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生活》教材重难点问题解说

更新时间:2023-03-08 17:14:37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中《政治生活》教材重难点问题解说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一、关于国家性质问题:

国家性质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一个重要问题,又是理解中国国家制度的理论前提。对这个问题教师在备课时要搞清以下几点: 1 、“国家性质”与“国家本质”两个概念的区别。

国家性质又称“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那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成为统治阶级,哪个(哪些)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国家本质从根本上说,是指国家是一种什么样的组织,亦即国家组织的最本质的属性。国家有阶级性和社会性,本质属性是阶级性,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组织。

2 、国家的性质是由掌握国家政权的那个阶级的性质决定的。 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这是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准。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是统治阶级。这个“统治”是中性词,意即“治理”,“管治”,并不完全表现为“镇压”,主要表现为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3 、国家性质在现实中总是表现为民主与专政的统一,即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民主,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

二、关于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阶级和阶层结构发生变化,今天讲述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需要面对新的形势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回答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

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征:

1 、工人阶级的领导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首要标志。讲清这个问题应注意阐明几点:

第一,现阶段工人阶级队伍的结构、素质、就业情况因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工人阶级队伍扩大,工人阶级知识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应用与部分工人下岗等)。

第二,这些变化并不改变工人阶级的阶级性质、历史使命和作用与地位。相反 , “从长远看有利于提高工人阶级的整体素质,发挥工人阶级的整体优势”(江泽民 2001 年“七一讲话”)

2 、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阶级基础。要注意两个问题: ①在中国,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为什么是天然的同盟军(农民阶级的阶级特性、农民阶级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

②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就业结构的变化和部分农民身份双重化的变化,总体上并不改变农民阶级范畴。

3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之外的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群众基础。

现阶段,我国的阶级结构除工人、农民阶级外,还有其他社会阶层,包括民营企业的创业人员和科技人员,受聘于外资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私营企业主、个体户、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他们都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群众基础。

三、关于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这个问题是本课第二框题的主要内容,也是本课的又一重点。讲清这个

内容要注意讲清以下几个问题:

1 、怎样理解我国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法律规定和实现程度 这个问题在教学中可能会碰到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或心存疑问,教学中应注意讲清两点:

第一,法律是权利和自由的保障,同时又是权利和自由的界限。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这些规定是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保障,同时也为公民权利和自由设定了界限。绝对的自由、不受法律限制的自由可能导致没有自由。

第二,一个国家的法律对公民权利和自由规定的多少和它在现实中的实现程度,体现一个国家的民主发展程度,而一个国家的民主发展程度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和条件的制约,一般说来,民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进步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的发展程度还没有达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还有待继续发展和推进。 2 、怎样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关系? 注意讲清两点:

( 1 )权利、义务概念的含义。两者是一对法律范畴,是一种法律关系,是国家与公民的政治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权益的一种身份和资格,义务是指公民依照法律规定应当履行的责任。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

( 2 )权利与义务是不可分离、相辅相成和互相促进的关系。两者不可分离表现在:权利的实现以义务的履行为条件,义务的履行以权利的享有为基础。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表现在:权利的充分实现激发人

们自觉地履行义务;义务的履行又为权利的实现创造更好的社会条件。教学中应注意结合实例讲解理论观点,以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 3 、怎样理解公民政治权利的内涵?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提法有一定区别。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与自由、人身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等;公的政治权利是指公民在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可见,“公民的政治权利”包含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中,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一个重要方面。教材中主要是讲公民的政治权利。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本课讲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在逻辑关系上是第一课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深化。教材中为降低知识难度,略去了政治参与的理论阐述,但是教师在备课施教时应具备这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如此才能更好地驾驭教材。关于政治参与,教师应注意掌握以下问题: 一、政治参与的含义:

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或公民团体,依法通过一定的程序参加社会政治生活,表达个人或集体的意愿,从而影响国家政治决策、政治规则的制定与实施过程的政治行为。政治参与是公民政治权利的体现,也是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途径。 二、政治参与的形式:

一般而言,现代社会公民政治参与的形式(方式、途径)包括政治投票、政治选举、政治接触(官民接触),政治社团活动、政治表达(集会、请愿、政治言论)等诸种形式。但是,一个国家公民政治参与的形式和

程度与该国的民主发展水平有关,归根结底受该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因此,各个国家公民政治参与的形式、范围、程度也不尽相同,没有什么统一的模式。

教材根据我国的实际,本课设计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个方面的内容(四个框题)。可以这样理解,这四个方面既是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内容,也是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实现形式(每个方面又有一些具体的形式)。在教学中只要讲清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就能帮助学生基本掌握“我国公民政治参与”这个主题。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监督

教材第二单元的内容贯穿着两个重要的现代政府管理理念:服务型政府(第三课)、法治型政府(第四课)。本课教学内容的重点是讲清政府依法行政。

一、依法行政的含义:

在行政学、行政法学上,依法行政是指政府的权力及其行使严格受到法律的规范和监督,亦称“法治行政”。具体内容包括:

职权法定:政府的权力是由法律设定和赋予的,政府机关不能自设权力,扩大职权范围,否则是非法的、无效的。

行为依法:政府的行政行为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和行政程序进行。具体包括行政行为既要依“实体法”,也要依“程序法”;具体行政行为要依法,抽象行政行为也要依法。

违法必究:行政行为必须受到法律的控制和监督,违法的行政行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主要是指行政责任,触及刑法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

教材中并没有集中地、纯理论性地讲解上述依法行政的含义和内容,而是分散在这一课的两个框题内容之中。但教师在备课和讲课中要“心中有数”,以便使学生较好也掌握什么是政府依法行政、什么是法治政府。 二、依法行政的意义: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和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和实现“服务型政府”的保障。教材中具体讲了四个“有利于”来说明依法行政的意义,我认为教学中按教材讲清这四个“有利于”就可以了。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两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关中居于首位,由它选举产生其他国家机关并监督它们的工作。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职权体现着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政体),没有人民代表大会,也就没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区别: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属于国家机关概念范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政体概念,属于国家政治制度范畴。

二、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教材中并没有以纯粹的理论原理的形式来阐述这个问题,但是明确提到这两个概念,在讲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时也涉及到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因此,教师掌握这个问题是备课和教学的客观需要。理解这个问题,应注意掌握以下两点:

1 、政体概念的实质内容是公民与国家权力的关系和国家权力的横向配置。其中主要的问题是:①国家元首和国家机关的产生方式和任期;②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关系。

2 、说明国体与政体的关系要突出三个要点:①国体与政体相互联结,不可分割,实践中不存在单独存在国体和政体。②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根据阶级统治的需要选择相适应的政体);政体表现国体,为国体服务。③政体与国体的结合形式是多样性的,并非相同性质的国体只能采取同一形式的政体。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同不同的国体相结合。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一、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这个问题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教材中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要求和需要两个方面作了论证。我认为,实际上教学中学生可能会产生或提出一个相反的问题:中国为什么不能象其他国家那样实际多党制?对此,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来说明。学生中较多的想法是:一是苏联为什么可以变成多党制?二是中国没有搞过多党制,为什么不能试一试?关于苏联的变化,要讲明苏联改变共产党领导地位的代价,如国家分裂、社会动荡、经济滑坡、国力衰减、国际地位下降等等。二是关于“试一试”的想法,应说明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最不同的特点是,经济体制改革有国家政治权力的控制,即使搞错了,出了问题,可以通过国家政治权力来纠正,而政治体制改革本身就是政治权力关系的改变,如果出了偏差,就没有力量能收拾局

势,改变后果,所以这个问题不是象其他事情“试一试”那样简单,它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命运。 二、关于“两个先锋队”的思想:

教材中在讲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时,采用了官方主流的提法,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个提法出现后,理论界和社会上曾有一些议论甚至非议,估计学生中也会有种种疑问。讲解这个问题时,应结合学生的思想实行予以必要的说明:

1 、“两个先锋队”的提法并没有改变关于中国共产党性质的定性。因为,“两个先锋队”中首先还是肯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2 、“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者并不矛盾,因为工人阶级的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必然要求她要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

3 、“两个先锋队”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性质思想的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变化的一种思想创新。因为,在中国共产党代取得执政地位后,尤其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只有在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同时,也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好地实现党的执政目标,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一、怎样理解列宁曾提出的“民族自决”口号?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藏独”势力和民族分裂主义分子提出一个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也肯定过“民族自决”,所以他们搞民族独立是合理的。教学中应结合学生思想情况澄清这个观点。

“民族自决”的口号最早是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时提出的。其含义是指每个民族自主地安排本民族生活的权利,表现在国家结构上,就是既可以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也可以与其他民族一起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或建立联邦制国家。在帝国主义时代,“民族自决”的口号就变成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口号。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列宁重新肯定了“民族自决”的口号,并解释了它的含义。列宁的观点是:

①民族自决权从政治上讲是一种独立权,即政治上同压迫民族相分离的权利。所以它是针对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而提出来的,目的是反对帝国主义的殖民主义政策,同时也号召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支持殖民地民族人民的解决斗争,不要站到本国的资产阶级统治者一边。

②民族自决权并不等于鼓励任何分离、分散、成立小国家的要求。因为无论从经济发展和群众利益来看,大国的好处是不容置疑的。无产阶级坚持民族自决,但不提倡任何一个民族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实现民族自决,而要从社会主义的根本利益出发来考虑是否需要分离。

中国选择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来处理民族关系,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的。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

二、民族区域自治与联邦制、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 这个问题,教材中并没有直接地提出来,但学生中会有这方面的思考和疑问,教师在备课中应作必要的知识储备。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与联邦制的区别首先要引导学生的抓住“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要点:一是国家统一领导,二是区域自治。然后从两个方面说明民族区域自治与联邦制的区别:第一、概念内涵不同,虽然两者都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但民族区域自治是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不属于国家结构形式,而联邦制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第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区域自治,自治地方同时也是一种地方行政区域,其自治权是依据国家的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根据本地的实际自主管理本地事务的一种权利(教材中讲了这种自治权的五个方面)。而联邦制则是通过联邦宪法实行联邦中央与联邦成员单位适当分权,除外交、国防外,联邦成员单位有独立的立法权和行政管理权。

关于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 1 、两者“自治权”的程度、内容不同:民族自治区有“一定的自治权”,特别行政区有“高度的自治权”。 2 、两者自治权的法律依据不同:前者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法》,后者依据《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3 、两者实行的社会制度不同:民族自治区实行同其他普通行政区一致的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三、关于宗教与封建迷信的区别:

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两者的联系表现在它们都崇拜上帝、崇拜神,

都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宗教也是广义上的迷信。

两者的区别是: 1 、思想表现形式不同; 2 、组织状态和活动方式不同; 3 、活动目的不同。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一、关于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这个问题是关于世界总体格局的估价。新教材修改了原教材中的“自 70 年代以来,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一个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开始形成”的说法,只是讲“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尽管这一修改是妥当的,但如何讲这个问题,还是值得认真斟酌的。近年来国际形势仍在变化,尤其是 9 · 11 事件以后,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出现新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美国在国际上的行为和一些大国同美国的复杂关系:

1 、美国凭借其实力,在国际事务中“以我为中心”,自行其是的霸道行为越来越明显,在关键问题上甚至干脆抛开联合国的作用。 2 、欧盟内部关系复杂,在对美的态度上有分异。总的说来,西欧大国与美国既有战略利益、经济利益的共同点和一致性而坚持合作关系和盟友关系,又不满意甚至公开反对美国“单边主义”的所作所为。 3 、中国、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也具有两面性:既强烈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又出于自身长远的发展战略考虑而与美国保持一定范围和程度的合作关系。

根据上述现实情况,本人认为:当今世界格局是处在一个多极化的发展要求与美国霸权主义相互斗争的过渡时期,这一格局的未来走向取决于美国与世界其他大国未来力量的对比关系和各自外交政策的变化。现在

值得注意的是, 2008 年美国“金融海啸”的暴发,将对美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什么影响,也值得我们继续观察。总之,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总体态势的估价,应持动态的观点和方法。 二、关于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关键是如何讲清“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教学中应注意抓住以下几点: 1 、解释“综合国力”的含义及要素。

2 、重点阐明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 1 )经济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是发展和提高其他综合国力要素的条件。( 2 )科技实力是发展综合国力的龙头,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学中应收集一定的数据材料加以说明)

3 、指出当今世界各国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本国发展的战略重点,以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ho6.html

Top