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试卷(A)

更新时间:2024-04-18 23: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得分 评阅教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满分 30 分)

1. 当通信子网采用 方式时,首先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起逻辑连接。

( ) A. 线路连接 B. 数据报 C. 无线连接 D. 虚电路

2. 计算机网络的精髓是 的设计思想。 ( ) A. 协议 B. 服务 C. 分层 D. 路由

3. 按照0比特插入/删除方法规定,在两个标志字段为F之间的比特序列中,如果检查出

连续的 个1,不管后面的比特位是0或1,都需要增加1个0。 ( ) A. 4 B. 5 C. 6 D. 7

4. 在停止等待协议中,ACKn表示______。 ( )

A. 期望接收第n号帧

B. 已经接收第n号帧

C. 期望接收第n+1号帧 D. 已经接收第n+1号帧

5. 使用双绞线的以太网为 。 ( )

A. 10BASE 5 B. 10BASE 2 C. 10BASE T D. 10BASE F

6. Ethernet中随机延迟重发采用 算法。 ( )

A. 截止二进制指数后退 B. 随机后退

C. 随机截止

D. 狄克斯特拉

7. 为了防止通过网桥互联的局域网中出现环状结构, 网桥使用了 算法。 ( ) A. 源路由 生成树

第 1 页 共 7 页

B. 透明 生成树 C. 源路由 最佳路由 D. 透明 最佳路由

8. 为了更好地解决隐蔽站带来的碰撞问题,802.11允许要发送数据的站对信道进行 。 ( ) A. 拥塞 B. 复用 C. 搜索 D. 预约

9. IP地址202.98.123.130属于 。 ( ) A. A类地址 B. B类地址 C. C类地址 D. D类地址

10. 下列哪一种网络设备可以解决广播风暴问题? ( ) A. 集线器 B. 中继器 C. 网桥 D. 路由器

11. 一个路由器有两个端口,分别接到两个网络,两个网络各有一个主机,IP地址分别为

110.25.53.1和110.24.52.6,子网掩码均为255.255.255.0,请从中选出两个IP地址分别配给路由器的两个端口。 ( ) A. 110.25.52.1和110.24.52.6 B. 110.24.52.1和110.25.53.6 C. 111.25.53.1和111.25.53.6 D. 110.25.53.1和110.24.53.6

12. 与掩码255.224.0.0相对应的网络前缀有______比特。 ( ) A. 13 B. 12 C. 16 D. 11 E. 8

13. 网络156.26.0.0/28的广播地址是 。 ( ) A. 156.26.255.255 B. 156.26.0.15 C. 156.26.0.255 D. 156.26.0.16

14. 计算机网络中,我们进行流量控制的策略一般为 。 ( ) A. 接收端和发送端交替控制 B. 接收端控制发送端 C. 发送端控制接收端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15. 我们使用 标志分布在整个因特网上的万维网文档。 ( ) A. IP

B. HTTP C. URL D. HTML

第 2 页 共 7 页

得分 评阅教师

二、填空题(每空1分,满分20分)

1. 网络协议主要由_______语义_____ 、____语法________和_____同步______三个要素组

成。

2. PCM操作的三个步骤是:___采集_________、______量化______、_________编码___。 3. 滑动窗口协议需要一个_______发送_____ 窗口和一个_______接受_____ 窗口。 4. 802.11标准中MAC层采用 CSMA/CA 的冲突避免方法。

ARP协议用于 主机IP地址到主机物理地址 之间的转换。 5. 最常用的两个内部网关协议是 RIP 、 OSPF 。 6. 传输层使用面向连接的协议为 TCP ,它的工作过程分为

建立连接 、 数据传送 、 释放连接 。 7. 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时候,用 端口 来标志计算机应用层中的各进程,其中,发起请求的进程我们称之为 客户机 ,响应请求的为 服务器 。

8. 我们通常使用的 浏览器 就是用户计算机上的万维网客户程序。

三、简答题(请在下列9道题目中任选6道作答,按所做题目题号顺序计分,只计前6道,每题5分,多做不加分,满分30分)

1. 分组交换技术可以分为两类:数据报与虚电路,请简述数据报方式的特点。

得分 评阅教师

答:

在每次分组传输之前,需要在源结点与目的结点之间建立一条逻辑连接; 一次通信的所有分组都通过虚电路顺序传送,因此分组不必带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分 组到达目的结点时不会出现丢失、重复与乱序现象; 分组通过虚电路上的每个结点时,不需进行路由选择;

通信子网中的每个结点可以与任何结点建立多条虚电路连接;

2. 某个通信系统采用CRC校验方式,并且生成多项式G(x)的二进制比特序列 为 11001,目的结点接收到的二进制比特序列为1100111001(含CRC校验 码)。请 判断传输过程中是否出现了差错?为什么? 没有差错,因为二进制比特序列能够被生成多项式整除

第 3 页 共 7 页

3. 协议和服务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 一、 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二、 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 三、 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四、 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五、 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

4. 在实际的停止等待协议中,有时链路上的干扰很严重,或由于其他一些原因, 目的结点B收不到源结点A发来的数据帧,这种情况称为帧丢失,如图所示。 请问这个时候会出现什么现象?怎样解决?

A B

丢失

答:这时会出现死锁现象,解决的可在源结点A发送完一个数据帧时,就启动一个超时

计时器(timeout timer)。若到了超时计时器所设置的重传时间tout而仍收不到目的结点B的任何确认帧,则结点A就重传前面所发送的这一数据帧,

5. Ethernet中遵循“先听后发”的原则,为什么还会出现冲突?

答:当某个站监听到总线是空闲时,也可能总线并非真正是空闲的。 A 向 B 发出的信

息,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才能传送到 B。B 若在 A 发送的信息到达 B 之前发送自己的帧(因为这时 B 的载波监听检测不到 A 所发送的信息),则必然要在某个时间和 A 发送的帧发生碰撞。碰撞的结果是两个帧都变得无用。

6. 局域网的拓扑经常会发生变化,怎样使网桥中的路由表能够反映整个网络的 最新拓扑?

答:可以将每个帧到达网桥的时间登记下来,网桥中的端口管理软件周期性地扫描站表中

的项目,只要是在一定时间以前登记的都要删除,这样就能使网桥中的路由表能够

第 4 页 共 7 页

反映整个网络的最新拓扑

7. 请写出解决 IP 地址耗尽的问题可以采用的三种措施,并选择其中一种技术 简述其基本原理。

答:采用无类别编址 CIDR,使 IP 地址的分配更加合理。 – 采用网络地址转换 NAT方法以节省全球 IP 地址。 – 采用具有更大地址空间的新版本的 IP 协议 IPv6。

? CIDR: CIDR使用各种长度的“网络前缀”(network-prefix)来代替分类地址中的网络

号和子网号。CIDR 消除了传统的 A 类、B 类和 C 类地址以及划分子网的概念,因而可以更加有效地分配 IPv4 的地址空间。

8. TCP连接采用几次握手?能不能省略最后一次握手?为什么?

答,三次,不能省略最后一次握手,假设主机A发送的第一个请求并没有丢失,而是在某些网络的结点滞留的时间过长,以致延误到这次的连接释放后才传送到主机B。本来这是失效的报文,但是主机B收到后会误认为主机A又发出一个新的连接请求。最后一次握手可以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

9. 请写出下列英文专业术语相对应的中文术语

WAN、MAN、URL、WWW、SMTP、FTP、TCP、UDP、ICMP、CSMA/CD

答:广域网、城域网、统一资源定位符、万维网、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文件传输协议、传

输控制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

得分 评阅教师

四、应用题(请在下列4道题目中任选2道作答,按所做题目题号顺序计分,只计前2 道,每题10分,多做不加分,,满分20分)

1.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线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b(比特),从源站到目的站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t(秒),数据率为x(比特/秒)。在线路交换时线路的建立时间为s(秒)。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比特),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线路交换的要小?

答:(k-1)p/x

第 5 页 共 7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gd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