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路运输

更新时间:2023-10-07 08: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水路运输

水路运输是以船舶为主要运输工具、以港口或港站为运输基地、以水域包括海洋、河流和湖泊为运输活动范围的一种运输方式。水运至今仍是世界许多国家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水路运输是为目前各主要运输方式中兴起最早、历史最长的运输方式。其技术经济特征是载重量大、成本低、投资省,但灵活性小,连续性也差。较适于担负大宗、低值、笨重和各种散装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其中特别是海运,更适于承担各种外贸货物的进出口运输。 一、水路运输历史

水路运输有着悠久的历史。人类还在石器时代,就以木作舟在水上航行,后来才有了独本舟和船。人类在古代就已利用天然水道从事运输。最早的运输工具是独木舟和排筏,以后出现木船。帆船出现于公元前4000年。15~19世纪是帆船的鼎盛时期。 中国是世界上水路运输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公元前2500年已经制造舟楫,商代有了帆船。公元前500年前后中国开始工凿运河。公元前214年建成了连接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京杭运河则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五大水系。唐代对外运输丝绸及其他货物的船舶直达波斯湾和红海之滨,其航线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明代航海家郑和率领巨大船队七下西洋,历经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把蒸汽机装在“克莱蒙特号”船上,航行在纽约至奥尔巴尼之间,航速达每小时6.4千米,成为第一艘机动船。19世纪蒸汽机驱动的船舶出现后,水路运输工具产生了飞跃。1872年,我国自制的蒸汽机船开始航行于海上和内河。当代世界上水路运输发达,世界上许多国家拥有自己的商船队。现代商船队中已有种类繁多的各种现代化运输船舶。中国水路运输发展很快,特别是近30多年来,水路客、货运量均增加16倍以上,目前中国的商船已航行于世界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中国当前已基本形成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水运体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水路运输对经济、文化发展和对外贸易交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水路运输特点

水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水路运输运载能力大、成本低、能耗少、投资省,是一些国家国内和国际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例如一条密西西比河相当于10条铁路,一条莱茵河抵得上20条铁路。此外,修筑1千米铁路或公路约占地3公顷多,而水路运输利用海洋或天然河道,占地很少。在我国的货运总量中,水运所占的比重仅次于铁路和公路。二是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与影响大。即受海洋与河流的地理分布及其地质、地貌、水文与气象等条件和因素的明显制约与影响;水运航线无法在广大陆地上任意延伸,所以,水运要与铁路、公路和管道运输配合,并实行联运。三开发利用涉及面较广。如天然河流涉及通航、灌溉、防洪排涝、水力发电、水产养殖以及生产与生活用水的来源等;海岸带与海湾涉及建港、农业围垦、海产养殖、临海工业和海洋捕捞等。 三、水路运输种类

根据航行水运性质,水运分海运和河运两种。它们是以海洋和河流作交通线的,海运即海洋运输,是使用船舶等水运工具经海上航道运送货物和旅客的一种运输方式。它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等优点,但运输速度慢,且受自然条件影响。河运即内河运输,用船舶和其他水运工具,在国内的江、河、湖泊、水库等天然或人工水道运送货物和旅客的一种运输方式。它具有成本低、耗能少、投资省、少占或不占农田等优点,但其受自然条

件限制较大,速度较慢,连续性差。需要通航吨位较高的船舶,窄的河道要加宽,浅的要挖深,有时还得开挖沟通河流与河流之间的运河,才能为大型内河船舶提供四通八达的航道网。 四、水路运输形式

水路运输有以下四种形式:(1)沿海运输。是使用船舶通过大陆附近沿海航道运送客货的一种方式,一般使用中、小型船舶。(2)近海运输。是使用船舶通过大陆邻近国家海上航道运送客货的一种运输形式,视航程可使用中型船舶,也可使用小型船舶。(3)远洋运输。是使用船舶跨大洋的长途运输形式,主要依靠运量大的大型船舶。(4)内河运输。是使用船舶在陆地内的江、河、湖、川等水道进行运输的一种方式,主要使用中、小型船舶。

五、水路运输发展趋势

水路运输的发展趋势分述如下。客运方面,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岛国的水路客运仍将在现有水平上有所发展;发达国家的水路客运将以旅游为主。货运方面,大宗货物的散装运输,件杂货的集装箱运输,将是水路货物运输发展的主要趋向。世界各国对石油、煤炭、矿石、粮食等大宗货物实行散装运输已很普遍,对件杂货采用集装箱运输的比重日益增加。近年来,一些国家开始研究对煤炭、矿石实行浆化运输。船舶方面,海洋运输船舶今后仍将沿着专用和多用途并举的方向发展。内河运输船舶则视航道条件、货物种类和批量大小,发展分节驳顶推船队和机动货船,在一些地区拖带船队将继续使用。客运船舶除旅游客船外,高速的水翼客船和气垫客船将得到发展。 港口方面,港口建设将同工业区的发展紧密结合,将建设大量

深水专业化码头。装卸设备和工艺将向高效率和专用化方向发展。通过疏浚,进出港航道和码头前沿水深将获得改善,将开辟较宽广的船舶调头区和锚泊地。突堤码头将会拓宽,以保证有足够的仓库和堆场。顺岸码头后方将辟出足够的陆域。水陆联运、水水联运将得到发展,以增大港口的集疏运能力。 航道方面,在通航河流上应以航运为主,结合发电、灌溉、防洪、供水、渔业等方面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航运网的规划和建设会受到充分重视。将重视现场观测,采用河道港口工程模型试验,应用电子计算机,来确定航道疏浚和整治以及港口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经营管理方面,船舶选型、装卸工艺和设备选型以及运输组织方案的确定,均将从全局出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通过技术经济论证进行分析比较,选出最优方案。应用系统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等方法进行科学管理,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电子计算机收集、储存、处理水运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信息,进行水路运输计划的综合平衡和技术经济预测,力求在水路运输生产过程中以最少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六、水运运价

关于水路运输的运价。一、水运运价的定义和内涵:水运运价即水路运输产品的价格,运输产品的价格是运输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运输产品的价值是有运输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按照社会平均的劳动强度和劳动熟练程度,创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所以运输价格是以运输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基础的,同时也收到供求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运输产品的价值同样也有C+V+M三部分构成,其中C为以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即转移价值;V是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M表示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运价是运输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运价也可以分为三部分。分别为价值的三个部分相对应,即:一为

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货币表现,如运输设备的折旧、修理费用等支出。二为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如工资奖金、津贴等支出;三是劳动者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即盈利,包括利润和税金。 二、水运运价与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表现。所以水运运价和价值的关系是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水运产品价值是劳动的结晶,是水运产品本身固有的,但它必须通过交换才能表现出来。而运价是价值在交换过程中的转换形式,运价不仅可以反映运输价值为社会所承认的程度,还可以用实际换得的货币量表现出来、价值规律决定了运输价值和价格之间的本质联系,运价必须以价值为基础,并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运价总体发展的一般趋势。但是对于具体的运输对象来说,运价低于或高于其运输价值,也是合乎规律、正常的现象。具体表现为:第一,运输价格与价值量的不一致。因为在水运产品生产过程中,其价值处于经常的变动状态,但价格却不会立刻随之变动;另外,价格的形成不仅取决于价值规律,同时还受其他经济规律、国家政策以及社会因素等的影响。第二,运输价格包含着运输价值无法实现的可能性。当运输劳务不能出售的时候,就无法实现运输价值。 七、最新政策

最新政策:2012年9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草案)》,着眼规范水路运输经营行为、维护运输市场秩序、保障运输安全,对从事水路运输经营活动应具备的条件和许可程序、经营者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政府可采取的必要调控措施等作了规定。2012年10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25号公布《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该《条例》分总则、水路运输经营者、水路运输经营活动、水路运输辅助业务、法律责任、附则6章46条,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87年5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管理条例》予以

废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w6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