中心到测站点的仪器高i,确定经纬仪的中丝切尺数h切=仪高I,将有关数据填入导线记录表。

3、用经纬仪的复测板手将水平度盘正镜归为零度5分左右,利用望远镜的准心和缺口大致瞄准测站点的后编号控制点,利用望远镜的调焦螺旋调整焦距和消除视差,利用微动螺旋使望远镜的竖丝与控制点或控制点吊的锤球线重合,在经纬仪读数窗中读出水平度盘读数n11,转动经纬仪水平盘,对准前编号控制点,调整焦距和消除视差,使望远镜的竖丝与控制点或控制点吊的锤球线重合,在读数窗中读出水平度盘读数m11,分别将n11、m11填入导线观测记录表,上半测回的角值B11=m11--n11 。

4、经纬仪倒镜瞄准前编号控制点,使望远镜的竖丝与控制点或控制点吊的锤球线重合,在读数窗中读出水平度盘读数m12,顺时针方向转动望远镜瞄准后编号

2

控制点,使望远镜的竖丝与控制点或控制点吊的锤球线重合,在读数窗中读出水平度盘读数n12市分别将m12、n12填入导线观测记录表,下半测回的角值B12=m12—n12 。当B11—B12<40秒时,第一测回角度值为B1=1/2(B11+B12)。

5、将经纬仪正镜水平盘归为略大于90度,再按以上第3、4步方法进行第二测回,得第二测回角度值为B2=1/2(B21+B22)。二个测回的差值应小于40秒,水平角值为B=1/2(B1+B2)。 h

6、在测站前后的控制点上立水准尺,分别用正、倒镜中丝切水准尺的切尺数

切,同时分别读取上、下丝对水准尺的切尺读数和竖直角,应满足(上丝读数+

下丝读数)=2×中丝读数,误差应小于0.2毫米,按(下丝读数—上丝读数)×100=视距,计算出正、倒镜时的视距,同边的正、倒镜视距差应小于0.2米,竖直角度差应小于40秒时,取平均视距和平均竖直角。

7、在前测站点的相邻后编号控制点安置经纬仪,按以上第1—6步骤观测以后各导线的水平内转角,同导线的视距往返测量误差应小于0.2米,同导线的竖直角往返测量差应小于40秒。按以上方法逐个控制点的观测至导线终点。

五、控制测量的内业计算:

1、控制点的高程计算

(1)、各测量小组所测导线点的往返闭合高差及成果判别计算

各测量小组观测的控制点的往返水准测量高差的闭合误差等于观测高差的总

和fh=∑h测,闭合差应小于12×

边数n毫米,观测成果才符合要求。

(2)、各小组观测闭合高差的平差计算

各小组按各控制点间的测站数与总测站数的比例进行高差平差,确定各控制点间的初算高差。

(3)、导线控制点的闭合高差及成果判别计算

控制点的往返水准测量初高差的闭合误差fh=∑h

12×

初,初算闭合高差

fh应小于

边数n毫米,观测成果才符合要求。

(4)、导线控制点的闭合高差的平差计算 根据各控制点间的测站数与总测站数的比例,按

ui=fx/∑n×ni进行各导线控

制点的高差平差,确定导线点间的高差。

3

(5)、导线点的高程推算

引测高级水准点至导线中任意一点,确定该点高程,或者假设某导线点的高程,再按导线点间的高差推算导线控制点的高程。 2、导线控制点间的水平距离计算 同一条导线往测平距离为D往=L

往×COS

a2往,返测水平距离为D返=L返×

COSa2返,当往返测量平距差小于1/500时,取平均值D=1/2(D往+D返)为该导线点间的水平距离。利用控制点的高差和竖直角按D=h/tga均计算平距作校核,误差在0.2米以内时,取平均值作为控制点的水平距离。按同法计算其他导线点间的水平距离。 3、导线控制点的坐标计算

(1)、导线的水平角度闭合差及成果判别计算

导线的水平角度闭合差FB=∑测-(n-2)×180,当导线的水平角度闭合差

FB≤±40×边数n秒,观测成果符合精度要求。

(2)、导线的水平角度改正计算

按每个水平角度的改正数VB=—FB/n进行改正,每个改正后的水平角为

B改=B测+VB,不够均分时,短边或小角多分。 (3)、导线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根据已知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和改正会的前进方向左角值,按前边方位角

a前=a后+B左+180°推算各边方位角,推算到已知边时应与已知方位角相等。

(4)、导线点的初算坐标增量计算

根据各边的水平距离和坐标方位角按△x=D×COSa和△y=D×sina计算各边

的初算坐标增量。

(5)、导线点的坐标增量闭合差和测量精度判别的计算

将导线点的X、Y坐标增量分别相加∑△X和∑△y,为坐标增量闭合差

22fx=∑△X,fy=∑△y,计算导线的长度闭合FD=fx?fy算相对闭合差K=FD/∑D,

当K≤1/2000时,导线测量满足精度要求。 (6)、导线点坐标增量的改正计算

4

根据坐标增量和导线长度,按

vxi=-fx/∑D×Di,vyi=-fy/∑D×Di计算各导

线边的坐标增量改正值,再计算导线点改正后的坐标增量,△Xig=△Xi+vxi,

△yig=△yi+ vyi,改正后的坐标增量总和应为∑△Xig=0和∑△yig=0。

(7)、导线点的坐标计算

根据已知导线点的坐标和坐标增量,按Xi=Xi-1+△Xig,Yi=Yi-1+△yig计算各控

制点的坐标,从已知点坐标闭合推算到已知点应与已知坐标相等。

六、地形测绘的准备工作要求:

1、坐标网格纸的准备要求

每个测量实习小组按对角线法,绘制一张符合要求的40×40厘米的坐标网格绘图纸。坐标网格线必须用细铅笔画,坐标网格的边长(10厘米)误差不得大于0.2毫米,坐标网格的对角线长(14.14厘米)误差不得大于0.3毫米,坐标网格图边应不小于5厘米。

2、导线点坐标和高程的展绘要求

先在坐标纸上按1/2000的比例初步展绘导线点的坐标和分幅,根据1/2000

比例的分幅确定各图幅的控制点位置和坐标,在1/500的测图坐标网格纸边标注坐标,再严格按控制点坐标的展绘方法在1/500的测图坐标网格纸上展绘各导线点位置,绘制控制点的符合,在控制点的右边标注点号和高程。

七、地形图测绘的步骤和要求:

1、安置经纬仪、量仪高、计算切尺数和计算高程

在方格图纸具有的控制点上安置经纬仪,利用锤球或光学对点器对测站点对中,利用脚螺旋调平经纬仪的长水准管。量取经纬仪望远镜转轴中心到测站点的仪器高i,计算仪器转轴中心高程H仪=H测+i,确定切尺数h切=H仪—H整,用整数高程H整=H计作为计算高程。将有关数据填入地形图碎部测量计算表。

2、经纬仪定向、安置绘图板

按经纬仪正镜水平度盘归零瞄准图纸内具有的另一控制点作为起始方向。将绘图板安置于经纬仪的旁边,使图纸上控制点的起始方向与实地方向一致,在绘图板上连接测站点和起始方向点,画起始方向线。将半园量角器用细针定在安置经纬仪的控制点上。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1y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