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2

更新时间:2024-03-08 18: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8年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2)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1880年,恩格尔曼以水绵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光合作用的场所 B.1910年,摩尔根以白眼雄果蝇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C.1958年,斯图尔德以胡萝卜韧皮部为实验材料,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物质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答案】B

【解析】恩格尔曼以水绵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并且得出了光合作用可以释放氧气,A

正确。摩尔根以白眼雄果蝇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而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孟德尔发现的,B错误。斯图尔德以胡萝卜韧皮部为实验材料,最终发育成了完整的个体,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正确。科学家用不同荧光物质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最终蛋白质在细胞膜上分布均匀,所以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正确。

2.线粒体病是遗传缺损引起线粒体代谢酶缺,致使 ATP 合成障碍、能量来源不足组异质性病变,这些病变与许

多人类疾病有关。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线粒体 DNA 突变,证实突变是人类各种疾病的重要病因

B.受精卵线粒体来自卵细胞,故线粒体病是与孟德尔遗传不同的母系遗传方式 C.线粒体是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的细胞器

D.无论是细胞的成活和细胞凋亡均与线粒体功能有关 【答案】A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线粒体的知识,要求考生理解相关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

的能力。根据题意,线粒体病是遗传缺损引起线粒体代谢酶缺,致使 ATP 合成障碍、能量来源不足组异质性病变,这些病变与许多人类疾病有关,说明线粒体DNA突变,是人类部分疾病的重要病因,还有很多疾病的病因与细胞核中DNA变化有关,A错误;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因此受精卵线粒体来自卵细胞,故线粒体病是与孟德尔遗传不同的母系遗传方式,B正确;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的细胞器,C正确;无论是细胞的成活和细胞凋亡均与能量供应有关,因此与线粒体功能有关,D正确。

3.2017年7月,“太空灵芝”落地福州仙芝楼,填补了我国医用真菌空间育种的空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1

A.太空环境作用下,灵芝菌株只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B.太空环境作用下,“太空灵芝”成为一种新的物种 C.太空环境定向诱导后,可筛选出人们需要的性状 D.在菌株培育和选择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答案】D

【解析】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真空、微重力和大量宇宙射线的强辐射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灵芝菌株基因突变,

但也可以使灵芝菌株发生染色体变异,A错误;太空育种主要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不能产生新物种,B错误;太空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C错误;在菌株培育和选择过程中,由于不利的变异被淘汰,有利的变异逐渐积累,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正确。 4.某兴趣小组探究植物激素对顶端优势的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植株的种类及生长情况是本实验的自变量

B.A组和B组对照可证实茎尖细胞合成的生长素维持了顶端优势

C.D组和E组实验结果说明细胞分裂素一定通过抑制生长素运输解除顶端优势 D.本实验说明侧芽的抑制和萌发受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相互拈抗的调控

5.科学家研究某区域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下图所示(其

中R=出生率/死亡率)。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该区域中田鼠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分布

B.该田鼠种群增长方式为“S”型增长,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

C.田鼠种群数量在a~d之间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其中c~d期间一直在下降

D.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仅由图可知,a、b两点时对应的种群的年龄组成分别为增长型和衰退型 【答案】C

【解析】田鼠属于一个种群,而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属于群落的特征,A错误;据图分析,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

率的比值先大于1后小于1,说明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大于0,后小于0,则d点时种群密度最小,B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田鼠种群数量在a~d之间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其中c~d期间一直在下降,C正确;图中a、b两点的年龄组成都是增长型,D错误。

6.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感染的天然化学物质。豌豆细胞中基因A决定豌豆素产生,基因B

抑制豌豆素产生。科研人员用两个不产生豌豆素的突变纯系豌豆(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和野生型豌豆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杂交组合 甲 乙 丙 亲本性状 突变品系1×野生型 突变品系2×野生型 突变品系1×突变品系2 F1表现型 产生豌豆素 F2表现型 3/4产生豌豆素,1/4不产生豌豆素 不产生碗豆素 1/4产生豌豆素,3/4不产生豌豆素 不产生豌豆素 3/16产生豌豆素,13/16不产生豌豆素 A.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突变品系1、2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 C.在真菌感染严重地区,A和b的基因频率会不断上升 D.杂交组合丙F2的不产生豌豆素植株中杂合子占3/13 【答案】D

【解析】杂交组合丙中,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是3:13,是9:3:3:1的变形,说明控制该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

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豌豆素的基因型为A_bb,其余基因型都表现为不产生豌豆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i6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