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作业

更新时间:2023-03-08 18:21:47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第三章 平面设计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1.计算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时,横向力系数取为______。

2.路线设计平面图是道路的主要设计文件之一,其比例尺一般要求为:公路____________、城市道路____________ 。

3.经验认为:当R在100m左右时,通常取______;如果R小于100m,则选择______。反

之,在圆曲线半径较大时,可选择A在______左右,如R超过了3000m,即使______,在视觉上也是没有问题的。

3. 若回旋线设计参数A=200(m)时,回旋线参数C=______,距回旋线起点100m处的曲率半径β=______。

4.平面线形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5.关于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几方面考虑。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 1.S型平曲线

2.道路

3.路线

4.路线平面设计

5. 一般最小半径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设置缓和曲线有何作用?

2.行驶中的汽车其重心的轨迹在几何性质上有何特征?

3.圆曲线作为公路平面线形具有何主要特点?

4.缓和曲线有何作用有?

5.设计基本型平曲线时,从线形的协调性看,有何要求?

四、单选题

1.在直线与半径为200m的圆曲线之间设置长度为50m的回旋曲线,则该回旋曲线参数为( )。

A.250m B.200m C.150m D.100m

2.在直线和半径为R的圆曲线之间设置一回旋线,其长度为L,参数为A,R、L和A单位

均为m,则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 A.R+L=A B.R-L=A C.R·L=A2 D.R2/L=A

3.已知汽车速度为45km/h,横向力系数为0.15,单向路拱坡度为6%,则此时的平曲线最小半

径R为( ) A.177m B.160m C.100m D.76m

4.在平面线形设计中,当同向曲线间的直线很短时,在视觉上容易形成直线与两端曲线构成反弯的错觉,破坏了线形的连续性。这种线形称为( )。 A.反弯曲线 B.C型曲线 C.断背曲线 D.S型曲线

5.计算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时,路面横坡ih取为( )。 A.-1.5%或-2.5% C.-3.5%或-4%

B.-2.5%或-3% D.-4.5%或-5%

6.圆曲线最大半径以不超过( )为宜。

A.20000m B.10000m C.5000m D.15000m 7.在交点JD处路线转角为α,缓和曲线角为β,则设置两相同缓和曲线的可能条件为( )。 A.α=β B.α<β

1 C.α?2β D.α<2β

8.在交点JD处设置的圆曲线半径为R,缓和曲线长度为Ls,则圆曲线内移值p的近似公式

为( )。

Ls224Ls2 A.p≈24R

Ls2B.p≈

R

2R C.p≈R

D.p≈24Ls

9.某交点JD桩号为K1+300,设置基本型平曲线,算得切线总长Th为150.5m,则直缓(ZH)

点桩号为( )。

A.K1+350.5 B.K1+149.5

C.K1+450.5 D.K1+249.5 10.横向力系数μ的合适范围为( )。 A.0.3~0.4 B.0.4~0.5 C.0.1~0.16 D.0.2~0.3

10.当道路的设计车速为80km/h时,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段最小长度以不小于( )为宜。 A.80m B.160m

C.320m D.480m

11.公路平曲线最小长度不应小于( )秒钟的汽车行程长度。 A.3

B.6

C.9 D.12

12.计算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时所采用的横磨阻系数?h为0.035,某三级公路设计车速

为60km/h,路拱横坡为1.5%,则该公路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为( )。

A.1417.3m B.2834.6m C.809.9m D.566.9m 13.在交点JD处设置平曲线,算得切线总长为Th,曲线总长为Lh,则切曲差J为( )。 A.D=Th+Lh B.D=Th-Lh C.D=2Th+Lh D.D=2Th-Lh 14.设计车速为100km/h的一级公路的平曲线最小长度为( )。 A.340m B.170m

C.680m D.85m

15.对于平面线形设计,当设计车速≥60km/h时,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m计)以不

小于设计车速(以km/h计)的n倍为宜,其中n为( )。 A.2 B.4

C.6 D.8

15.当圆曲线半径R等于600米时,缓和曲线设计长度在_______米时视觉上比较协调。 ( )

A.50-60B.60-70 C.70-80 D.80-100

16.根据设计规范的规定,当圆曲线半径R大于等于_________时,不需设置缓和曲线。

( ) A.极限最小半径 B.一般最小半径 C.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D.临界半径

17.当公路路线的转角小于等于7°时,平曲线设计( ) A.可以省略 B.可以不设加宽

C.可以不设超高 D.应设置较一般要求更长的平曲线

五、多选题

1.平面设计时,关于直线的最小长度,正确的有( )。

A.当设计车速≥60km/h时,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车速(以

km/h计)的2倍为宜 B.当设计车速≥60km/h时,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车速(以

km/h计)的6倍为宜

C.当设计车速≥60km/h时,对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没有限制

D.当设计车速≥60km/h时,对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没有限制

E.当设计车速≥60km/h时,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车速(以

km/h计)的2倍为宜

2.关于路线转角α及平曲线长度,正确的说法是( ) A.当α<2°时,按α=2°计算 B.当α<2°时,按α=7°计算 C.当α≤7°时,按α=7°计算

D.当α≤7°时,应设置较长的平曲线,以使视觉上不产生急弯的错觉 E.当α≤7°时,对平曲线长度没有特殊的要求 3.关于缓和曲线,正确的是( ) A.缓和曲线使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 B.缓和曲线采用回旋线

C.汽车匀加速行驶,同时以不变的角速度转动方向盘所产生的轨迹,即为回旋线 D.汽车匀速行驶,同时以不变的角速度转动方向盘所产生的轨迹,即为回旋线

E.四级公路不设缓和曲线

4. .在某交点JD处设置对称基本型平曲线,其中圆曲线半径为R,缓和曲线长度为Ls,JD桩号为S,算得切线总长为Th,圆曲线长度为Lc,则主点桩号计算正确的有( )。 A.直缓点(ZH)的桩号为(S+Ls) B.直缓点(ZH)的桩号为(S-Th/2) C.直缓点(ZH)的桩号为(S+Lc) D.缓直点(HZ)的桩号为(S+Th)

E.缓直点(HZ)的桩号为(S+2Ls+LC-Th/2)

5.在S型曲线中,设R1、R2分别为大小圆半径,A1、A2分别为大小圆的缓和曲线参数,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两圆曲线半径之比不宜过大,以R2/R1=1/6~1/5为宜 B.两圆曲线半径之比不宜过大,以R2/R1=1~1/3为宜 C.A1和A2之比应小于2.0,有条件时以小于1.5为宜

D.S型的两个反向回旋线以径相连接为宜。当受地形或其他条件限制而不得不插入短直线

时,其短直线长度L≤(A1+A2)/40

E.S型的两个反向回旋线必须径相连接,中间不能插入直线 6.圆曲线最小半径的种类有( )。

A.特殊最小半径 B.极限最小半径 C.一般最小半径 D.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E.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半径

7.平面线形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 A.避免采用极限半径 B.小偏角长曲线 C.避免线形指标的突变 D.顺应地形变化

E.以直线线形为主

8.公路平曲线设计时,须符合规范中_______的要求。( ) A.超距Js B.圆曲线最小半径R和长度 C.平曲线外距Es D.缓和曲线最小长度lsmin

E.平曲线最小长度Lmin

8.对于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圆曲线设计半径的极限值

B.设计中不得已才采取的控制指标

C.大于或等于该半径的平曲线在路段上出现的频率在50%以上 D.采用允许的最大超高横坡度i值和允许的横向磨阻系数

E. 是各级公路按计算行车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安全行车的最小允许半径 9.直线的最大长度在( )

A.城镇附近或其它景色有变化的地点大于20V是可以接受的 B.在景色单调的地点最好控制在20V以内

C. 景色单调的地点大于20V是完全可以的

D.而在特殊的地理条件下应特殊处理,若作某种限制看来是不现实的 E.任何条件下都有限制

10.横向力的存在对行车产生种种不利影响,μ越大越不利,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A..增加燃料消耗和轮胎磨损

B.危害驾驶员的视觉心理易产生急躁情绪 C. 增加驾驶操纵的困难 D.易产生纵向倾覆 E. 危及行车安全

六、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设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路拱横坡度2%。

(1)试求不设超高的平曲线半径及设置超高(ih=8%)的极限最小半径(分别取0.035和0.15)

(2)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缓和曲线长度应为多少(B=9m,p=1/150)。

2. 某山岭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路线转角a 4右=95°04′38″、

a 5左=69°20′28″,JD4至JD5的距离D=267.71m。由于地形限制,选定R4=110m、

Ls4=70m,试定JD5的曲线半径R5和缓和曲线长Ls5。

3. 某山岭区三级公路设计时速为60km/h,路线转角a 1右=29°30′00″、

A2右=32°54′00″、a3左=4°30′00″,JD1至JD2 、JD2至JD5距离分别为560.54m、

458.96m。选定R1=300m,Ls1=65m,试分别确定JD2、JD3的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

4. 某路线交点JD处转角α=45°,交点JD桩号为K3+456.78。现设计对称基本型平曲线,

其中圆曲线半径R=200m,为使线形协调,宜将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设计成1:1:1。试据此条件计算回旋线长度Ls和参数A,并计算切线总长Th、曲线总长Lh、外距Eh以及五个主点(即ZH、HY、QZ、YH、HZ)的桩号。

a 5左=69°20′28″,JD4至JD5的距离D=267.71m。由于地形限制,选定R4=110m、

Ls4=70m,试定JD5的曲线半径R5和缓和曲线长Ls5。

3. 某山岭区三级公路设计时速为60km/h,路线转角a 1右=29°30′00″、

A2右=32°54′00″、a3左=4°30′00″,JD1至JD2 、JD2至JD5距离分别为560.54m、

458.96m。选定R1=300m,Ls1=65m,试分别确定JD2、JD3的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

4. 某路线交点JD处转角α=45°,交点JD桩号为K3+456.78。现设计对称基本型平曲线,

其中圆曲线半径R=200m,为使线形协调,宜将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设计成1:1:1。试据此条件计算回旋线长度Ls和参数A,并计算切线总长Th、曲线总长Lh、外距Eh以及五个主点(即ZH、HY、QZ、YH、HZ)的桩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ce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